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广州老城区骑楼(广州为什么起骑楼)

  • 作者: 沈昕云
  • 发布时间:2023-09-18


广州的骑楼是什么样的街机文化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来看看边肖带来的骑楼文化。

说到街机,如果你没看过,你肯定不知道它的好品质。如果你知道它,你会发现它非常强大,独特和具有历史意义。如果你不是广州海口人,如果你去了这两个地方,被一楼只有几根柱子的建筑所吸引,那么你会被告知你看到了传说中的骑楼。这个拱廊是什么?有什么文化?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秘密。

广州拱廊简介

作为一种典型的骑楼建筑,广州骑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台农神庙,它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拱廊起源于印度的贝尼阿普。它最初是由英国殖民者在18世纪下半叶建造的,被称为“画廊之家”。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如印度,骑楼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

19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市设计中规定,临街仓库要预留5英尺的公共空间。此后,新加坡出现了连体阳台建筑。它们被称为“仓库”或“五脚地基”。这种融合了东南亚地域特色的欧式建筑,在东南亚很受欢迎,因为它可以防风防雨防晒,营造凉爽的环境。从东南亚回来的中国人也在中国南方建造了类似的拱廊。街机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中国沿海地区也越来越受欢迎。

1878年,香港殖民政府颁布《骑楼规则》,开始兴建骑楼。10年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了解到骑楼的功能,并参考香港的经验,提出建设类似广州骑楼的“店廊”。1912年,广东巡抚陈炯明正式将广州骑楼列为城市管理条例。1918年,广州开始拆除城墙和大量西关房屋,同时鼓励修建骑楼建筑取而代之。仅10年时间,就建成了近40公里的骑楼街。然而,拥挤的拱廊街和商业街招来了一些人的批评。程《广州公共工程实施方案》说,广州早期的城市建设是“一种畸形的设计”,“不是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前提,而是以平民生活的恶化为代价”。1932年,广州公布了禁止修建骑楼的道路名单。

广州骑楼文化

几个世纪前的骑楼不仅留下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曾经开满鲜花的拱廊街,现在有了一些老街。虽然时代变了,但骑楼留下的文化内涵还是被人们传承了下来。

拱廊

1.旧拱廊成为迷人的街景。

据考证,20世纪初广州开始出现各种骑楼建筑。广州骑楼的发展在于,它从洋房的桥廊变成了公共设计:桥廊通向一条长长的走廊,成为一条行人可以行走、遮阳挡雨、购物的商业街。

广州的街机受舶来品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因地制宜。另外,它把西方的东西和传统结合起来,不留痕迹,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适合——亚热带气候冬短夏长,太阳辐射强,夏季多雨的南方气候。

流行的骑楼建筑已经成为广州城市街道景观的显著特征。

如果你看看广州的旧地图,你可能很难想象,在广州老城区的历史上,有59条骑楼街密集分布在约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总长超过40公里。大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人民路、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至金龙路,南至同福路,东至东华路。

最密集的骑楼建在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旧称“老城”。当时的羊城街两旁,半空中镶嵌着“长腿”的房屋,这些两三层的砖木混合骑楼足以成为广州建筑的一大特色。

骑楼一般分为屋顶、建筑主体、楼底三部分。有的屋顶呈尖顶塔形,有的正面墙上有拱形雨篷,造型丰富。墙面装饰也是丰富多彩,有浮雕图案,有窗户,有腿,有阳台铸铁栏杆等。它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筑装饰风格。

还有漂亮的水果和富有岭南特色的吉祥装饰,还有中国古典卷轴图案。其他人用满清窗户装饰拱廊。

2.骑楼文化助推羊城经济发展

这个骑楼是广州人熟悉的。以前街机街的尽头,孩子们下棋,拍娃娃纸,跳橡皮筋,大人喝茶纳凉,开店做生意。过去,人们站在拱廊下避雨。

广州中山路4、5、6号是广州最早的商业区。老一辈的广州居民回忆说,走到中山四路“新益泰”店门口时,一眼就能看到骑楼里挤满了许多老店,一派繁华商业社区的气氛。它不仅是当时广州经济的缩影,也是广州骑楼文化的一颗明珠。

在毗邻广东省的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斥资48亿港元保护湾仔、深水_和旺角的48处骑楼。香港人认为这些骑楼建筑的设计始于广州,所以称之为“广州骑楼”。

广州的现代城市建设始于珠江。其倡导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觉得广州道路狭窄,交通闭塞,车马往来广州不方便。与“地势高、堤实、路宽”的租界沙面相比,相形见绌。

