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阀门参数表如何筛选(工业锅炉如何选型,压力,吨数等)

  • 作者: 楚建
  • 发布时间:2023-09-09


工业锅炉如何选型,压力,吨数等

工业锅炉应该如何选型

企业在锅炉选型中要考虑的问题概括如下:

1、企业本身在生产工艺上或采暖供热上需要多少蒸汽和热水的供热量。

2、锅炉蒸汽参数或热水参数。

3、进行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选用关系分析。

4、工业锅炉炉型的选择。

5、锅炉燃用的煤种。

6、其他如外形尺寸、负荷变化等。

1、如何确定锅炉的容量和台数

选购锅炉时如何确定锅炉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地说应根据生产工艺上用汽量或采暖面积及生活用热水需要的供热量来确定锅炉的出力或容量。首先用户要弄清总的负荷范围;其次是高峰情况,包括高峰负荷持续时间,高峰的频率,也就是高峰出现的周期性,例如每月高峰出现次数,每周、每月以及一年内冬夏季的差异。摸清总的负荷需要和高峰后就可以考虑设备容量和台数选择。在选择时还要考虑事故停炉备用量问题。备用量一般来说是指一台备用锅炉。这需要根据用户本身的重要性来确定,如果生产使用上连续性要求较高必须认真考虑备用设备的问题。

一般锅炉的经济负荷在额定负荷75%以上,所以经常应使在用的锅炉的实际负荷是在机组本身额定负荷50%以上,也就是说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在额定出力50%~100%间应保持稳定的高效。以往用户为了安全起见时有购置过多富余量情况,致使设备常期在低负荷下运行,很不经济。一般总容量在8吨/时或热功率在6兆瓦(MW)以上的锅炉房,以选用三台的设备容量较合适。由于冬、夏季的差异,可以选购不同出力的设备。但是对于新建锅炉房选择出力相同设备在操作、维修、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方便、经济。这样的锅炉房辅机配套布置可以合理安排。如果考虑到高、低峰和冬、夏季等差异较大情况下,也可选择二大一小的设备。根据情况需要新建锅炉房,选择比三台更多一些设备亦可,但不宜过多,与其采用很多台的设备不如选择高一档容量的设备。在目前国内设备质量情况下,考虑备用机组是必要的。

国外设备的可靠性利用率较高,但是他们考虑到初投资费用与日后运行维护费用相比数目小,所以一般都考虑备用设备。万一有事故停炉情况发生就把备用设备顶上,这样就保证了使用要求。国外在对设备调节比上有较高要求时,主要着重于燃烧设备选择上。我国目前燃烧设备品种还不多,在这方面选择余地并不多。

国外对高峰时间不长的负荷,建议用蓄热器或大水容量的出力较大的锅壳式蓄热型内燃锅炉(Thermal Storage Boiler)来承担。

我国近年来在蓄热器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确实有节能效果。蓄热器是一个体积较大的蓄热容器和附属的调节阀门、管理等组成的装置,是蓄聚热能的设备。蓄热器存放蓄聚的介质大都是水(亦有其他介质蒸气等)。贮存于蓄热器中的高温水随时可释放蒸汽以满足生产需要。它能使锅炉经常在高效稳定负荷下运行,因此是一种节能装置。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小工矿企业对锅炉设备投资。我国很多工矿企业的用汽量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均匀的,有高峰、有低荷。一班制工厂早晨8时上班,在9时后各车间用汽负荷迅速上升,中午12时稍有降低,在下午1点左右又升至高峰,到四点左右负荷又回至低荷甚至压火。二班制、三班制负荷情况各异。因此锅炉的操作运行要求较高。如果工厂高、低负荷,瞬时变化很大,为了保持汽压稳定,和一定的锅炉效率就必须有完善的燃烧自动控制装置。采用蓄热器后,锅炉可经常保持在额定负荷或经济负荷下运行,简化了操作运行。在工厂热负荷达高峰时,蓄热器能释放蒸汽,当热负荷低时,锅炉生产的多余蒸汽,可蓄贮在蓄热器内。选择蓄热器前,工矿企业应对本部门用汽负荷进行统计,画出负荷曲线。分析研究负荷分配的情况及均衡用汽量的办法,最后确定有无选用蓄热器的必要。

2、如何确定蒸汽和热水的参数

用户要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蒸汽或热水参数。工矿企业在生产上所需要的锅炉大多是蒸汽锅炉。蒸汽大多用于生产中需要一定温度的热量来满足生产工艺上要求的情况,如纺织印染、食品制糖、橡胶造纸、石油化工等行业。因此要按照生产工艺规定要求,确定锅炉的饱和蒸汽参数。饱和蒸汽的优点就是能保证生产上需要的恒定温度。

一般锅炉的压力总是要高于生产上需要的饱和蒸汽压力,其理由是要克服管道或管网中压力损失。目前很多情况是锅炉铭牌压力远大于生产上需要的压力。例如很多用户选购了13压锅炉,而实际上只用5表压或6表压的运行压力。在这样低压力下运行,对蒸汽品质有不良影响。因为压力降低,蒸汽比容增加,出口处流速大大增加,使蒸汽带水现象上升。一般生产实际需要的压力加上克服全部管道阻力需要的压降后再加上25%~30%的压力余量就已够了。

