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农家院门窗改造(郭家大院介绍郭家大院农家院怎么样)

  • 作者: 向渲茗
  • 发布时间:2023-11-05


农家的习俗资料

农家的居住习俗

院落格局

四合院清末至民国,太原居民传统住宅有相对封闭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二进院等格局,以正方形或长方形砖墁四合院为多见。太原市的四合院一般多取坐北朝南对称格局。北为正房,亦叫厅房,面宽五间为典型,一门四窗,三明两暗;也有三间的,一门两窗,一明两暗。东西两边为厢房,以三间为常见,入深不如正房。厢房北墙与正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名为“风岔”,俗称“出气”。南房一般也是三间,称为门房。东南角设置院门,称为“门道”;西南角建有厕所,俗称“茅房”。南面建房的院落可称其为“四合院”,不建房者则称为“三合院”。

旧时,有些富裕人家建有内外二重院落格局的二进院,内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外院只建东西厢房和南房。内外院之间的通道多在东墙位置,也有建在二重院落的中轴线上,将内院的南房分为两半。

太原四合院的正房一般都是高檐出厦的瓦房,正房东侧多建有耳房。耳房通常为低矮的平房,用来储存粮食,充当库房,也有用来做厨房的。东西厢房多为平顶房,房顶用砖平铺或由炉渣、石灰拌泥抹平。南房常为一坡的瓦房。四合院内房屋为砖木结构,一种是全部用砖和石灰砌成,称为实结砖墙;一种是外表砖砌,中间用土坯构筑,按房间数量以木梁柱支撑横梁。正房窗户装有通顶隔扇屏门,冬季糊上白麻纸防风保暖,夏季取下存放。

太原城区旧时有官宦富商的四合院住宅,建筑较为考究。四面房屋为双出水悬山式桶板瓦屋顶,正房顶有团花脊岭,两头安放闭口兽吻;门窗架梁多有雕饰,护板有彩绘或浮雕;院庭内方砖铺地并有花圃,种植树木花草;院门建有门楼,飞檐斗拱,门额多题写“耕读第”、“和为贵”、“勤俭传家”等字眼;正对门内东房侧墙上有砖雕影壁,多雕“福”字或“百寿图”、“天官赐福”等图案,影壁中间有一神龛,供奉土地爷或其他神*5;门外两旁多置青石狮兽或石鼓。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内四合院多经翻修,由原先的独家独户居住转变为多家多户杂处,其格局发生许多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正房多改为五间三门,分割为各自独立的三居室;窗格木扇大多被明亮的玻璃窗户取代。

农家院落太原市城镇中四合院的院落格局,起源于乡村中的农家院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又反过来影响着农家院落的变化发展。

农家院落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庄户人家,祖辈以独家独户居住为主,其院落格局不同于城镇的四合院。农具牲畜、柴草粮囤,以至鸡狗猪羊,吃喝拉撒杂陈,都要有各自的处所安排。

太原境内农村的院落,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平川地方,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面院落的正面墙。左邻右舍,房墙相连,俗称“连山连墙”。户与户对面而居,中间往往相隔一条街道。山区则单门独户的院落较多。第二,在山区,高低层叠院落较为普遍,远处望去酷似层层楼房。第三,处在交通要道或位于集镇地方的村庄,房屋院落格局相对整齐,街道也相对平直。

山区的农家院落多以正房5间为院落中的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厢房相对简陋,多为饲养耕畜的牛棚或堆放粮草杂物的仓房。南面一般不盖房屋,或有土墙或有篱笆。农家院落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或西南角;忌讳将门开在中间,直冲正房,俗信以为大门冲着主人屋不符合风水,会犯冲,给家门带来不幸。山区的窑洞院落因地势有限,往往也是南边不造屋,甚至东西两边也不造屋,或置碾磨,或搭畜圈。山村院落多将厕所修建在院外,有的地方几户人家共用一处茅厕。

平川的农家院落多以三合院为主,南边以院墙和大门组成,有的为出入方便或根据街巷位置将院门开在东边或西边。

新中国成立前,清徐等县民居住宅院落贫富悬殊极大,最富者四合院占地广阔,有前楼过厅、后楼配厅、东西一出水瓦房,几进院落。徐沟王氏天禄堂一家还建有书院、戏院和花园等。稍次些的富户一般为前后两院,正面主室谓之“闷房”,左右为配厅,东西南北相互对称,两院共有房屋二十多间。一般人家则建四合院,以平房为主,东西南北各五间或三、五相间。较贫困的农户多建砖柱土坯墙、土顶平房,南北各建三至五间,另两面为土墙或篱笆。最贫穷的人家只有一二间低矮土屋,全家老少几代勉强栖身。

住宅形式

除了前述四合院及农家院的格局之外,太原境内的住宅形式还有窑洞、平房、瓦房、盖板房和楼房等。20世纪80年代后,太原城市内开始出现居民住宅小区形式,以1983年首建的老军营生活小区为标志,包括绿地在内的生活设施配套以及社区管理服务齐备的生活小区形式已成为城市居住风俗发展演变的新特点。

窑洞太原市东西两山以及北郊、阳曲、古交、娄烦等山区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依山就势而建筑的窑洞。

太原东西山区自清至民国,百姓多穴土为窑。窑面多为一户3间,一门两窗,一明两暗。窑深2至3丈,3孔窑之间互相挖通留门。东山一带有的窑洞分前窑和后窑,即在住人的窑洞后壁再挖一孔略小的窑洞作储物用。旧时为防兵祸盗匪,许多人家都在窑洞内挖有隐秘的小洞,深入进去一段距离再挖一孔可以站立的暗窑,这种暗窑十分普遍,几成风俗。面墙用砖石砌成的土窑称为“包面子窑”,而大多数贫穷庄户人的窑洞仍是土面土地。因窑洞冬暖夏凉,无需梁柱,许多不靠山的乡村用砖石碹砌成窑洞房,房顶以厚土掩盖,其舒适程度亦不亚于土窑洞。这种风习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许多企业单位从经济实用和风俗习惯出发,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里,为职工修筑了大量的“平地而起”的砖碹窑洞宿舍,是太原近郊居住习俗的独特景观。

古交山区多依山开凿窑洞,窑口用砖石砌面。汾河以南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故民间窑洞多立窑柱、架木梁。汾河以北地区多为山地褐土,土质坚硬,不需架设梁柱便可倚山筑窑。当地窑口上有两扇立窗可通风采光,两侧为外弧形三角窗格。窑门开在一侧,另一侧为四扇立窗,中间两扇可开关。窑前开出一片空地,建筑平房以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当地窑洞院房面积大多近200平方米,也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富裕之家有建楼房的,也习惯先砌碹3孔窑洞,再在窑洞上修筑瓦房;登楼台阶筑在一旁。

