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小资装修风格(上海小资旅游指南感受老上海另类风情)
- 作者: 向永善
- 发布时间:2023-10-11
揭秘老上海的“上海白俄”,小资风情离不开他们!
跳一支芭蕾,听一场音乐会,尝一下放奶油、蘸着鱼子酱的罗宋面包,去红房子喝罗宋汤......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就能体验到这样的俄式风情,也正是这样的俄式风情深深地影响了上海的小资情调。
这些俄式的风情,主要是由十月革命后,一些来到上海的“白俄”带来的,他们虽然是被迫流亡但还依旧保持着贵族的生活方式,但“白俄”也没有受到上海人的歧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白俄在老上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生活支点。
他们大多数在法租界落脚,因为法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并且那了早就有俄裔的犹太人居住,所以那时的霞飞路(avenue Joffre,今淮海中路),一度被称为“小莫斯科”或“小俄罗斯”。
他们的到来,影响了当时上海很多中产阶级市民的生活方式俄罗斯的风情也就绽放在上海这方土地。
在《上海的记忆》中,也提到了白俄对上海西餐的影响,其实白俄移民对上海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西方的艺术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
白俄移民中很多人是世界顶级的音乐家、舞蹈家和画家,在他们的影响下,话剧、音乐、歌剧、芭蕾舞也在上海兴起。
现在讲起老上海爵士乐,大家还记得当时风靡的被称为“东方爵士乐王”的龙司特。他可是世界级的指挥家和爵士乐的代名词,当时每晚在百乐门演出,盛极一时。
在2001年的时候,这龙斯特86岁的时候,回到上海的延庆路故居时,一个老太太认出了他,并且激动到落泪。
因为她是当年楼下的小姑娘,每天都能4楼龙斯特演奏的音乐声。
另外,外滩的酒吧里俄罗斯的钢琴家在弹琴,还有很多白俄音乐家和普通百姓住在混居,这也让音乐渐渐融入了老上海普通人的生活。
一间打着幽暗灯光的咖啡屋,一杯冒着浓郁香气的咖啡,一曲鬼魅缠绵的萨克斯风,或是,或是一间极富情调的酒吧,一杯色彩艳丽的新加坡司令,一个穿着西服马甲白衬衣的调酒师,这是在老上海逝去的时光中沉淀下的小资的风情。
衡山路的小资文艺情怀
衡山路位于上海徐汇区,是连接徐家汇和淮海路两大繁华区域间的一条交通主干道,曾是上海最负盛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衡山路始建于1892年,由法国公董局修筑,以当时的法国政界红人——在一次大战期间成为法国英雄的菲利普·贝当命名,1943年更名为衡山路。
衡山路全长2.3公里,原属于法租界里的高档住宅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众多文化名家、达官显贵在这里居住的老洋房就有近2000多栋,道路两旁繁茂的法国梧桐和林荫中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神秘老洋房,为衡山路增添了浓郁的异国文化气息,无不向人们叙述着曾经的历史和辉煌。曾经的衡山路,有着“东方香榭丽舍大道”之称,它是上海最繁华的酒吧街,每到夜晚,沿街林立的酒吧灯红酒绿,成为鉴证夜上海魅力风情的首选之地。
后来,随着新天地的诞生、巨鹿路酒吧街的出现、思南公馆的兴起,衡山路的人气少了很多,如今的衡山路,显得有些寂寥,却多了一份幽雅与文艺的清新气息。各国风味餐饮、种类繁多的休闲吧坊、娱乐健身、书店画廊……衡山路,依然不失为上海一条时尚的经典休闲街。
衡山路9弄4号建于1923年,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上海市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医学家林巧稚五,六十年代曾经在此居住。
林巧稚(1901-1983年)是福建思明鼓浪屿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病逝,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林巧稚逝世后,厦门鼓浪屿于1984年建造了名为“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