给水泵的扬程按锅炉铭牌配套,锅炉实际运行压力过低,给水泵电能消耗显然是极大浪费。

用于小型发电厂的锅炉蒸汽参数,可按汽机需要参数配。大部分用25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如果汽机是13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则锅炉应选用16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参数为宜,这样可使蒸汽品质更加好一些。

对于城市、工厂采暖供热所需要的热水锅炉,目前常用的温度参数为供、回水温度95/70摄氏度。目前国内城市供热有三种型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以及分散的小容量锅炉房供热。前二者为集中供热,以区域锅炉房供热为发展方向,当前以分散小容量锅炉房为多。对于区域集中供热,高温热水锅炉、供、回水温度将发展130/70参数。目前热水锅炉产品中已有95/70、115/70、130/70三档可供选择。实际使用中的热水锅炉运行压力大部分低于设计压力,主要是受原管网系统限制。

3、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选用关系

由于热水采暖比蒸汽采暖节能舒适,及节能要求蒸汽采暖改为热水采暖。担是在不少工矿企业的生产工艺上仍需要蒸汽加热,因此企业用户就存在既需要蒸汽又需要热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选用什么设备要具体分析。大致估计有以下几种情况:

A、工矿企业经常使用的蒸汽量很大而采暖用热水量不大进,可用蒸汽锅炉,另外配置面式热交换器生产热水。

B、当采暖系统使用热水量很大,需要的蒸汽量很小,但压力较高时,不妨在热水锅炉外另设置一台小的蒸汽锅炉用为汽源。

C、当热水量和蒸汽量都比较小时可选用汽、水两用的锅炉。

D、当热水量和蒸汽量都是很大时,则要从系统上来研究。

4、燃煤品种和选型关系

我国绝大部分工业的生活锅炉的燃料是煤。煤的特性比较复杂,例如无烟煤难于着火,高灰分劣质煤亦不易着火,褐煤虽然挥分很高,但水分亦高,着火亦较难。这些难着火的煤对炉拱设计都有特殊要求,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工业发达国家,锅炉燃烧品种经过筛选比较稳定。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大部分是原煤,而原煤来源的品质都难以保持稳定。特别地方小窑煤产的煤投入市场,使燃煤品种更加复杂。因此用户在选购设备之前,必须和当地燃料供应部门认真研究燃煤品种的发展趋势,以保证炉型、拱型适宜。

5、工业锅炉型的选择

A、燃烧设备的类型

选择燃烧设备首先决定于企业用户使用的燃料品种,但是燃烧设备在燃料适应程度上亦交错。简单概括如下:

链条炉排在炉拱的配合下能燃用较广泛的煤种。但是在已给定的炉拱下,燃煤的适应性亦在一定范围。由于链条炉排的金属耗量较大,发热值低的燃煤需要大的炉排面积,金属耗量随之增大。所以链条炉排适用于中等以上燃煤(发热值在4000大卡/小时以上),尤其是适宜于优质煤。

往复炉排能使燃煤生产搅拌作用,因此燃用煤种较广泛。但是由于往复炉排冷却的条件下不如链条炉排,适用烧灰分较多的燃煤,因为灰分能起到保护炉排片不能使它过热而烧坏。适用于热值在2700~4500大卡/公斤的燃煤。

抛煤机倒转炉排具有燃煤适应性广的特点,但不适宜烧无烟煤,因为无烟煤的层燃炉上需要长后拱,而抛煤机要开式炉膛,带二次风。抛煤机带有半悬浮燃烧性质,调节负荷灵敏。但是抛煤机炉排烟含尘量高。所以要发挥抛煤机炉优点首先要把降低排烟含尘量工作做好。如原煤颗粒度中细屑不能多,炉内二次风的运用,飞灰收集复燃装置等等措施跟上,把排烟含尘量减小到接近或略高于链条炉的水平,用户才能选用。

沸腾炉是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的新炉型。国外发展沸腾炉侧重于环保角度的考虑,国内则更多侧重燃用劣质煤上的考虑。它能燃用1300大卡/公斤发热值以上的任何煤种。在燃用优势煤和低质煤时,燃烧室受热面布置,操作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沸腾炉金属耗量较小,成本低,有较大发展前途。

煤粉炉总的说不适宜于20吨/时容量以下的小型工业锅炉,这是由于辅助装置复杂,不经济。我国中南地区采用煤粉、甘蔗渣两用炉也都是10吨/时以上容量。

B、“锅”的型式的选用

在“锅”的型式上目前有:锅壳式(火管)、水火管混合式、水管式三种,三种型式各有特点。锅壳式和水火管式适宜于较小容量的锅炉,如4吨/时及以下容量。水管锅炉适宜于容量较大的锅炉如4吨/时及以上锅炉。总的说水管锅炉安全性好。在同样外形尺寸条件下水管锅炉的炉膛可以稍高一些,布置炉拱条件比锅壳式和水火管式要好,有利于燃烧。