娄烦农村主要住宅也是窑洞,有土窑洞、泥坯(泥窝子)窑洞和砖砌窑洞。外型上部为半圆形,高约3.5米,宽3.5米,入深可达9米。土窑洞一般在山腰劈崖凿挖,窑口窗户多糊白麻纸。有些人家为安全计,在窑洞两侧立柱,支2根至3根顶梁。当地人称这种冬暖夏凉、省煤省柴的窑洞为“神仙洞”。过去人们为了节省耕地和躲避水患,绝大多数人家都住这种窑洞,成为祖辈承袭的居住风俗。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纷纷下山,在山前平地上修建住宅,但其样式仍然以石窑、砖窑居多。有些人修建一种叫做“平坎碹”的砖窑洞,顶部拱形弧度较大,门窗宽阔,窑洞内宽敞明亮。窗口上部仍糊麻纸,下部安装玻璃,外型比传统的窑洞更为美观。

平房太原平房呈前高后低缓坡顶面,俗称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设门。一般为3间一组,中间开门,一明两暗。后墙建筑有土坯墙和砖壳墙两种,省料费工。屋顶建筑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铺草或木苫用泥抹平;另一种是用灰渣和石灰水拌匀,用木棒槌打而成。在太原平川农村中,平房极为普遍,农民常于秋季在房顶上晒粮。

古交境内的平房,前有出檐,散木盖顶,抹二层泥,再用白灰、炉渣、煤末混和抹顶。待半干时以木棒敲打瓷实,用青石块磨光,黑亮结实,十分美观。当地居民习惯在房顶四周砌砖,前檐安装流水瓦。房前柱间砌壁墙,前梁下钉置栏板。窗户上层三格卧窗,下层两旁为两扇固定立窗,中间为两扇开关活动窗。旧式窗户多以小木方格为装饰,民国年间兴起工字形和大方格装饰,并在活动窗户外加设护窗。许多农户的平房顶面四沿并不砌砖,只在前檐处砌砖设瓦以作简单装饰,门窗甚窄。

排房 20世纪50年代初太原经济建设大规模发展时期,人口激增,开始大量出现平房排房。其建筑形式为青砖或红砖砌墙,木屋架,屋顶硬山式双出水,板瓦覆面,桶瓦盖脊,坐北朝南,每户一至两间,每排五六户。一般均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住宅,往往成片建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70年代末,由于居民家庭人口的增加和住宅建设的长期滞后,这些排房住户大多在房前屋后接盖小房以增加面积,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结构布局,百姓俗称其为“火车皮”。

瓦房瓦房即上栋下宇式的砖木结构房屋,房顶作“人”字形,室内上有天棚,下铺地板。瓦房顶面前后作坡为“两出水”,为太原境内瓦房的主要形式;有前坡无后坡称“一出水”或“一面坡”。太原的两出水瓦房顶前坡斜面几乎与房屋面积相等,前檐出厦较深;后坡屋脊位置几与后墙垂直,坡面短窄,出厦浅。一出水瓦房多为厢房,瓦房后墙上端即是屋顶最高处,一般只砌一溜花砖或瓦当装饰并象征性地出檐。

瓦房多见于城镇四合院或三合院落。

窝棚窝棚是一种原始而简陋的居住形式,曾经是人类幼年时期的居住之所。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境内有贫困者居住窝棚的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后,窝棚只是流行在农家尤其是菜农和果农中间的一种临时性居住形式。每当夏秋两季,田里的菜蔬和瓜果需要昼夜看管,不让外人或野兽来糟害,以确保菜蔬瓜果成熟和收获。农家就会在田间选择一个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在几棵大树之间或地势较高处)搭建窝棚。为安全计,窝棚躺卧之地要搭一人多高,用粗壮树干横向交错固定,然后再搭建顶棚以防日晒雨淋,四周略挡风即可,留有许多空隙以便?望观察。窝棚一般只能容纳一两人居住,其中除了设置些铺盖之外,并无其他生活器用。在太原境内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场边,也曾有过窝棚的身影,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宽敞的帆布棚和简易工棚逐渐替代了简陋的窝棚。

楼房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市的楼房以二层楼为主,分布在官邸、学校和商业街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尚无居住楼房的习俗。80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渐向高层发展,以6层为常见。至90年代,20多层的高楼到处林立。太原城市改造,一方面提高了太原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太原市民的居住习俗。楼房居住形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和改变了太原市居民的风俗习惯。第一,四合院中邻里交往密切的风习被冲淡,人际关系趋于疏远;第二,大部分老年居民仍然留恋四合院的居住习惯,这种心理习俗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第三,燃气、炉灶、自来水以及采光、取暖等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许多传统的生活习俗逐渐消逝,新的城市风俗悄然形成。

陈设器用

陈设室内陈设视家境贫富而定,富裕者家具描金绘凤,一应俱全,甚至古玩字画,所在多有,而贫者之家少有奢侈之物。境内一般人家都有一大型“躺柜”,这种柜子长约7尺~9尺,较小的也有5尺,宽约3尺~4尺,高有3尺,呈长方体。柜面前半部分为可以活动的盖子,称为“柜门”,正中安装一个黄灿灿的铜锁,用精制的铜片(多为树叶状)遮盖锁孔。一柜多用,既可代替桌子,亦能代替几案,摆放装饰的物件和敬神上供。家境好的要摆平柜、立柜,炕上摆放床柜。

民国年间,太原商人以及官宦士绅人家十分讲究室内陈设,典型的格局为:客厅下面摆方桌或卷角条几,上摆自鸣钟,两边配置花瓶、茶罐、帽筒等物,桌几前摆放八仙桌,两旁配以太师椅。再往两边靠墙立两顶平柜或博古架。

20世纪50年代前,太原百姓家中曾长期以火炕为卧榻,用青砖筑成二尺多高的炕墙,炕内填充黄土,用土坯或砖撑起烟道,上面盖炕板。火炕有捅火的炕眼。炕前地面挖一个二尺见方的深坑作存放炕火灰渣之用,上覆木板。50年代后很少有人点炕火取暖,并逐步拆除土炕代之以木床。

