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德国改装发动机(内燃机车是德国人谁发明的)

  • 作者: 周松翔
  • 发布时间:2023-10-30


德国改装厂推出1000马力 奥迪RS6改装方案

你没有看错,这是一台超过1000马力的旅行车

2021款的奥迪RS6 Avant已经在英国上市,起价英镑(约合80万人民币,是不是羡慕嫉妒恨?)。这台车绝对是一个怪物,4.0升双涡轮V8引擎可以产生600马力以及800牛·米的恐怖输出,通过八速Tiptronic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四个车轮,使得这个西装暴徒可以在4秒内加速到100公里/小时。

此前已经有不少知名改装厂推出了转为RS6定制的动力提升套件,最出名的是ABT的740马力(544kw)、920牛·米套件。然而,德国著名改装厂Wheelsandmore将这台车的动力提升到了布加迪威龙的级别!整整1010马力!

Wheelsandmore刚刚发布了RS6的最新改装方案,这套方案名为tentence,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套件来挖掘这台4.0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潜力。硬件升级包括改进的涡轮增压器、进气歧管、高流量的空气滤清器套件;移除三元催化器、微粒滤清器和尾部消音器,并进行了ECU升级,现在这台4.0升发动机可以输出1010马力(753千瓦)和1250牛·米的扭矩,作为对比,初代布加迪威龙的W16四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输出1001马力。

考虑到尾气过滤系统被拆了个精光,我们猜想这台改装车或许没有办法通过现在严苛的排放检测,但Wheelsandmore表示,它们将在赛道上进行长期测试以保证未来车主可以安安心心的开着这台怪物上路。1000马力套件为5阶套件,价格是欧元(折合人民币32万元,天哪!),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RS6的车价,不过按照国内RS6 135.78万的售价,200万就能让你体验1000马力,对于有条件的车主来说也算的上是超值吧。

当然,Wheelsandmore还为新款RS6 Avant进行了其他几项升级,包括22英寸的轮毂、可调悬架、性能排气系统等。你可以在下方的链接当中查看升级的完整列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德国的汽车发动机优秀还是日本的汽车发动机优秀

德国和日本作为全球汽车发动机领域实力最强者的确在某些方面有可比性,各自怀揣着自己的特点,但那要分出胜负却会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问题。更不可根据主观臆断其优劣相差。

首先,在发动机本身的技术方面。

*全球尖端发动机技术大致可归纳为:气门可变正时技术(VVT,包括智能,多段和连续可变控制),缸内燃油直喷技术(FDI),涡轮增压技术(Turbo Charger),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分为多段和连续可控)以及结合多项尖端技术的混型发动机(例如福特的ecoboost,奔驰的DISEOTTO发动机技术)等。其中尤以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被业界视为最尖端的单项技术,已经攻关成功的企业更将其视为高端产品竞争优势和特技机密。所以,这里就比较一下该技术在德系日系车中应用情况。2001年,BMW在业界率先推出Valvetronic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并陆续将该尖端技术运用在除M3和M6以外的所有BMW车型。直至今日,其与DOUBLE-VANOSE双节电子气门组合依然是BMW的强势王牌技术。但较之日本品牌,一向是技术如命的本田其实先于BMW在90年代就公关该技术成功,就是大名鼎鼎的VTEC系列发动机,但由于其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只停留在两段、三段性的多段性控制阶段,不能做到像valvetronic的可实现进,排气节的双向连续可变控制,尽管其能顺利实现燃油效率提高,动力效率提升方面较之普通发动机也已更进一步,但还是不及BMW的valvetronic.直至09年才传出HONDA的A-VTEC技术可实现气门升程连续可控。但与此同时BMW已经推出第二代VALVETRONIC技术了。到目前为止,已有日产的VVEL,丰田的VALVEMATIC,Honda的A-VTEC,奥迪的AVS和宝马的VALVETRONIC等.其中BMW和日产的该项技术已经实现量产并装备车型。

