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河南农村二层房屋改造(河南新乡延津地区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住宅的屋顶做法)
- 作者: 祈漾
- 发布时间:2023-11-24
河南新乡延津地区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住宅的屋顶做法
有平房和瓦房之分
就我所知:
平房——墙上是几根较大的房梁,房梁之间有椽(chuan)子连接,之后上面铺一些木片子、芦草之类的长秸秆,上面是一层白石灰,石灰是用水“熟”过的,在拌上麦子壳,堆在草上面。这是以前的作坊现在大多用预制板,多用现浇顶.不过夏天不隔热!
再来说说瓦房,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最上面是一层瓦,上面的压着下面的这样更容易使雨水流下来,不至于房子漏雨,不过现在在农村瓦房少了,大都是水泥钉的平房,这样有利于夏收、秋收后农作物的晾晒,下过雨以后干的也快!
新农村问题啊~~~
例子加答案就在此~~~~~~~~~
黄集镇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我们黄集镇地处襄樊市北大门,两省三县交界处,是湖北省25个重点边贸口子镇之一,也是襄樊市区唯一的口子镇。全镇辖3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8万人,版图面积247平方公里,集镇面积3.8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万。镇内驻有襄北监狱、总后教导大队、610亚洲第一滑轨试验场等处级以上单位。焦枝铁路穿境而过,207国道和黄老省道在镇中相汇,汉十高速公路和许樊高速公路纵横全镇14个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我镇成为鄂西北农副产品和小商品的集散地和襄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集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生产发展为根本,以生活宽裕为目的,以产业为支撑,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不断优化资源整合,将新农村建设与口子镇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一、抓住契机,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黄集镇抓住社会新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依靠口子镇自身优势,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从而有效解决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薄弱的难题。
1、运作市场经营理念,拓宽口子镇融资渠道。近年来,黄集镇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政府主建、农民自建、部门参建、引资兴建”的思路多方筹资,全力发展城镇。我们在口子镇建设中探索中“五资登科”的新路子:一是以地生财融资;二是闲资置换筹资。三是公益拍卖筹资;四是外延扩张争资;五是利用干部职工闲资。这一做法已在全区推广。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温岗休闲度假村、武汉百货超市、展鹏针织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黄集。
2、优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有效使用率。襄北监狱总厂设在黄集镇北部,有5万多亩耕地和黄集镇耕地互相交叉,在集镇范围内也有大量耕地呈包围之势。黄集镇街区现有面积4平方公里,随着集镇的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被列为口子镇后,河南省的客商大量涌入黄集镇,现有街区面积已远远不够容纳越来越多的客流量,只有采取拓展街区面积的办法。但由于南北两端都是襄北监狱的土地,黄集镇虽然进行了集镇规划,却无法征用土地,从而严重制约了口子镇的进一步建设、发展。镇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启示:彭王村通过实施移村腾村共腾出600亩宅基地,我们把这块地与襄北监狱(黄集法庭南端)的土地进行对换,不仅解决了集镇用地矛盾,而且新开发后的土地每亩价格增至50万元,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利用反租倒包整合土地资源。襄阳秀海建筑材料厂位于襄阳区黄集镇胡岗村1组,主要生产实心粘土砖。由于国家明令禁止限期生产实心砖,于是该厂业主与镇政府多次协商后决定转产。镇政府考虑到建筑材料厂周边有水库,以往取土造成许多地方坑凹不平,决定由该厂业主全额投资1000万元建农业科技示范园。该厂按亩平600元进行反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有利于农民进城务工。为便于农业科技示范园顺利实施,减少业主不必要的麻烦。根据胡岗村一组原土地承包者要求,由镇政府出面与农户签订了反租倒包合同。
3、建立多主体参与、多元筹资的投入机制。农业税全免后,财政收入渠道更加变窄,刚性支出又必须确保,加剧了乡镇财政收支矛盾。村级组织支出成为无半之炊,因此村组公路兴修维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学校设施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也因没有经费投入而一拖再拖,陷入停滞状态。针对此种情况,黄集镇委、政府积极引导村干部树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想信念,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2004年之前,黄集镇仅有陶家村一条通村水泥公路。
为鼓励各村积极修路,镇委、政府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比筹资,看谁想的办法多;比速度,看谁修路进程快;比质量,看谁路修的最好。我们采取多措并举的办法筹集修路所需资金:一是群众踊跃捐资。由于宣传发动工作细致到位,我镇群众对通村公路工作都非常拥护和支持。太山至温岗公路全长8公里,涉及太山、王庄、温岗3个村和温岗林场,总造价需120万元。为早日把这条路修好,王庄村群众争先恐后捐资,每人自愿捐资100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正堂说:“我们严格按国家对‘一事一议’的政策,要求人平集资15元。但群众说修路是有利子孙后代的好事,他们都愿意捐资。”二是在外老乡助资。姚刘村在外工作、经商人员较多,刘增广等几位村干部发挥这一优势,给在外老乡每人发了一封信。结果,在外老乡的捐资纷沓而至。其中退休军干刘正方捐资3万元资助家乡架桥、修路,这一义举已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为修好姚刘村的路,刘朝粥等几位姚刘籍在外工作人员自发组织召开筹资协调会。