为改善交通状况,振兴广州商业,张之洞借鉴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在天子码头周围修筑120米大堤。沿着堤岸,各种树木为行人提供树荫。将在道路上建造铺路走廊,以促进商人和公众之间的贸易,并将在走廊上建造一个广泛的精神训练营。

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张之洞主张建立类似骑楼的连续公共空间。铺走廊不仅有利于行人,也有利于贸易,无疑对当时广州落后的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

3.为历史留下有趣的回忆

街机作为正式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的《禁止建筑条例及实施细则》,被称为“有脚的街机”。1920年,《建筑物修改和禁止条例》把“有腿的街机”叫做“街机”。对于广州来说,骑楼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广州风情,是邻居的好伙伴。

1921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广州市道路两侧骑楼建筑规定》,进一步规定修建道路时,两侧骑楼建筑必须预留0值。1922年,两广总督陈炯明同意广州组织成立“建筑美学会”,由市长任会长,市长聘请建筑、美术方面的专家为会员。

今后,广州市政府机关的公园、桥梁、学校建筑和各类公共建筑建设前,必须将建筑规划模型提交协会审批,以检查其艺术价值。陈石的建筑被视为“艺术设备”。

广州的骑楼建筑艺术最高,装饰风格多样,中西合璧。你会发现每条路上每条骑楼的石雕、砖雕、灰雕、彩画、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装饰各不相同,而整齐的骑楼空间和骑楼屋顶不规则突出的中国馆、西方尖塔,使广州的城市天际线多姿多彩。

今天,在讨论骑楼时,广州人会觉得:你默默为社区做贡献,保护行人免受烈日和雨水的伤害,为广州带来繁荣。广州的街道将永远铭刻在你的记忆中。

【结论】骑楼文化的内涵远远超过建筑的形式表达。也是那个年代的广州,在每个广州人心中都不会改变。t文化产品

骑楼在广州广为分布的原因

在广州荔湾、越秀等老城区,骑楼到处可见。游走在那些骑楼街道时,你便沉溺进了广州古老而深邃的似水流年里。骑楼建筑是20世纪初,骑楼建筑在广州产生的原因?,殖民统治和殖民文化的移入是诱因?,骑楼这种建筑形态在广州和传?统的檐廊建筑形态的结合生根有它的必然性?,这和广州独特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开放通商口岸的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广州和岭南地区的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针对南方潮湿多雨、炎热高温的气候特征,便在马路两旁搭建起的。

广州为什么起骑楼

简介

虽然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但由于骑楼作为民间商住功能的建筑形式,商人们一方面为了迎合顾客的崇洋心理,另一方面为了标新立异,常常采用“洋式店面”。其设计建造者大都不是职业建筑师,而是普普通通的工匠,面对西方建筑,除了吸收一些结构方式和布局方式外,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各种装饰。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模仿”,采取放任自由的“拿来主义”态度。这种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大胆的改良就形成了广州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

编辑本段起源

关于广州骑楼的来源,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骑楼是越族先民“干栏”建筑的遗韵,根据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结合商业经营的需要发展而来。另一种说法认为骑楼是广东人将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结合的产物。更有观点认为,“广州“十三行”的商业建筑已经可以说是近代骑楼建筑的雏型,广州是中国近代骑楼街的发祥地”骑楼被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为治理广州市所颁布的“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细则的第十四、十五条款中。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的商业骑楼街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特色,商业繁华地段逐步形成了骑楼街风貌,如永汉路(今北京路)、太平南(今人民南)、惠爱路(今中山四路)以及长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70年代,广州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慢,城市基本维持旧有格局,商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骑楼建设大大减少。这一时期建设的骑楼街主要有越华路和豪贤路。这个时期的骑楼街建筑在体量、风格和街道功能方面都与上世纪20至40年代的骑楼街有明显差异:沿街建筑多为住宅,首层为商店,商业功能较弱,服务范围仅限于街坊;建筑多为7—9层(22—30米),街道空间更为狭窄压抑;建筑保留了骑楼的形式,但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取代了传统骑楼的“洋式店面”,立面基本无装饰,沿街建筑整齐划一,街道景观比较单一。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老城区面临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这一时期广州基本没有兴建新的完整的骑楼街,而是在一些原有骑楼街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拆除旧骑楼,建设新骑楼。但由于不是整条街道实施整体改造,在一些路段形成了新老骑楼交错并列的景象,如万福路、大南路、龙津路、长堤大马路等。此外,老城区道路的拓宽改造也对一些骑楼街造成了破坏,如人民路高架桥的建设对人民中路、人民南路骑楼街风貌的影响;解放路、中山路拓宽和人民桥、内环路的建设拆除了解放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六二三路和洪福路的传统骑楼街。

