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调查原材料涨价(原料大涨,饲料再涨价惊动央视是怎么回事)
- 作者: 彭弋萱
- 发布时间:2023-12-09
原材料价格暴涨、人民币升值,外贸人快撑不住了
“现在是真的麻烦了!”
浙江华佳控股集团总经理蔡少华没有如愿,原本期待“开门红”后,原材料夸张的涨幅可以在3月之后有所回落,但“铜价现在已经接近7万元了,一直在高位,而且还在微涨”。
从2月开工初期的有单不敢接,到现在顶不住压力不得不与客户协商涨价,蔡少华用“半停滞”来形容最近数月的状态,“虽然客户对现在的情况也是理解的,但涉及涨价,沟通肯定需要时间。”
硬着头皮签单、顶着亏本压力出货,蔡少华能做的,是不断加大库存——一端是尽量不大幅缩减的产能,一端是还在协商涨价、不敢出的货物。
在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近四成的背景下,因为近年来罕见的原材料暴涨等压力,这样的“半停滞”,被迫成了外贸制造企业的“新常态”。
库存增三成出货周期长 70天
今年以来,钢铁、铜矿、石化等行业的主要产品价格延续了去年开启的上涨态势,并在创下历史性的“开门红”后,没有像往年那样快速回落,而是持续上行。
作为工业品的重要原材料,不到一年的时间,伦铜价格已从6000美元/吨涨至9000多美元/吨,沪铜也从4万多元/吨涨至近7万元/吨,几近翻倍。
作为中国壁挂炉制造商,蔡少华他们主要的原材料就是铜棒,铜价的上涨直接让公司今年以来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接近50%。
文华商品指数于4月16日站上182.49,较1月29日上涨8.1%,其中工业品指数上涨10.2%。黑色品种上涨尤其明显,一季度螺纹钢期货结算均价达4532元/吨,较2020年全年均价上涨24.7%,处于螺纹钢期货2009年上市以来最高水平。沪铁矿石期货结算均价达到1062元/吨,较2020年全年均价上涨39.7%。
“原材料涨得太厉害了。”作为电动自行车出口制造企业,苏州猛狮智能车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猛狮智能”)总经理曾宪胜告诉第一财经,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还有电机、芯片和稀土等,这些材料的价格不仅一直在高位,而且还常常拿不到货。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之后,“不用特别担心订单”的曾宪胜,头疼的是不断延期的交货周期,以及随之攀升的资金链压力。
“现在原材料拿货都要求付现金,原来的账期都没有了,很多锂电芯是预付了订金还拿不到货。”曾宪胜表示,以前原材料进货,上游企业还会给60天左右的账期,现在反过来了,给了钱还要排队等货,“有一款变速器的排期甚至排到了2023年。”
另一端的交货周期也在延长,曾宪胜他们的交货周期比原来长了70天左右。而对蔡少华而言,在把库存增加了三成的基础上,交货周期延长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价格谈至不亏本才敢出货。
被迫协商涨价、交期无限延长的同时,企业面临的还有订单流失或销量下降的风险。
如此受两端挤压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资金链的压力明显增加,进而在恶性循环中引发企业倒闭潮。
央视此前对广东地区制造业的调查显示,一些没有能力自己开模加工电器配件的家电小企业,在没有办法承受通用配件厂的提价,短期内又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下纷纷倒闭。
蔡少华眼下盼望的是五一这个时间节点,“每年的3 5月是淡季,我们还在硬撑着观望,五一之后再涨价吧。”
事实上,承受压力的远不仅仅是国内的中小企业,就连国际行业巨头也熬不住纷纷提价。
“这是我在宝洁33年以来,大宗商品原材料涨幅最大的一次。这一势头可能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乔恩·莫勒表示,这让他不得不宣布从今年9月开始上调从纸尿裤到卫生纸等日常用品的价格。
可口可乐公司也同样表示,抵不住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公司已做出决定,打算提高产品售价。
人民币进入 6.4时代
原材料上涨之外,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航运费用居高不下带来的压力也还没有到头。
“再这样下去,外贸人都不想干了。”长三角地区一家服装外贸制造企业负责人李齐告诉第一财经,人民币升值带给外贸企业的压力,并不比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小。
从去年下半年开启的升值趋势至今,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10%,也是做了二十多年外贸生意的李齐印象里幅度最大、涨势最强的一次。
4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902,调升144个基点。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预计今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在6.4左右,并可能在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走势的推动下宽幅波动。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已处于6.4时代。
和去年底相比,集装箱运输的紧张局面略有缓解,但运费仍处于高位,运力安排也较以往提前了近一个半月。
中国一站式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运去哪”CEO周诗豪告诉第一财经,以往5月下旬的订单会在5月15日才开始安排,但现在5月的运输计划已经安排完毕了,“90%的运力都已经安排完了,下周我们就开始安排6月份的运力”。
根据他的观察,目前不管是航运还是空运,又或者是中欧班列,都已处于极限水平。由于运力紧张、运费高企,企业开始需要更多数字化的信息来对抗焦虑和不确定性。
在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化和电商化在外贸领域也成为高频词。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贸保持了恢复性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出口4.6万亿元,同比增长38.7%。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贸易业态,延续了去年良好的发展态势,出口同比增长69.3%,成为外贸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4月22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公布2021年外贸趋势以及数字化出海战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表示,疫情期间,全球电商渗透率大幅度提升,线上采购趋势不可逆转。随着中国供给在全球的结构性地位不减反增,跨境电商出海红利仍在,正是中国制造通过品牌化方式高质量出海的新契机。