器用太原市居民的日常器用主要有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灯具和卫生器具等。炊具和餐具前面章节已叙述。茶具在民国以前多用铜壶和黑铁皮壶,饮茶用陶瓷或紫砂壶、碗。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搪瓷缸、玻璃杯喝茶,白瓷壶和瓷茶杯仍然多见。80年代曾流行用水果罐头当水杯。现在的茶具多用各色玻璃杯和成套的白瓷杯,各种保温杯亦十分流行。灯具在很长历史时期中不断演进。新中国成立前,麻油灯、豆油灯、煤油灯是家庭常用的照明灯具。麻油、豆油灯多以灯盏盛油点燃棉花捻,亮度较弱。煤油灯有陶制、木制、铁制的,50年代至60年代普遍使用玻璃制的灯壶,俗称“灯树子”。夜间外出时点灯笼,灯笼有以竹为骨外张纱者,有铁丝为架外糊纸的,有以马口铁为沿镶玻璃的等等,后被桅灯取代。70年代后,太原城乡基本都通了电,电灯照明家家必备,外出则多用手电筒。现代灯具丰富多彩,许多人家在客厅里悬置吊灯、吸顶灯、筒灯等,钨丝灯已逐渐被日光灯、节能灯代替。

自清代至民国,太原人洗脸用铁盆、铜盆、瓦盆、砂盆,民国以后出现了搪瓷盆。拭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或猪胰子加碱捣烂制成圆饼状,甚至有人用麻雀粪去污。女人们洗头常用皂角水。城镇中人家多有木制的盆架,多为四条腿,高约70厘米,有的盆架制作精致,可以放置皂盒、挂毛巾。

很久以来,太原人用短笤帚扫炕,扫地则用高粱头、苇穗等缚制的长把扫帚。鸡毛掸子、马尾制的拂尘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也很流行。

现代城市的卫生器具变化迅速,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许多居民有了室内卫生间,洗浴、便溺器具一应俱全。洗衣机在城乡逐渐普及。扫帚、墩布、吸尘器为农居常见。但在太原境内偏远的山区,由于生活条件和传统习俗的作用,卫生器具则变化迟缓。

建筑惯制

择地择日清至民国,境内居民修建房屋要请风水先生(太原俗称“二宅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俗以为在一块“风水好”的地基上建房,可以人财两旺,否则会家遭不幸。选地基要顺势,一般是坐北朝南,忌坐南向北。太原人喜好散居、静居,久有“居不近市”的习俗,即使邻近闹市,也要弄个拐弯、转个门角来躲避嘈杂。

古交、娄烦等地山区居民择地以向阳避风为要。选好房址后要进行“谢土”(祭祀土地爷),民间俗信土地为土地爷掌管,动土之前要先表谢意。旧时太原城乡居民选址择日时都要烧香供神,祈求吉利。建房季节多择夏历四月,此时春忙已过,气候适宜,农家能有足够时间操持建房事宜。择日仍由风水先生主持,先测定方位,如果认为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测算一个太岁出游的日子来偷修,如果实在测不到合适的日子,就要等到来年再修建,决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破土起基动土兴建房屋时,境内民间讲究要焚香设供,举行破土仪式。一般是面向测定的神*5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一块红布,并燃黄表纸、叩头、洒酒,以告知神灵,俗称破土。破土时有许多忌讳,如见到蛇,应立即停止动土,待蛇游走后才可以继续,百姓普遍认为蛇是土神的化身,千万不可伤害。

打地基俗称“打夯”。在太原、阳曲、清徐一带的平川地带,旧时打地基讲究土质,在挖好的地基壕沟中一层一层垫上石灰和硬土,一层层夯实。打夯的工具是用一根直径七八寸的坚硬粗木制成,长约三四尺至六七尺不等,两头粗,中间细。夯土的一头平齐,木桩中间一段掏空,横插四根细木柱,两人打夯时,一人握两根,齐起齐落。太原境内还流行一种石制夯土工具,俗称“石硪”,用石硪打地基亦俗称“打硪”。石硪为方形石块凿成,上面安两根横木,大的石硪要四人抬打。打夯习俗流传至今,如今许多地方修盖民宅用上了电动打夯工具,由一人手扶操纵方向边打边移动。在古交、娄烦、阳曲和清徐的山区中,有条件人家多开采山石作地基,将山石略为修整,一层层铺入地基壕沟,用石灰和泥砌牢砌齐。

上梁起墙太原境内盖房最讲究“上大梁”,俗称“立架”。一般都要于此日举行隆重仪式,响锣鸣鼓燃放鞭炮。上梁时要选择中午时辰,请“风水”先生在中梁处画八卦、系红布,并在梁上贴联祝贺。红联内容多为“竖柱喜逢黄道日,悬梁恰遇紫微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等。梁、檩、椽、柱多用松、榆、杨木,忌用槐、柳。古交一带以3间房为例,须用2柁、9梁、10柱、100条椽。每间面积普通为入深3.5米、宽2.8米。上梁起墙所需劳力除雇用木匠和泥瓦匠师傅之外,多为村邻帮工,每日管饭。上梁那天,必须招待工匠以蒸馍、苫糕和肉烩菜,家家如此,约定俗成。

砌墙俗称“起墙”。如是砖墙,砖需经水浸淫,然后用白灰或沙灰浆黏合。起墙有包芯墙、砖面墙、全砖墙和土坯墙等。包芯墙是中间用版筑法做土打墙,四周围砌砖沿;砖面墙是里层为土坯,外表挂砖。全砖墙即自下而上全部用砖实垒。如垒土坯墙,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一层砖后才垒土坯,以保护土坯免遭地面水浸泡倾圮,土坯墙下的砖层俗称为“过河砖”。土坯只用草泥黏合。境内很多地方的院墙悉用土打墙。打好基础,装实湿黄土,用木杵、木夯打实,然后把夹板往上提一层接着打,打好墙后用圆头铁锤在墙面上捣成各种图案,既好看,又结实。土打墙简便快捷,节省财力,是太原市乃至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太原境内民居的房高有一定的讲究,民间习惯以一六数盖正厅,如1.6丈、1.16丈、0.916丈;以三八或四九数盖厢房,如1.38丈、1.038丈、0.938丈、1.049丈、0.949丈;门房以二七数为之,如1.27丈、1.027丈等。这样形成门房低于厢房,厢房低于厅房,取义为“连升三级”。太原市内许多老院还在地势上讲究“步步高升”,进院门时要迈若干台阶,门道向院中又迈一级,院内进门房或厢房均要再迈一级,而迈向正厅则通常要跨三级石阶。

郭家大院介绍郭家大院农家院怎么样

1.郭家大院(农家乐)怎么样

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是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太谷县西南5公里的北明村,毗邻108国道。

曹家大院是明清富商曹石家的宅邸。曹家大院占地平方米(2014年),总体布局为寿-成型。被称为中国房屋的奇迹。1999年,它被改造成三馆博物馆。太谷曹家大院博物馆共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郭家沟农家乐

