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光明街道房屋改造翻新价格表(光明街道的建制沿革)

  • 作者: 白智雅
  • 发布时间:2023-09-13


光明街道的机构职能

光明办事处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纪工委分别为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所在地。机构职能为: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对辖区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建设,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和对辖区居民自治管理,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执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本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努力促进工业、农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培植辖区税源,振兴街道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开展爱国卫生、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和治安保卫工作,依法维护公民和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六)贯彻区的总体建设规划,搞好辖区区域规划、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协助做好“三防”和抗灾工作。

(七)搞好劳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居民就业。

(八)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管理,完成人口计划指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九)搞好社会保障、法律服务、人民武装、拥军优属、殡葬改革、统侨事务、残疾人就业及复退军人就业指导工作,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十)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光明街道的行政区划

翠湖社区为光明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境内有翠湖公园,故名“翠湖”,成立于2003年6月,位于光明办事处中心区,东至教育路、凤新公路,西至塘明公路、光明加油站,南至市场河心北路分界,北至楼村交界处。辖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是光明办事处管辖面积最小的一个社区,共分为6个居民居住点,清怡小区、东区、湖畔北区(糖厂)、荔园小区(柑山工业区)、富力区(竹园区、公路站)、滨河苑(中区)。目前辖区总人口约为人,户籍人口1559户4485人,暂住人口人。社区企事业单位有80家。

在社区内建有文化广场,还建造了一个老年人活动广场,同时社区内建造了、气排球场、门球场;还有一个翠湖社区民乐队,乐队多次参加市、区的各种演出,得到好评。凤凰社区位于新区管委会南面,距离光明新区会展中心、广深港光明站(光明城高铁站)不足500米。管辖面积9.35平方公里,有茶林、凤凰、红坳共3个自然村,其中凤凰、茶林村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盛产荔枝、龙眼等水果,两村紧邻广深港高铁站,被列为光明新区门户发展单元,辖区内工商企业155家。

2012年7月,社区成立“深圳市南凤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主动、积极参与各项清拆清场项目工程,实现光明办事处社区股份公司创收益的第一家。2014年3月,本着“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凤凰社区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宗旨,成立“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基金会”,在市、新区、办事处帮扶下,筹集原始基金500万元。目前正在根据社区侨民侨眷实际情况,开展资助困难学生助学项目以及“金色朝阳-归侨子女教育”项目等。白花社区位于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南部,东部与宝安区观澜街道接壤,南部与宝安区龙华街道相邻,西部为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同富裕工业园,北部为山体。社区管辖面积13.6平方公里,是光明办事处管辖面积最大的一个社区,下辖1个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社区内有黄屋排、围肚、马池田、新围、地洋头共5个自然村,富民花园、富民广场、裕民花园、恒祥花园、紫荆苑、民鑫花园、民鑫商贸大厦、民盛花园等8个住宅小区。

白花社区是东江纵队抗日战争革命老区之一。社区居民住房大多依山傍路而建,目前辖区共有三个工业区,有各类工厂企业200多家,建设有综合市场、邻里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文体公园、社康中心、历史纪念碑、篮球场等。辖区环境优雅, 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省级生态示范村”、“区卫生村”、“市卫生村”、“省卫生村”、“绿色村镇”、“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示范单位”、“先进集体”、“深圳市十佳爱心社区”等荣誉称号。迳口社区位于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以东,西接翠湖社区,南临光明中心区,北倚圳美社区。社区管辖面积5.02平方公里,下辖4个居民点,社区内有迳口村、果林村、马头岭共3个自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15家。