*燃油直喷技术(FDI)已经成功的被许多汽车厂商公共。其中奥迪的FSI,奔驰的CGI,还包括通用的SIDI和福特的ECOBoost发动机最出名。但奇怪的是日本车厂对于燃油直喷技术好像并不是很感兴趣,丰田、本田、日产等代表日本的大厂在发动机介绍方面没有对该技术加以介绍。只是前期09年末,日产发布了新技术:缸内燃油多点直喷技术。其是以FDI技术为基础,但经过多点优化直接喷射形式,将该技术进一步升级,但其还处于试验阶段。说道日系的日产品牌,也是众所周知,名下VQ系列发动机家族连续14年沃德10佳发动机榜上有名。

*涡轮增压技术(turbo charger)的名气最大的要数奥迪EA系列发动机了,但涡轮增压技术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功率叠加技术(辅助技术)在纸面上实难分其伯仲,若具体比较,笔者则建议参考各车厂在各赛事上的表现,如F1,勒芒24小时耐力赛都行。总结涡轮增压技术,德系日系之间都有其优势之处,德国作为老牌涡轮技术支持者技术方面笔者认为是更胜一筹的。只是F1中,本田和丰田作为极少数引擎提供商,实力自然也不可小觑。

*较之涡轮怎呀技术,机械增压技术运用的就相对较少了,因其结构复杂且精密,鲜有日本车厂涉足。较为有名的机械增压技术实属奥迪的3.0T机械增压发动就,装备罗茨增压器的奔驰200K系列1.8L机械增压发动机和全新考尔维特上的6.2LV8LSA机械增压发动机。

其次,是调教方面的不同。

*出于本国国情考虑和文化差异,日本发动机调教更注重实用性,经济性。但也不乏GTR战神系列,LEXUS LF-A超跑,HONDA NSX之类的好动之辈,当然发动机性能是不在话下的。德国就不用说了,在A0级、A级和B级就引入EA888和EA111系列涡轮增压机型,足见其骨子里的运动基因,但也不是说德系车要运动就不要经济性了。德系超跑不外乎就是:Gumpert Apollo系列,保时捷,AMG,M Power,RS/S series等等不胜枚举。

根据09年世界年度发动机名单,丰田1.0L双VVT-i榜上有名,其他11个奖项名单绝大多数为德系品牌瓜分。所以,在低排量发动机技术,日本发动机是非常有优势的,但由于高端高排量发动机强手如云,日系发动机很难站的明显优势;而德系车发动机技术更为均衡,有控制高端发动机技术的实力,能够引领世界发动机顶尖技术。这里,笔者认为宝马的确是名正言顺的全球发动机技术领导者!

补充一句,我家是一辆美国车!

内燃机车是德国人谁发明的

内燃机车是德国人卡尔.本茨1885年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能实际应用的内燃机发动的汽车,有三个轮子,现保存在慕尼黑博物馆内。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台译为朋驰或是奔驰,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机械工程师和企业家。

他是奔驰汽车的创始人,1879年发明火花内燃机,1893年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1899年制造出第一辆赛车,1906年本茨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登堡成立了本茨父子公司。

本茨汽车成为世界著名品牌,1926年本茨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20世纪本茨汽车在中国注册为“奔驰”商标。

扩展资料:

20世纪初,国外开始探索试制内燃机车。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付铁路使用。同年,德国用柴油机和空压缩机配接,利用柴油机排气余热加热压缩空气代替蒸汽,将蒸汽机车改装成为空气传动内燃机车。

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 kW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30年代,内燃机车进入试用阶段,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由功率为900~1 000 kW单节机车多节连挂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内燃机车多数配装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率比战前提高约50%,配置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和液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的发展加快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内燃机车数量急骤增长。

60年代期,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 kw内燃机车。在70年代,单柴油机内燃机车功率已达到4 410kW。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在1971年试制出1 840 kW的交一直一交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从而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内燃机车随后的发展,表现为在提高机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内燃机车

百度百科一卡尔.本茨

二战德国的这些“改装车”