6、其他因素和选型关系

除了锅炉出力、工质参数、燃煤品种三个最基本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如外形尺寸、负荷波动性、水源水质、空气污染、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都和主、辅机选型有关。锅炉外形尺寸对于在原有锅炉房内扩建须加以考虑,例如同样型号的10吨/时,6吨/时和6.5吨/时双锅筒横置式(SHL)锅炉,不同厂的产品,尺寸高低相差很大,用户要摸清制造厂产品情况。

总起来说选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理论上探讨就能解决的问题。选型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各类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我们上面分析的选型因素是在各类产品保证可靠质量的基础上而论的。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那么选型的理论再好也是空讲。所以归根到底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是选型的基本保证。只有在多品种、高质量基础上才能使选型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工业锅炉如何选型,选购锅炉时如何确定锅炉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地说应根据生产工艺上用汽量或采暖面积及生活用热水需要的供热量来确定锅炉的出力或容量。

工业锅炉选型探讨

企业在选购锅炉设备时必须弄清企业本身的需要和市场锅炉制造厂产品情况,在锅炉选型中要考虑的问题概括如下:

1、企业本身在生产工艺上或采暖供热上需要多少蒸汽和热水的供热量。

2、锅炉蒸汽参数或热水参数。

3、进行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选用关系分析。

4、工业锅炉炉型的选择。

5、锅炉燃用的煤种。

6、其他如外形尺寸、负荷变化等。

(一)、如何确定锅炉的容量和台数

选购锅炉时如何确定锅炉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地说应根据生产工艺上用汽量或采暖面积及生活用热水需要的供热量来确定锅炉的出力或容量。首先用户要弄清总的负荷范围;其次是高峰情况,包括高峰负荷持续时间,高峰的频率,也就是高峰出现的周期性,例如每月高峰出现次数,每周、每月以及一年内冬夏季的差异。摸清总的负荷需要和高峰后就可以考虑设备容量和台数选择。在选择时还要考虑事故停炉备用量问题。备用量一般来说是指一台备用锅炉。这需要根据用户本身的重要性来确定,如果生产使用上连续性要求较高必须认真考虑备用设备的问题。

一般锅炉的经济负荷在额定负荷百分之75以上,所以经常应使在用的锅炉的实际负荷是在机组本身额定负荷百分之50以上,也就是说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在额定出力百分之50~百分之100间应保持稳定的高效。以往用户为了安全起见时有购置过多富余量情况,致使设备常期在低负荷下运行,很不经济。一般总容量在8吨/时或热功率在6兆瓦(MW)以上的锅炉房,以选用三台的设备容量较合适。由于冬、夏季的差异,可以选购不同出力的设备。但是对于新建锅炉房选择出力相同设备在操作、维修、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方便、经济。这样的锅炉房辅机配套布置可以合理安排。如果考虑到高、低峰和冬、夏季等差异较大情况下,也可选择二大一小的设备。根据情况需要新建锅炉房,选择比三台更多一些设备亦可,但不宜过多,与其采用很多台的设备不如选择高一档容量的设备。在目前国内设备质量情况下,考虑备用机组是必要的。

国外设备的可靠性利用率较高,但是他们考虑到初投资费用与日后运行维护费用相比数目小,所以一般都考虑备用设备。万一有事故停炉情况发生就把备用设备顶上,这样就保证了使用要求。国外在对设备调节比上有较高要求时,主要着重于燃烧设备选择上。我国目前燃烧设备品种还不多,在这方面选择余地并不多。国外对高峰时间不长的负荷,建议用蓄热器或大水容量的出力较大的锅壳式蓄热型内燃锅炉(Thermal Storage Boiler)来承担。

我国近年来在蓄热器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确实有节能效果。蓄热器是一个体积较大的蓄热容器和附属的调节阀门、管理等组成的装置,是蓄聚热能的设备。蓄热器存放蓄聚的介质大都是水(亦有其他介质蒸气等)。贮存于蓄热器中的高温水随时可释放蒸汽以满足生产需要。它能使锅炉经常在高效稳定负荷下运行,因此是一种节能装置。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小工矿企业对锅炉设备投资。我国很多工矿企业的用汽量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均匀的,有高峰、有低荷。一班制工厂早晨8时上班,在9时后各车间用汽负荷迅速上升,中午12时稍有降低,在下午1点左右又升至高峰,到四点左右负荷又回至低荷甚至压火。二班制、三班制负荷情况各异。因此锅炉的操作运行要求较高。如果工厂高、低负荷,瞬时变化很大,为了保持汽压稳定,和一定的锅炉效率就必须有完善的燃烧自动控制装置。采用蓄热器后,锅炉可经常保持在额定负荷或经济负荷下运行,简化了操作运行。在工厂热负荷达高峰时,蓄热器能释放蒸汽,当热负荷低时,锅炉生产的多余蒸汽,可蓄贮在蓄热器内。选择蓄热器前,工矿企业应对本部门用汽负荷进行统计,画出负荷曲线。分析研究负荷分配的情况及均衡用汽量的办法,最后确定有无选用蓄热器的必要。

