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含税价100销售利润率怎么算(含税利润怎么算的)

  • 作者: 沈梦函
  • 发布时间:2023-09-15


求会计解释,进价是100元,想达到30%的毛利率怎么计算属合理

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100%,即100的进价。想要达到30%毛利,收入应该达到142.86元才算合理。

计算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毛利率高原因主要有企业经营垄断、产品竞争力强、行业周期性作用、产大于销、存货积压、特殊的会计处理,而毛利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行业处于衰退期、自身缺乏竞争力、特殊的会计处理。

销售毛利是销售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也可能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拓展资料: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毛利率分类:

按商品大类分: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业分: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

按区域划分: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

计算方式有哪些?

1.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综合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利润率是百分百怎么算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拓展资料

利润率的表现形式

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利润率是资本主义企业,或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投资项目的相对收益。类似投资回报率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当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劳动,或表现为资本家的利润、利息和租金(财产收入)。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商品利润怎么算!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提示】(1)盘盈利得一般指的是现金盘盈;(2)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三、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综合收益总额

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为综合收益总额。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含税利润怎么算的

进货含税指的是含增值税,销货含税也是指含增值税,增值税是价外税,与含税利润没有关系。

含税利润一般叫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即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题目中所说的利润,应该是不含增值税利润,若税率为13%:

11 000元的不含税销售价=11 000/(1+13%)=9 734.51(元)

9 100元的不含税进货价=9 100/(1+13%)=8 053.10(元)

毛利=9 734.51-8 053.10=1 681.41(元)

扩展资料:

增值税为流转税,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实行价外税。

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中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

含税价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3%,9%,3%,6%,25%,最常见的是13%的增值税。

比如,含13%增值税价为300,不含税价即是300/1.13=265.49,税金是265.49*0.13=34,51,企业就可以抵扣34,51的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前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含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