二战德国的这些“改装车”

“步兵战车之祖”VK 5.01“小猫”装甲运兵车

1943年,德国陆军部要求各公司设计一种能够全方位装甲防护的、速度与现役坦克相当的人员运输车,且该车要能装载6-8名士兵,这种武器的作用是在战斗中伴随坦克作战,其实类似于后世的步兵战车,只不过这种装甲运兵车上只装备轻火力——MG-42机枪。最终,陆军部选择了汽车联盟的方案,项目定名为“VK 5.01”。

汽车联盟股份公司大家也许没有什么印象,然而这个公司在现在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没错,这就是奥迪公司的前身。它所提交的方案是:采用德国坦克惯用的交叠式负重轮底盘,作战部分在上部且呈开放式,车辆内部采用驾驶员在左侧,机枪手/通讯兵在右侧的常规设计。

动力方面,装载了一台180-200马力的迈巴赫HL 50 Z型发动机,值得注意的是,该发动机此前并没有被任何一台坦克所采用,其资料也寥寥无几,样车也因被击毁而无从考证,因此该发动机的数据只能根据样车测试结果做一个大致的估算。

1944年夏天,汽车联盟的两辆样车被送往位于波兰的Berka(克拉科夫附近)进行测试,然而测试当天,两辆样车都出现了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完成预定的测试项目,以至于陆军部高层对汽车联盟的设计非常失望,于是在1944年9月,该计划被叫停,汽车联盟收到了停止设计的命令。

陆军部高层对汽车联盟的设计失望透顶,然而其他公司例如奔驰和保时捷公司又忙于一些更为重要的项目,迫不得已,1944年10月初,由原捷克斯洛伐克的BMM公司(原CKD公司)接手研发这个项目,项目的名称仍然是“VK 5.01”。

最终,在1944年底,BMM公司完成了设计,他们的设计与汽车联盟的设计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不过武器配置上,从原来的一挺(通讯兵位置)增加为两挺(车辆尾部增加一挺),但尾部的机枪并没有防御罩,我推测这是在紧急情况下临时使用的,而不是主要火力。 BMM公司的设计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比与汽车联盟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引擎室从原先的左侧改为了右侧,不过最明显的改动是,底盘由原来的交错负重轮的设计改为了38t F型的底盘,同时也是“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底盘,这个改动个人看来非常明智,一是追猎者的底盘已经经过了实战的考验,可靠性有目共睹,其次是减少了设计底盘的时间。

装甲上也有了提升,前装甲由原来的30mm提升为50mm,虽然比追猎者的60mm装甲仍然少了10mm,但相较于同样是运兵车的Sdkfz 251的12mm可要厚太多了。

动力方面,由于整体车重的增加,用原先的200马力引擎已经接近于负荷了,因此BMM公司在两辆样车上分别采用了220马力塔脱拉发动机和280马力普拉嘉NR发动机,两者都是曾用在“追猎者”上的发动机,对于重量差不多的VK 5.01来说,动力绰绰有余。

测试结果表明,BMM的设计果然比汽车联盟好太多了,首先就是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技术故障。其次,该车的最大公路速度居然达到了64千米/小时,而越野速度也达到了惊人的40千米/小时。

就连BMM公司本身都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以至于回去后立刻开始着手改进了设计,使得外形更加简洁。

经过改动,最终的VK 5.01被命名为“小猫”,动力舱由原来的后置改为前置,以便为后部的载员室留出更大的空间,该车的发动机、散热器、转向驱动等装置都使用了现有的零件进行生产,以此达到最大的通用性。

从这两个车型上,我们都能看见一些划时代的东西,捷克与德国的设计师们开拓了一种新型的车辆,相较于原先的Sdkfz 251,它更实用,更性能化。然而,也许是出于对捷克公司的鄙视,也许是工业实力的下降,也许是生产线的缺失,德国陆军部最终还是没有使得这种划时代的车辆进入生产,它们也最终仅仅停留在样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