编辑本段特色

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东山骑楼形成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各种风格的骑楼有:仿哥特式例子:爱群大厦、北京路新华书店。南洋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中国传统式例子: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广州起义路等也有少数剩余。现代式现代式骑楼大多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骑楼有很大差别,显得简洁明快、趋于实用主义。

编辑本段类别

仿哥特式

代表作:长堤爱群大厦这种形式在其他城市也较为少见。北京路新华书店和长堤爱群大厦是其代表作。北京路新华书店以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表现了明显的哥特装饰意味。爱群大厦则将哥特风格加以灵活运用和改良,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以仿哥特式窗,底层骑楼柱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南洋式

代表作:文明路186号这是一种在南洋地区非常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即在女儿墙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其原本是为了预防南洋一带强烈的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的技术处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在文明路、海珠路上都可以找到。

古罗马券廊式

代表作:新华大酒店这种形式骑楼在其它城市较少出现,在广州却能找到不少实例。位于长堤的新华大酒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底层骑楼为券柱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一些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式,使其罗马风格更为浓郁。

仿巴洛克式

代表作:万福路114号这种形式在东南亚一带和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采用。这些巴洛克装饰既不同于古典式的严谨,也区别于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繁琐与追求曲线、动感,而是在构图稳定的基础上加上巴洛克装饰。在广州的骑楼中,巴洛克装饰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在下九路、龙津西路、万福路等都可以找到。

现代式

代表作:泰康路一带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中国传统式

代表作:德政南路139号该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这种骑楼仅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起义路等还有零星保存。

编辑本段骑楼风貌

广州

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广州骑楼开始遭到拆迁的厄运。1990年代初,广州沿中山路修建地铁一号线,引入开发商沿线发展物业,骑楼成为建设阻碍,开始被拆迁。典型事件是六二三路、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等骑楼街的拆除和破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广州骑楼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特色受到关注,保护广州骑楼的呼声开始响起。1998年6月12日通过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提出:“在名城内,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区域,或比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镇、村寨、风景名胜,应当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广州市城市规划审批技术标准与准则》中第7节对各种骑楼建筑的保护、更新、改造和新建作出了明确规定。广州市区内现存的骑楼街总计有36条,长度达20多公里,集中分布在老街区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如荔湾区的人民路、上下九、第十甫路、长寿路、恩宁路、龙津路、长堤;东山区的文明路、德政路、豪贤路、文德路、东华东路和东华西路;越秀区的北京路、大南路、一德路、起义路、海珠路等。此外,海珠区的同福路、南华东、南华中、南华西也有一部分。《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将广州市现存骑楼划分为三大片区,即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和开发的总体格局:以人民南—长堤一带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的“骑楼风貌区”;以第十甫路—上下九一带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的“西片骑楼街区”;以北京路—中山路一带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的“东片骑楼街区”。然后分为“核心保护段”、“重点改造段”、“风貌协调段”及“建设开发段”4种类型,不同类型将采取不同的保护、改造方针和措施。

香港

位于旺角上海街一列战前广州式骑楼建筑。旺角广州式骑楼建筑见证了香港的历史和文化风貌,在市建局的行动区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区,共有73幢战前广州式骑楼建筑,其中7幢位于重建项目范围内,已经获得保育;另10幢获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亦已纳入保育策略内。余下56幢广州式骑楼建筑,大部分均不属于获评级的历史建筑;市建局委托专家作的研究后,10幢广州式骑楼建筑属第1类别具有显著文物价值、16幢属第2类别具有高度文物价值、12幢属第3类别具有中度文物价值和18幢属第4类别文物价值不高。湾仔市建局与嘉华国际合作的湾仔嘉荟轩,当中的商场“J Senses”位于庄士敦道60-66号,是由四幢历史悠久相连阳台长廊式的建筑组成,包括建于1888年的“和昌大押”,原属裕泰兴创办人罗肇唐,2003年由市建局以2,500多万港元购入,作为文物保护项目

