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农田一层别墅最低成本(别墅与庄园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区别两者)

  • 作者: 楚熙
  • 发布时间:2023-08-28


什么是农村庄园建设

“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生产生活设施向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实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针对农村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村庄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广“四种模式十大类型”,建设新农村庄园,各好的建设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文明为标志的新型社会形态,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统一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产生背景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特殊的过程。通过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这一关键时期,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问题,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前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及时提出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政策。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我们规划未来五年农村发展战略的一张新的路线图。然而建设农村庄园是建设新农村的又一新方法。

农村庄园建设要依托产业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出路在工型。组织大批农民到工业园、工业小区培训和务工,人均月平均务工收入相当于务农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优势产业型。扶持优势产业,使其规模变大,加快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亦工亦商型。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思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发展非农产业。用城镇化带动农村庄园的发展。

搞好规划造新村模式为引导农民走庄园化发展道路,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县城与小城镇、小康村、工业园区与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一个县城、几个小城镇、几百个小康村“三位一体”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种类型,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城市小区型。聘请专家搞好庄园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城镇商住型。规划既有新农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区化新城镇。三是山岗别墅型。坚持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当集中、科学布局、节约耕地、体现小康”原则,建设小康新村。四是农村社区型。按照“农村社区化、社区城市化、城市生态化”要求,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庄园的建设。

整理改造变新村模式是坚持把旧村庄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分布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新农村,从而建设农村庄园。一是扩建治理型。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其周围扩建新区,吸引周围自然村向新区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对原规划建设还好的村庄,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要求进行改造治理,使旧貌换新颜,旧村变新村。按照整体规划,分住宅区、产业区、休闲区、服务区建设新农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一个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农村庄园。

自然和谐出新村模式建设庄园是通过长期不懈地植树造林,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山水优势,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庄园型新农村。如,大塘埠镇长岗上连塘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一座山头一幢房、一片果园一口塘、一栏生猪一个池”形式建设小康楼,建成了信丰独有的生态农庄型新农村。西牛镇牛颈村罗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办法,组织全体村民户平集资1300元,大规模地进行“三清三改”,建设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新村,实现村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庄园的基本建设模式有1、资源型。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山西省提出采取积极发展燃用型煤、大力推广节煤炉、改造乡镇工业锅炉、改造砖瓦窑、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加快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建设。2、工业型。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庄园建设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某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正是一种庄园式的发展,它的综合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3、生态型。所谓生态型庄园,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如:遵义人把近年来在全市普遍实施的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它一些特色农业统称为“生态型农村经济”,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条建设庄园经济奔小康的“绿色”通道。4、城镇型。所谓城镇型农村庄园,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建文明村镇,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全市共有20个建制镇分别被列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江西省200个中心镇行列。宁波市在编制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型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生活更富裕。5、农庄型庄园。所谓农庄型庄园,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也正符合了农村庄园的建设。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沙浏阳市把建设现代农庄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依托烟叶、茶叶、花卉、花炮等产业,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使农田变股田,农民变股民,建起了农民别墅,过上了“城市生活”。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庄园。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庄园,也即城郊型新庄园,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县凤山村(距县城4公里),立足主导产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四川省新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乐山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农村庄园有大有小,大有大得好处,小有小的特色优势。如何大力发展农村庄园经济:

(一)跳出庄园发展庄园1.把各种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要围绕品牌做大文章 2.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农业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搞好农业工业,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而实现庄园经济。一是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对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精度加工,发展深加工工业;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使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把农业加工业做成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3.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新做优庄园。“新”就是新思路,是要走工业化、产业化之路。新模式就是要大力发展庄园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引导建立农村自治的各种专业协会、服务公司、联合体等等,搭起市场-政府-农民之间的桥梁。“优”即①结构优:要围绕农业工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建好“第一车间”;方法优:就要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和良法的推广应用;③品质优:我们的农产品要体现安全、生态、绿色的品质;品牌优:要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增强市场占有率。

