正在加载

灾后农房重建典型材料(文明单位_绿色能源发电汇报材料)

  • 作者: 白瑶琪
  • 发布时间:2023-10-15


文明单位_绿色能源发电汇报材料

文明单位_绿色能源发电汇报材料

总厂紧紧围绕“绿色国电”要求,树立了“与青山绿水为伴,让青山绿水更美”的现代环保文明理念,持续抓好水电开发水保环保工作,两站枢纽工程均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我为大家整理的文明单位_绿色能源发电汇报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尊敬的测评组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总厂全面打造“智慧企业”,大力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下面,我汇报一下总厂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工作情况。

一、总厂概况二、对标求进,提升文明含量

文明创建只有进行时。我们于20xx年通过了县文明单位之后,又相继创建了县最佳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0xx年以来,我们对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再接再厉,跳起摸高,力求再上文明创建新台阶。

第一,抓领导推整体。我们始终将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典范电厂”总体规划、纳入年度重点目标、纳入绩效考评指标。建立了由党委书记、厂长领衔,党委副书记主抓的创建委员会,年内召开了3次专题会,保障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文明创建中。坚持领导带头制度,厂级领导全面参加文明创建的具体工作,每位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基层文明创建点。同时,根据文明创建标准,建立完善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确保文明创建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

第二,抓内涵推品质。我们形成了“三度”的创建要求。挖深度,始终围绕文明单位创建“内质外形”的本质特征,不断细化文明元素,夯实文明载体,优化创建手段,确保创建成效,并力求从人员能力素养、企业经营绩效上得到具体体现。增亮度,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狠抓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文化建设,第一时间抓好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精神的学习贯彻,特别是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到了深学活用,及时布置了有关贯彻落实的研究课题,保持央企的政治本色和时代气息。保热度,做到创建工作常抓不懈持续不松,年年有目标,季季有检查,月月有考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创建体制机制。

第三,抓特点推辐射。将文明创建贯穿于生产经营、职工教育、文化建设等工作之中,开展了环境大改善、素质大提升、效益大增长等活动,“讲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使职工的文明素养有了质的提升,周围环境有了显著变化,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总厂连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各类经济指标成为行业对照标杆。相继荣获了“全国电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能源企业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工程均建成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

第四,抓活动推氛围。按照务实丰富的原则,总厂依托各类载体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确保创建工作更加贴近生活,延伸文明创建工作内涵。将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帮扶共建等活动与日常工作、关爱职工、扶危济困结合起来,每月利用图书漂流、道德讲堂等活动传播文明风尚,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成立了文学社等十余个文体协会,每年举办球类比赛、读书活动、趣味大赛、春节游园等活动,通过人文关怀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进文明宣传和典型宣讲活动,保持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创先争优,凝聚文明力量

(一)争当绿色能源的代表。

总厂紧紧围绕“绿色国电”要求,树立了“与青山绿水为伴,让青山绿水更美”的现代环保文明理念,持续抓好水电开发水保环保工作,两站枢纽工程均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鱼类增殖放流站连续6年开展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水库投放鱼苗256万尾,目前正规划增建二期工程。坚持开展植树造林等公益环保活动,在库区共植树造林1.2万株,移栽清香木、皂荚等xx类古树名木两百余株。水库蓄水后,其泥沙净化能力每年为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工程减少2400万吨的泥沙下泄量,明显改善雅安、乐山等地乃至岷江上游地区的濒水生态、环境经济,库区沿岸风景及汉源湖等景观成为了汉源地区新的形象名片。

20xx年,我厂投入4600余万元开展了厂区形象提升工程,今年投资xx00多万元,利用航拍等技术开展了周边地质灾害巡查防治。不断建设优美环境,厂区面貌整洁美观,无跑冒滴漏和乱堆乱放等现象。同时,作为目前四川电网主力电站,总厂年均发电量近170亿KWh,相当于节约标煤5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xx00万吨、二氧化硫7万多吨。积极带头做好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工程,倡导低碳生活,推广节能技术,力控厂用电和各种成本耗费。

(二)争当管理先进的典范。

作为流域水电开发的先锋和母体电站,我们积极遵循国家绿色再生能源开发趋势,着力打造“行业一流、系统样板”。一是建立了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生产网络。实行“两站合一、机电合一、运维合一”、“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集控)”的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集生产、人资、财务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工作效率实现极大提高。企业人均装机容量达到2.28万KW,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是建立了以安全环保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构建了五级技术管控链和三级安全管控网,每年平均实现无差错操作28万余项,保持了设备健康平稳和安全事故零记录。注重职业健康,定期开展电磁辐射、噪音监控,从未发生过职业性伤害和健康伤害事件,从未发生过环保污染事件。企业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发电量、水能利用率、度电耗水率等指标保持集团领先。

