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集成平台解决方案(什么是系统集成)

  • 作者: 彭俞宇
  • 发布时间:2023-11-01


什么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拓展资料: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

系统集成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各个厂商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提出系统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更要对用户的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有较好的理解。同时还要能够用现代工程学和项目管理的方式,对信息系统各个流程进行统一的进程和质量控制,并提供完善的服务。

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的技术和能力。

4: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多平台视频联网网关&上下级平台视频对接解决方案@巴可视讯

????巴可视讯(Bakevision)网络视频流媒体转发网关是基于开放式、大融合、全兼容、标准化的设计架构理念,依据《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011)标准开发,集流媒体转发、视频编码、视频管理、标准通信协议、网络穿透等核心技术于一体,实现视频编码、流媒体转发、标准协议转换、数据流媒体等多系统技术跨越融合,可基于 GB/T -2011联网标准实现视频监控平台间的级联、互联,解决视频系统联网中视频信息的独立、分散、孤岛问题,实现将不同系统、不同厂家、不同类型、不同编码的视频信息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同时可以实现多流媒体转发网关分布式、集群、级联部署,实现冗余热备和云计算管理。

1.产品性能:工业级的硬件设计,高性能处理器,搭配大容量运行内存及实时操作系统,适应各种场所、恶劣环境应用。

2.视频采集:通过IP网络接入前端视频设备或系统,可将各种模拟、数字、标清、高清等独立、分散系统的视频信息进行统一标准的集中采集、管理和控制,可以同时接入和管理DVR、NVR、IPCAM、视频系统平台等。

3.视频兼容:支持20家以上知名视频厂商私有SDK协议、HTTP协议、GB/T标准协议、ONVIF标准协议、RTSP标准协议、RTMP标准协议的视频设备和系统接入。

4.视频转换:可对接入的标准或非标准视频进行编码转换,转换为H.264或 H.265标准的视频,可自定义多种码流格式,如:1080、720、VGA、D1、CIF等,自定义码流大小,如4M、2M、500K等,自定义帧率,1-25帧可调,以适应不同网络带宽传输。

5.视频转发:可将接入网关的不同厂商视频数据流通过网络单播/多播转发给控制中心、客户端、WEB浏览等,实现大规模并发访问,支持5种可自定义视频格式、码流、帧率的输出,传输协议同时支持GB/T标准和RTMP标准协议。

6.协议转换:可对接入的标准或非标准设备协议进行协议转换为 GB/T标准和RTMP标准协议输出,以满足第三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调用和联网。

7.通信规约: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标准)和RTMP协议传输标准。

8.平台接入:支持同时多个异构平台的接入和级联,支持以GB/T标准和RTMP标准实现对接上级平台,以私有SDK协议、 HTTP、GB/T标准、ONVIF标准、RTSP标准、RTMP标准接入下级平台。

9.集中管理:统一标准的视频集中管理,将各种模拟、数字、标清、高清等独立的、分散的视频信息系统进行集中管理、监视和控制,可以同时接入和管理DVR、NVR、IPCAM、视频平台等。

10.安全认证:对视频接入的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禁止未经认证的设备接入,对使用网关视频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名口令方式作为授权用户的凭证,对使用网关视频的用户进行权限控制与管理。

1.解决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厂商、不同标准的视频信息的统一接入管理、转发、兼容和共享。

2.独特的流媒体转发技术实现将不同厂商视频图像数据流通过网络单播/多播转发给控制中心、客户端、WEB浏览、数字解码矩阵、集中存储服务器、移动互联网终端(如手机,平板等),解决有限的带宽下实现大规模并发访问。

3.多任务视频编码模块,实现至少支持5种自定义视频压缩码流输出,同时支持H.264、H.265标准编码和自定义非标加密编码,每种视频压缩码流输出可自定义传输标准,同时支持GB/T标准和RTMP标准输出。

4.将接入网关的所有非标或标准视频统一标准管理,可以同时接入和管理DVR、NVR、IPCAM等,将各种互不相关的模拟、数字、标清、高清等独立的、分散的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转发和控制。

5.将所有非标或标准视频数据以及通讯数据进行转换、编码,统一为符合国际SIP标准和国家GB/T标准,支持GB/T和RTMP标准协议同时输出,方便任意系统视频组网和应用,同时支持H.264、H.265视频编码算法标准。

(1)产品目标

1.解决视频联网系统中任何私有协议视频管理系统的视频信息兼容和共享。

2.解决任何私有协议视频管理系统转换为满足GB/T标准的视频管理系统。

3.解决任何私有协议视频管理系统的信息分散、孤岛问题,实现统一的标准联网管理。

4.利用多码流技术和独有的网络穿透技术解决视频联网系统中一切网络穿透和网络带宽问题。

(2)产品适应性

1.兼容国内外H.264、MPEG-4、M-JPEG和MxPEG等标准算法设备,如:海康、大华、天地伟业、汉邦高科、金三立、大立、朗驰欣创、景阳、亚安、恒亿、英飞拓、安讯士、MOBOTIX、奇偶、VIVOTEK、PIXORD、KingTon、三星、波粒、博世等等多个主流设备厂商的媒体流转码。