百度地图继续为您导航。

3.沈家大院农家乐怎么样

没有最后手段。

来自沈万三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这一切都发生在明朝洪武时期。一个海蓝宝石的案子,一旦牵扯进来,就不再是私事,马上就成了要案。结果,不仅顾,而且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杀了,甚至他的妻子和家人,包括沈万三的儿子王诜被杀害。梁也被父亲逼得上吊自杀。这件事从洪武二十六年一直持续到洪武三十一年。从此,沈万三家族彻底沦陷。但朱元璋并没有灭绝沈万三,在沈家留下了后代,香火就这样传了下去。朱元璋已经仁至义尽了。

沈万三,本名沈复,本名钟嵘,俗称三千,三千和三秀在所有的家庭中,所以它也被称为三千秀作为超级富豪的昵称。元末明初的商人与巨富。祖籍南浔(今浙江湖州),元至顺(今江苏昆山周庄东安)随父迁居平江道长洲县村。到目前为止,关于沈万三的许多故事和传说的财富、奢侈、土地财产、商业和家庭生活仍然在苏南、浙北和安徽广为流传。

因为沈万三并不不懂得收敛,平时炫富又炫富,这就造成了朱元璋真是羡慕嫉妒恨。同时,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乞丐和和尚,所以对民间疾苦特别同情,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所以明朝公务员的工资比宋朝少很多。在朱元璋在美国看来,商人是剥削阶级,这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所以他打压商人,杀了首富沈万三,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当年帮助朱元璋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功不可没。后来,他又犯了同样的老毛病,自愿出钱参军。结果,朱元璋脆弱的自尊心被惹恼了。朱元璋以为他是故意炫富,故意挑战皇帝权威。说沈万三有谋反之心。这当然是一个虚假的威胁。眼看沈万三要吃大亏了,拜马皇后由于他的求情,他免于死刑,从而避免了死刑。沈万三被朱元璋皇帝发配到云南边境。

沈万三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云南边疆度过的。沈万三于1392年跟随张三丰在福泉山修道,后死于平岳。1393年,沈万三死,葬于福泉山(现在还有沈万三贵州省福泉市福泉山的墓)。

沈万三至少有三个儿子,除了两个儿子毛和王《吴江县志》中提到,还有一个儿子叫沈容。沈万三被朱元璋问责时,他的儿子也受到牵连,整个沈阳迅速衰落。后世学者发现,为了避祸,沈万三应该是派了一些后代出去。天龙屯堡(番龙堡)沈氏家族是沈万三次子沈茂的,沈家大院是沈茂公馆。由于岁月的原因,当年的大院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从它的结构、布局、精致的木质门窗来看,还是感觉很像周庄的神庭堂,尤其是叶静堂,更是古色古香。虽然它可以#03

为了保护家族血脉,沈人隐姓埋名,不过是为了表示自己不忘祖先。沈家立下了一些祖训:比如一直住在一个屯堡里;崇拜财神是沈万三;用隐藏密码按谱系排序;世世代代的生意等等。为了保护其余家族不受牵连,沈氏家族没有与其他三族通婚;至于第四姓——张,可能是张士诚的后代,因为据史书记载,沈万三与张士诚生活密切,一直庇护张氏后代。也许沈家先民的担忧是对的。在100年的时间里(刚好5代左右),他们在江南沈氏前后数次被劫被杀,沈氏逐渐衰落。这一个,延续在贵州,至今保存完好。即使在今天,他们的穿着、谈吐和行为仍带着500多年前的习惯。

4.郭家沟农家情农家院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波波村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上陈村

5.李家大院农家乐怎么样

国庆期间,景点正常开放。

开放时间:08:00-17:30

运城李佳院是晋南富商李梓的私宅,建于清末民初。李佳大院是典型的反映陕南民居风格的建筑。李化合物相当于10个乔的化合物。

整栋楼的李的四合院是一个聚集财富的竖井式四合院,同时吸收了徽派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的两大建筑特色它在北方和南方。特别是砖雕、石雕、木雕、铁艺等装饰品,李“农家大院”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的吉祥寓意,如多子多福、种田、读书、传家宝、富贵平安等。在装饰艺术上,也将民族文化渗透到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体现了晋南人的文化传统。

李运成的主题建筑的院子有点特别。和那个时代的建筑比起来,显得有点西化。经过了解得知,西院的主人李道行曾留学英国,并娶了一位英国女子麦如,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西式风格。门楼的整体轮廓高、直、尖,线条明快,造型优美。这是一个哥特式16世纪欧洲的建筑。但其表面的砖雕图案是典型的晋南民间艺术,表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征。

6.郭庄农家乐

以上是广告语。唐不要想太多,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实施。它你知道,现在还轮不到我们来分配上述财政资源。

7.郭家沟附近的农家院

前往蓟县。饮食生活环境好,适合孩子的农家乐推荐如下:

1.栗木台九山顶颜泉庄园。农舍

农家院位于白潭村1号芙蓉院南侧,全天营业。

推荐菜品:鸡蛋酱大饼豆腐、水库炖鱼、红枣馒头、炖鸡等。

推荐理由:味道、环境、服务都不错,离景区也近。院子很大,房间很干净。

人均消费:148元。

附近景点:中上元古界景区、郭家沟景区、冀州车神家景区等。在国家地质公园。

8.郭家院子生态休闲农庄

崇明历史上有四个著名的城镇,名为金、银、铜和铁,即金油轴银豹镇和同心凯河铁浜镇,即油车桥镇、堡镇、新开河镇、邦镇。其中,油车桥镇位于树新镇南部的强明村,该村已经衰落,被人遗忘。后来,人们称崇明四大名镇为桥、庙、堡和梆。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个城镇仍然很繁荣。然后由于北端海湾港湾的褪色和相关建制的改变,小镇开始衰落,被年轻人遗忘,只剩下老年人的心智。

该镇位于上海崇明岛。据说杜丽,一个当地人

镇,崇明中北部最大的镇,始建于康熙末年。当时传说有一户姓敖的人家,最早在这里建城宅,所以最初叫敖家镇。老人们都知道,这栋楼位于邦镇东大街和玲珑街交叉口。临街有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叫奥家楼这里是龚家的聚居地,开了一家食品小吃店。后来,镇西的士和镇东的分别于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二年通过了考试。这个城镇被重新命名为澳街镇,意思是踩着奥杰往前走。因为有两条河穿过城镇,每个人都被称为邦镇,而且是惯例。

小镇新面貌。

明清初期,北方的湾口是通往海门、启东等苏北地区的重要港口,邦镇成为进出崇明的重镇。资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开业的房屋、建筑、亭台楼阁、园林、店铺、当铺、店铺最多有101家。1942-1945年,启东、海门的商人也纷纷前来开店,邦镇经济十分活跃繁荣。徽商也来这里经商开店,邦镇有徽商后裔。当时有银匠、瓦特蒸汽坊、油坊、蜡烛坊、酒楼、磨坊、染坊、布店、酱园店、茶店、中药店、祖传画室、茶馆店、书店、无声电影等等。

