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瓦外墙漆颜色搭配(屋顶用什么瓦好)
- 作者: 白智雅
- 发布时间:2023-11-29
屋顶用什么瓦好
问题一:屋顶盖什么瓦比较好我只能说,树脂瓦的耐久性可能会成问题,长期日照易造成树脂老化变质。如果厂家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耿,也可以用。
问题二:屋顶盖什么颜色瓦较好常用的有蓝色、绿色、枣红、土黄釉面瓦。楼主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问题三:别墅屋顶用什么瓦好?这要看你的别墅是什么风格的。不同风格的别墅其屋顶采用的材料也不同。一般础式风格的屋顶采用墨绿色琉璃瓦,边线用红色套瓦修饰。
问题四:屋顶盖什么瓦寿命长我只能说,树脂瓦的耐久性可能会成问题,长期日照易造成树脂老化变质。如果厂家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也可以用。
问题五:屋面瓦选什么瓦好?彩石金属瓦比较好,
1.抗震性--地震发生时,金属瓦不会像一般的瓦片滑落,减少负伤情况。
2.轻质性--重量轻,减少建筑物的承重。
3.施工便捷性--自重轻,面积大,配件简单,大大降低施工强度,缩短施工时间。
4.经济型--在旧建筑屋顶施工,不需要撤去任何屋顶材料,可以直接施工,使得废弃物处理费用最小化。
5.彩石金属瓦有耐候性、耐湿性、耐盐水喷雾性、耐冲击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热性、不燃性O特性。该产品以镀铝锌钢板为基材,并有多层保护膜处理,可经受严寒、冰雹、暴风、雨雪、和酷热、地震等恶劣气候以及自然灾害的袭击,不会因此而开裂、老化、遇火燃烧、风掀,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6.它可以用于木屋架,钢构架,全钢网架,混凝土屋面的使用。
7.由于具有易弯曲,切割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建筑,对于坡度在(12-90度)屋面也可安全施工,特别适用于平改坡和屋面翻新工程。同时能够替代原有的黏土瓦、水泥瓦、彩钢板、玻纤沥青瓦、石板瓦等,施工的同时不必要把原有的屋面拆下来,就可直接施工。由于金属瓦的表面面积大,重量轻,可弯曲,切割,通过采用独特的扣接设计与构造和水平钉固方式,相互连接固定牢靠。这种干式化施工,简便快捷,节省材料。
问题六:别墅屋面都流行用什么瓦? 10分一个好的建筑物在它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必须得到很好庇护,屋面瓦即是它至关重要的保护外衣。对房屋而言,屋面瓦有以下三大方面的功能。 1、防雨防漏。屋面铺上瓦后应将屋顶严密复盖,把雨水与屋顶很好地隔离开来,不管雨多大或下多长时间,任凭大风刮都不许雨水渗入屋内,否则将损坏房屋内的装修及设施,以致无法居住使用,还会损坏整个房屋结构,甚至结束它的寿命。所以,一旦渗漏会给人们带来诸多麻烦和无限烦恼。因而防漏是第一位的重要功能。瓦要很好地防雨防漏,不是易事。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建房时即想尽各种办法用来防雨。但千百年来虽使用了各式各样的材料和瓦片,仍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或能解决但代价昂贵无法普及。直到近几十年人们才开发出彩色水泥瓦,较好地解决了房屋防漏难题。不是什么水泥瓦都能很好防漏。如瓦片结构不合理,防漏效果即差。单槽瓦与双槽瓦相比,单槽瓦接缝开在瓦棱最高点而且搭接严密牢固,缝隙很小,形成“S”型接缝,不怕侧风,雨水滴入接缝进入水沟槽水量极少,不会漏雨。双槽瓦则不然,由于接缝开在瓦棱的半坡处,进水量是前者的20~30倍,大风暴雨时极易渗漏。除结构形式外,瓦的抗渗性能对防漏的影响亦很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的小瓦厂无法生产高密实度瓦,渗水率高,连续下雨,雨水即渗透瓦体,从背面滴出渗入屋内。只有设备技术先进工艺讲究的大厂才能制出高密度瓦,不管连续阴雨多久瓦体也不许渗水,防漏功能可靠。 