(二)、如何确定蒸汽和热水的参数

用户要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蒸汽或热水参数。工矿企业在生产上所需要的锅炉大多是蒸汽锅炉。蒸汽大多用于生产中需要一定温度的热量来满足生产工艺上要求的情况,如纺织印染、食品制糖、橡胶造纸、石油化工等行业。因此要按照生产工艺规定要求,确定锅炉的饱和蒸汽参数。饱和蒸汽的优点就是能保证生产上需要的恒定温度。

一般锅炉的压力总是要高于生产上需要的饱和蒸汽压力,其理由是要克服管道或管网中压力损失。目前很多情况是锅炉铭牌压力远大于生产上需要的压力。例如很多用户选购了13压锅炉,而实际上只用5表压或6表压的运行压力。在这样低压力下运行,对蒸汽品质有不良影响。因为压力降低,蒸汽比容增加,出口处流速大大增加,使蒸汽带水现象上升。一般生产实际需要的压力加上克服全部管道阻力需要的压降后再加上百分之25~百分之30的压力余量就已够了。

给水泵的扬程按锅炉铭牌配套,锅炉实际运行压力过低,给水泵电能消耗显然是极大的浪费。用于小型发电厂的锅炉蒸汽参数,可按汽机需要参数配。大部分用25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如果汽机是13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则锅炉应选用16表大气压的过热蒸汽参数为宜,这样可使蒸汽品质更加好一些。对于城市、工厂采暖供热所需要的热水锅炉,目前常用的温度参数为供、回水温度95/70摄氏度。目前国内城市供热有三种型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以及分散的小容量锅炉房供热。前二者为集中供热,以区域锅炉房供热为发展方向,当前以分散小容量锅炉房为多。对于区域集中供热,高温热水锅炉、供、回水温度将发展130/70参数。目前热水锅炉产品中已有95/70、115/70、130/70三档可供选择。实际使用中的热水锅炉运行压力大部分低于设计压力,主要是受原管网系统限制。

(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选用关系

由于热水采暖比蒸汽采暖节能舒适,及节能要求蒸汽采暖改为热水采暖。担是在不少工矿企业的生产工艺上仍需要蒸汽加热,因此企业用户就存在既需要蒸汽又需要热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选用什么设备要具体分析。大致估计有以下几种情况:

A、工矿企业经常使用的蒸汽量很大而采暖用热水量不大进,可用蒸汽锅炉,另外配置面式热交换器生产热水。

B、当采暖系统使用热水量很大,需要的蒸汽量很小,但压力较高时,不妨在热水锅炉外另设置一台小的蒸汽锅炉用为汽源。

C、当热水量和蒸汽量都比较小时可选用汽、水两用的锅炉。

D、当热水量和蒸汽量都是很大时,则要从系统上来研究。

(四)、燃煤品种和选型关系

我国绝大部分工业的生活锅炉的燃料是煤。煤的特性比较复杂,例如无烟煤难于着火,高灰分劣质煤亦不易着火,褐煤虽然挥分很高,但水分亦高,着火亦较难。这些难着火的煤对炉拱设计都有特殊要求,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工业发达国家,锅炉燃烧品种经过筛选比较稳定。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大部分是原煤,而原煤来源的品质都难以保持稳定。特别地方小窑煤产的煤投入市场,使燃煤品种更加复杂。因此用户在选购设备之前,必须和当地燃料供应部门认真研究燃煤品种的发展趋势,以保证炉型、拱型适宜。

(五)、工业锅炉型的选择

A、燃烧设备的类型

选择燃烧设备首先决定于企业用户使用的燃料品种,但是燃烧设备在燃料适应程度上亦交错。简单概括如下:

链条炉排在炉拱的配合下能燃用较广泛的煤种。但是在已给定的炉拱下,燃煤的适应性亦在一定范围。由于链条炉排的金属耗量较大,发热值低的燃煤需要大的炉排面积,金属耗量随之增大。所以链条炉排适用于中等以上燃煤(发热值在4000大卡/小时以上),尤其是适宜于优质煤。往复炉排能使燃煤生产搅拌作用,因此燃用煤种较广泛。但是由于往复炉排冷却的条件下不如链条炉排,适用烧灰分较多的燃煤,因为灰分能起到保护炉排片不能使它过热而烧坏。适用于热值在2700~4500大卡/公斤的燃煤。

抛煤机倒转炉排具有燃煤适应性广的特点,但不适宜烧无烟煤,因为无烟煤的层燃炉上需要长后拱,而抛煤机要开式炉膛,带二次风。抛煤机带有半悬浮燃烧性质,调节负荷灵敏。但是抛煤机炉排烟含尘量高。所以要发挥抛煤机炉优点首先要把降低排烟含尘量工作做好。如原煤颗粒度中细屑不能多,炉内二次风的运用,飞灰收集复燃装置等等措施跟上,把排烟含尘量减小到接近或略高于链条炉的水平,用户才能选用。沸腾炉是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的新炉型。国外发展沸腾炉侧重于环保角度的考虑,国内则更多侧重燃用劣质煤上的考虑。它能燃用1300大卡/公斤发热值以上的任何煤种。在燃用优势煤和低质煤时,燃烧室受热面布置,操作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沸腾炉金属耗量较小,成本低,有较大发展前途。