张阔告诉第一财经,在全球的贸易链条上,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等成本的转移,主要还是看哪方更强势,哪方更有话语权。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支撑作用还是最大的,在疫情期间尤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从平台上的数据来看,尚未看到显著的涨价趋势以及市场对于涨价的阻力,但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制造企业必须抓住疫情的窗口期,逐步从规模增长走向质量增长。
研制抗菌防臭纺织面料的华盛爽朗(北京)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心愿,经营跨境电商业务已超过10年。她告诉第一财经,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很可能成为较长时间的常态。他们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办法是,出于对原材料的充分了解,为客户提供更多可替代的面料方案。
至于汇率波动,许心愿说,他们现在会在合同中和客户锁定人民币价格,以尽量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亏损。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这样的平台,他们也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利用海外仓、快速结汇、生意贷等一系列方案来提高附加值和效率。
家电核心原材料暴涨,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家电核心原材料暴涨,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如下:
一,首先最主要的涨价原因便是受疫情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调查,在新冠疫情盛行的这些日子里,家电行业,电器行业,相关材料行业都供大于求从而导致材料浪费,产品滞怠无法销售导致销量大幅下降。那按理来说卖不出去应当是适当降低价格贱卖啊,为什么还要暴涨呢?说来你可能不信,也是因为疫情,因为疫情许多电子材料都是从国外运回,而新冠隔离虽然我国疫情趋势有所下降,但国外可不理想。这就会导致材料稀缺。自然就要涨价,材料涨价最终的制作成品当然也要涨价。因为疫情,今年多少的行业被抹杀,因为疫情今年多少个产业断裂,因为疫情,有多少个公司或企业或门店还没有开花就已经枯萎?
二,为了能够在新冠疫情的严峻条件下存活下来,许多做生意的朋友都说今年别说是赚钱了,能活下来不倒闭就不错了。这确实是大实话,有的企业和门店可能去年才开始创办,可能想着今年好好发展,殊不知一个疫情毁了多少人的生计,破了多少人的创业。不得不说别说是家电核心材料涨价了,疫情严峻的时期甚至连猪肉白菜都要涨价,没办法为了生活各行各业不得不这么做。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疫情至少我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控制的国家,身为中国人,这一点也倍感自豪。
三,除了疫情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哪个行业都想赚钱,再这样的条件下,赚的钱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生存。除此之外最后一个原因便是冬季要来临了,疫情期间找得到工作的还在上班,找不到的今年都比较难受,无业人群以及失业人群增多,推动不了社会经济,自然各种行业只能涨价了。
欢迎补充欢迎讨论!
央视报道:橡胶暴涨,轮胎涨幅惊人!
近期,多家轮胎企业上调产品价格的消息彻底火了,甚至引起了央视的高度关注。
12月2日,央视财经对下半年轮胎涨价现象进行了集中报道。让我们来看看,来自第一线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据央视调查,市面上轮胎产品,尤其是大胎(卡车胎、工程胎)涨价现象尤其明显。大车司机和轮胎经销商反馈的真实涨价幅度,甚至高于涨价通知单上的数字。
青岛长途货车司机刘波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明显感觉到轮胎价格上涨,同一个牌子轮胎,上半年800多元,现在要大约1000元。依此来看,部分轮胎终端零售价涨幅已经高达25%。
知名轮胎经销商——青岛东森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君锋表示:下半年以来,涨价幅度最高的是工程胎,需求量比较大,上游工厂涨幅较大,一般在8到12个点左右。卡客车当中的长途、中途,比如说港口用的拖车轮胎,涨价幅度在6%左右。
那么,部分轮胎产品突然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呢?轮胎企业方面给出了回应。
1、一吨原材料,涨价4000元
橡胶是轮胎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占生产成本50%以上。而这一重要原材料却一连数月面临着紧缺+涨价。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建军说:轮胎所用到的原材料这段时间出现全面上涨。合成胶顺丁胶年初7000元一吨,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吨元左右;填料碳黑,11月份环比上涨六七百元/吨左右。
青岛橡胶经销商黄大帅表示:2019年他们每月合成橡胶跟天然橡胶总出货量吨左右,今年4、5月销售量开始逐步上升,9月份一个月最高的销售量达到4万吨,现在保持在3万吨左右。
2、国内新基建促使工厂满负荷运转
据了解,受益于国内新基建的持续发力,工程机械车用轮胎订单取得了大幅增长。其次,汽车消费市场回暖也大大刺激了轿车轮胎的需求。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在采访中,双星轮胎智能工厂的生产线负责人王立刚表示:“自从今年3月份以来,工厂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增加产能。”
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下半年轮胎厂开工率与产量持续走高的数据确实真实准确。
3、出口订单暴增,海外工厂供不应求
涨价,除了国内因素,还有海外因素。海外订单的激增,让国内不少轮胎企业应接不暇。如今欧美各国第二波疫情反复,更加需要中国轮胎的供应。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金胜勇表示:订单的接单率只有不到50%?。森麒麟泰国工厂目前一个月的订单有300多万条,但实际产能只有90多万条,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目前已经启动了泰国第二个智能工厂的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投产,这将成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货车轮胎大涨的情况确有发生,但小邦了解到,明升暗降的情况在部分地方也有发生。从市场得来真实信息是,轮胎企业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后,真实涨幅只有3%左右。有些经销商都内部消化了,都没有传到轮胎店。
甚至有的轮胎企业是10月发布了涨价通知单,结果没有执行,11月份把日期改了又发了一遍;有些轮胎企业甚至一边发涨价通知单,一边降价促销......这是为什么呢?