衡山路10号始建于1922年,原为上海美童公学,又名上海美国学校,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间主要面向美国侨民儿童开设的国际学校,当年许多基督徒的孩子就在美童公学读书。该建筑1994年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为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704研究所使用。
该历史建筑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飞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模仿了美国费城独立厅的风格,共有主楼、宿舍楼及水塔三幢建筑组成,整体建筑呈“L”型分布,建筑总面积占地6118平方米。
主建筑立面长而舒展,左右对称,纵向三段式。屋顶有连续排列老虎窗,正中屋顶有突起塔楼。墙面多为清水红砖,檐口及券心石白色装饰。水塔形体简练,顶部挑檐,清水红砖外墙,墙体表面在转角处略有凹凸,墙面有花纹装饰,顶层一圈铁质栏杆。窗洞面积小,整体风格厚重稳妥。宿舍楼为西式建筑,建筑体形简洁,坡屋顶平缓,出檐不远,屋面规则布置老虎窗,清水红砖外墙,三角形山墙,立面构图规整,底层为连续圆拱券门窗,上两层为矩形窗洞。立面构图规整严谨,装饰简化。
衡山路12号是一栋五层楼高的建筑,这是一座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于2012年12月12日12点12分开幕,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连锁酒店集团喜达屋旗下的精品特色品牌。酒店采用设计酒店的理念,由瑞士当代著名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担纲设计,他所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首尔的三星艺术博物馆。
酒店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内有长轴达70米的椭圆形内庭院,水池、法国梧桐和各种灌木相映成趣,顶层设屋顶花园。建筑外墙装饰以20,000多块意大利进口的天然赤陶砖,与衡山路街区梧桐覆盖和红砖墙的城市印象互相呼应,展现了豪华精品酒店低调中的优雅。
衡山路和乌鲁木齐北路路口,一栋二十三层高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大厦,它的设计风格是世界各地建筑精英灵感并发的结晶,这座俗称“芝大厦”是幢可租可售的豪华酒店式服务公寓,价格却是上海最昂贵的。它的贵,不仅在于大厦内部建筑的典雅奢华和它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的贴心服务,更重要的是在这座楼里,从迎客的镂花大门、随意摆放的座椅、到墙上看似平常的油画,无不出自国际顶级艺术大师或设计大师的手笔。
“芝大厦”的女主人是享有盛誉的亚洲第一家奢侈品艺廊的创始人、拥有各种头衔的艳丽女人林明珠。其父亲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百亿富豪林百欣,亚洲电视名誉主席。其次子即是林建岳,寰亚电影的掌门人,曾投资《无间道》大获成功。
位于绿树成荫的衡山路53号,是闻名中外的基督教国际礼拜堂,它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堂内有1400个座位,为各国、各教派的基督徒共同礼拜的场所。1923年,由在华美国侨民集资兴建,当年,教堂管理机构理事会的理事、牧师、信徒,都只能是以美国人为主,进入教堂都得讲英语。
教堂为近代哥德式的砖木结构建筑物,英国民间乡村建筑风格,占地73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为红砖结构,堂高16米。教堂堂体平面呈L型,大门朝北,堂的左侧为3层楼房,底层为牧师办公室,三楼是小礼堂。大堂两边设尖拱长廊,窗框为弧拱形,镶嵌梅花纹玻璃。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为二层廊式楼厅。1931年建造了3层侧楼小礼堂、牧师住房、办公室、活动室,后又置双层大型电子琴、三角钢琴、闭路电视等设备。各处走道均为磨石子地坪,堂内设备齐全,有暖气,全部造价约为3.3万美元。
礼拜日上午分两次举行礼拜,可入内参观。礼拜堂的唱诗班十分有名,在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礼拜堂曾接待大批海外人士,其中有美国前总统卡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第一位黑人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等,而每周日前往参加宗教活动的信徒更是不计其数。