邦镇,解放后历经多次变迁,始为邦镇,隶属邦东乡。镇上有派出所(位于西万兴府)和税务所(位于东高良棚府)的政治机构。后来随着乡制的改变,改为大同乡、大同镇。2000年12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取消施工。现在邦镇属于建设镇。

有两条河流穿过邦镇,交汇处就是镇中心。一条从北到南的大河,因为它很宽,被称为大河,现在叫做盘龙江,向北流入长江。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因为已经很窄了,很难与漕运河。镇上大多数人把它叫做河流。东街邦镇西端流入盘龙河,东端由北向南流入沙沟通江。西街邦镇东端通过盘龙公路下的涵洞流入盘龙河,西端与梁云河相连。两河相交后,邦镇被分成四部分,成为田字镇,而且崇明没有第二个。

镇上有四个著名的家族宫国昭皇,而龚氏是他们中的第一个。

据资料显示,龚邦镇一户人家,三个儿子结婚时开了新房,即西万兴(西荡)在邦镇,东方万兴在沙沟镇和虹桥万兴在虹桥镇,建筑区。

在过去,西万星邦镇西街上被占半个国家,几百栋房子连在一起。因为当铺老板的关系,人们后来称之为西荡,但它很少被称为西万兴。一些房间在40年代借给了邦镇小学,解放后也被警察局使用。西府的建筑在镇上首屈一指的时候,书房和天井的设计都很考究,包括盆景和花坛。

邦镇西街

说到东当,意思是东方万兴。只是因为西荡才叫东当。那里没有当铺。当当公馆四周一条沟,院内有罕见的彩色玻璃门窗,令人难忘。东宅前路边几棵高大的榆树被两个人合抱时,树荫像一把巨伞。夏天,路人经过这里时,经常会在树下乘凉。土改后,房子分给了贫苦农民。

东邦东街

灵界的宫家院也是杰出的人,拥有大量的人才。宫培英(字慎夫),出生在这里,负责惩罚

黄家大院位于浜镇北街浜镇东中段。有一大块房产是黄姓的。有两个大门正对着大街。东边的那个叫黄金城因为它是主要的锦缎房子,而西方的一个被称为西皇城,被街边的房子隔开。两个的院落后面有一条通道相连,后门北面可以看到城隍庙,东面与黄的房子在玲珑街,这就像一条分界线:玲珑街的西边是黄的房子;灵界的东面是龚的家庭。

郭住在镇邦镇河南岸的一个大型聚集区。里面的房子都是南北布局,然后向西弯出盘龙江石门套件,像个L型。为了抗击人民的进攻解放军在苏北,保卫崇明,防止人民解放军从渡河南下,青年军第一次来到邦镇,一个百余人的连队驻扎在郭家大院。

我不我对镇上的赵家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在东市有旅馆,在有房子。

这个镇上有四栋解放前的旧建筑。历史:一个在西荡的龚家楼;东街有三栋楼,一栋在东街郭家楼,一栋在正街和玲珑街交叉口的龚家楼,叫奥家楼,还有一个在玲珑街的宫家楼。解放前,这些旧建筑是非常罕见的建筑,所以被称为古楼。

玲珑街上的龚家院房子

镇东、西街的河堤上布满了木桥,十步一桥,或者一铺一桥,连接着南北两边的店铺。这些桥大概最初是商家为了方便顾客而在自家店铺前搭建的,增加了顾客的流通,从而增加了生意。

镇上的主要桥梁是一座横跨盘龙河的桥。解放前,这是一座木桥。粗大的桥柱、桥身、桥板、桥栏杆,让人感觉粗糙而原始。木制牛车和可以负重的手推车是镇上最大的桥,所以镇上的人叫它桥。桥南端盘龙河上有一座石桥,东街邦镇河南岸街向西相连。桥的东侧有一座木桥横跨邦镇河,连接河南和河北。

上世纪末的盘龙河大桥

镇小学,从邦镇大木桥出发,沿盘龙公路向南,经过碾米油厂、汽车站、黄嘉圆府、郭佳媛府,很快来到一座横跨盘龙河的石桥。过了桥往东就是镇小学的操场了。镇小学西临盘龙河,街区朝南。在小学的白墙上,几个黑色的大字礼义廉耻脱颖而出。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孩子,历史上处于邦镇小学的发展时期,小学教室不够用。他们借用了邦镇西万兴(西荡)大宅里的房子作为教室。解放初期,拆除城隍庙的砖木,扩建邦镇小学。现在邦镇小学已经在历史的光辉中沉寂了。

镇上的玲珑街北端有一座城隍庙,所以玲珑街也被称为苗农简称。这座庙是什么时候建的,没有资料可查。寺庙大门朝东,门前有两座青石大鼓。入口是一个两层的舞台。殿内厨房位于东南侧厢房,正殿朝东。南北两翼有佛像。解放前,经常可以看到来自苏北的船只。胡茬子买了猪的野船镇上人头等贡品,并到庙里烧香拜佛,祈求海上平安和鱼的丰收。

玲珑街北头历史上城隍庙的位置。

从前,有一个小镇,有商店,许多工艺品,百货商店,茶馆,日夜书店,有时流动剧团会来镇上表演传统戏剧和杂技,基本上满足了物质和文化需求

1932年,从崇明县到邦镇修建了一条土公路(现称盘龙公路),从该镇达木桥以南的关家巷向南,与北面的米厂油坊相邻。高速公路旁有一个私人车站,还有一个能停两辆卡车的车库。

镇上接了南门港后,就修了土路。当时苏北启东等地区道路交通网络不发达,汽车能到达的地方有限。于是,就出现了苏北经崇明镇到上海的路线。这是最近最方便的交通线路:乘船到崇明的海湾港,步行一刻钟到邦镇;然后乘车到南门港;然后转乘轮船去上海。

上世纪末拍摄的盘龙公路上经过邦镇的公交车。

清末民初,湾港是崇明通往海门、启东等苏北的重要口岸,而浜镇也是各地商人进出崇明北部的主要路线之一。现在的海湾早已消失。原来海湾港的河边已经被淤泥膨胀成一大片滩涂,然后被开垦成一个巨大的农场。河边离邦镇很远。曾经位于崇明中北部的邦镇,现在已经成为崇明的中心。