2、隔热保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自然提出更高要求,居住舒适性即是重要指标之一。要想舒适,房屋的隔热保温性能必须良好,屋面瓦就担负着这一重任。瓦本身的厚度有限,仅有一公分多,靠此无法隔热,隔热全靠瓦下严密封闭的那层空气,封得愈死,隔热愈好,否则这层空隙没有多大作用。这正如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的道理一样,虽然两层玻璃间仅有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但只要四边封得严,隔热效果就会很好。如果四面透风将不起什么作用。瓦也一样,大厂生产的彩瓦,尺寸精确,搭接结构合理,不翘不曲,搭好之后犹如一个整体,封严密,除防雨防风良好外,自然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小厂瓦,尤其是已被淘汰的双槽瓦,很难搭接严密,保温隔热性能必然不好。两者的保温效果会差3℃~4℃之多。所以选瓦时一定要把瓦搭接一下,看是否严密。 3、装饰性。建房屋同做衣服一样,除穿着之外一定希望外观别致漂亮。彩色水泥瓦就是房屋的“外衣”,瓦的色彩及瓦形的设计,铺装好坏对建筑物的外观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屋面瓦这个“外衣”比人的外衣要重要的得多。外衣穿着不合适不漂亮,马上可以换一件,瓦则不然,即如不合适,要换瓦谈何容易,既费钱又费工时,房屋这个“外衣”一穿就是几十年。因而选瓦时要慎之又慎,不可图一时省个小钱而误了大事,后悔莫及!屋面瓦要想漂亮,有以下几条: 1.色调柔和均匀,不俗不刺眼又亮丽,最好为哑光型。小厂瓦由于用料差,色调不讲究,往往颜色发乌难看。 2.瓦与瓦之间没有色差。上房后,每片瓦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深浅之分,更无花斑。 3.颜色耐久风刮日晒、雨淋不褪色。一些小厂因设备简陋、技术不过关,无法将水泥色浆喷涂均匀一致,而用油漆喷色。这种瓦在很短时间内漆皮即脱落,露了底,彩瓦将不彩了,斑斑驳驳非常难看。 4.瓦形坡纹柔和,给人以美感。大厂的瓦形都是经专家从美术角度精心设计的,铺在屋面上会给人美观亲切之感。小厂瓦没经这种推敲设计,瓦铺上房后给人以机械生硬感觉,看着很不舒服。 5.尺寸精确、搭接严密、铺装误差小。好的彩色水泥瓦,铺好后横竖斜全呈直线,犹如印刷般整齐,漂亮极了。尺寸误差大或有翘曲,......>>
问题七:四合院的屋顶选用什么瓦更合适!四合院的瓦一般都采用小青瓦的板瓦,质感朴素,全国通用,造价低廉,和白墙、青砖的外墙搭配特别富有中国味道。
我不主张使用琉璃瓦,这在皇权时代是不允许的,琉璃瓦只能用于皇家建筑和寺庙,一看就不是住宅,被赋予了大量的政治和宗教含义在里面,民居使用琉璃瓦的话,其实是一种趋炎附势,不仅审美上很低俗,潜意识里面的观念也是想通过高级材料来抬升自己的地位,殊不知适得其反。就像是穿着笔挺的西装下地干活,不仅没必要,还非常的可笑。
晚清时代的江南顶级富豪的私家园林全部使用小青瓦,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板瓦,少有筒瓦,筒瓦偶尔会用在亭子、门楼等特殊部位。
新民居的四合院设计全部使用小青瓦的板瓦。
下图为板瓦
下图为筒瓦
问题八:屋面瓦有什么优点建房屋面瓦这个“外衣”比人的外衣要重要的得多。外衣穿着不合适不漂亮,马上可以换一件,瓦则不然,作为建材,即如不合适,要换瓦谈何容易,既费钱又费工时,房屋这个“外衣”一穿就是几十年。要想做到屋面瓦漂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屋面瓦尺寸精确、搭接严密、铺装误差小。好的屋面瓦,铺好后横竖斜全呈直线,犹如印刷般整齐,漂亮极了。尺寸误差大或有翘曲,往往无法铺好。瓦模如为铁皮所制,根本生产不出尺寸准确的瓦。用这种瓦谁也无法铺好。譬如瓦宽仅有2mm误差,100片瓦排起来,将差20公分,比半块瓦都宽,瓦垅自然就变斜了,没法铺齐。如瓦翘曲,铺后缝隙大,也不会美观。
2.屋面瓦颜色耐久风刮日晒、雨淋不褪色。一些小型彩瓦厂因设备简陋、技术不过关,无法将水泥色浆喷涂均匀一致,而用油漆喷色。这种瓦在很短时间内漆皮即脱落,露了底,彩瓦将不彩了,斑斑驳驳非常难看。