三是建立了以德才兼备为导向的人才机制。我们抓住人才这个核心,推行电力生产13个专业考试,根据资格证书和绩效情况,构建了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动态机制。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构建了360°绩效管理体系,确保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近年来累计输送新型电力人才近xx0名,20多名青年走上中层及以上岗位。

四是建立了以三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系。多年来倡导“同一条河、同一艘船、同一个家”的“三同文化”。对内建好职工“小家”,构建了“家园、舞台、梦”的企业愿景,强化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努力造福“大家”。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水能强企、水电兴邦。

(三)争当技术一流的标杆。

作为新建电厂,总厂下辖的水电站均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安装了世界一流的设施设备,引进了美国GE、瑞士ABB等公司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和新工艺。企业智能化水平较高,生产管理系统、监控保护系统、状态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均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确立了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思路和模型,实现了全厂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报警,设备温度、振动、压力能够自动诊断和调整。

建立了数字化全景展示平台,可足不出户对工区进行全方位查看。累计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5项,由总厂和四川大学共同研发的“PPIS编码技术”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鉴定委员会审查。企业在安全、健康、环保体系建设上达到了NOSA五星级标准。

(四)争当社会责任的先锋。

水电站的相继投产,解决了成都拉闸限电问题,特别是利用自身调节水库优势,有力支撑了四川地区冬季电网的供给平衡。电站建成后,为四川电网提供重要的系统调峰作用,增加下游已建电站150万KW的出力。同时,水库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防洪设施,每年累计滞洪错峰约1.5~2亿m³,有力地缓解了中下游、长江防汛的压力。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总厂一直铭记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对帮扶县大树镇,20xx年至今累计帮扶xx00万元。组织向沿岸困难群众、地震震区捐款捐物活动6次,捐款总额达25万余元。主动参与汉源县“4.20”灾后重建工作,帮扶农房重建困难群众19户,落实资金5.7万元。

坚持送服务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多次深入关怀孤寡老人和山区留守儿童,在汉源县大树镇松林小学捐资建设了“松林书苑”,捐助汉源县皇木镇松坪小学多批电脑和教学设备。长期资助优秀贫困学生24名,捐助30万元建立了乌斯河镇爱心帮扶医院。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水电工程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厂每年上缴利税约xx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80%以上,实现了地方、企业、社会的多赢局面,切实履行了央企的重大社会责任。

(五)争当文明建设的使者。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理念,始终将文明创建与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文化育人理念,探索建立了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德”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育了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业务精、作风形象正的人才队伍。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心策划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经典诵读、文明有礼、勤俭节约等主题活动,争做文明传承的先锋军。把关爱职工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方面,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着力维护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继完成了生活营地文体设施建设、职工书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增职工宿舍楼建设、营地用水工程改造等40余项惠民工程,实现成果共享。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驻场武警部队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企地共建、警民共建、综合治理、卫生扶贫等工作,企地实现和谐共赢、同步发展。

四、持续深化,引领文明发展

在积极谋划“十三五”的重要时期,总厂提出了建设典范电厂、智慧电厂和和谐电厂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两手抓、两促进。

(一)建设典范电厂,实现硬件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要达到设备技术先进、稳定可靠、高效低耗、高自动化、节能环保要求,在电网运行中充分发挥发电、调频、调峰、调压和事故备用的作用。通过高效精干的组织结构、稳定持续的精益生产、主动协同的特色营销、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在提升总厂整体效益的同时,增强职工人均贡献度。推进法制企业建设,做到“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对标管理,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企业领导从厂长向总经理转变、人员队伍培育从专业技术型向综合管理型人才转变,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规范生产运营,促进管理效益双提升,建成指标可比领先、经济效益突出的主力军,推动总厂协调、健康、快速发。