衡山路300弄有南北两幢住宅楼,建于1928年,为新式里弄居住小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由于其西与吴兴路87号的丽波花园别墅相接,所以人们也将这片新式里弄习称丽波花园。
丽波花园外观细部装饰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立面简洁,顶层出檐较大,檐下有水平装饰带,拉毛墙面,开窗规整,窗洞四周有浅色几何形装饰,窗楣为折线形拱券,与立面材质相区别。立面凸出部分的窗台上有精美的铁质栏杆。建筑整体和谐统一,尺度亲切。室内黑白瓷砖地面有特色。
华盛顿公寓,建于1928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现为西湖公寓。装饰艺术派公寓住宅。因地处锐角形街角,总平面略呈现三角形。墙面简洁,外观原为黄色水泥拉毛粉刷,后改涂淡绿色涂料。窗间白色的装饰图案以及入口门框上方层层收缩的形态,显示了受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
据说,该公寓由华裔投资建造。建成后,业主以房地产为抵押,向新沙逊洋行所属华懋地产公司借款,后因无力偿还本息,以地价卖给华懋地产公司,后又几易其主。建国后,公寓改名为西湖公寓。1982年,又在原建上加建二层,对原建筑风貌影响较大。
初建时,公寓为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公寓。标准层有三个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都设有主楼梯和辅楼梯。除了楼梯外,还设电梯一部。是上海公寓建筑中最早使用电梯的公寓之一。在那个很多人家还把电灯当作稀罕物的时代,用电梯实在是太时髦的事情。而且该公寓完全摒弃了当时在上海流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接受了西方现代建筑的历年,十分简洁。
会斯乐公寓,现为集雅公寓,建于1942年。当时设计按照业主的要求,专供简单家庭和单身独居住户,类似今天的酒店式公寓。该公寓造型简洁,其风格流行于上世纪三四年代的上海。
建筑平面呈“T”形,立面中部高七层,两翼高四层,两侧对称逐步跌落,中部垂直白色水泥装饰带与黄色外墙面形成鲜明对比。
公寓虽然并不起眼,但是来头不小。是我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继1941年完成美琪大戏院后的第一个项目。范文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建筑师,早期作品多为西方复古式样,后受到西方现代装饰艺术派影响,作品转向装饰艺术风格,集雅公寓是其代表作之一。大楼沿街而造,底层为商店,二楼以上为公寓住宅。建筑造型简洁大方,风格流行于上海三四十年代,八十年代房屋大修时,外墙被改成黄色马赛克。
凯文公寓,北幢位于衡山路525号(及建国西路750号),称大凯文公寓,建于1933年,南幢在建国西路750号,称小凯文公寓,建于1932年。建筑属于现代派公寓,外观简洁。建筑外形采用中间高起,两侧逐步跌落的手法。1949年后改建成运动员宿舍,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全上海最早被改建成的酒店式公寓。
衡山路534号的衡山宾馆原来是毕卡第公寓,是上海法租界西部贝当路上的一座豪华公寓,毕卡第是法国北部的大区名。这是一幢现代点式公寓,建于1934年,由法商上海万国储畜会下属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法商营造公司设计,潘荣记、胡顺记、利源记、陈永记四家营造厂共同承建。
1945年以后,万国储蓄会停业清理,毕卡迪公寓也被拍卖。1955年,毕卡第公寓改为衡山招待所,接待苏联专家。1960年改为旅馆,叫“衡山饭店”,为市政府接待贵宾的场所。1985年局部加建二层。现为衡山宾馆。
衡山毗邻徐家汇绿地和衡山公园,环境优雅,客房以宽敞舒适而备受宾客青睐,内部装潢以法国风格为主。整幢公寓坐北朝南,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建筑物为钢框架结构,高16层,建筑平面依楔状地形三边围合,当中原为螺旋形三层车库。楔端立面对称,强调竖向构图,中高两低,两翼作阶梯状跌落造型,但无任何附加的线条或图案装饰,仅以其自身形体形成竖向垂直线条的感觉,装饰艺术派风格仅在总体形象上略有体现。
衡山路700号衡山公寓,建于1936年,旧称贝当公寓。建筑属于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的公寓住宅。公寓抗战期间一度曾为日商占有,1946年由国民政府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收归国有。现为居民住宅。