2.支持对非国标平台的标准化改造,输出标准信令与标准码流。

3.可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第三方非国标平台采用联网网关可实现标准升级。

(3)产品适用场景

网络视频流媒体转发网关接入设备数量、类型、标准不受限制,实现将非标系统转换为标准GB国标系统和RTMP标准协议传输,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配置、组网应用,可广泛使用于网络视频大型联网系统、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监控报警系统和常规安防报警系统等非标系统转换为GB标准和RTMP标准系统实现标准联网应用,适应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音视频联网系统应用。

(4)应用架构示意图

1.工业级的硬件设计,适应各种场所、恶劣环境应用。

2.支持穿越网闸或安全接入平台,实现在内网接入外网资源,实现主动注册和信息数据上传。

3.采用中间件技术,模块化组件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4.支持H.264/H.265视频编码算法。

5.支持视频会议会商和信息发布,自适应网络带宽。

6.实现不同视频厂家设备完成无缝接入,将视频信息从私网转至专用网络。

7.集成音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采集、视频、数据转发、视频会议终端、信息发布终端、视频编解码于一体。

8.支持模拟量传感器数据接入和开关量传感器信号接入。

9.支持门禁系统数据、消防报警系统数、道闸、停车场系统数据、环境监控数据以及第三方监控管理平台数据的整合接入。

10.支持HDMI或者VGA异步输出,本地显示输出有效分辨率高达1920*1080@60fps。

11.具备双千兆RJ45网卡接口,支持异步网络接入。

12.具备RS232、RS485串口,可连接多个传感器实现自动数据采集。

13.具备USB接口,方便数据的导出。

1.独特的流媒体转发技术:流媒体转发实现将不同厂商视频图像数据流通过网络单播/多播转发给控制中心、客户端、WEB浏览、数字解码矩阵、集中存储服务器、移动互联网终端(如手机,平板等),解决有限的带宽下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监控点或者视频会议点问题,实现大规模并发访问,具备带宽管理和分配。

2.内嵌独特的视频会议终端模块:独创视频会议编解码模块,实现强大的视频会议会商功能,实现安防信息数据采集监控的同时具有视频会议会商互动和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发布功能。

3.统一标准的集中管理:实现所有非标或标准视频、数据的网络化和统一管理,可以同时接入和管理各种视频设备、报警系统等,实现功能强大的集中监控管理,将各种互不相关的模拟、数字、标清、高清、环控等独立的、分散的系统进行集中采集管理、监视和控制。

云计算解决方案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1、IaaS: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IaaS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Linux。IaaS最大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而IaaS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2、PaaS: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PaaS本身负责动态资源扩展和容错管理,这样用户应用程序就不必过于担心节点之间的协调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户的自主性较低,必须使用特定的编程环境,遵循特定的编程模型,而这种编程模型只适用于解决某些计算问题。

3、SaaS:更有针对性的是,将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功能封装为服务。与PaaS不同,SaaS不提供计算或存储资源类型的服务,也不像IaaS那样提供运行用户定义的应用程序的环境。相反,SaaS只提供一些特殊用途的服务供应调用。

扩展资料:

1、从技术方面来讲

云服务器使用了云计算技术,而云计算技术,整合了计算、网络、存储等各种软件和硬件技术。传统的服务器,就是独立的了,不会整合这些资源。

2、从安全性方面来讲

云服务器具有天然防ARP攻击和MAC欺骗,快照备份,数据永久不丢失。而传统的服务器则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3、从可靠性来讲

云服务器是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因此硬件冗余度较高,故障率低;而传统的服务器则相对来说硬件冗余较少,故障率较高。

4、从灵活性方面来讲

用户可以在线实时增加自己的配置,可扩展空间较大;而传统的服务器则有这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应用,只能再买一台了

什么是信息系统集成都包括哪些

信息系统集成定义:实现各种异构系统,应用和数据源之间共享和交换信息和协作的途径,方法学,标准和技术。

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集成:

硬件(网络)集成--使用硬件设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应用(软件)集成--多个异构系统间的交互

信息(数据)集成--保证多个系统中的信息保持一致

业务(流程)集成--跨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集成

扩展资料:

由于系统集成要让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和设备互连在一起,让不同网络和不同系统互连在一起,接口问题就成为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接口设计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硬件模块接口、操作系统接口、异构数据库接口、软件开发平台接口、人机界面接口等内容。进行系统集成之前首先要对产品、技术和系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设计开发接口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的成功。

迄今为止信息系统的集成尚没有一套完整、成熟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遵循,因此还需要工程开发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对系统集成制定相应的规范、流程和管理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