(二)建设智慧电厂,实现经营管理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坚持创新驱动,以建设智慧电厂为契机,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总厂建成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设备硬件基础、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集控”运行水平。利用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方法、信息、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工具,通过智能感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手段,实现企业核心业务智能化、经营管理、决策和服务智能化、企业各种资源获得智能调配和优化利用,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工作流进行高度集成与融合,更加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三)建设和谐电厂,实现企地共赢、环境友好、团队幸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强化公共关系协调机制,推进企地共赢发展,使总厂发展成为地方发展的有力保障。优化企业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持续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构建环境友好、风清气正、平安祥和、价值体现的良好氛围。加强职工教育引导,完善职工心理关怀和惠民工程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搭建职业发展舞台,打造幸福高效团队。实现企业与地方和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形成企业管理秩序规范、干群关系良好、生存环境优化、安全稳定可靠的良好局面,形成职工心态健康阳光、职业发展顺畅、收入福利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蓬勃局面,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总之,非常感谢我们省、市、县文明办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正是有了你们关心和支持,我们才能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来,水平提升上去。全国文明单位是一个地区和单位的最高的综合性集体荣誉,是单位软实力的象征和肯定。我们将认真落实各级领导、专家的意见,不断强化文明创建工作,让文明礼仪、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用文明的力量去提升自我、感召他人、传承文化、推动发展、服务社会,为“中国梦、瀑电梦”增光添彩。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芜湖市郊农房能拆了重建吗

房子重建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根据芜湖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关于转发的通知》(无自然资源规〔2020〕75号)和无乡指办《关于统筹做好无为市灾后农民建房工作的通知》(无乡指办〔2020〕7号)精神,现回复如下:

1、原有住房为占用耕地建设的,拆除后不得在原址重建。

2、无功能房屋因灾损毁后,一律禁止重建、修缮。

3、列入村庄布点规划撤并村的,一律禁止新建、重建、修缮。

4、经市住建局认定为C级住房的可以修缮,认定为D级住房的可以重建或新建。

5、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可以维修或新建。

仁和区详细资料大全

仁和区为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辖区,1973年建区,寓意为“仁义道德,和衷共济”。

仁和区位于攀枝花市南部,东临会理县,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华坪县,北连盐边县。