(二)走出庄园繁荣庄园1.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发展小城镇建设,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从而推进庄园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下大力气制定和完善庄园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城镇集中,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到庄园经商办企业,引导小企业向庄园集中。三是变灾害为机遇,科学规划,高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加快庄园建设,把农村的经营大户、有钱的农民吸纳到庄园来,把过剩的劳动力引到庄园来经商,发展服务业,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繁荣2.推进现代物流向农村庄园延伸。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庄园物流体系,增强产业化经营中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经营。支持超市进庄园,农资进超市,实现连锁经营,物流统一配送。通过在农村庄园发展连锁超市,可加快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实现工农的有效对接。连锁超市在农村庄园的发展,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商业的服务,同时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3.抓好生态文明新农村庄园的建设。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庄园。着重治理农村庄园中的“脏乱差”问题,摒弃存规陃习。要做到农村庄园中的“五化”、“五通”、“六有”。“五化”即美化(内外墙抹灰、外墙涂料)、硬化(铺设混凝土的村内道路)、净化(实现家家户户“一池三改”,建有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实现人畜分开;村内建有下水道、垃圾池)、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亮化(有路灯)。“五通”即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闭电视和信息。“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业余文艺队、有功能齐备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文体娱乐活动场所、有标准的宣传栏。增强农民生活环境意识,努力建设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农村生活环境。4.建立农村庄园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庄园公共事业。尽可能地提供农村庄园公共品,加快通村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庄园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和建立文艺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总之,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庄园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庄园的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减少农村庄园中的农民富裕农村庄园中的农民 1.依托工业化的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庄园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商人和市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整个农村改革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要抓住东部地区闹民工荒、能源荒的弱势,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优化环境,把那些非资源有科技含量、劳动密集的企业引过来。同时发展好本市的旅游业、服务业等,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转非”提供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使农村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大大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2.引导和促进农村庄园土地合理流转。积极探索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一是农民以合理的方式把土地出让给经济能人,能实现双赢。经济能人通过承租等方式获取土地实现规模生产,如大规模发展桑蚕、柑桔、水产、养殖业等等。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村庄园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庄园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当前,户籍制度、用工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一些制度性壁垒在很大程序上制约了农村庄园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此,一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庄园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农民定居庄园的一切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主要是妥善解决农民进庄园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当兵、招工、提干、就业、公共卫生、文化和受教育的机会。在受教育方面,对进庄的子女读书免收借读费、赞助费等等。4.认真抓好劳务经济。一是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离土离乡闯富路,促进以工补农、以工富农、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努力实现由个人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由盲目松散的无序流动向计划紧密的有序流动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就业转变。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同时,积极搭建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四就是要出台政策鼓励打工者回庄创业,带动经济发展。

(四)推进现代农村庄园建设(1)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2)加强农村庄园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庄园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庄园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庄园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3)稳定发展庄园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4)积极推进庄园农业的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5)发展庄园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6)加快发展庄园的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庄园的建设还有着积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庄园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庄园的数量逐步增多。目前,我国的农村庄园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庄园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庄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庄园的建设正在飞速的发展,这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重视农村庄园的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庄园的吸引力,从而更好的发展农村庄园,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庄园的建设!

别墅与庄园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区别两者

别墅与庄园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区别两者

别墅是指独门独户独院,两至三层楼形式,除“居住”这个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体现生活品质及享用特点的高阶住所,现代词义中为独立的庄园式居所。即别野,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

典型的庄园中有一幢大屋或城堡,由田地、农舍、牧场和林地所包围,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庄园都能自给自足。一些剩余的日用品可以与其他庄园作贸易以互补不足。随着中古时代演进以及城镇市场的发展,庄园开始变得专业化,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少数几种商品,有些庄园会专门生产起士、猪只、葡萄酒或蔬菜来维持生计。