广东骑楼或碉楼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开放了通商口岸,而广州1840年以前的唯一的通商口岸,在鸦片战争后却更加开放,并且带动了广东地区与西方人的接触。中西文化碰撞之下,近代广东出现了大量西式和中西合璧的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近代西方人的大量进入,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如在沙面,曾经的英法租界,曾经聚居许多的西方商人,有大量的使馆、公司,就有大量的形式纯粹的西式建筑。由于西方人当时不可能独自建造大量的适合他们需求的建筑,他们不得不聘用大量的本地工匠,这些工匠根据自己对建筑的理解,或多或少的在建筑上进行表现。这些建筑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如一德路的石室教堂,从外表看,就是一座完完全全的西式的哥特式教堂,实际上,它是按照西方的图纸用中国的建筑方式建起来的,记得有资料说,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粘合是用中国传统的建筑粘合材料——糯米;另外,建筑屋顶的排水口用的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兽首样式的排水口。如果说石室是中西建筑形式融合的一次小小的尝试,那么骑楼就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骑楼是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广州骑楼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其形式大概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现代式和中国传统式。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最先提出保护广州骑楼的袁奇峰(广州市规划院副总规划师)认为:“骑楼来自西方的建筑形式,比如在伯尔尼旧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骑楼构成了他们幽雅的城市面貌。而日本的建筑研究会对骑楼的研究发现,骑楼是跟着西方殖民者的脚步传播的,在亚洲的传播从马六甲到广州,再到上海。”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宏烈,曾对骑楼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商”,是骑楼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一,在我国古代檐廊式建筑可以找到与骑楼某些相似的元素。早在宋代,沿街设廊并开设商铺普遍出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描写:“汴河堤岸……房廊,并拨隶户都左曹,乃收课利”,“徙城之始,衢路显敞,其后守吏增市廊以收课。”房廊和市廊,都是檐廊式建筑,与骑楼的建筑空间形式有着相似之处。 [转自铁血社区 ]此外,骑楼与我国南方普遍存在的干栏式建筑也有传承关系。干栏式建筑将居住用房架空,以免瘴气伤人。市井之中,将首层架空太浪费了,把它用作商店,可避免日光曝晒和暴雨侵袭。清代以来,西风东渐,广州是明清时期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开始传入广州,骑楼的雏形——“十三夷馆”开始在西关出现。夷馆,又叫番馆,是当地人兴建的专供外国人居住、通商所用的房屋。房屋名义上是由十三行行商提供,实际由外商出资兴建。19世纪初的夷馆,大多数是二层建筑,它们明显有着西方建筑形态。十三行所在地区的建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灰飞烟灭。一种新型建筑:骑楼,开始出现,并在广州扎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从南洋回来的广东人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他们最早在一德路、石室大教堂一带建骑楼。这种建筑标新立异,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元素,让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早期工匠在建造骑楼时,只是对西方建筑手法直接照搬,但渐渐地,工匠开始添加一些传统的元素:在钢筋水泥的欧式建筑上,安装玻璃及木格组成的满洲窗;在窗棂下,挂上鸟雀啾鸣的漆木鸟笼……独特的骑楼,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改变广州的城市风貌。历史上,在广州老城区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密密麻麻分布着59条骑楼街路段,总长高达40多公里。它们大部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以人民路和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同福路,东至东华路。在这个规模宏大的骑楼分布图中,有蜚声海内外的上下九路、北京路步行街,还有不少广州人耳熟能详的街道:第十甫路、长堤大马路、六二三路、解放路、大新路、西濠二马路、靖海路、万福路、百子路(今中山二路)、大德路、文德路、吉祥路、惠福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等。骑楼甚至延伸到了当时仍然是郊区的珠江南岸,如南华路等。当时,广州老城区最主要的商业集中路段,主要采用骑楼这种建筑形式。 [转自铁血社区 ]骑楼是西方古建筑形式与中国南方传统的结合,而开平碉楼却是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开平碉楼最早建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兴盛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之间。由于开平地区处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碉楼的建造最早就是出于防盗和防洪的需要。近代以来大量的开平人民为求更好的生活,出国打拼,在海外艰苦创业。一部分人赚到钱了回到家乡,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纷纷建起了碉楼。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却在短时间涌现了大量风格各异的碉楼,在开平各地碉楼数目一度竟达3000多座之巨,而今现存的1833座碉楼的绝大部分就建于这段时期。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它不单纯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某一地域建筑艺术的引进。这些特色反映了桥乡人民在中西文化碰撞之下,对西方建筑艺术的有机吸收,并结合广东本地实际的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形式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是特定时代文化社会经济的反映,特定的时代就会有特定建筑形式的建筑。从沙面的纯粹的西方形式的建筑,到石室教堂的融合尝试,再到广州骑楼的相互结合,再到开平碉楼的熔为一体,近代广东建筑形式的变化,侧面的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从互不理解、充满敌意,到慢慢理解、相互接受;从相互拒绝,到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广东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