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山区河边房子出售(农村野竹笋是山区土特产,怎样保鲜到春节出售)

  • 作者: 彭胤硕
  • 发布时间:2023-11-07


农村野竹笋是山区土特产,怎样保鲜到春节出售

农村野竹笋是山区土特产,怎样保鲜到春节出售?

的确,农村野竹笋是山区土特产没有错误,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能通肠胃,降血脂。大家平时用新鲜的竹笋来炒肉吃,开汤吃,下火锅,腌着吃,泡着吃,晒干了吃,用烟熏着吃,大家都非常的喜欢了,味道儿也非常不错的。不过野竹笋要想保鲜到春节的时候出售,七星老农从小一到大还真没有见到过,如果你春天山上的野竹笋,你除非是吃新鲜的,是没有办法保存到春节去卖的。

就算你是把春竹笋用土埋起来,用冰箱冷藏起来,到了过年也会烂掉的,就连把春竹笋去壳用盐水浸泡好,再用真空塑料袋包装好,它的保质期也只有半年,也到不了冬天,除非你是福建沿海地区一带的苦竹笋,才有机会保存到过年去卖。

如果你是咱们南方农村山上的毛竹笋,只有把它们剥壳焯水,通过压榨晒干了,作为干笋才有希望留到过年去卖的。再有另外一种竹笋,我们当地人叫它为冬笋,每年十二月开挖的,这种冬笋一般情况下冬天不会出土,只能够凭着你自己的老经验去采挖,一个冬笋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在250一500克之间,象这种笋子我们老家人一般挖了过年待客来吃,主要是用水下火锅开汤喝,味道甜美细嫩。

冬笋的保鲜方法很简单的,它来自于土壤中,你可以把它们放在地上,把挖烂的挑选出来先吃掉,用干细土把那些好冬笋用土壤盖住,既保温保湿,又保鲜,而且还不会腐烂掉的。当然你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冬笋藏于地窑之中去保鲜的,不过你必须要用干燥的箩筐预先把它装好,让冬笋表面泥土晾干了,才进地窖去,以免腐烂了。

所以,个人认为,山上的野生春笋是无法保鲜到过年去出售的,而只有冬天在山上挖的野生冬笋,留下没有被锄头挖烂的好冬笋,用干燥的泥土覆盖,或者是把它放入地窑之洞,才能够保湿保温到过年的时候出售了。大家认为呢?

燕子改革

看燕子乡30年改革开放之变化

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改革开放30年来,燕子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几元增加到1999元,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燕子乡两万多人民亲历改革开放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并喜悦着。

从“门可罗雀”到“经济繁荣”

三十年前的燕子集镇,常住人口只有300余人,十几个单位,有粮管所两个门市、供销社、食品几个集体性质的商店,集镇小,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传统瓦屋,少数房子一层或两屋岩头和石灰浆砌成墙体,上面盖布瓦,仅30余米的街道坑坑洼洼,睛天是灰,雨天是泥。经济贫乏,粮食、副食、布匹等人们生活必须品全凭计划供应,当时是有集无市,封闭落后,农民没有把多余的物资放到市场交易的习惯,认为上街卖东西是不光彩的事。那时全乡仅鹤五路、鹤南路两条公路干线,到村组只有少数几条马路,人们出行多是弯架打杵背笼。

三十年后的今天,燕子集镇变化日新月异:常住人口已发展到5000多人,集镇地域规模扩大十几倍,民营酒店、超市、各类商店沿着纵横街道两傍排列,琳琅满目的商品向人们无声展示着这个山区小镇与山外大世界源源不断的联系。街道原有的木质瓦房已不见踪影,钢筋混凝土“洋楼”鳞次栉比,30年前不敢想象的五六层的现代建筑布满街道两旁。街道早在十年前就实现了硬化,全乡90%以上的村,80%的组通了公路,所有乡村主干道均已实现硬化。农用车、麻木车、面的车穿行在集镇与乡村之间,春天满载希望,秋天拖着沉甸甸的丰收,结束了肩挑背驼的历史。人们一改往日的羞涩,除了各类商店生意火热外,摆摊设点、拖着农产品交易的比比皆是。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今的燕子集镇,饮水、用电、通信、文化、医疗等各类基础配套设施样样俱全,基本具备现代化集镇的功能。

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以前,孩子们的衣服能穿就可以,一件衣服要穿好几代人,哥哥穿小了传给弟弟,弟弟穿不得了传给后代,一代传着一代,缝缝补补将就着过日子。可不像现在,一个孩子漂亮的衣服可能就有一大箱,不说补巴,就连质量差一点的,穿一次就扔了。”燕子乡董家村近60岁的农民易松山回忆说,那时候什么都缺,买粮要粮票,衣服自己做,买布还要布票。