社区有98%以上面积位于生态线以内,周边环山绕水,山青水秀,一片自然生态景象,怡人宜居。社区工作站设有“一站式”服务窗口、综治信访维稳站、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图书馆等服务设施以及2.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园一座,篮球场两个,30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所一个,其中社区中心设施齐全,室内书画室、室内乒乓球场设施齐备,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进行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平台。社区原住民多姓黄,建有八百年的黄氏大宗祠。圳美社区位于光明办事处北片区,东北接壤东莞市黄江镇,西南连接公明办事处楼村社区,地形呈东西走向,面积为4.17平方公里。社区分为圳美和石介头东西两大片区,圳美片区以商住建筑为主,石介头片区以工业园区、农业用地和居民住宅为主。社区共有八个居民居住点,圳美片区有圳美新村、圳美新围、圳美旧围、华侨新村、集资楼和光侨宿舍区6个居民点,石介头片区有石介头村和圳美牛场宿舍区2个居民点,辖区内有“六小”场所约600间,大小工厂企业约167家,小学、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1所,幼儿园2所。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群,大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曾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被评为市“两民主”先进社区、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区支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另外,社区还成立了社区义工站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现有在册义工120人,老体协会员110人。麦氏古墓群位于光明办事处碧眼社区碧眼旧村灯盏窝岭。穿过碧眼旧村,一条宽敞的水泥路直达墓园。门前右侧是一栋麦氏族人集资兴建的古墓管理房,色调凝重,庄严肃穆,有专职管理人员。

进入大门,古墓群前设有大型绿化停车场,可同时容纳10台大巴和150台小车停放,停车场两旁的人行道干净整洁,草绿花红。穿过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的桥洞,迎面是墓地牌坊,正面上书四个大字:“宿国流芳”。背面是“麦氏古墓群墓志”。绕过牌坊,是八米宽的大理石台阶,尽显墓群的宏伟气势,酷似南京的中山陵。台阶两旁,种植奇花异草,苍松翠柏,错落有序地种满墓园,红花点缀其间,庄严肃穆而又清新自然。拾级而上,越过六级平台,清楚地看到六座古墓,呈品字形分布,中间四座,一字形并列。墓群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墓葬地面建有拜台、祭台、墓堂及护墙。地下筑有墓穴,平均长11.9米,宽9.3米。

据麦氏族谱记载,麦氏古墓群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但元、明代风格未变,拜台护墙、墓葬护墙均用青砖垒砌,拜台、祭台均用三合土建筑,规整,台上保留了明代红砂岩条石基础。 2005年,经麦氏子孙共同努力,麦氏古墓群被列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初,因广深港铁路从麦氏古墓右侧经过,为配合国家铁路建设,经协商后麦氏子孙同意将十一世祖甘泉公夫妇墓穴从原址向内移至现址。光明段绿道南起白花社区禾搓洞水库,北至石狗公水库(东莞大屏障森林公园交界处),全长约19公里,被列为深圳市4条区域绿道示范段之一。全段定义为生态型绿道,沿途串联了山、水、林、天、人文、高尔夫等景致,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光明街道的建制沿革

光明农场创建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可见最初农场还是省管企业;1979年底改名为“光明华侨畜牧场”;1988年光明农场下放给深圳市管理,2002年深圳市又下放给宝安区,光明农场又改了名,叫“光明集团”。

2002年6月,光明街道办和光明农场实现最终分离,结束了“光明农场”政企合一的历史,但人们仍习惯上称光明(街道)这个地方为光明农场。

光明办事处前身属于原公明镇。

1958年由华南农垦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广东省外事办、华南亚热带科学研究所5个单位组建,占地54.6平方公里,原名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随后由于管辖隶属关系和本身经济结构的改变,先后改名为光明农牧场、光明畜牧场和光明华侨畜牧场。

1988年8月,体制下放给深圳经济特区,当时设有14个公司、30个工厂、7个奶牛分场、1个公牛站、14个农林业队。

1999年根据深国资委有关文件规定,光明农场实行政企分开,划归市商贸控股公司管理,为市属国有一类企业。1999年3月15日,深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理顺光明华侨畜牧场体制彻底实行政企分开的实施方案》(深府〔 1999〕49号),初步解决了光明华侨畜牧场政企不分的问题。原则上将农场作为企业归属深圳市商业控股公司,社区部分设立光明办事处,作为宝安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下辖9个社区。

2002年6月,光明街道办和光明农场实现最终分离,“光明农场”政企合一的历史告终。

2007年,深圳市将原属宝安区的公明街道、光明街道合并成立光明新区。

深圳光明区光明街道房屋租赁备案登记在哪里办理

深圳光明区光明街道房屋租赁备案登记办理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光侨路与体育公园交汇处;办公电话:0755-。(租赁凭证网上办理入口见文末提示)

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二楼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位置指引:B662路/B660路/M532路/M218路/B949路农业科技园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