9.郭家沟景区内农家院

,可以游览冀州。

1.独乐寺,被称为冀州大佛寺,始建于隋、辽时期,1984年重建。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座辽庙之一。观音阁是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建筑,观音像是现存最大的古代巨型泥塑,四山门是现存最早、最杰出的寺庙屋顶。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历经20余次大地震,依然巍然屹立,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都乐寺以它的古建筑、泥塑和壁画。都乐寺附近还有白塔寺和鲁班寺。票可以作为套票购买。三个地方都不远,步行10分钟左右。

2.甘龙5A景区盘山对盘山情有独钟。从甘龙四年(1739年)开始,我的人生28年里,有32次登上盘山。最多一年来三次,我哀叹,早知有盘山,何必去江南爬山单程要2个多小时,可以坐缆车。

北方农家习俗有哪些

农家的居住习俗

院落格局

四合院清末至民国,太原居民传统住宅有相对封闭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二进院等格局,以正方形或长方形砖墁四合院为多见。太原市的四合院一般多取坐北朝南对称格局。北为正房,亦叫厅房,面宽五间为典型,一门四窗,三明两暗;也有三间的,一门两窗,一明两暗。东西两边为厢房,以三间为常见,入深不如正房。厢房北墙与正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名为“风岔”,俗称“出气”。南房一般也是三间,称为门房。东南角设置院门,称为“门道”;西南角建有厕所,俗称“茅房”。南面建房的院落可称其为“四合院”,不建房者则称为“三合院”。

旧时,有些富裕人家建有内外二重院落格局的二进院,内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外院只建东西厢房和南房。内外院之间的通道多在东墙位置,也有建在二重院落的中轴线上,将内院的南房分为两半。

太原四合院的正房一般都是高檐出厦的瓦房,正房东侧多建有耳房。耳房通常为低矮的平房,用来储存粮食,充当库房,也有用来做厨房的。东西厢房多为平顶房,房顶用砖平铺或由炉渣、石灰拌泥抹平。南房常为一坡的瓦房。四合院内房屋为砖木结构,一种是全部用砖和石灰砌成,称为实结砖墙;一种是外表砖砌,中间用土坯构筑,按房间数量以木梁柱支撑横梁。正房窗户装有通顶隔扇屏门,冬季糊上白麻纸防风保暖,夏季取下存放。

太原城区旧时有官宦富商的四合院住宅,建筑较为考究。四面房屋为双出水悬山式桶板瓦屋顶,正房顶有团花脊岭,两头安放闭口兽吻;门窗架梁多有雕饰,护板有彩绘或浮雕;院庭内方砖铺地并有花圃,种植树木花草;院门建有门楼,飞檐斗拱,门额多题写“耕读第”、“和为贵”、“勤俭传家”等字眼;正对门内东房侧墙上有砖雕影壁,多雕“福”字或“百寿图”、“天官赐福”等图案,影壁中间有一神龛,供奉土地爷或其他神*5;门外两旁多置青石狮兽或石鼓。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内四合院多经翻修,由原先的独家独户居住转变为多家多户杂处,其格局发生许多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正房多改为五间三门,分割为各自独立的三居室;窗格木扇大多被明亮的玻璃窗户取代。

农家院落太原市城镇中四合院的院落格局,起源于乡村中的农家院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又反过来影响着农家院落的变化发展。

农家院落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庄户人家,祖辈以独家独户居住为主,其院落格局不同于城镇的四合院。农具牲畜、柴草粮囤,以至鸡狗猪羊,吃喝拉撒杂陈,都要有各自的处所安排。

太原境内农村的院落,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平川地方,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面院落的正面墙。左邻右舍,房墙相连,俗称“连山连墙”。户与户对面而居,中间往往相隔一条街道。山区则单门独户的院落较多。第二,在山区,高低层叠院落较为普遍,远处望去酷似层层楼房。第三,处在交通要道或位于集镇地方的村庄,房屋院落格局相对整齐,街道也相对平直。

山区的农家院落多以正房5间为院落中的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厢房相对简陋,多为饲养耕畜的牛棚或堆放粮草杂物的仓房。南面一般不盖房屋,或有土墙或有篱笆。农家院落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或西南角;忌讳将门开在中间,直冲正房,俗信以为大门冲着主人屋不符合风水,会犯冲,给家门带来不幸。山区的窑洞院落因地势有限,往往也是南边不造屋,甚至东西两边也不造屋,或置碾磨,或搭畜圈。山村院落多将厕所修建在院外,有的地方几户人家共用一处茅厕。

平川的农家院落多以三合院为主,南边以院墙和大门组成,有的为出入方便或根据街巷位置将院门开在东边或西边。

新中国成立前,清徐等县民居住宅院落贫富悬殊极大,最富者四合院占地广阔,有前楼过厅、后楼配厅、东西一出水瓦房,几进院落。徐沟王氏天禄堂一家还建有书院、戏院和花园等。稍次些的富户一般为前后两院,正面主室谓之“闷房”,左右为配厅,东西南北相互对称,两院共有房屋二十多间。一般人家则建四合院,以平房为主,东西南北各五间或三、五相间。较贫困的农户多建砖柱土坯墙、土顶平房,南北各建三至五间,另两面为土墙或篱笆。最贫穷的人家只有一二间低矮土屋,全家老少几代勉强栖身。

住宅形式

除了前述四合院及农家院的格局之外,太原境内的住宅形式还有窑洞、平房、瓦房、盖板房和楼房等。20世纪80年代后,太原城市内开始出现居民住宅小区形式,以1983年首建的老军营生活小区为标志,包括绿地在内的生活设施配套以及社区管理服务齐备的生活小区形式已成为城市居住风俗发展演变的新特点。

窑洞太原市东西两山以及北郊、阳曲、古交、娄烦等山区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依山就势而建筑的窑洞。

太原东西山区自清至民国,百姓多穴土为窑。窑面多为一户3间,一门两窗,一明两暗。窑深2至3丈,3孔窑之间互相挖通留门。东山一带有的窑洞分前窑和后窑,即在住人的窑洞后壁再挖一孔略小的窑洞作储物用。旧时为防兵祸盗匪,许多人家都在窑洞内挖有隐秘的小洞,深入进去一段距离再挖一孔可以站立的暗窑,这种暗窑十分普遍,几成风俗。面墙用砖石砌成的土窑称为“包面子窑”,而大多数贫穷庄户人的窑洞仍是土面土地。因窑洞冬暖夏凉,无需梁柱,许多不靠山的乡村用砖石碹砌成窑洞房,房顶以厚土掩盖,其舒适程度亦不亚于土窑洞。这种风习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许多企业单位从经济实用和风俗习惯出发,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里,为职工修筑了大量的“平地而起”的砖碹窑洞宿舍,是太原近郊居住习俗的独特景观。