煤粉炉总的说不适宜于20吨/时容量以下的小型工业锅炉,这是由于辅助装置复杂,不经济。我国中南地区采用煤粉、甘蔗渣两用炉也都是10吨/时以上容量。

B、“锅”的型式的选用

在“锅”的型式上目前有:锅壳式(火管)、水火管混合式、水管式三种,三种型式各有特点。锅壳式和水火管式适宜于较小容量的锅炉,如4吨/时及以下容量。水管锅炉适宜于容量较大的锅炉如4吨/时及以上锅炉。总的说水管锅炉安全性好。在同样外形尺寸条件下水管锅炉的炉膛可以稍高一些,布置炉拱条件比锅壳式和水火管式要好,有利于燃烧。

(六)、其他因素和选型关系

除了锅炉出力、工质参数、燃煤品种三个最基本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如外形尺寸、负荷波动性、水源水质、空气污染、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都和主、辅机选型有关。锅炉外形尺寸对于在原有锅炉房内扩建须加以考虑,例如同样型号的10吨/时,6吨/时和6.5吨/时双锅筒横置式(SHL)锅炉,不同厂的产品,尺寸高低相差很大,用户要摸清制造厂产品情况。

总体来说选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理论上探讨就能解决的问题。选型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各类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我们上面分析的选型因素是在各类产品保证可靠质量的基础上而论的。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那么选型的理论再好也是空讲。所以归根到底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是选型的基本保证。只有在多品种、高质量基础上才能使选型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水泵压力控制器如何调节

将压力限调至1.5MPa(上切换值),发出触点信号,顺时针旋动设定值调节螺杆,使设定值由大变小,直至开关触点在1.5MPa处切换。

旋紧锁紧器,将压力下限调至0.5MPa(下切换值)发出触点信号,逆时针旋动设定值调节螺杆,使设定值由小变大,直至开关触点在0.5MPa处切换。

水泵压力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工作介质(油、气体、水)直接作用在金属膜片上,通过金属膜片的变形量来反映工作介质的压力大小,同时输出检测信号或控制信号。

扩展资料:

功能

采集功能:采集取水点或蓄水池水位、泵站出水压力和流量;采集加压泵组的启停状态、保护状态以及电压、电流、电能等电参数;采集供电设备状态、泵站安防报警状态;光纤通信时,支持采集实时视频图像。

存储功能:循环存储现场监控信息,以备查询。

人机界面:工业平板电脑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相关设备运行状态,支持触摸操作。

控制功能:支持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加压泵组的启停;控制模式可切换。

企业如何进行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均将其视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如何进行对标管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方法。“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现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标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的差距,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对标管理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即“建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

“对标”管理的分类

“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第一种,内部对标。很多大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有相似的功能,通过比较这些部门,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的产品和市场。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

实施“对标”管理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对标计划,确保对标计划与公司的战略一致。

第二步,建立对标团队,对标结构取决于对标范围的大小、公司规模、对标预算、对标程序和环境等要素。

第三步,收集必要的数据,首先要收集与本公司有关的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筛选出3到5个公司作为信息交换和对标合作伙伴。

第四步,分析业绩差距数据,在理解对表对象最佳方法的基础上,衡量自己与别人业绩的差距。

第五步,持续进行对标管理,企业在减少与最佳案例的差距时,需时常用衡量标准来监测实施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表现最佳的公司本身也会继续发展,所以“找到并实施最好的方法”的对标管理也是一个只要开始就没有结束的过程。

“对标”管理的关键

对标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确定被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和标准,要在经营管理实践方面“优中选优”,要求达到最优模式和标准,也就是盯住世界先进水平,只有盯住世界先进水平,才能把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企业中每一层级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身上,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竞争力。

实施“对标”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通过对标管理以把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基础建设等工作,从上而下的进行梳理和规范,使企业做到有完善的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办法,平衡的分配模式,能够客观地评价工作,实施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对标管理,企业可将管理精细化,持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

“对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进行“对标”管理时应分清主次、分步骤进行。

对标的目的是使企业的方方面面工作全面争创一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对标。企业经营模式、文化、管理理念等有其特殊性,设定对标指标,要在全面把握提升企业竞争力要素的基础上,注意区分主次,重点突出,只有这样,对标工作才能抓住关键,有板有眼、逐步提高。

建立健全“对标”体系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国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标管理尤其如此,要缩小这些差距,光靠一两次培训、一两次动员大会,靠运动式的冲刺是难以实现的。对标管理用世界级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中国企业不断改进、追寻卓越,但真要成为卓越的企业,需要企业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对标以博大精深的内涵指明了企业“做什么”的方向,兼容了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知识管理等多种现代管理工具,以强大的`功能导引并帮助优秀的企业走向卓越。