区别大了即别业,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追溯其起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起始点。我国古代也很早就出现了别墅,大的有帝王的行宫,将相的府邸,小的有富商巨贾地主乡绅的山庄、庄园。别墅在国外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别墅主要是师承国外工业**后的开发理念。按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山地别墅(包括森林别墅)、临水(江、湖、海)别墅、牧场(草原)别墅、庄园式别墅等[3]。多建在城郊或风景区。中国古代称别业、别馆。 3世纪,义大利山坡地带出现台阶式别墅。中国西晋出现别墅,如洛阳石崇的金谷别墅。此外,历代著名的别墅有唐代蓝田王维的辋川别业、明代苏州的拙政园、清代杭州的金鳛别业和北京的勺园。近代、现代最具特色的别墅有: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勒·柯布西耶伊别墅等。别墅设计要点是:因景、因地制宜,布局灵活,体型轻巧,结构简洁。真正说起来,中国最早的别墅是叫别业,所谓别的意思就是第二。在国外第一居所的房子叫做house,第二居所叫villa。 villa最早出现在中国时,经常翻译成三种,有的时候叫别墅,有的时候叫庄园,有时还叫城堡,不管怎么翻译这个东西都是国外独立庄园生活的代称。在中国明代时期,别墅这一叫法经常能够见到,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营别墅于牟驼岗,以娱两尊人。”当别墅多起来的时候,一个庄园和另外一个庄园联起来就成了庄园区,这是我们现在别墅区的原形。别墅与普通住宅相比,除了基本功能相似之外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别墅是一种带有诗意的住宅,它代表着人类的某种理想。我们现在常说的别墅,实际上涵盖了国外的两种物业型别:一种是HOUSE,一种是VILLA。如果直译过来,HOUSE应该是房子、住宅;而VILLA才应当是别墅。事实上,我们国内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所销售的大部分别墅,并不是VILLA,而是HOUSE。那么,如何区分VILLA和HOUSE呢?简单地说,VILLA是SECONDHOME,即第二居所;而HOUSE则是第一居所,是一个家。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别墅私家园林多数表现为私家园林。它最早在中国就叫别业,望文生义可以理解为第二处物业。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古代别墅与国外别墅在定义上是一样的。因此,与HOUSE对比,VILLA属于理想,而HOUSE则属于现实。设计HOUSE时,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布局如何合理,分割槽如何明确,家里要住几口人,东西往哪儿放,车往哪儿停,一切都与锅碗瓢盆有关系--这是居家过日子。而设计VILLA时,最重要的是要看它符不符合我们的理想:如果亲水是你的理想,那么就要看这个VILLA是否跨到了水面上;如果登山是你的理想,那么就可以干脆把VILLA的墙面设计为原来的岩石……偷得浮生半日闲,是VILLA生活的最好写照。所以,HOUSE建在城里或者靠近城区,而VILLA则来到了山野之间。按照中国话来说,“墅”就是野外的房子,“别墅”就是另外的房子,也就是第二居所。节约土地对咱们国家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咱们国家人均土地量是0.1公顷,还不足世界其他国家的二分之一。此外中国人口众多,有些地方常年干旱、缺雨,粮食产量也不高,就这样来说,对于耕地的爱护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的社会是有档次的,有的人有条件,就像汽车一样,有宾士、有宝马还有宝马车更高阶的,但它毕竟是少量的,大多数还是像桑塔纳之类的广大群众可接受价位的汽车,所以在咱们国家节约土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90%是集约式的,但是不要“一刀切”,可以采取经济平衡。别墅收钱可以收多一点,而不是收老百姓的。别墅或者说第二居所如果在荒山或者人比较少的地方,只要不是保护区,我觉得这种别墅要努力建,反正荒地闲著也是闲著,建了房子后,国家还可以征收一定的税。但是这种地方必须要有污水处理,还要接电通水等等。这样总比现在很多一个一个的小村庄,占去农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要好得多。欧洲一些人对北京的正南正北不太理解,欧洲人盖一栋别墅先看经纬度,夏天什么风多,他们能拿出资料来,我们说要盖正南正北,又拿不出资料来。欧洲人能保证夏天不用空调,冬天不用暖气,这跟朝向、跟自然风非常有关系。节能是维护结构,还有一块是智慧化。其实目前别墅主要是装置的监控、家电装置、节能的家电。很多家庭“跑冒滴漏”自己都不知道,一个月用了70吨水才知道。有了能源分析软体,随时给你设一个能源模型,他会告诉你们家这个月应该用多少电、多少水,当你超过这个资料的时候它会及时发现。至于生态规划,因为我们做智慧化的,并不关心理念问题,我们关心的是这个理念出来能不能实现,比如地热的利用等等,现在为什么不能普遍利用,主要是因为生产的问题,只是个“示范工程”。现在规划的污水处理也好垃圾处理也好,都只是“示范工程”。生态规划第一个理念是必须要商业化,而不是稳定不稳定的问题。比如说太阳能很成熟,大家都敢用,像地热、地冷都是很特殊的装置,现在有些装置都是纯进口的,在国外都是尖端的一些装置,可以引进,不过维护怎么办?现在很多节能的装置外国人来维护,每天按美金算。维护生态的这些装置、工程,一个是投入,一个是怎么可持续,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买个房子怎么也要住上10年20年,不是一天两天。别墅生活,人生梦想的家园。随着生活品质的迅速提高,普通商品房已不能满足富有品位的成功人士的置业需求,强休闲度假别墅烈追求更加高尚的居住格调与生活品质,逃离嘈杂的都市喧嚣,回归纯朴自然的别墅生活已成为广大城市菁英们的共识。然而,由于传统别墅远离城市,生活成本高,配套薄弱,只能做为第二居所周末度假之用,别墅使用率一直不高,随着别墅开发理念的成熟,集居家度日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市别墅悄然兴起。拥有别墅,意味着:1.你处于社会最富裕阶层或最特权阶层,可以看作“富贵”的象征;2.你还有闲暇享受自然自在的生活,即富贵且有闲……这接近于西方真正的中产阶级标准。所以从最一般意义上说,别墅,是你成功人生、不虚此生的标准庄园庄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中国古代包括有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根据庄园主的地位,庄园有不同的名称。皇室的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地主的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称常住庄。中世纪英、法等国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宅邸中的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