该公寓高七层,一梯两户,按对称方式组织空间和立面。与同时期其他一些更高档的公寓建筑相比,这幢公寓已经渗入了现代派建筑风格的简洁,南立面中央已经不是那种装饰艺术派惯用的垂直装饰线,大凸窗、大房间设计表明,建筑风格在这里已逐渐让位给了实用和经济的需要。
衡山路811号,徐家汇公园中的“小红楼”,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带有西方新艺术运动时期一些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由于其红瓦坡顶和周身的红砖墙面,被称之为“小红楼”。这幢小楼曾是百代公司的中枢神经。
19世纪末,法国百代唱片公司登陆沪上,于1921年购下徐家汇路1434号(也即是衡山路811号)地皮,设立唱片制造公司,建起上海第一座录音棚。以前的红楼并非如今的红色,而是外墙水泥呈灰色,小楼底楼作录音及招待之用,二楼是编辑室。三楼是公司老板的起居和卧室。在底楼的墙上至今还挂着一个录音须知细则的镜框,落款是1983年,可以想见原来的录音室一直到那时依然在使用。
1934年,百代倒闭,英商接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日军接管。解放后,中国唱片厂接管。1982年国家成立中国唱片总公司,这里则是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徐家汇绿地二期工程开工,唱片公司才动迁,后来小红楼依在,却成了一家西餐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红楼是国内最好的一所录音棚,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冼星海、周璇、胡蝶、李香兰、梅兰芳等…都以能在小红楼里录制唱片为荣。《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美妙的三、四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就是在这里录制的。1931年,聂耳开始在百代公司担任音乐编辑,在这里创作了大量著名作品。直至近一二十年,许多音乐人还是将这里作为录制唱片的首选,罗大佑《恋曲2000》里的弦乐、合唱,包括《上海之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小红楼的建筑犹如这些音乐奏出一曲完美的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篇章,是中国唱片史的见证者,它是音乐和建筑韵律的完美结合。
衡山电影院于1951年兴建,1952年1月5日建成开业,由时任市长的陈毅题写院名,是新中国诞生后上海新建的第一家电影院,以其别无二致的庭院式氛围,享有沪上唯一“花园影院”的美誉。2010年,由上影集团和徐汇区光启文化传播公司共同斥资装修后重整开业,现在是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
衡山电影院安静地坐落于衡山路靠近徐家汇商圈的地方、徐家汇公园的对面。与徐家汇繁华热闹的氛围不同,也不似一般的影院周围人来人往,衡山电影院显得低调而优雅,影院前的马路如此安静,路边又是浓密的树荫,仿佛一不小心就要错过这一座独特风格的影院。
新衡山电影院的大堂通透明亮,巨大的大理石挂灯彰显了高贵的气质。影院除了三个放映厅,还有独特而私密的小放映厅,配套玻璃阳光房,与开放式花园中的树荫和草坪交相呼应,经常被用于私人聚会等。
衡山影院每周末会有艺术电影展映,不定期会有海外专题影展,在这里看一场浪漫的文艺片,应该会更有一番味道吧。
衡山·和集2015年11月在衡山坊开门迎客,由方所书店经营,方所本身是服装品牌“例外”创始人毛继鸿旗下的文化品牌。衡山·和集取自英文“THE MIXPLACE”,MIX解释为“混合”并引申为古意的“和集”。
衡山·和集是一家混合书店,是中国第一家影像主题的专业书店,也是全中国大陆最全的外文杂志进口书店,有书、杂志、艺术展和时装以及很多好玩的东西,开业至今人气居高不下。它用了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来定位自己——生活方式类零售项目。衡山?和集由4幢独立建筑构成,均为设计翻新的旧时别墅,每一幢都有自己的功能与主题。
书店独占三层小洋房,一楼是咖啡文化和电影文学组成的空间,二楼是影像主题空间,与艺术相关的书籍,国内国外的基本都能找到,三楼拥有中国大陆最全的杂志类别,是客流量最高的地方,在不到300平方米的空间内藏有 1万种、总计 2.5万册书籍,以及全球 500多种杂志,俨然一座杂志博物馆!