2017年,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5亿元。

至2018年,仁和区总面积1727.07平方千米,辖8个镇、6乡和1个街道,总人口27万。

仁和区是国家智慧财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仁和区外文名称:Renhe District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辖地区:仁和镇、前进镇、布德镇等8镇6乡1街道***驻地:攀枝花大道南段1446号电话区号:0812(+86)邮政区码:地理位置:四川西南部面积:1727.07平方千米人口:常住人口26.35万人(2012年)方言:西南官话气候条件:南亚热带气候著名景点:大黑山森林公园、宝兴山旅游区等机场:攀枝花保全营机场火车站:攀枝花站车牌代码:川D行政代码: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质地貌,气候,河流水系,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交通,名优特产,特色小吃,风景名胜,建制沿革仁和区境域,秦汉时由中央政权所设郡县管辖。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到宋、除属中央政权所设州县治理外,曾长期为南诏、大理等地方政权割据。仁和区建设元朝,属云南行省黎溪、柏兴、北胜各州所辖。明朝,分属四川省会川卫、盐井卫和云南省姚州、北胜州。清朝,仍跨四川和云南两省,分属四川宁远府、云南楚雄府所辖州县。民国废州、府,属四川省会理、盐边县和云南省大姚县(后析出永仁县)、华坏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域仍跨两省4县;会理县第八区(红格);盐边县第五区(同德)、第六区(务本);永仁县第三区(大田)、第四区(仁和);华坪县三阳区。1965年12月31日,将云南、四川两省4县划人的43个公社,建置大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行政区;1973年2月,将四个行政区组建成东区、西区、郊区3个县级市辖区;1981年8月7日,郊区更名为仁和区。行政区划至2018年,仁和区下辖8个镇、6乡和1个街道。乡镇级行政单位分别为: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同德镇、大田镇、平地镇、福田镇、金江镇、前进镇、布德镇、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中坝乡、啊喇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仁和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位于川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06′-26°47′、东经101°24′-101°56′之间。东临会理县,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云南省华坪县,北连盐边县。幅员面积为1727.0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 451万平方米。仁和区地理位置图地质地貌地质仁和区位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出露的地层较全,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发育,新生界分布少而零星。其中,中生界的沉积岩分布在务本、宝鼎山和保全营一带。自晋宁期到燕山期,有花岗岩岩浆的入侵,形成各个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岩体,主要分布在仁和区的攀枝花、巴斯箐、红格及米易的白石岩、撒莲等地。地貌仁和区地势总体呈西北-东南倾斜,以山地为主,境内的平地乡师庄(海拔937米)为攀枝花市海拔最低点。气候仁和区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小气候呈复杂多样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全区分为三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为干热河谷性气候,海拔1500米至2200米为暖润低中山气候,海拔2200米以上的中山顶部为冷湿中山气候。气温日变化大,年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0.3℃。年降雨850毫米左右,四季不分明而干雨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全年2300-2700小时),太阳辐射强(578-628千焦/平方厘米),蒸发旺盛。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无霜期为300天以上。河流水系仁和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河流主要有金沙江、宁河等。金沙江从仁和区太平乡干箐沟口进入攀枝花市境,东流再向南流至平地乡的师庄出市境;安宁河在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交界处的河口(在弯滩以下2.5公里)汇入雅砻江。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共发现矿产20余种,主要有铁、钛、钡、铜、铅、锌、镍、锡、金、铂、钯、铍、黄铁矿、花岗石、大理石灰岩、粘土、石墨、磷、蛭石、煤、砚石、油岩等。矿产共有63处,属大中型矿床17处。生物资源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有野生动物近百种。主要有猕猴、穿山甲、麝、红腹角雉、水獭、猫头鹰、老鹰、松鼠、兔、野猪、黄鸳、黄鹂、喜鹊、鹧鸪、野鸭、翠鸟、画眉等。有野生植物资源130科,372属,546种。主要有苏铁、椴树、银杏、梓树、肉桂、杜仲、天麻、厚朴、何首乌、续断、黄苓、胆草、牛膝、紫草皮、天冬等。(资料来自攀枝花市情网等网站,从中挑选分布在仁和区的物种,归纳而成的)人口民族人口至2012年末,仁和区户籍人口为22.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8万人。常住人口为26.35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2021人,死亡人口11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1‰。民族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有28个少数民族,分别为彝族、傈僳族、傣族、回族、苗族、白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纳西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土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水族、普米族、黎族、羌族、哈萨克族、佤族、拉祜族、仡佬族、鄂伦春族。经济综述 2017年,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4亿元,同比增长21.6%。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亿元,同比增长11.7%。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亿元,增长19%。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5.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9.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完成市下达目标。第一产业 2017年,仁和区实现烤菸种植1.67万亩,收购菸叶4.13万担;实施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专项资金试点项目,建成粮食生产基地8万亩,蔬菜基地5万亩,水果基地16万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农田、果园、农房、水利设施等“9.19”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仁和区水稻栽种 12条重点河流实行县级河长制管理。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渠系工程100处、高效节水面积达0.81万亩,新建堤防6.8公里。栗树湾水库纳入国家“十三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0.5%;蔬菜总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4.6%;肉类总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2.3%;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 2017年,仁和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83亿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5亿元,同比增长13.3%;钒钛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67.3亿元,同比增长22.7%;钢城(集团)仁和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93.