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成本核算报价(模具成本计算)
- 作者: 祈彦祈
- 发布时间:2023-11-03
模具成本计算
经验计算:
模具成本=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如何对冲压件进行成本核算及报价
一.冲压件报价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费、型材模具费、冲压模具费、夹具费、冲压费、机加工费(如CNC加工等)、表面处理(如氧化、喷漆、丝印、喷涂、表面镀锌等)。
二.报价的流程
报价的流程如下:
三.分项报价
①材料费:将零件展开,计算零件的展开长度;再用计算公式 L(mm)×W(mm)×H(mm)×(g/cm)×单价(元/Kg)×(1.1-1.2)/10,计算出材料的费用。
②冲压模具费:根据零件的形状估算冲模的凸凹模面积,单边余量放5cm,高度上放3-5cm,根据模具尺寸来查模架的标准。
③冲压费:按吨位来计算。(0.8-1)元/60吨,1.2元/80吨
④夹具费
⑤机加工费用
⑥表面处理费用:i氧化 0.6元/分米;ii喷漆;iii丝印;iv喷涂;v表面镀锌。
毛利控制在20-30%之间就可以了.
这个好像是没有统一公式的,但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报价。
一般是材料费的3倍以上报价。正常是4-5倍。
详细的有:材料费、表面处理费、配件费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系数。系数是针对产品加工难易程度和客户质量要求来定的。
具体加工件报价:冲压一个位置:0.2折弯一刀:1.0钻孔攻丝:0.2喷涂每平方:12.0喷漆每平方:20.0
模具行业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模具行业也属于“制造业”(工业)。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购——计入“原材料”科目——生产领用——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完工入库——计入“库存商品”科目——销售后——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结转法,即每个步骤(工艺路线)完工后,累加成本,最后得到总成本。例如: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jpg)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看你手头能找到的资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摊: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生产成本—C产品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模具价格怎么算
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
模具价格计算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价,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但是,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的报价,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模具的估价仅估
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其它的成本费用、利润暂不考虑,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但此时的报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今后,一旦制品开发成功,产生利润,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两项合计,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会高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甚至回报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倍,数百倍不等。当然,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这里还应当指出,模具的估价及价格,在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其内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这是因为:各企业、各地区、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设备工艺、技术、人员观念、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产生在对模具的成本、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或科技含量高、设备投入较先进,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而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其相对估算的模具价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即时效差。不同的时间要求,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其价格也不同。
三、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模具价格估算后,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模具报价,周期,要求达到的模次(寿命),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付款方式及结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
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影响到所采用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是模具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模具的结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