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样还是先报价(如果你是国外的客户,你是先钱订单还是先看样衣)
- 作者: 沈骁恒
- 发布时间:2023-08-23
投标报价在工程预算之前还是之后
投标报价在工程预算之后的。
基本流程是这样的:甲方做好预算(或者找咨询单位编制好预算),这个预算一般包含两个东西(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甲方将工程量清单公布给社会,投标单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自己去套价,在套出的总价的基础上编制投标文件,甲方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哪家单位中标。
如果你是国外的客户,你是先钱订单还是先看样衣
先看样衣。
如果时间足够,可以先让供应商打样,这时候顶多支付一些样品费。如果时间不够用,你想先比价,那除了仔细了解供应商要使用的材料与工艺外,你事先得对供应商的能力心中有数,不要单子拿下了,东西设计得上不了台面。这需要长时间合作的积累,使你信任这个供应商对下游工厂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许多人常常纠结,到底是先打样还是先比价?先打样,要所有的供应商都制作出样品,样品合格的再进行比价,这时候采购担心价格就降不了了。先比价,又担心低价中标这个设计能力差,做出的产品满足不了内部客户的需求。
先报价与后报价的区别是什么呢
有个专业人士曾说过:“如果合作型的人与竞争型的人谈判,通常情况下,合作型的人都会处于劣势。”
![](/pic/先打样还是先报价(如果你是国外的客户,你是先钱订单还是先看样衣).jpg)
因为谈判时,如果你在和一个竞争型的人谈判,一定要小心,你必须表现得比他更加具有竞争意识,要比他更加强硬。竞争性谈判一般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样的谈判可能会产生挤牙膏式的压力,使对方永远存在压价或抬价的幻想。
在谈判中,共赢是最理想的结果,而合作性的谈判是一个共赢的游戏。但是,所谓的共赢,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词汇。即使是一个共赢的买卖,你的谈判空间仍然很大,天平依然会偏向另一方。
多年前,在美国彼得斯堡的一家美式足球俱乐部里,发生了一场很有意思的球员薪水谈判。
球员弗兰克的经纪人要求弗兰克当年的年薪要达到52.5万美元,老板同意了。接着经纪人要求这笔年薪必须被保证,老板也同意了。然后,经纪人要求第二年弗兰克的年薪要达到62.5万美金,老板思考后同意了。然后,经纪人又要求这笔年薪也必须被保证,老板这下不干了,并且否定了之前谈妥的所有条件。谈判彻底崩溃,弗兰克最后到西雅图的一个球队效力,年薪只有8.5万美元。
而真正的关节在于,“谈判是一个战略性沟通的过程”。你必须很好地控制谈判过程。在任何一个谈判中,你都不能只关注所谈的内容,而忽略了谈判到了什么地步。
谈判可以说是像跳舞一样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成功并不是消灭冲突,而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冲突。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这就需要博弈的运用,如果你能运用博弈,那么你就会在这场谈判中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在商业谈判中,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及保证条件是谈判的主要内容,谈判的焦点是价格因素,而报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究竟是哪一方先报价?先报价好还是后报价好?有没有其他一些好的报价方法?这都是谈判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谈判中应该由发起谈判者先报价,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应由投标者先报,卖方与买方之间应由卖方先报。先行影响、制约对方是先报价的好处,先报价能把谈判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在此基础上最终达成协议。
比如说你先报价,报价为元,那么,竞争对手很难奢望还价至1000元。有一些地区的服装商贩,他们报出的价格,一般是顾客拟付价格的一倍甚至几倍。比如说一件衬衣只卖到60元的价格,商贩就心满意足了,而他们却报价160元。他们考虑到大部分人不好意思还价到60元,所以,一天中只需要有一个人愿意在160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商贩就能赢利赚钱。当然,卖方先报价也应该有个“度”,不能漫天要价,使对方不屑于谈判——比如你到市场上问小贩鸡蛋多少钱1斤,小贩回答道300元1斤,你绝不会枉费口舌地与他讨价还价了,而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很明显,先报价有一定的好处,但它泄露了一些情报,使对方可以把心中隐而不报的价格与之比较,然后进行调整:合适就拍板成交,不合适就用各种手段进行杀价。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准备充分了,而且还知己知彼,就一定要争取先报价;如果你不是谈判高手,而对方是,那么你就要沉住气,不要先报价,要从对方的报价中获取信息,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谈判对手是个外行,那么,不管你是“内行”还是“外行”,你都要争取先报价,力争牵制、诱导对方。自由市场上的老练商贩,大都深谙此道。当顾客是一个精明的家庭主妇时,他们就采取先报价的战术,准备着对方来压价。当顾客是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时他们大部分都是先问对方“给多少”,因为对方有可能会报出一个比商贩的期望值还要高的价格,如果先报价的话,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当他见到顾客时很少直接逼问题:“你想出什么价?”他只是会不动声色地说:“我知道您是个行家,经验丰富,根本不会出20元的价钱。但您也不可能以15元的价钱买到。”这些话似乎是顺口说来,但实际上是在报价,片言只语就把价格限制在15~20元的范围之内。这种报价方法,既报高限,又报低限,“抓两头,议中间”,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讨价还价是允许的,但必须在某个范围之内。比如说上面这个例子,在无形之中就把讨价还价的范围规定在15~20元之间了。
来料加工与客户初次合作是客户先报价好还是自己先报价好
来料加工与客户初次合作,是客户先报价好。
来料加工与客户初次合作时,最好是先客户报价,再根据客户报价作出回应。这是因为,客户对于自己的产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给出报价时,已经对市场行情和产品成本做出了相应的评估。如果我们先报价,有可能会被客户定价更低,同时也会对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初次合作时先让客户报价,再做出自己的回应和建议,有利于建立积极互信的合作关系,并为后续合作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