别墅和庄园的区别在哪里?

国土资源部对别墅的定义:是指独门独户独院,两至三层楼形式;占地面积又相当大,容积率又非常低。

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最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形式,带室内车库。像很多亚别墅、类别墅,如:“四层独立洋房”、“联排排屋”、“双拼排屋”、“叠加排屋”都是高档住宅,也叫排屋洋房,不是别墅。

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如,在1万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4。

规划对低密度住宅的大体标准概念,高层低密度住宅容积率不大于2.2;多层低密度住宅容积率不大于1.2;排屋(亚别墅、类别墅)容积率不大于0.7;别墅容积率不大于0.35。

2006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中国一律停止别墅类房地产专案供地和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并对别墅进行全面清理。”同时明确,联排、双拼以及town-house等低密度住宅不属于别墅范围,而被划入高档住宅范围。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对市场供应量的控制必将引发独栋别墅在售专案的价格高涨。

自停批别墅用地的政策出台以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便成为别墅的最大卖点。而兼得城市生活便利与低密度住宅形态双重特点的别墅,更是日趋绝版之势。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决定了别墅产品相对其它住宅产品而言,更能保值增值。尤其是高尔夫别墅产品,在国家对“别墅和高尔夫用地双禁”政策下,高尔夫别墅资源更显严重稀缺,使其更具大幅度的升值潜力。

中国各地在2009年只剩下很少没卖完的别墅或个人转让的别墅,目前已没有新的别墅楼盘了。拿了土地还没开发,已不能开发别墅专案,也只能开发排屋洋房类的高档住宅。所以,把别墅定义搞清楚就知道了。

典型的庄园中有一幢大屋或城堡,由田地、农舍、牧场和林地所包围,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庄园都能自给自足。一些剩余的日用品可以与其他庄园作贸易以互补不足。随着中古时代演进以及城镇市场的发展,庄园开始变得专业化,能够更有效地生产少数几种商品,有些庄园会专门生产起士、猪只、葡萄酒或蔬菜来维持生计。

庄园的主要人口是非贵族和非专业的农民。庄园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表现在庄园可以容纳人的数量为一定,可通过庄园规模的大小来判定人口数量。

别墅和庄园的区别

别墅只是一栋二层小屋,而庄园还包括农场和牧场有一定的土地。

中外别墅的区别在哪里

中外别墅区别在哪?

在欧州多数国家别墅百分之九十必然会设计密室,一个没有密室的别墅是不完美的,而现如今这个融入了现在智慧科技的行业在中国竟然为多数高阶人群所不知,香港狼牙国际智慧家俱有限公司做为密室行业的领航企业,汇集了多个国家设计精英组成强大的设计师沙龙,密室只是本公司其中一项高阶设计产品,狼牙国际旗下产品全部为社会精英精心设计制作,主要分为总裁智慧办公系列,豪宅智慧家俱系列,密室订制系列,别墅超级防盗系列,英国进口别墅雷鸟车库等等,本公司任何一款产品均为专利并为目前国内市场独家经营,产品不但以其科技现代感著称,更能带来史无前例的视觉震憾效果,让我们服务的同时和高品味的您一同迈进时代的最前沿!