当年是计划经济年代,政府人平每年3-5尺布,凭票供应,显然不够,无论是在燕子集镇还是农村,人们穿衣都得补巴连补巴,到了过年能穿上件新衣服,无论大人小孩都是奢望中事。当年农村有一种进口日本尿素白色的包装口袋,是化纤布,都视为宝贝,不少人弄到后染成青色缝裤子、衣服穿。由于这种一经洗涤就脱色,日本产尿素字样就很明显的显现出来了,这也成为大家的笑料,但笑归笑,毕竟觉得它穿起来解决问题。一是耐磨;二是劳动时凉快。如今随便下到村里,即使“阿迪达斯”、“柒牌”、“梦特娇”等名牌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算不得什么新鲜物什了。

30年前在吃的问题上,象燕子这样的农村,不背供应粮,常年吃到光苞谷,不拌草就不错,一年到头集体杀猪分到几斤肉也算幸运,那时吃肉叫“打牙祭”。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真正实现了农村最广大群众丰衣足食,而今穿补巴衣、无衣穿的人户已经绝迹,即使个别一时因天灾人祸造成的,政府也及时帮扶解决。全乡绝大多数农村虽然不出产米,但都是市场上买来吃的,自产玉米主要是出售或作饲料,少量的用于“金包银”。过去一年一个生产队百多号人口集体杀的猪只相当现在一户农户杀猪数量,自食有余就进入市场,不少农户一年卖肥猪可收入数万元。

从“背驮”到“电驴”

“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处都是泥巴路,有皮鞋也不敢穿”,说起村道的变迁,燕子乡董家村村民田兴武滔滔不绝。现在村里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大部分都是水泥路相通。原来农民很少外出赶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得去一次县城。可现在随时可以到县城玩一玩。

农村美不美,先看路和水,农村富不富,要看吃和住。在燕子乡广大农村,村通油(水泥)路率和通公路率分别达到65%和80%以上,近五成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路好了,随着自行车、摩托车的普及,农民走得越来越远了。为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燕子乡近几年来抓住农村饮水解困、烟水配套、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机遇,着力解决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如今,全乡95%的农家用上了自来水。

“以前搬东西要靠背篓打杵,现在汽车都来到院坝里哒!”77岁的董家村农民张汉庭老人说:“通了公路,我家两个儿子一人买了一台车,有空时他们还把我请进驾驶室,带我绕村转一圈呢!”。

“清泉进了百姓家,龙头一开水直洒,扁担水桶不要哒,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在燕子乡的农村里,随处都可听见老百姓自己编的顺口溜:修公路,建河堤,水泥便道不带泥,洪涝灾害靠边去;开小车,种田地,背篓打杵退了休,吃饭顿顿打牙祭!”

这些看似纯朴的顺口溜,足以体现燕子农民对现实生活的成就和满足。

从“老四件”到“新N件”

在政府的补贴下,燕子乡新行村农民向桌堂建了两口沼气池。他说:“自从有了沼气池,既不用烧柴,也不耗电,经济实惠又方便。”

30年来,燕子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新六件”,在燕子这偏避的大山区,移动、联通、电信共建通讯机站 10个以上,电话、手机在广大农村基本普及,广播电视村村通,丰富了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宽带网也在集镇及部分农户普及,鼠标一点,想知道的事就知道了。手机、电视、宽带网这些信息载体,把燕子两万三千多人民引入了信息时代,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召开奥运会,神七飞天太空行走等,天下大事,燕子人亦“一网打尽”……。

该乡党委书记谷祥勇告诉笔者,目前,我们乡抓住改革开放时机,大力实施“筑巢引凤”战略,形成了以烟叶、茶叶、蔬菜、魔芋、药材、牲猪等六大特色板块基地和近10个专业新村;以清湖工业园区为重点,引资长友、庆芳、兴旺等民营企业落户燕子,它有力助推了燕子经济的发展速度,为燕子农民增收提供了平台。

三十年沧桑巨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燕子乡两万多人民见证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说三十年前的燕子还刚刚啄穿蛋壳,今天的燕子已然展翅.

求地区民风民俗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最强,总想吞并其他六国,称霸天下。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国政治,联合各国,共同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了坏人的反对。楚王听信了这些坏人的话,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汨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着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仍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秋季,天气晴朗、凉爽,天上很少出现浮云,夜空中的月亮也显得特别明亮。八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圆之夜,成了人们赏月的最好时光。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按照传统习惯,中国人在赏月时,还要摆出瓜果和月饼等食物,一边赏月一边吃。因为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有的地方也叫它“团圆饼”。中国月饼的品种很多,各地的制法也不相同。月饼馅有甜的、咸的、荤的、素的,月饼上面还各种花纹和字样,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祸免灾。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体育和旅游活动。

插茱萸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茱萸是一种植物,果实可以吃,茎、叶都是药材。菊花在九月盛开,有“长寿花”的美称。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重阳节这天,人们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还要观赏菊花,饮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阳糕是一种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枣、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咸的,讲究的还要做成九层,再在上面做两只小羊,以谐“重阳(羊)”之音。

现在过重阳节,已经见不到插茱萸等风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观赏秋天的美景。近年来,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敬老节”。每当佳节来临,人们都要举办各种敬老活动,祝愿老年人步步登高,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