集咖啡、影像、书籍于一身,是书店又不止是书店的衡山·和集让人耳目一新,为衡山路注入了文艺的清新。
阿拉里奥画廊(ArarioGallery)由韩国企业家、世界排名前50的收藏家金昌一先生于1989年在其家乡韩国天安市成立,在韩国天安、首尔和上海拥有其支点画廊。并依托多年的收藏,于2014年在韩国济州和天安相继成立了阿拉里奥美术馆。
阿拉里奥画廊从2005年到2012年间在北京酒厂艺术区通过展示中国、印度、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的展览,迅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枢纽。2014年8月,在上海徐家汇衡山坊正式开馆。作为一家扩张韩国艺术领域并主导艺术市场的亚洲代表画廊,阿拉里奥先于国内其他画廊首先尝试了与国际艺术圈进行积极交流,与国内外美术馆的广泛合作,引入国内还没介绍过的印度及东南亚艺术家们的艺术思潮,以持续而有序的画廊体系向国外介绍韩国同时代的艺术景象,并提供世界一流的艺术顾问服务。
衡山路191号与永嘉路698号之间,衡山路、永嘉路交界的地方,是由徐房集团和香港康世集团合作开发的徐汇新地标永平里。
永平里坐落于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占地面积约38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这是一个由旧仓库改建而成的公共休闲空间,内部建筑错落有致,每幢建筑形态有所不同,每个转角都有风景,使用环保木料和道砖铺设的道路联通衡山路和永嘉路,是一条兼具历史风貌和现代欧式风格的步行街道。道路庭院、立面装饰和绿化景观将不同的建筑串联起来,营造出一个静谧、悠闲的内部街区。
这里汇集了许多异国特色的美食料理,有来自土耳其的Garlic大蒜土耳其餐厅、海明威挚爱的古巴哈瓦那小酒馆、秘鲁西班牙风格的餐厅&酒吧,还有台湾有机火锅齐民市集、法式披萨、上海最好的美式汉堡、街头小食店等,同时植入雕塑、绘画、摄影等公共艺术,打造了一个开放的城市人文艺术空间。
如果说,徐家汇展现的是上海的繁华,那么,衡山坊就是留守在其身后的一抹宁静。
衡山坊位于衡山路与天平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567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内有11幢花园洋房、2排新式里弄,被誉为“徐家汇后花园”、“上海滩的新时尚”,还有“mini新天地”的别称。
衡山坊建于上世纪30、40年代民国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曾是上海滩极具知名度的高尚住宅区,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聚居,中国电影史册上公认的经典电影导演费穆先生、民国十大女作家之一罗淑女士曾居住在这里。衡山坊是上海近代海派民居的典型样本,其特别之处在于南北不同样式建筑并存,既有花园洋房又有新式里弄,堪称东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缩影。
北部新里原是建于1934年的树德坊,属于上海典型的弄堂住宅,新里高3层,2层处有局部退台,每个单元外设低矮的围墙,靠南侧一排新里的南立面一层有地中海风格的拱券,红色筒瓦双坡屋面,带老虎窗,墙面采用上海老弄堂最常见的浅黄色拉毛压花。现在这里主要集合了创意办公、艺术空间及异国美食。
南部花园洋房原为衡山村,建于1948年,洋房均为3层楼,借鉴西方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结构是一次创新,红色筒瓦坡屋面,外墙采用咖啡色拉毛压花处理,墙面转角处以石材包角作为装饰,所有建筑的勒脚、窗套、檐口、墙面腰线采用斩假石。现在这里主要以精品零售店为主。
这个融合了“艺术与创意办公”、“精品商业”、“精致生活”和“极致美食”的城市慢生活街区,充满了浓浓的小资情调,既散发着老上海风情,又兼具欧式风格。独特的建筑和人文环境,使衡山坊不仅成为“经典上海—上海影视拍摄取景地”,还被上海市旅游局列为“长三角城市群‘岁月余味’体验之旅示范点”。
上海小资旅游指南感受老上海另类风情
p说到去上海哪里玩,熟悉的名字太多了。不过,我不会带你去游客拥挤的南京路和城隍庙。那么你不妨带上这份指南,对上海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深度游,一定会让你重新认识这座城市。
阳光明媚,就在魔都的小路上徘徊,
感受老上海生活的烟火。
乌鲁木齐中路——网上名人街,很有名,很有异国情调。
从婺源路到淮海中路,乌鲁木齐有一条中路。经过一些修复,这条300米长的道路现在是网上名人,魔都的一条新街道。在梧桐掩映的道路两旁,有许多质量不错的小店。菜场设计好了,生活就变得诗意了。
