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房屋的范围(什么样的房屋属于维修什么样的房屋属于翻建标准是什么)
- 作者: 沈昕云
- 发布时间:2023-09-08
什么样的房屋属于维修什么样的房屋属于翻建标准是什么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试行)>>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4年11月8日
2修缮工程分类
2.1按照房屋完损状况,其修缮工程分类为:翻修、大修、中修、小修和综合维修。
2.2翻修工程。
2.2.1凡需全部拆除、另行设计、重新建造的工程为翻修工程。
2.2.2翻修工程应尽量利用旧料,其费用应低于该建筑物同类结构的新建造价。
2.2.3翻修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完好房屋标准的要求。
2.2.4翻修工程主要适用于:
2.2.4.1主体结构严重损坏,丧失正常使用功能,有倒塌危险的房屋。
2.2.4.2因自然灾害破坏严重,不能再继续使用的房屋。
2.2.4.3地处陡峭易滑坡地区的房屋,或地势低洼长期积水无法排出地区的房屋。
2.2.4.4无修缮价值的房屋。
2.2.4.5基本建设规划范围内需要拆迁恢复的房屋。
2.3大修工程。
2.3.1凡需牵动或拆换部分主体构件,但不需全部拆除的工程为大修工程。
2.3.2大修工程一次费用在该建筑物同类结构新建造价的25%以上。
2.3.3大修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基本完好或完好标准的要求。
2.3.4大修工程主要适用于严重损坏房屋。
2.4中修工程
2.4.1凡需牵动或拆换少量主体构件,但保持原房的规模和结构的工程为中修工程。
2.4.2中修工程一次费用在该建筑物同类结构新建造价的20%以下。
2.4.3中修后的房屋70%以上必须符合基本完好或完好的要求。
2.4.4中修工程主要适用于一般损坏房屋。
2.5小修工程
2.5.1凡以及时修复小损小坏,保持房屋原来完损等级为目的的日常养护工程为小修工程。
2.5.2小修工程的综合年均费用为所管房屋时造价的1%以下。
2.6综合维修工程
2.6.1凡成片多幢(大楼为单幢)大、中、小修一次性应修尽修的工程为综合维修工程。
2.6.2综合维修工程一次费用应在该片(幢)建筑物同类结构新建造价的20%以上。
2.6.3综合维修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基本完好或完好标准的要求。
2.6.4综合维修的竣工面积数量在统计时进入大修工程。
注:以上提及的“完好房屋”、“基本完好房屋”、“一般损坏房”、“严重损坏房”等,其概念区分,详见《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
1、房屋的修缮,均应按照租赁法的规定或租赁合同的约定办理。2、市政污水(雨水)管道及处理装置、道路及桥涵、房屋进户水电表之外的管道线路、燃气管道及灶具、城墙、危崖、滑坡、保坎、人防设施等的修缮,由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3、房屋修缮,应注意做到:(1)与抗震设防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地区,凡房屋进行翻修、大修时,应尽可能按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鉴定加固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中修工程也要尽可能采取抗震加固构造措施。(2)与白蚁防治相结合。在白蚁危害地区,各类修缮工程均应贯彻“以防为主,修治结合”的原则,做到看迹象、查蚁情、先防治、后修换。(3)与预防火灾相结合。在大、中修时,对砖木结构以下的房屋应尽可能提高其关键部位的防火性能;在住房密集的院落,要尽可能留出适当通道或间距。(4)与抗洪防风相结合,对经常受水淹的房屋,要采取根治措施;对经常发生山洪的地区,要采取防患措施;在易受暴、台风袭击的地区,要提高房屋的抗风能力。(5)与防范雷击相结合。在易受雷击地区的房屋,要有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查修理。4、在确保居住安全及财力物力可能的条件下,应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农村房屋翻修政策法规
土地使用者翻建房屋的法律规定是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规定审批程序办理。
一、土地使用者翻建房屋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农民宅基地审批程序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农村村民,应向本集体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由村民委员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农村宅申请报批时应分为原地翻建和异地新建两种情况分别报送相关材料。
1、属于原地翻建的,应报送;
(1)农村村民用地申请书;
(2)农村村民建设用地审批表;
(3)户口簿复印件(与原件核对);
(4)原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2、属于异地新建的,应报送:
(1)农村村民用地申请书;
(2)农村村民建设用地审批表;
(3)户口簿复印件(与原件核对);
(4)属于建新交旧的,提交原集体土地使用证,申请人与村委会签定归还旧宅基地合同;
(5)城镇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在农民新村内建住宅的,应有县人民政府农民新村批复并提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选址意见书及规划许可证。
土地的使用者如果要翻新重新建造房屋的话,那么还是需要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只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够进行办理,说要使用耕地的话,那么就是向当地的人民政府来进行报批,还需要提交相应的,原来的土地使用证,以及其他的材料。
翻建与翻修的区别及政策
区别:建筑、政策、地基、规模、原因不同。
一、建筑
1、翻建一般适用于农村村民住宅建设。
2、翻修可以在任何建筑上进行。
二、政策
1、翻修的政策是根据《城乡规划法》第41条的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土地使用者翻建房屋的法律规定是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批。
三、地基
1、翻建是在原有宅基地上建设房屋,但是也可以重新打地基。
2、翻修是不改变房屋的地基,只是在房子的表面进行修缮。
四、规模
1、翻建相当于重新修建房屋,规模稍大,包括了地基建设、墙面修筑、粉刷刮白、室内装饰等所有的过程。
2、翻修只是对于房屋表面的修缮和维护。例如重新刮白、室内设计等。
.jpg)
五、原因
1、翻建的原因大部分是经济导致的,当经济收入足以支持重新修建房屋时,就会对原住宅进行翻建,甚至是扩建。
2、翻修一般是由于房屋居住时间过长,导致墙面脱落、地板老化、装修落后等,才对房屋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