三是闲置资产筹资。毛岗村仅有800人,要修通5.5公里的路需资金80多万。仅靠群众捐资,显然负担太重。村“两委”班子和群众协商后决定利用毛岗林场这个闲置资产来筹资。通过租赁的方式筹措28万元资金,解决了修路资金短缺的难题。四是施工队伍垫资。我镇在与修路施工队签订合同时,要求施工队必须先垫付一部分资金。这样一来,一方面能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减轻群众集资压力。五是利用条件争资。李楼村原是“五七干校”所在地(国家计委许多干部都在此居住过),该村干部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向国家计委争取资金。六是利用国家政策奖励资金。今年市、区交通部门将通村公路每公里造价由以往的7万元增加到10万元,这使我镇干部群众的修路的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2004年—2005年两年时间,黄集镇修通9条51公里的通村公路。今年有11个村正在筹资准备修路,我们计划在2007年完成所有通村公路,通组公路完成80%以上。此外,我镇薛集、太山两村依靠省农业开发项目和区老促会扶持,争取资金安装了自来水管,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薛刘、胡岗等村今年也正在筹集资金打井安装自来水管。
我镇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老板捐赠、民主管理”的办法,为农村“五通”“六改”筹集了大量资金,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二、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增收。
一是着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我镇根据区域、产业和资源特点以及农民的种养习惯,依靠各级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帮助农民建设科技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培植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农民收入。市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是发展民营经济,让农民参与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的途径。今年,我镇将依托农业,搞农产品加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具体讲就是:依托水稻发展黄集镇粮食购销公司和襄北监狱大米加工厂;依托小麦发展雪来面粉加工厂;依托油菜、花生发展顺兴油厂;依托棉花发展棉籽油加工厂及纤洁棉业有限公司。政府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创造一定条件,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促进企业成长,使企业尽快形成一定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此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陶家、薛刘两村与福建一公司签订了1.3万亩优质水稻的订单。
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农增收。黄集镇抓住镇直事业单位转制契机,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对全镇11个转制单位的公益性服务项目进行购买。从而调动了转制单位积极为农服务的主动性。比如:黄集农技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等,这样不仅极大方便了群众,而且单位自身也能按劳取酬。我镇还着力培育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新型经济组织,及时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是发展打工经济,确保农民增收。目前,农村人均拥有土地较少,仅靠小规模土地致富客观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黄集镇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农民务工经商上。(1)经常为农民提供全国各地用工信息,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利用一带十、十带百,发展打工经济。如:彭梁村四组过去有几位农民到海南打工,逐步发展到100多人。黄集镇委、政府了解这一情况后,于2005年6月由镇委副书记裴志祖、组织委员张志敏以及彭梁村支部书记前往海南琼山区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通过与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最终确定在琼山区建立襄阳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动人员工作站。后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流动党员任志华被任命为襄阳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王荣华被任命为流动人员工作站站长。在镇委的关心指导下,襄阳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动人员工作站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他们承包了当地一家水果批发市场,负责购、销一条龙服务。在他们的带动下,彭梁村及周围在外打工人员今年增加到500多人。(2)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实行订单培训。全镇现有电脑、汽车驾驶、技工等专业学校8所,年培训人员在2000人以上。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从而保证学员100%就业。受到培训的农民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因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3)引导农民在集镇务工。黄集是省际重点口子镇,近年来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场交易也很火爆。我镇农民忙时在家种地,闲时到集镇上搞屠宰、建筑、装卸、贩运……。如程营村支部书记程志强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闲时在集镇卖牛肉,年收入3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程营、张岗等农民自发组成建筑队、装卸队、运输队,收入大量增加,真是两全其美。此外,我镇出台了优惠政策,吸引附近300户农民进入集镇建房经商。据统计,今年我镇在外务工人员有6500人,比去年增加1500人。