扩展资料:对标管理在作业区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一、作业区成本管理现状

当前是油田战略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必须解放思想,将成本指标管理的控制点前移,促进经营向生产延伸,从成本发生源头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客观审视作业区实际,为实现作业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生产经营形势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作业区的成本控制。作业区投产运行近50年,部分地面设施设备超期使用,高负荷运行,使得这些设施设备的腐蚀老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作业区有各类容器300多台,使用20年以上的占43.8%。各类油气水管线2000余千米,使用20年以上的占24%。尤其是南八联合站采暖系统,自1985年投产以来,仅更换过部分腐蚀严重的管线,目前整套管网、站内阀门老化腐蚀严重,严重影响冬季安全生产,急需更新。不仅增加了日常生产管理难度,同时也是制约作业区成本控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周边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加大了成本控制难度。作业区地理环境复杂,周围村屯散户较多,盗油、盗电、盗水、盗土、盗气、偷盗井站配件以及破坏油田设施现象十分猖獗,是油田生产设施遭受破坏重灾区。由于外力破坏、盗油、窃电等原因,造成变压器烧毁,电缆破坏,油水井设备被盗,使控制维修成本难度加大。

二、对标管理在作业区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对标管理的内涵及范畴

对标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司,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作业区对标管理是指作业区之间的横向对标工作,也可延伸到队与队、班组与班组之间的纵向对标工作。作业区为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对照推进单位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照各单位的先进经验,对本单位的控制费用在深化、细化、具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加强内部管理,达到标杆或超越标杆的实践活动。

(二)对标管理的作用

近年来,作业区面对着刚性成本支出逐年增加,可控成本日益紧张的局势,需要攻坚克难,深化生产经营分析,挖掘成本控制潜力,加强关键要素控制,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创新管理,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对标管理体系。以“科学对标、细化管理、深入查找、比学赶超、持续提升”为主题,本着全员参与、标杆推广、协调组织、长效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对标管理工作。通过标杆单位的确立及其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对比差距找准经营管理中的短板,查缺补漏,制定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作业区经营管理的全面提升。对标管理的基础指标确定,有助于修订完善预算指标基础数据,对于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调整提供可靠数据来源。全面推进对标管理,建立从组织机构、制度、流程、评价、考核的完整对标体系,将对标评价有效融入企业的业绩考核,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三、对标管理在作业区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建立作业区对标管理的组织机构

将对标管理分为四个层面进行控制:

(1)决策层。成立对标管理领导小组,按照“逐级负责、分级包保”的原则和分管职责范围进行责任包保,具体负责本业务对标管理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

(2)执行层。包括机关管理人员、地工队相关管理人员、基层队队长,根据成本运行规律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完成对各单项费用的指标分解工作,通过对标分析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把握。

(3)操作层。将管理指标分解到岗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对标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4)监督层。由作业区领导及财务、物资、纪检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标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二)完善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对标基准值

作业区从高效开发、精细管理、节能挖潜方面入手,完善《第一作业区对标管理实施细则》,按不同岗位确定对标标准,分设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油田开发、经营管理、修旧创效、党群工作和环境卫生等七个对标基准面,各对标基准面又根据单位性质细分为采油系统、集输系统和保障系统,确定了效益类和管理类共21个小项对标指标,根据各基层站、队的生产规模按定额配比及各项设备使用年限,综合相关非管理因素,设立各项指标的对标基准值。建立横向对标四条线,即与往年最好成绩对标,与其他作业区对标,基层队之间对标,班组之间对标四条线。形成了以作业区全面预算成本分解指标为标杆,按分解指标完成的比例高低,公平、公正开展对标的良好氛围。纵向对标建立管理指标四级分解制,即作业区领导向机关单项管理人员分解、机关向基层小队分解、基层小队向班组分解、班组向岗位人员分解。通过严格掌控生产过程各级材料消耗关键点,使成本控制的主体落实到生产一线的每一名员工,形成了层层传递压力、层层分解指标的“一条龙”对标管理体系。

(三)实施动态对标,强化过程控制

作业区紧紧抓住影响成本的关键指标和因素,坚持关键费用重点对标,吨油操作成本、单井、站耗材、检泵率、吨液耗电、吨液耗气、注聚单耗等对标指标提高比例分值,加大考核力度。建立“月度对标、季度跟踪、年终评价”的动态对标控制体系。每月召开一次对标管理分析会,分析升降原因,研究对策,落实措施。季度及时跟踪评估改进措施,检验工作成果,循序渐进地完善对标管理机制。年度按照同类可比、同类先进的原则,进行分类分析、综合评价和奖励考核,保证了成本对标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区对标管理的具体办法及成效

(一)制度管理定标杆

井站材料类别多,涉及面广,为全面对比成本支出点,分析原因,查找不足,整改提高,作业区针对消耗部位、机采井用料、机泵配件等六个类别进行对标管理。对标管理过程中,作业区清醒认识到导致井站材料费用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机采井用料、机泵配件、电料、后场建设等四个方面。坚持“三保一控”的原则,即保安全生产、保平稳运行、保三牌队建设,控制其他非生产支出。保安全生产。主要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汽车配件、电力问题(如破头电缆、控制箱)等进行了维护和更换。保平稳运行。主要针对影响生产运行的机采井用料、机泵配件和南八联脱水器吊挂进行了投入。保三牌队建设。为创建油田公司三牌队,加强三基工作增加了投入,解决了基层队的自行车库和料棚。

