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印尼古风装修风格(什么是印尼风格印尼风格具有哪些特色)

  • 作者: 白俐瑶
  • 发布时间:2023-09-06


什么是印尼风格印尼风格具有哪些特色

印尼风格向人们诠释了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印尼风格散发着独特的自然古朴气息,这种风格符合了当下的复古风。今天,小编将与大家一起来探究什么是印尼风格,一起了解印尼风格具有哪些特色。

一、什么是印尼风格

1、印尼风格的简介

印尼风情,作为该文化在家居艺术上的延伸,完美的诠释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含义。无论是家饰、家具、或是家居布局,在迎合现代审美观的同时,无不散发着自然古朴的气息,潜移默化间将居住者带入平和舒缓的意境中。

2、印尼风格的起源

首先要从印尼风格艺术开始谈起。由于地源上的原因,东南亚诸国艺术风格相近,但细细品味,却各具特色。泰国风格,崇尚使用极端强烈的色彩,产生视觉冲击力。马来风格,气质原始古朴,野性十足。而印尼风格,主要以巴厘岛风情为代表。千百年来,岛上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纯朴的民风,创造出了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二、印尼风格具有哪些特色

1、强调婉约、妩媚的风格

印尼装修设计喜欢恬淡安静的风格,也喜欢浓丽到眩晕的色彩。早期的印尼风格强调婉约、香艳和妩媚,但是随着生活在积累中沉淀,也摒弃了一些浮华,把耐看的经典元素沉淀下来,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新东南亚风,或者可以称之为经典东南亚风。在此种风格下,家居物品更多地融入了现代简约手法,将亚洲文化凝结成象征意味浓郁的系列符号,并通过不同材料和色调的搭配,在保留自身特色之余,产生了更丰富多彩的变化。

2、选用朴实家具进行搭配

东南亚风格的许多家具样式与材质都很朴实,但是善用各种色彩,通过软装饰来体现其绚烂与华丽,使总体效果看起来层次分明、有主有次,搭配得非常合适。

印尼风格因具有婉约、古朴、自然的特点而成为了最具风情的设计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设计中融入印度风格的婉约风格,运用朴实的家具进行搭配,使室内的环境更加舒适美观。

古代建筑有哪些

1、故宫

故宫太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

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殿内更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七十二根罕见楠木大柱支撑整个大殿。

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

2、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4、黄鹤楼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

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蛇山头。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

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

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

5、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

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太清宫俗称下宫。“峰抱三方列,潮迎一面来”,位于崂山南麓,太清湾北岸宝珠山之老君峰下。

三面环山,大海当前,局势之雄,当推崂山第一。据元代大学士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宫建于宋代初年。又据《太清宫志》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曾在此处创三官庵。唐天祐元年(904年),道士李哲玄又在今三皇殿处建三皇庵。

宋建隆元年(960年),道人刘若拙被敕封为“华盖真人”,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公元980年前后在此处创建太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拙政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