3.屋面瓦抗冻性好。在北方,冬季气温降至零下10℃以下是常有的事。如果瓦的密实度不好导致吸水率高,白天吸了雪水,夜间结冰就会胀裂着色层,使其慢慢剥落,进而损坏瓦片。小厂的瓦由于没经高压轧挤,密实度均不好,瓦的使用寿命因而不会长久。另外,瓦的导热性能越低,越能促使建筑内的温暖度。
4.屋面瓦隔热性能好,例如在比较炎热的季节,用没有隔热性能的屋面瓦的建筑会感觉到热浪滚滚,根本挡不住外面的高温,特别对于厂房屋面,这样的作业环境将会大大影响工人们的积极性和耐力,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
5.屋面瓦颜色耐久风刮日晒、雨淋不褪色。一些小厂因设备简陋、技术不过关,无法将水泥色浆喷涂均匀一致,而用油漆喷色。这种瓦在很短时间内漆皮即脱落,露了底,彩瓦将不彩了,斑斑驳驳非常难看。
6.屋面瓦瓦与瓦之间没有色差。上房后,每片瓦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深浅之分,更无花斑。
7.屋面瓦瓦形坡纹柔和,给人以美感。大厂的瓦形都是经专家从美术角度精心设计的,铺在屋面上会给人美观亲切之感。小厂瓦没经这种推敲设计,瓦铺上房后给人以机械生硬感觉,看着很不舒服。
中国的特色民居详细点
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一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偶然也见有缅地输入的毛毡,铅铁等器,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多余者,陶制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
傣家人住竹楼,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考了,这是南亚的湿热气候造成的。唐代樊卓所著《蛮书,名类第四》中曾有简略记述:“茫蛮部落……楼居,无城郭,或漆齿。皆衣青布裤,藤篇缠腰,红缯布缠髻,……妇人报五色婆罗笼。”这里所指的茫蛮部落即今西双版纳一带。
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揽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
过去,傣家竹楼按社会阶级分为官家(召)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楼宽敞高大,呈正方形,屋顶带三角锥状,颇类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用木片复顶。整个竹楼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横梁上雕刻花纹呈ù形或弓形,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缅寺和亭阁都有这种ù状花纹。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上木梯后即为“掌房”,正屋为客室,中置火塘,侧旁分隔为二至三间,是主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官家竹楼客室约有三十平方米大小,能容纳一二十人就座。掌房用篾席铺地,是乘凉和妇女纺织的地方。
百姓竹楼与官家竹楼相同,只是较为狭小,屋顶用茅草覆盖,木柱不准用石墩柱脚,也不准用横梁穿柱,不准雕刻花纹。
为什么傣家人都爱住竹楼不愿住平房呢?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已经作了答复,该书说:“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原来竹楼的妙用是下可避湿,上可避热,濒临江畔,还可一日十浴!!
围龙屋建筑始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有四至六条围龙。然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基本上都不是圆形的,是半圆形的,屋前定有一个呈半圆的水塘,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些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