(二)技术升级比标杆

作业区重点把握了耗电量大的注水系统、集输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组织对标。通过对比标杆,学习标杆,在4座注水站应用JPLUS—2000型高效节能润滑油添加剂,年累计节电量将达到77.5万千瓦时。在两座注水站两台注水机组应用前置喂液泵技术,对比单耗下降0.8千瓦时/立方米,日节电6336千瓦时。对新南八注水站3台注水泵应用注水泵减级技术,降低注水泵能耗,日节电量3600千瓦时,年累计节电131.4万千瓦时。通过使用胶皮联轴器代替铁质联轴器,降低了噪音、振动,减少对机泵的机械冲击,延长了电机泵的使用寿命,年节约电量4.38万千瓦时。优化运行降低能耗。通过夏季常温输送、冬季降温输送的办法,中转站掺水泵年度运行减少6台次,年节电35.2万千瓦时。优先运行性能好的注水泵,减少单耗,对于单耗比较高的注水泵采取备用的措施,共优化运行注水泵3台次,年节电33.67万千瓦时。优化注水泵运行参数,监测相关数据,绘制出单台机组性能曲线图,摸索机泵性能最佳工况点,从而达到节电目的。以新南八注水岗2#注水泵(型号为DF220-160×11)为例,注水单耗下降0.4千瓦时/立方米,日节电4852千瓦时。

(三)管理创效超标杆

作业区严格按照用水计划,科学编制,合理运行,按表计量、按月考核,实现节水控水目标。控制聚驱清水使用量,在保证生产前提下将南二东开发区85口注聚井改为使用使用污水稀释母液,使聚驱清水用量下降到248.43万吨。控制冷却水消耗量,坚持按环境的温度分配月度指标,冬季冷却水只补不换,夏季必须运行冷却塔,并部分更换冷却水,减少冷却水消耗5120吨。控制生活用水使用,坚持按队里员工的人数进行分配,规范管理。治理跑冒滴漏,对地下管网按队分片、定期巡检,避免因管理不当造成浪费。治理偷盗清水,实施属地管理,谁使用谁管理,杜绝盗水现象的发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年度节余清水6万吨。

(四)自主创新超标杆

作业区两座水驱站在夏季实施低温集输,实施150口井,年度节约天然气55万立方米。冬季开展降温输送,对于作业区所有的11座中转站的掺水出站温度实施“一站一制”管理,单井回油温度实施“一井一制”方法进行管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温度,从而降低天然气消耗,节约天然气20万立方米。以“有据、有序、有效、有责”为原则,实施“以查促质,保质限量”的管理方法,优化热洗周期,提高生产管理运行效率,平均热洗周期延长18天。试行全天连续洗井方法,减少热洗泵启泵次数,控制无效提温时间,降低热洗炉热能消耗,年度节约天然气消耗32万立方米。通过以上三项管理办法累计节气107万立方米。

(五)精细管理超标杆

近年来,注水井细分工作量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每年18口增加到现在的58口。作业区合理安排调整工作量,今年,对维护性作业注水井直接进行细分调整共16口井,避免了由于二次作业造成的成本支出,节约费用40万元。油井措施少实施55口井,少增油2.2吨,通过精细调整加强管理,作业区注水量减少78.37万方,产液量减少52.86万吨,对比规划超产2000吨,连续11年实现原油超产,累积超产原油21.9万吨。各项开发指标在全厂对标中排在前列。作业区实施了“四清三到位四把关”分级管理法,明确各级监督岗位内容与责任。通过加大保修期内检泵井监督力度,挽回经济损失100万元。强化小修井现场监督力度,节省了作业成本15万元。

(六)作业区对标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构想

通过深入开展作业区对标管理,控制了成本上升势头,进一步找准存在问题,巩固优势、弥补短板,深化生产经营分析,加强关键要素控制,推进效益综合挖潜,变动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开发成本上升势头也有效缓解。

(1)对标管理指标的精细度及全面性有待提高。目前作业区对标管理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不断地摸索经验,逐步调整对标管理指标的合理性、准确度、精细度及全面性,将对标管理贯彻落实到整个生产经营范畴内,充分利用对标指标分析,找出同级管理差距,奖前惩后,把对标管理工作深入生产、深入基层。

(2)对标管理指标的横向对比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目前作业区对标管理工作主要以作业区纵向的生产及成本指标为重点,在横向数据的取得中不能保证数据的合理性,现阶段横向数据的取得基本来源于各单位上报的报表数据,未能真实反映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同时由于实际发生与结算间的时间差难免出现预估费用的不准确性,而且各作业区间综合考虑相关非管理因素时尺度无法统一,需要横向对比作业区间对标指标时多与业务人员沟通,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措施,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标管理的意义。作业区要坚持“服务基层需求、完善管理标准、持续改进升级”三项原则,紧密围绕“油田开发、生产管理、安全环保”三项重点工作,将“干在平时、注重维护”的理念贯穿生产管理全过程,以促进高效运行为手段,以提升对标管理工作标准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全员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加强各单位的特色管理、精细管理,为实现作业区有序、平稳、安全、和谐发展打牢坚实的管理基础。