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其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6%;钒钛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7.1%。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完成全区技术更新改造投资42.564亿元。完成全区工业投资44.964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8.3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40.3%。改造、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3个。开展地条钢集中整治2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5份。实施年度重大工业项目3个:年产10万吨石墨资源综合利用中高碳石墨生产线;润莹齿轮20万台/年汽车变速箱生产线;中国重汽攀枝花重型矿用车生产线。第三产业 2017年,仁和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5.45亿元,增速8.3%,完成统计入库企业12家。完成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21个,总投资约103.87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项目1个;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5个。成功申报四川省现代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重点示范区,获得省商务厅500万元资金支持。 2017年成功举办仁和庙会、普达灯光节、务本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吸引20万余人参与,实现经济收入1750余万元,接待游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1.16%,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5.7%;同时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长春站”、“川货2018川货新春大拜年北京站”、2017年中国西部博览会进出口展览等大型活动11次,仁和参展企业总成交额约3800万元,其中现场成交约300万元,达成意向性协定3500万元。社会事业教育 2017年,仁和区有义务教育学校23所(其中:国小14所,初级中学7所,省二级示范性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村小教学点38个。有独立建制幼稚园30所(其中:公办幼稚园1所,企业办园1所,民办28所),乡镇中心学校附设幼稚园13所,村小教学点学前班26个。总发乡中心学校文化 2017年,仁和区推进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总分管制建设,完成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区政务服务中心、武警攀枝花市支队一中队、武警攀枝花市森林大队4个馆外阅读点建设,配备图书8600册,电子借阅机2台。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开展“歌唱仁和”词、曲创作,先后面向社会征集《仁和姑娘》、《请到美丽仁和来》等10首词作品。编创《走在山水间》、《龙行甘露》、《当时只道是寻常》等民众性舞蹈。完成《看见迤沙拉》旅游剧8个节目的创作、编排、排练、服装制作。举办“畅享幸福这里仁和”系列节目文化活动,开展苴却砚文化艺术节、“四方论砚”、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44场次,其中大型活动7场次,小型活动37场次。组织书法、美术展览2次,累计展出作品300余幅。组织区级媒体,联合市文艺创评室对仁和区十个省级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专访,深入挖掘故事,选塑典型,在仁和区电视台推出《第一书记扶贫记》大型系列专题报导,并创作同名小品和快板舞。科技 2017年,仁和区获省、市立项支持科技项目12个,其中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9个,筛选和包装省、市级科技申报项目22个。全年申请专利254件,其中发明专利101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0项,新增产值5.1亿元。市级科技成果登记15项。卫生 2017年,仁和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1个,医疗保健机构共有病床668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5张。卫生技术人员94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7人。交通 2017年,仁和区实施在建改善提升工程项目总计7个,已完成2个项目,完成里程26.6公里,完成投资4190万元。中坝至啊喇公路改善提升工程完成一期工程混凝土路面6.5公里,完成投资600万元,二期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岔官路后段6.3公里完工,完成投资390万元;布德至格里坪镇改善提升工程13.8公里全部完成,完成投资900万元;啊龙路(大田至大龙潭段)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00万元;岔官路(S214至乡镇府段)改善提升工程,开始施工图设计;太平至福田改善提升工程太平段(金沙电站库周交通工程),完成投资1900万元。2016年至2017年下达撤并建制村项目共有10个(2017年计画下达6个),完成项目7个,完成里程44.7公里,完成投资930万元。安保工程共完成县、乡道安保工程建设35.47公里,完成投资900万元。火车南站站前枢纽、站前环线、站前排洪设施项目全面完成征拆工作并交地;火车南站周边项目建设(总源路、总乐路、迎宾大道)征拆协定全部签完。名优特产苴却砚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主产于仁和区。1909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荣获金奖;2011年7月12日,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坝草莓中坝草莓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中坝乡。中坝草莓果型好、颜色好、抗病力强、亩产量高、收获期长。大田石榴大田石榴主产于大田镇,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1993年,在北京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攀枝花芒果攀枝花芒果主产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及盐边县、米易县,具纤维少、味甜、组织细密等特点。2009年,“攀枝花”牌商标成功申请国际注册,并获得GAP认证,取得欧洲市场准入证。特色小吃平地里颇彝族菜平地里颇彝族菜以高寒山菜、生态土猪、黑山羊为原材料制作而成,代表菜主要有彝家九大碗、烤全羊、坨坨肉等。仁和区农业收获中坝牛肉宴中坝牛肉宴是回民传统风味菜肴,属清真牛肉系列。代表菜主要有全牛宴、三巴汤、牛肉火锅等。布德黄焖鸡布德黄焖鸡选用生长期在半年左右的土鸡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为:宰杀洗净砍成块状后,放入热锅,配以白酒,精盐,草果、八角、大蒜、乾红辣椒,酱油等佐料,用猛火使其沸腾后,再用文火慢煮。风景名胜大黑山森林公园大黑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由林海、石林、龙洞、舍身崖、观音崖、桃花园、乌拉天国、朱德智结草莽英雄雷云飞的原址等50余个景点组成。攀西峡谷宝鼎生态旅游区宝鼎生态旅游区位于仁和区太平乡境内,离仁和30公里,距市中心36公里,是以森林自然景观和亲近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风景区。宝兴山生态旅游区宝兴山生态旅游区内有连续跌水瀑布群,有妖怪洞、蟒蛇、银洞等溶洞;有观音庵、如来庙、雷祖庙、龙王庙、太阳神庙、土祖庙、山神庙等大小7座庙宇的遗址。

湖北农房危房重建办证要交钱吗

需要。

需要交纳几十元的相关的手续审批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原有的宅基地上翻建、改建房屋,也必须履行审批手续,由个人向村里申请,村里报给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区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建筑。

旧房改造,另一种叫法旧房翻新。泛指房子因居的时间相对长,或装修不适应当前的生活需求而对房屋的装修风格、水电结果、厨卫部局等重新设计加以改造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