在鲁木奇中路有一个小杂货店很受外国人的追捧:洪峰杂货店。因为店里卖的牛油果又便宜又新鲜,老板娘起了个洋名:阿姨牛油果女士牛油果牛油果。店面虽然简陋,但卖的都是进口食材。这里有各种有机蔬菜、酒类、奶酪制品、香料、零食、进口水果,价格比进口超市便宜很多。据说老板娘还自学英语和客人交流。
从东平路到永康路——恰到好处的上海老味道
在岳阳路到衡山路短短百米的距离里,有一条安静的东平路,这里有梧桐斑驳的倒影,也有旧路灯不一样的感觉。其间散落着许多名人故居,由老上海花园洋房改造而成的餐厅、咖啡馆掩映在庭院中,显得格外优雅、静谧。
龙公寓——繁华都市的江湖风景
上海有一个很特别的居民区,很像周星驰电影《功夫》的真实写照。是杨浦区的龙昌公寓。这栋建筑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是巡警房和宿舍,后来住了很多上班族或商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它,似乎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阴天,进最有创意的隐藏店铺。
闯入多彩的设计空间
衡山路衡山和集-她不仅仅是一个书店。
位于衡山广场的衡山和记,坐落在旧租界的别墅里,掩映在法式梧桐树下,在繁华与宁静之间进退自如。书店的经理认为好的书店应该结合生活方式的各种功能,阅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除了书,这里还有咖啡、杂志、艺术展、时尚和很多有趣的东西。
M50年度暗房俱乐部-手工印制的黑白胶片
M50创意园是魔都的聚集地,老厂房的墙上满是创意涂鸦。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办公室搬到这里,世界著名的画廊和艺术中心也纷纷入驻,这里自然也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艺术公园。
下雨的时候,躲在香喷喷的咖啡馆里。
消磨一整天也不算浪费。
新闻界——将复古和文艺进行到底
雕花穹顶,黑白瓷砖的木地板,半开放式的厨房和明亮的落地窗,杯碟上的繁体字,报纸式的菜单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书卷气。
地址:汉口路(山东中路)309号申报大厅一楼A1-03
营业时间:10:00-21:00
老咖啡馆麦-隐藏的美好时光和古老的故事
桃江路上有一家老麦咖啡馆,比城市还大,绿色的卷首是醒目的咖啡馆,有口音。麦是老板,很小资,爱好摇滚,摄影,旅行,出过书,在文学圈小有名气。
这里微弱的光线让人觉得慵懒。可以坐下来发呆一整天,也可以叫几个朋友过来说悄悄话。点一杯“麦麦”特色咖啡,一份甜品,享受你的私人时光。
地址:桃江路25号(近衡山路)
营业时间:11:00~23:00
时光咖啡馆
在法租界的泰安路上,英国维多利亚、西班牙巴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等不同风格的花园洋房随处可见,尤其是西式大门、半圆拱券、墙顶红色半圆管瓦,充满了历史的沧桑。Aroom A用一扇绿色的铁门把自己的天堂隔离开来。
除了新鲜出炉的香蕉肉桂蛋糕,甜甜的锡兰红茶,还有一屋子世界各地的宝贝供你把玩。无论是两三个闺蜜聊天,还是一个人,点一杯饮料,翻翻好书,在暖暖的灯光下留一个下午给Aroom,都不会觉得孤单。
地址:长宁区泰安路120弄微乐园15号(近华山路)
营业时间:周一12:00-20:30不营业。
/p
上海话闭嘴怎么说
关特就是上海话闭嘴;上海开埠百余年来,多种原因叠加,方言也在逐渐演变,词汇变化显著,部分旧词逐渐消失,一些新词不断产生。
原来老派上海话本底子,新派上海话老底子和老早子;什么地方老派上海话啥户荡,新派上海话啥地方;许多老派上海话多化,新派上海话交关,瞎多和老多;快点老派上海话豪扫,新派上海话快眼;太阳照着的地方老派上海话日头旺里,新派上海话太阳头里。
上海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许多人一提到老上海,脑海中便是法租界那些精致的小洋楼,华丽的家具灯饰,还有旗袍下曼妙的身姿。老上海风格低调奢华,自由开放,透露着深深的怀旧感,即使隔了近一个世纪,依然散发着经典的魅力,那种浪漫而富有韵味的小资情调,别处是寻不到的。
老上海装修风格采用深色的色彩,比如深红、藏蓝、深青等色彩,与深褐或者深黑的地板、家具搭配,映衬深沉的空间氛围。墙面一般都会以深色带有大面积印花的壁纸铺陈,地面相对应的实木地板。浓烈的色彩搭配增加了空间的厚重感,充满了老上海叙事味道,以及怀旧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