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工程量计算方法(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
- 作者: 周迎
- 发布时间:2023-12-04
如何计算电气工程量有这些方法
安装造价里,从电缆电线的区分到分别计算,从电气桥架到爬墙走线,从防雷接地到弱电智能化,每个环节都是比较复杂且难以弄懂的,今天,就和各位一起学习计算电气工程量的方法。
1、变压器安装
计算规则: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分别以“台”计量。
TM安装:不包括变压器油耐压试验及变压器系统调试。
TM分类:冷却方式有油浸式、干式;相数分单相与三相;线圈材质分铜、铝线圈;铁芯分热轧与冷轧硅钢片等。
2、配电装置安装
断路器(QF)、负荷开关(QL)、隔离开关(QS),断、通正常负荷电路,保护和控制高压电器设备。安装包括所配备的电磁式、弹簧储能式、手动式等操作机构。
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作为测量电压、电流、电能及继电保护之用。
计算规则:上述装置均以“台”计量。
3、母线安装
母线:有变配电装置高压母线和车间配电低压母线,注意区别。
常用硬母线:铜(TMY)、铝(LMY)。
计算规则:单片“延长米”计算。
L母=(母线设计单片延长米长度+母线预留长度)×(1+2.3%)
制作安装损耗:2.3%。
4、高压控制设备
高压控制台、柜、屏,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变配电站(所),接受电力和大型高压交流电动机启动、保护的主要设备。
目前,国产有固定、手车及活动式三种。型号有GG、GFC、GBC等型。
计算规则:分别按控制屏、继电屏、模拟屏、电源屏、直流屏、控制台及箱式配电室等以“台”计量。
5、低压控制配电设备
计算规则:成套型动力、照明控制及配电用柜、箱、屏等,不分型号、规格及安装方式,均以“台”计量。
进出柜、箱、屏的导线需焊(压)接线端子时,以“个”计量。
高压、低压设备基座、支架:槽(角)钢基座、支架制安按“kg”、“m”计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在弱电工程中,线材的量如何计算,那弱电线材损耗量是多少
网络线目前很多是按点来算的。。一个点人工和材料费多少只计这个。
其它的我们入场一般都会有报验资料的。入场时甲方人员到场,可以清点。也可以后面审核确认。离场后余料也会知道。
正常的计算是按施工图上直接套计算公式进行算量的。(如接线盒接线箱之类预留多少这都有明文规定的)如果无施工图,也应以现场使用量为准。
弱电综合布线系统中工程量计算(线缆,配线架,理线器,跳线)
桥架只是水平部分的,从桥架到接线盒模块的计算了吗?
2.配线架根据设计图纸及网络分配来考虑(比如内网、外网分开寄VLAN的划分等等),固定长度的2米3米跳线一般用于终端盒至电脑、网络打印机等设备的、还有配线架到交换机也是需要跳线的。
3.一般理线器的数量要多于配线架,根据机柜布置就网络划分考虑。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1、综合布线系统
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2、有线电视系统
2.1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
分支器串接法布线通常分为进户线缆、水平线缆、主干(垂直)线缆三部分。
A、进户部分电缆:(通常为RG6规格),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距离+最近用户终端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距离是从分支器到最近的一个终端用户插座、最远的一个用户终端的实际距离。
B、水平部分分支电缆(通常为RG11),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分支器/终端电阻距离+最近分支器/终端电阻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水平电缆总根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分支器距离是从楼层分配间的分配器箱到最远、最近分支器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共享一个楼层分配器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C、主干电缆(通常为RG12或RG11),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箱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机房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卫星或有线电视机房的水平距离。
3、安全防范系统
3.1视频监控系统
3.1.1网络摄像机网线的计算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3.1.2电源线缆计算方法:RVV2*1.0规格。
方式一:由于摄像机的分布较为分散(尤其是群楼)。因此建议按视频电缆长度的1/2~1/3计算。
方式二:按每8只摄像机敷设一根电源线缆:电源线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8)*视频电缆计算中的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3.2防盗报警系统
3.2.1二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
RVV2*0.5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报警前端设备距离+最近报警前端设备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线缆需要总数=前报警端设备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距离是指从安防中心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或到离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设备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四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同上。-RVV4*0.5规格
3.2.2报警联网总线计算方法:
由于报警联网总线多数为一根(或一路),少数为两根(路)或多根(路),因此要求按实际的总线路由计算。
线缆需要总数=实际总线路由长度×1.1+端接容限(米)
注:端接容限=总线上需要联接的设备(通常是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数量* 6
4、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4.1水平线缆计算方法:
水平部分线缆(通常为ZR-RVS 2*1.0):
电缆平均长度=(最长水平距离+最短水平距离)/2+H(H—楼层高)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扬声器端接容限)
电缆需要总数=水平电缆总根数(即广播分区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1:最长、最短楼层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弱电间到最长楼层、最短楼层的实际距离。
注2:若在一个楼层(即一个广播分区)需要有两个扬声器回路,如酒店的客房(或办公楼的办公间)与公共走廊需分为两个回路,则上述的“电缆平均长度”应分别计算,然后再计算出“实际电缆平均长度”,并要注意此时的“水平电缆总根数(即广播分区数)”需“加倍”。
注3:扬声器端接容限=所测量水平距离楼层的扬声器数量*(客房或办公室取9,走廊取6);
4.2主干电缆计算方法:
广播主干线缆(通常为ZR-RVS 4*1.0),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箱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广播分区)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广播中心机房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广播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5、多媒体数字会议及扩声系统
由于本系统设备种类繁多,连接线的类型也多,但数量(长度)并不长,因此本系统的线缆计算方式,建议按照辅材的方式进行报价,并按系统设备总价的1.5~2%计算。
数字会议系统专用联接电缆应另行报价,计算数量为数字会议控制主机到放置主席机或代表机的实际距离*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6、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监控点到DDC箱的各类线缆计算方法:
通常有RVV2*1.0、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于DDC箱到设备配电箱)等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监控点距离+最近监控点距离)/2+H(H—楼层高度)
实际线缆平均长度=线缆平均长度×本DDC监控总点数×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线缆需要总数=监控点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监控点距离是从DDC箱到监控点或监控设备的实际距离。各种类别的线缆应分别计算。
若DDC箱安装在被控设备间内,如冷热源机房、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则冷热源机房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5米计算(但要注意监控冷却塔的DDC安装位置);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0米计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