四合院与别墅的区别在哪里

一建造标准有区别。建造四合院有标准的规格和形制,别墅可以多种多样。

二地域的区别。四合院只有中国华北地区有,别墅中外哪都有。

三四合院的院子在里边,别墅的院子在外边。

四四合院是单层的平房,别墅是多层的楼房。

五别墅即别业,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而四合院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

暂时想到这么多,仅供参考。

什么叫叠加别墅什么叫复式楼两者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两者除了产品根本不同,生活形态也根本不同。祺苑推出的叠加式别墅,其实是借鉴于此时欧美市场上流行成熟的独立式叠加住宅改良而成。比如,市场的复式住宅多是一梯数户,且多是顶层单位,而叠加式别墅是整栋楼都是复式单位,并改良为一梯四户或六户,另加设空中花园,使业主进门,就像回到一片视野开阔的空中庭院。叠加别墅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源于英国诺丁汉,风行于美国、澳大利亚,为众多豪门巨贾所钟爱。它以营造有天、有地、有花园的私密生活空间,实惠于独幢的价格,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地形成热销。叠加式别墅——有人称之为“高性价比的豪华”。它看起来就象把独立别墅一栋栋叠加起来,外观像多层,内部空间却具有独立别墅的一切元素。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糅合了别墅与洋房的特点,介于复式与别墅之间的住宅产品,它的好处在于它既富有别墅的功能,比一般复式或公寓要高档得多,不像普通别墅那样简单的两层叠加,从人气指数上讲,叠加式别墅比普通别墅更高,它是一种不脱离群体,节约土地的设计。叠加式别墅一般情况是:四、五层高的住宅,下面一、二层是一套别墅,上面三、四层又是一套别墅。和现有房型相比,叠加别墅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脱离了传统房型平面布局的束缚,将家居的主体功能,划分为独立的几大部分,立体分布于几个楼面,使房间私人性的空间,卓然彰显。叠加式别墅价格效能比魅力独具,新型叠加别墅品质更具人性化。为了拔高容积率,上一代中心区叠加式别墅往往以小间距、排排坐的兵营式格局示人,结果使居住空间显得局促而压抑;经过设计师精心改良,新一代叠加式别墅不仅间距拉大,更将别墅巧妙穿插于花园中,再充分利用房间面宽和户外景观,将花园、别墅、居者自然融为一体。楼盘地块总体起点高。大规模成片土地、高起点统一规划、高绿化率、低容积率、大型交通设施提前配置,是次中心区新造叠加式别墅土地的特点,它为社群营造出了一个舒适、生态的绿色居住环境。综合归纳起来,叠加式别墅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低层:大部分叠加式别墅是四至五层。由于层高受限,通常是两套别墅住宅上下叠加;第二.低密度:叠加式别墅容积率大致在1左右。这个容积率比联体别墅要高,但比多层公寓要低;第三.房型面积:介于公寓与联体别墅之间,叠加式别墅建筑面积多在150平方米以上,大多数在2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一梯两户,另加设空中花园,使业主进门就像回到一片野开阔的空中庭院。第四.具有别墅的所有要素:下单元住户拥有小花园,上单元住户拥有面积较大的露台;良好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每户有入户花园或阳台花园;架空层避免了潮溼和视野不开阔;建筑科技含量高;设计多种回家方式,彰显业主的尊贵身份;相比其他别墅型别价格较低。

led和lcd的区别在哪里两者之间如何辨别和选择

LED是发光二极体,LCD是液晶显示器,这是不同的两类光电器件。从外观就可辨别。

公寓和别墅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呢

多层住宅一般最高在五层,没有电梯;高层在9—11层,通常有电梯;而小高层指11层往上的楼房;别墅现在***有关部门刚批的该叫低层住宅,就是最高三层,面积偏大,而且带院子,别墅的物业费通常要比多层高。

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很多内容,如:

1、交通。主要有村屯内的道路硬化(水泥路);通屯道路的建设,多数建为三级、四级公路。

2、水利。主要有农田灌溉水利建设;地头水柜建设;人畜饮水蓄水池;水库大坝加固及河道防洪堤建设等。

3、农村电力和农村能源。主要有农村沼气池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等。

4、农业产业和农村市场。主要有各种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各种瓜果蔬菜、牲畜生产基地);各乡镇的农贸市场建设。

5、环境生态。主要有水流域治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建设等。

6、文卫教建设。文化体育建设主要是建设一些文化阅览室、体育运动场所(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卫生建设主要有乡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教育建设主要是为乡村小学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等。