1、市场很疲软
受疫情影响,轮胎市场需求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有专业人士表示:“现在的市场已经非常疲软了,降价还不好卖,涨价更难卖了。”
在《车与轮》发起的投票调查中,12月,有46%的轮胎人处于销售疲软、部分积压的情况,占比最高。28%的轮胎人处于销售困难、积压严重的极端情况,占比第二。
12月,有53%的轮胎人预计要1—3个月才能消化完库存,占比最高。表示能1个月内消化完库存的,占比仅19%。
两组数据足以看出,在市场疲软环境下,轮胎人面对涨价的无奈与窘迫。
2、价格本来就没优势
轮胎店曾老板说:“电商销价比实体零售店进价还低,谁家还屯货待涨。水涨船高,高进高出,低进低出,总不是赚点手工费。坚决不屯,这才是普通人的心态真实反馈。”
青岛宝盛亿豪轮胎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山也说:我们实际卖的价格还是和原来一样,因为主要是价钱跟电商没法比,电商的零售价太低了,人家买一条轮胎差了七八十元,客户觉得没有必要差那么多钱?,所以说我们价格一般涨不上去。
3、厂家还在压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厂家压货尤其严重。一直有轮胎人陆陆续续反映:部分厂家之所以销量大增,是因为给下游压货几千条,卖不出去。市场疲软还压货,你说怎么涨?
青岛万轮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万建说:进货方面?,轮胎厂家明确告诉我们涨了5个点,但我们现在没办法给消费者涨价。因为要保持平常轮胎的销量和一些厂家的销量任务等原因,只能把门店的利润降低。
据业内人士反映,除中策、正新、风神、玲珑、双星等国产轮胎大厂之外,邓禄普、普利司通、韩泰、佳通等外资企业也开始涨。这点在我们的相关调查中,也有所体现: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62%的轮胎店主都反映,虽然涨价幅度不一,但涨价确有发生。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轮胎人会选择囤货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调查发现,多数店主表示会正常进货,而非增加囤货。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疲软、销售不振所带来的压力。
由此可见,刚需进货,谨慎备货是较多数店主的真实意愿。毕竟货多卖不掉的压力,是要自己承担的。
关于此轮涨价的具体情况、真实原因、以及对未来的预测,你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原料大涨,饲料再涨价惊动央视是怎么回事
由于原料上调,带动饲料连番涨价,3个月内有明显涨幅的饲料涨价有3次,引起央视关注。据央视报道,从8月1日起,新希望、正邦、大北农等近20家企业再次发出了饲料涨价通知,平均每吨上涨75元至100元。不少厂商的配合饲料就由2400元上涨至2500元每吨。而在六七月份,不少饲料企业就已经有了两次价格上涨。
耿波是安徽蚌埠的一位饲料经销商,从事饲料批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销售的是浓缩饲料,需要养殖户购买后自行添加玉米,因此这段时间涨价不多。自己仓库里放着的二十吨饲料,只有四吨是配合饲料,价格上涨以后,变得难卖。
耿波告诉记者,有的养殖户会购买配合饲料直接给猪投喂,有的则会选择浓缩饲料自己采购玉米混合使用。但综合算下来,无论哪种方法,成本都增加了不少。
养殖户告诉记者,像2017年肉价便宜时,一头猪的利润仅有300元。今年得益于肉价较高,每头猪的利润有2000元,因此饲料的上涨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而另一边,蛋鸡和肉鸡养殖户就没那么乐观了。
扩展资料
饲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3月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玉米期货从每吨1920元上涨至近2300元,涨幅接近20%,创4年来新高。玉米是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材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2019年四季度起,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料需求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饲料价格上涨。
朱增勇说:“2018年到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处于下降的趋势,饲料需求也下降,那个时候对于饲料来说,整个产量处于下降的状态,对于玉米和豆粕的需求在下降。但是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特别是2020年2月份以来,仔猪的供给量增加以后带动整个生猪存栏的持续恢复,饲料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目前整个玉米价格的上涨。”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涨!涨!涨!饲料密集调价,养一头猪成本增加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