对标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对于对标管理的基本认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对标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它主要就是通过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寻求其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和改进的过程。这样一来,企业也就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寻求有效的标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予以改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可以说,这种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对此,笔者就针对相关的问题展开了分析。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重要的就是要明确管理的目标,进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不断发展。而在近年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对标管理”的理念,所谓“对标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要确立先进的或者是行业内的一个标杆,进而寻找其中的差距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把企业的发展和行业内的佼佼者联系起来,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当然,除了进行相关的外部比较之外,在企业的内部也可以推行对标管理,确立企业内部的具体标杆,从而实现科学化地管理,向着更好的标准出发。在企业的管理中,有了相对明确的管理目标,这样一来也就有了相应的参照物,可以在相应的管理环节上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当然,对于对标管理来说,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比较或者是一个宏观的对比分析,重要的就是把这些差距细化成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指标,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获得切实的管理效果。对此,也就产生了两种管理理念,一种是“对标管理”,另外一种就是“对照管理”,对于这两种管理理念来说,它都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的管理,对于对标管理来说,他就会把已经制定出来的相应规章制度,和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一比较,是参照着管理表进行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分析。而对于对照管理来说,他就更进一步的对管理提出了要求,是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对照,在工作预期目标和现实目标之间的对照,寻求其中出现的偏差,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确定其对照和比较的是否合理科学。对标管理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延伸,从以往的目标差距对比也逐渐的演变为寻求最有效的或者是最佳的管理方案,通过这些最优化的标准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发展为以下几种管理方式:

第一、推行内部的对标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做好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各项事业的管理,而对于内部管理来说,有很多的管理部门也都具有较为相似的地方,所以企业可以进行内部标准的优化和设定,通过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良好的内部管理。

第二,开展有效的竞争,实现管理。行业内的竞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对相关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这是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标杆,通过和竞争对手的比较,从而明确自身存在的缺陷或者是有哪些竞争优势,这样的分析和比较对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行业或功能对标管理。进行对标管理必须有科学的对标信息,对于同行业来说,寻找有效的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同一行业但是分属不同市场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相应的对标信息。

二、对标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对对标管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阐述,那么在企业中推行对标管理的模式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带来哪些管理上的提升呢?对比,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其中发现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通过科学有效的对标管理,帮助企业确定相关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目标计划。对标管理作为一种对比分析的管理模式,它可以通过对行业内的成功标准分析,从而为企业未来战略的制定和具体发展目标的规划作出指导,可以在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具体管理中作为有效依据,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

(二)明确管理目标,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标管理是一种宏观和具体的分析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我们既可以认识到相关的差距,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明确管理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进而通过具体目标的设定,对员工进行教育,使得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标准进发,取得提升并进行自我完善。

(三)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可比性或者是重要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标管理必然的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以此来进行分析,不仅是对外部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同时也有本公司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收集的信息数据,一来可以明确行业内的发展管理状况,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相应的状态,这样一来也就为整个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信息,来科学的管理。

(四)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对标管理除了一种对比寻找差距的作用之外,他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管理思路和发展观,也就是说对标管理的理念是具有广泛的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应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应用。

(五)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对标管理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出建议,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比较,进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在人员结构的安排上、在工作流程的设计上以及管理考核监督上都可以通过对比寻求改进和调整,从而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总之,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它不是孤立存在并进行的,他和外界是一个统一密切的整体,所以开展有效的对标管理对于企业明确发展的差距,寻求发展的方式和管理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行对标管理也要注意更加细化和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比较和宏观的概括分析,重要的是把这些差距转化为实际的管理目标,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发展。

反渗透膜原理是什么及如何清洗

反渗透膜的原理:

反渗透膜的工作需要借助外力对膜的一侧的溶液施加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在压力的作用下反渗透膜的膜孔只有0.0001微米,一些杂质分子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等等不能通过,就会留在浓液溶的一侧,然后排出。

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可以得干净的溶液,也就是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就是浓缩液。若是用在海水淡化的行业,在膜的低压的一侧可以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的就是卤水,由于反渗透膜使用简单,过滤效果好,所以在水处理行业使用广泛

化学清洗反渗透膜的方法:

1.柠檬酸溶液,在高压或低压下,用1%-2%的柠檬酸水溶液对膜进行连续或循环冲洗,这种方法对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2.柠檬酸铵溶液,柠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柠檬酸铵的溶液中加HCL,调节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离子水中,溶解277g柠檬酸胺,用HCL调节溶液PH值为2.5,用这种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清洗6小时,效果很好,若将该溶液加温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该溶液对无机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时间较长。

3.加酶洗涤剂,用加酶洗涤剂处理膜,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是对蛋白质,油类等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本文来自净水器官网}一般的在运行10天或半个月后用1%的加酶洗涤剂在低压下对膜进行一次清洗,由于所用加酶洗涤剂浓度较低,所以要求浸渍时间长一些。

4.浓盐水,对肢体污染严惩的膜采用浓盐水清洗是有效的,这是由于高浓度盐水能减弱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胶体凝聚形成胶团。

5.水溶性乳化液,用于清洗被油和氧化铁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钟。

6双氧水溶液,例如将0.5L,30%的H2O2用12L去离子水稀释,然后清洗膜表面,这种方法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

7.次氯酸钠和甲醛溶液,对于细菌的污染,要视不同的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芳香聚酰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时要经常分析反渗透浓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细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对于反渗透膜上的金属氧化物沉淀,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