7、广播电视建设。主要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8、村部建设。主要指乡镇里各村的办公楼建设,现在还有那个农事村办服务点的建设,都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

我所知道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二:“基础设施”有哪些主要类别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

参照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2)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直接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总的来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1)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

A.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B.供水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C.交通运输系统: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D.邮电通讯系统: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E.环保环卫系统: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F.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2)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A.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B.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C.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3)社会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4)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A.生产性

B.公用性和公益性

C.自然垄断性

D.成本沉淀性

E.承载性

F.超前性

G.系统性

不同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配套有不同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在形态上具有固定性,实物形态上大都是永久性的建筑,供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长期使用,不能经常更新,更不能随意拆......>>

问题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那些项目?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问题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

[编辑本段]建筑材料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

问题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体制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例,尽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近20年,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还普遍存在许多制度性、技术性、操作性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社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又过窄,而且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完成,贷款业务又进一步萎缩;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将部分分支机构从县乡退出;农业的保险制度落后,农业商业保险规模小,险种单一。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业银行及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农村吸储能力很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却较少;城市信用社下乡揽储挖走部分资金,转向城市。三是缺乏农村特点的贷款担保制度。在现行信贷政策下,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难以得到需要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等三方面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

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1)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缺乏后劲。一是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其占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的比重,“六五”时期为5.1%,“七五”为3.3%,“八五”为3%,可见逐年减少。由于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全国约有1/3的水库带病运行,60%的排灌工程急需维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逐年下降,遭受灾害面积逐年扩大。二是农业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比重不到0.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利益的驱使,社会、企业和农户对农业的投入也不多。没有建立国家、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税收、农产品价格补贴等体系和运行机制,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品种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产品增值困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缺乏科学的区域布局等等。

(3)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持续提高。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少,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耕地缩减、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导致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难以保证。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信息等服务滞后。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推广和服务为主,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队伍膨胀、机制不活、负担太重、观念滞后、服务能力低、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低等各种问题,很难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

(5)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个体贩运户规模小且不稳定,区域市场发育不全,大宗农副产品难以及时有效地销售出去,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的流通要求。

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改革开放以未,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问题六: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吗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农田建设是指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建设,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蕖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灌得进,排得出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具体标准:

1、土地连片集中,每版面积在200亩以上。

2、农田格式化,每块面积一般2-3亩,田间高低不大于5厘米,耕作层在30厘米以上。

3、水利排灌设施配套,干支渠道实现三面光。努力争取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治涝标准10年一遇,抗旱能力70天以上,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作物生长的深度,

4、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通畅,保证农业机械下田作业。

5、田间骨干道路,主干路两边营造绿化带。

问题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很多内容,如:

1、交通。主要有村屯内的道路硬化(水泥路);通屯道路的建设,多数建为三级、四级公路。

2、水利。主要有农田灌溉水利建设;地头水柜建设;人畜饮水蓄水池;水库大坝加固及河道防洪堤建设等。

3、农村电力和农村能源。主要有农村沼气池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等。

4、农业产业和农村市场。主要有各种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各种瓜果蔬菜、牲畜生产基地);各乡镇的农贸市场建设。

5、环境生态。主要有水流域治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建设等。

6、文卫教建设。文化体育建设主要是建设一些文化阅览室、体育运动场所(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卫生建设主要有乡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教育建设主要是为乡村小学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等。

7、广播电视建设。主要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

8、村部建设。主要指乡镇里各村的办公楼建设,现在还有那个农事村办服务点的建设,都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

我所知道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农业耕地能办贷款吗

可以抵押贷款。

土地流转新政策

1、加快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登记意义深远,确权以后有利于土地流转。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十分紧迫繁重,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和土地流转者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2、规范土地流转

但目前土地流转存在农民自行流转多、报村和乡镇批准备案少,口头协议流转多、签订书面合同少等诸多问题,尽快制定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迫在眉睫。各地政府应逐渐严格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流转程序,完善合同管理,流转合同标准化,流转期限不得超过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期的剩余年限。一旦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度大,缺乏法律保障。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近几年各省市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3、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就意味着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在农地流转不断扩大及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将会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创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搭建土地交易平台

伴随着土地流转制度出台,加快了各地相继实施农地流转试点,就直接促进农村产权交易所的成立,为农地入市搭建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县乡村三级宽带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公开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对流转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及时为广大农户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土地登记、信息发布、合同制定、纠纷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