三、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我们采取多种途径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完善村干部选拔使用机制,选好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镇通过实施优秀村支部书记职业化,较好村支部书记促提高,较差村支部书记淘汰制,着力提高村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我们今年3月中旬专门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村干部培训班,对全镇112名新任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要求村干部必须解决好当前工作中的四个问题:思想认识和态度问题;方法和措施问题;工作落实问题;责任问题。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塑造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农民。以培育新型务工农民、产业农民、科技农民为目标,以传授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全镇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和科技致富能力。三是强化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我们采取组织农民到襄北监狱法制教育基地参观,请法律人员讲课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从而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四是以基层文明创建体系为依托,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我镇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乡镇”,我们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五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民间艺术团体和农村中心文化户,弘扬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以“乡村夜话”文艺演出队为主导,坚持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今年上半年,已为群众演出18场,观看群众达2.6万人次。通过这些途径,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城市化在加快发展,再过几十年,农村会不会不复存在
我个人认为未来城市战争对人口的争夺会愈演愈烈。慢慢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北上广深吸引力会继续,尤其是对高端人才。但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三大城市群内的明星城市,以及5大区域中心城市。如果你不想在留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可能是未来的首选。而家乡的小城市可能是逃不回去的,像东北这样的很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况会在全国出现。
中国人口虽多,但十余个城市群必将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产业,但农村不会不复存在。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说,农村将来也是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国家构成板块,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会消失的,但会以别的形式发展存在。比如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发展成为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模式。现在的农村,还面临很多困难,很多边远地区还没有脱贫。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民,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出门打工,家里只有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土地耕种也成了难事,土地流转,势在必行。
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突出,因病返贫的例子很多。2018年,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有了国家对农村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虽然农村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不久的将来,农村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郑州,那时的郑州还被叫做“绿城”
郑州,古称商都,地处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城,是八大古都之一。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是80年代的郑州,看到这组老照片,才明白那时的郑州为何还有一个“绿城”的称号。图为80年代俯瞰郑州城区,放眼望去城市的建筑物都是被绿树环绕。
80年代俯瞰郑州城区,当时郑州城区内很多道路两旁,种的都是梧桐树,道路两边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
80年代的郑州二七纪念塔附近的城市街景,那时的二七纪念塔周边还没有嘈杂的商圈,当年登上塔顶可以清晰的看见北边的黄河。
80年代代郑州人民公园里的青年湖,湖面碧波荡漾,附近风景如画,是郑州人休闲的好去处。
80年代的郑州金水路附近的景观,这里当时被称为郑州的“长安街”。
80年代的体育馆一带,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都被绿树环绕,当时由于郑州的绿化好,获得了“绿城”的美誉。
80年代的郑州中原路地下道,当时车辆很少,人们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除了两辆公交车,几乎看不到私家车的身影。
80年代的郑州,新郑大厦附近的街景。新郑大厦在80年代是一座百货商厦,很多郑州人都有在这里的购物记忆。如今这座大厦已经拆掉了。
80年代的郑州,上班早高峰期间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