古交山区多依山开凿窑洞,窑口用砖石砌面。汾河以南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故民间窑洞多立窑柱、架木梁。汾河以北地区多为山地褐土,土质坚硬,不需架设梁柱便可倚山筑窑。当地窑口上有两扇立窗可通风采光,两侧为外弧形三角窗格。窑门开在一侧,另一侧为四扇立窗,中间两扇可开关。窑前开出一片空地,建筑平房以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当地窑洞院房面积大多近200平方米,也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富裕之家有建楼房的,也习惯先砌碹3孔窑洞,再在窑洞上修筑瓦房;登楼台阶筑在一旁。

娄烦农村主要住宅也是窑洞,有土窑洞、泥坯(泥窝子)窑洞和砖砌窑洞。外型上部为半圆形,高约3.5米,宽3.5米,入深可达9米。土窑洞一般在山腰劈崖凿挖,窑口窗户多糊白麻纸。有些人家为安全计,在窑洞两侧立柱,支2根至3根顶梁。当地人称这种冬暖夏凉、省煤省柴的窑洞为“神仙洞”。过去人们为了节省耕地和躲避水患,绝大多数人家都住这种窑洞,成为祖辈承袭的居住风俗。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纷纷下山,在山前平地上修建住宅,但其样式仍然以石窑、砖窑居多。有些人修建一种叫做“平坎碹”的砖窑洞,顶部拱形弧度较大,门窗宽阔,窑洞内宽敞明亮。窗口上部仍糊麻纸,下部安装玻璃,外型比传统的窑洞更为美观。

平房太原平房呈前高后低缓坡顶面,俗称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设门。一般为3间一组,中间开门,一明两暗。后墙建筑有土坯墙和砖壳墙两种,省料费工。屋顶建筑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铺草或木苫用泥抹平;另一种是用灰渣和石灰水拌匀,用木棒槌打而成。在太原平川农村中,平房极为普遍,农民常于秋季在房顶上晒粮。

古交境内的平房,前有出檐,散木盖顶,抹二层泥,再用白灰、炉渣、煤末混和抹顶。待半干时以木棒敲打瓷实,用青石块磨光,黑亮结实,十分美观。当地居民习惯在房顶四周砌砖,前檐安装流水瓦。房前柱间砌壁墙,前梁下钉置栏板。窗户上层三格卧窗,下层两旁为两扇固定立窗,中间为两扇开关活动窗。旧式窗户多以小木方格为装饰,民国年间兴起工字形和大方格装饰,并在活动窗户外加设护窗。许多农户的平房顶面四沿并不砌砖,只在前檐处砌砖设瓦以作简单装饰,门窗甚窄。

排房 20世纪50年代初太原经济建设大规模发展时期,人口激增,开始大量出现平房排房。其建筑形式为青砖或红砖砌墙,木屋架,屋顶硬山式双出水,板瓦覆面,桶瓦盖脊,坐北朝南,每户一至两间,每排五六户。一般均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住宅,往往成片建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70年代末,由于居民家庭人口的增加和住宅建设的长期滞后,这些排房住户大多在房前屋后接盖小房以增加面积,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结构布局,百姓俗称其为“火车皮”。

瓦房瓦房即上栋下宇式的砖木结构房屋,房顶作“人”字形,室内上有天棚,下铺地板。瓦房顶面前后作坡为“两出水”,为太原境内瓦房的主要形式;有前坡无后坡称“一出水”或“一面坡”。太原的两出水瓦房顶前坡斜面几乎与房屋面积相等,前檐出厦较深;后坡屋脊位置几与后墙垂直,坡面短窄,出厦浅。一出水瓦房多为厢房,瓦房后墙上端即是屋顶最高处,一般只砌一溜花砖或瓦当装饰并象征性地出檐。

瓦房多见于城镇四合院或三合院落。

窝棚窝棚是一种原始而简陋的居住形式,曾经是人类幼年时期的居住之所。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境内有贫困者居住窝棚的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后,窝棚只是流行在农家尤其是菜农和果农中间的一种临时性居住形式。每当夏秋两季,田里的菜蔬和瓜果需要昼夜看管,不让外人或野兽来糟害,以确保菜蔬瓜果成熟和收获。农家就会在田间选择一个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在几棵大树之间或地势较高处)搭建窝棚。为安全计,窝棚躺卧之地要搭一人多高,用粗壮树干横向交错固定,然后再搭建顶棚以防日晒雨淋,四周略挡风即可,留有许多空隙以便望观察。窝棚一般只能容纳一两人居住,其中除了设置些铺盖之外,并无其他生活器用。在太原境内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场边,也曾有过窝棚的身影,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宽敞的帆布棚和简易工棚逐渐替代了简陋的窝棚。

楼房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市的楼房以二层楼为主,分布在官邸、学校和商业街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尚无居住楼房的习俗。80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渐向高层发展,以6层为常见。至90年代,20多层的高楼到处林立。太原城市改造,一方面提高了太原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太原市民的居住习俗。楼房居住形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和改变了太原市居民的风俗习惯。第一,四合院中邻里交往密切的风习被冲淡,人际关系趋于疏远;第二,大部分老年居民仍然留恋四合院的居住习惯,这种心理习俗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第三,燃气、炉灶、自来水以及采光、取暖等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许多传统的生活习俗逐渐消逝,新的城市风俗悄然形成。

陈设器用

陈设室内陈设视家境贫富而定,富裕者家具描金绘凤,一应俱全,甚至古玩字画,所在多有,而贫者之家少有奢侈之物。境内一般人家都有一大型“躺柜”,这种柜子长约7尺~9尺,较小的也有5尺,宽约3尺~4尺,高有3尺,呈长方体。柜面前半部分为可以活动的盖子,称为“柜门”,正中安装一个黄灿灿的铜锁,用精制的铜片(多为树叶状)遮盖锁孔。一柜多用,既可代替桌子,亦能代替几案,摆放装饰的物件和敬神上供。家境好的要摆平柜、立柜,炕上摆放床柜。

民国年间,太原商人以及官宦士绅人家十分讲究室内陈设,典型的格局为:客厅下面摆方桌或卷角条几,上摆自鸣钟,两边配置花瓶、茶罐、帽筒等物,桌几前摆放八仙桌,两旁配以太师椅。再往两边靠墙立两顶平柜或博古架。

20世纪50年代前,太原百姓家中曾长期以火炕为卧榻,用青砖筑成二尺多高的炕墙,炕内填充黄土,用土坯或砖撑起烟道,上面盖炕板。火炕有捅火的炕眼。炕前地面挖一个二尺见方的深坑作存放炕火灰渣之用,上覆木板。50年代后很少有人点炕火取暖,并逐步拆除土炕代之以木床。