5、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

2014年号文件已经开始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将是盘活农村资源的契机。一旦土地能实行规范化流转,那么抵押贷款就成为可能,土地就能产生增值。同时让农地在生产、生活中可创造更宽松的经营渠道,激发一批承包大户的积极性。开展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了种植大户因资金短缺不能满足规模种植需要的问题,有效破解了种田大户发展的资金"瓶颈"难题,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而且有助于涉农金融机构探索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加快建立农村现代金融制度,促进了农村地区加快对耕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发进度、完善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及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6、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农地入市有两个前提,第一它必须是经营型的建设用地,第二必须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针对已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政府要在夯实土地权能的同时改革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建立科学的、多元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和就业制度。农业创富者们也希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能为城乡土地的流转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服务平台。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表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7、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作为农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本可为农民进城提供第一笔资金,但在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宅基地的流转仍受到诸多限制。允许流转户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市场流转方式出让承包地、房屋、合规面积的宅基地并获得财产收益。这将解除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虽然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线之一,但目前宅基地管理依然停留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框架内。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体既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是其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城镇居民。从物权平等的角度看,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体范围缺乏正当依据。

结语: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和规范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宅基地管理,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2014年两会,农业创富者们期待,土地流转有利于更加高效、经济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流转将促进传统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上游的种业、饲料等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大企业市场份额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知识: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为引导农村土地(指承包耕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按照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典型示范引导,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避免走弯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经营规模适度,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二、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三)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方便群众查询,利于服务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切实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地方全面负责的要求,在稳步扩大试点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在工作中,各地要保持承包关系稳定,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坚持依法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政策,按照规定内容和程序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依靠村民民主协商,自主解决矛盾纠纷;从实际出发,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为基础,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依据,采用符合标准规范、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方法;坚持分级负责,强化县乡两级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工作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具体工作指导意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三、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五)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优先权。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原则上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且需经发包方同意。以其他形式流转的,应当依法报发包方备案。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按照全国统一安排,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

(六)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防止少数基层干部私相授受,谋取私利。严禁通过定任务、下指标或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七)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土地流转服务主体可以开展信息沟通、委托流转等服务,但禁止层层转包从中牟利。土地流转给非本村(组)集体成员或村(组)集体受农户委托统一组织流转并利用集体资金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流入方收取基础设施使用费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或其他公益性支出。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使用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依法保护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流转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续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

(八)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通过农民的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九)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原有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归属由承包农户与流入方协商确定,新增部分应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照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对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符合申报农机购置补贴条件的,要优先安排。探索选择运行规范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抓紧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允许用粮食作物、生产及配套辅助设施进行抵押融资。粮食品种保险要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愿保尽保,并适当提高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应配套办法,更好地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服务。

(十)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建设。严禁在流转农地上建设或变相建设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别墅、私人会所等。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栽树及其他毁坏种植条件的行为。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坚决查处通过“以租代征”违法违规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坚决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利用规划和标准引导设施农业发展,强化设施农用地的用途监管。采取措施保证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的行为。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不符合产业规划的经营行为不再享受相关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合理引导粮田流转价格,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一)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要继续重视和扶持其发展农业生产。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分级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加强示范引导。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并优先流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农户。

(十二)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为承包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服务,通过统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意愿,可以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各地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

(十三)加快发展农户间的合作经营。鼓励承包农户通过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农户入股土地生产性能评价制度,按照耕地数量质量、参照当地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计价折股。

(十四)鼓励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支持农业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支持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相互持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地方扩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资金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快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管理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可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综合运用货币和财税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分散规模经营风险。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十六)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严格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浪费农地资源、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遭受损失。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监督检查,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对符合要求的可给予政策扶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各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巩固乡镇涉农公共服务机构基础条件建设成果。鼓励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服务范围。大力培育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发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粪污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支持建设粮食烘干、农机场库棚和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业灌溉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鼓励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鼓励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建立健全购买服务的标准合同、规范程序和监督机制。积极推广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十八)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善农业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涉农专业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规模,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把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建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十九)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利用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渠道,深化行业合作,推进技物结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与农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服务,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

土地问题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办事,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农村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开展试点试验,认真总结基层和农民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牢固树立政策观念,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相应机构承担农村经管工作职责,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制度,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