器用太原市居民的日常器用主要有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灯具和卫生器具等。炊具和餐具前面章节已叙述。茶具在民国以前多用铜壶和黑铁皮壶,饮茶用陶瓷或紫砂壶、碗。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搪瓷缸、玻璃杯喝茶,白瓷壶和瓷茶杯仍然多见。80年代曾流行用水果罐头当水杯。现在的茶具多用各色玻璃杯和成套的白瓷杯,各种保温杯亦十分流行。灯具在很长历史时期中不断演进。新中国成立前,麻油灯、豆油灯、煤油灯是家庭常用的照明灯具。麻油、豆油灯多以灯盏盛油点燃棉花捻,亮度较弱。煤油灯有陶制、木制、铁制的,50年代至60年代普遍使用玻璃制的灯壶,俗称“灯树子”。夜间外出时点灯笼,灯笼有以竹为骨外张纱者,有铁丝为架外糊纸的,有以马口铁为沿镶玻璃的等等,后被桅灯取代。70年代后,太原城乡基本都通了电,电灯照明家家必备,外出则多用手电筒。现代灯具丰富多彩,许多人家在客厅里悬置吊灯、吸顶灯、筒灯等,钨丝灯已逐渐被日光灯、节能灯代替。

自清代至民国,太原人洗脸用铁盆、铜盆、瓦盆、砂盆,民国以后出现了搪瓷盆。拭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或猪胰子加碱捣烂制成圆饼状,甚至有人用麻雀粪去污。女人们洗头常用皂角水。城镇中人家多有木制的盆架,多为四条腿,高约70厘米,有的盆架制作精致,可以放置皂盒、挂毛巾。

很久以来,太原人用短笤帚扫炕,扫地则用高粱头、苇穗等缚制的长把扫帚。鸡毛掸子、马尾制的拂尘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也很流行。

现代城市的卫生器具变化迅速,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许多居民有了室内卫生间,洗浴、便溺器具一应俱全。洗衣机在城乡逐渐普及。扫帚、墩布、吸尘器为农居常见。但在太原境内偏远的山区,由于生活条件和传统习俗的作用,卫生器具则变化迟缓。

建筑惯制

择地择日清至民国,境内居民修建房屋要请风水先生(太原俗称“二宅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俗以为在一块“风水好”的地基上建房,可以人财两旺,否则会家遭不幸。选地基要顺势,一般是坐北朝南,忌坐南向北。太原人喜好散居、静居,久有“居不近市”的习俗,即使邻近闹市,也要弄个拐弯、转个门角来躲避嘈杂。

古交、娄烦等地山区居民择地以向阳避风为要。选好房址后要进行“谢土”(祭祀土地爷),民间俗信土地为土地爷掌管,动土之前要先表谢意。旧时太原城乡居民选址择日时都要烧香供神,祈求吉利。建房季节多择夏历四月,此时春忙已过,气候适宜,农家能有足够时间操持建房事宜。择日仍由风水先生主持,先测定方位,如果认为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测算一个太岁出游的日子来偷修,如果实在测不到合适的日子,就要等到来年再修建,决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破土起基动土兴建房屋时,境内民间讲究要焚香设供,举行破土仪式。一般是面向测定的神*5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一块红布,并燃黄表纸、叩头、洒酒,以告知神灵,俗称破土。破土时有许多忌讳,如见到蛇,应立即停止动土,待蛇游走后才可以继续,百姓普遍认为蛇是土神的化身,千万不可伤害。

打地基俗称“打夯”。在太原、阳曲、清徐一带的平川地带,旧时打地基讲究土质,在挖好的地基壕沟中一层一层垫上石灰和硬土,一层层夯实。打夯的工具是用一根直径七八寸的坚硬粗木制成,长约三四尺至六七尺不等,两头粗,中间细。夯土的一头平齐,木桩中间一段掏空,横插四根细木柱,两人打夯时,一人握两根,齐起齐落。太原境内还流行一种石制夯土工具,俗称“石硪”,用石硪打地基亦俗称“打硪”。石硪为方形石块凿成,上面安两根横木,大的石硪要四人抬打。打夯习俗流传至今,如今许多地方修盖民宅用上了电动打夯工具,由一人手扶操纵方向边打边移动。在古交、娄烦、阳曲和清徐的山区中,有条件人家多开采山石作地基,将山石略为修整,一层层铺入地基壕沟,用石灰和泥砌牢砌齐。

上梁起墙太原境内盖房最讲究“上大梁”,俗称“立架”。一般都要于此日举行隆重仪式,响锣鸣鼓燃放鞭炮。上梁时要选择中午时辰,请“风水”先生在中梁处画八卦、系红布,并在梁上贴联祝贺。红联内容多为“竖柱喜逢黄道日,悬梁恰遇紫微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等。梁、檩、椽、柱多用松、榆、杨木,忌用槐、柳。古交一带以3间房为例,须用2柁、9梁、10柱、100条椽。每间面积普通为入深3.5米、宽2.8米。上梁起墙所需劳力除雇用木匠和泥瓦匠师傅之外,多为村邻帮工,每日管饭。上梁那天,必须招待工匠以蒸馍、苫糕和肉烩菜,家家如此,约定俗成。

砌墙俗称“起墙”。如是砖墙,砖需经水浸淫,然后用白灰或沙灰浆黏合。起墙有包芯墙、砖面墙、全砖墙和土坯墙等。包芯墙是中间用版筑法做土打墙,四周围砌砖沿;砖面墙是里层为土坯,外表挂砖。全砖墙即自下而上全部用砖实垒。如垒土坯墙,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一层砖后才垒土坯,以保护土坯免遭地面水浸泡倾圮,土坯墙下的砖层俗称为“过河砖”。土坯只用草泥黏合。境内很多地方的院墙悉用土打墙。打好基础,装实湿黄土,用木杵、木夯打实,然后把夹板往上提一层接着打,打好墙后用圆头铁锤在墙面上捣成各种图案,既好看,又结实。土打墙简便快捷,节省财力,是太原市乃至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太原境内民居的房高有一定的讲究,民间习惯以一六数盖正厅,如1.6丈、1.16丈、0.916丈;以三八或四九数盖厢房,如1.38丈、1.038丈、0.938丈、1.049丈、0.949丈;门房以二七数为之,如1.27丈、1.027丈等。这样形成门房低于厢房,厢房低于厅房,取义为“连升三级”。太原市内许多老院还在地势上讲究“步步高升”,进院门时要迈若干台阶,门道向院中又迈一级,院内进门房或厢房均要再迈一级,而迈向正厅则通常要跨三级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