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90平米烟酒超市装修(便利店和超市有什么区别)

  • 作者: 沈语忆
  • 发布时间:2023-11-28


便利店和超市有什么区别

【灵兽山】观点:便利店和超市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超市规模较小往往被误认为是便利店,但其实两者在定位、商品和服务、营销模式、盈利模式和竞争维度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最大区别在于超市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便利店是对生活的补充和提供便利服务。超市受到线上零售影响很大,而便利店发展潜力更大。

一、定位:超市售卖商品,便利店提供服务

超市和便利店都是满足生活需要的,并且离消费者都很近。超市提供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从而更多满足顾客生活需求,即使比较小的超市也会有4000-5000个单品,一次购买大部分可以齐全。比如大包装米面油和生鲜商品等必需品,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商品销售、比如连带销售和提高客单价,服务也是为了实现更多销售。

便利店一般不会超过80平米,单品数量能做到2500个已经很好了,看起来也是在卖商品,但其实售卖的是服务,商品是服务的一部分,这个服务就是便利性和即得性。大包装品类属于超市而便利店只提供应急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比如烟和即食类商品,包括咖啡和便当等也都是围绕便利服务的。

在定位上,超市更加综合和全面,便利店作为生活补充适应更快的生活节奏,一般情况下这两个业态不会产生冲突,但如果都开在同一个社区两者会有一定的客群交叉,但本质上还是因为双方都在争抢同一流量,需要更高的做细分市场。

二、商圈:超市商圈辐射广,便利店门店密度大

数千平米的大超市能够辐射3公里范围,几百平的社区超市会覆盖一公里左右,超市细分出来的生鲜超市也差不多,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不能高密度开店,否则会导致充分竞争利润下滑。本质上,超市有一次可以购齐商品的优势,因此属于高频消费中的低频,除了生鲜品大部分商品并不一定天天购买。

便利店售卖便利服务满足即得性需求,临时的生活补充消费者不需要到超市排队,只要便利店商品组织的还不错,满足需求并不难。因为这种便利需求随处可见,便利店就不会像超市那样辐射广,而需要更高的门店密度才能完成这个服务。比如300米-500米就可以有2家便利店甚至更多。

另外,便利店的高密度是立体的,可以在写字间里对整个楼层顾客服务,也可以临街辐射一个小区,也可以在医院内或者学校周边,而超市显然是做不到这种商圈服务的。因为充分满足消费需求超市可以,但提供便利服务还是便利店辐射力更好。

三、商品:超市商品多而全,便利店精简且有效

因为定位功能的不同,超市商品主要以品类管理为主,不能缺少品类和品牌最重要,因为要能满足更多顾客需求,比如是生鲜、粮油调味和酒饮休闲,以及日化洗涤等必需品是绝不能少的,主要是让顾客能一次买全了。

便利店可不是这样,小小的便利店虽然也能做到2000个以上单品,大牌连锁甚至能做到2500-3000个单品,但每个单品都必须有用,也就是必须有顾客购买,而不会像超市做品类管理尽量多。由于这种单品管理难度系数高,加上陈列位有限很多单品都是一个陈列面,一些商品还是竖着陈列,比如牙膏。

便利店商品也不少,看起来是多,但其实是精简。因为单品管理到极致就是每个商品都将成为爆品,而不会占用空间,这也是后面提到的高坪效。超市有相对充足的经营空间更注重商品齐全不缺品。

四、竞争:超市竞争维度没有便利店广深而灵活

除了社区型,超市和便利店线下竞争一般不太严重,尤其是便利店只要不是密度和消费能力过于失衡基本都能活着,但两个业态在竞争维度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主要是线上对标准化商品的冲击和业态细分产生的流量稀释。

线上电商平台对线下实体店冲击很大,尤其是预包装类标准商品,只要不是特别急用的在效率上完全可以取代线下标准品购买,而这部分恰恰是超市的主力品类。因为这种竞争无法回避,超市现在更注重非标品的生鲜品类、消费体验和数字化营销上。

便利店的便利性服务却不是平台商能够完全打击的,即使到家服务十分普及的今天,便利性和即得性也很难取代,到店服务也可以做的更好,并且私人便利店可以更加灵活参与竞争,触及和构建消费场景的能力更强。

五、盈利和营销:超市需要高周转盈利,便利店需要高坪效盈利

超市商品价格是零售业态中比较低的,可乐外面3元超市卖2.5元,因为其能够做到集中采购压低进价,这种低毛利需要大量销售积累利润,除了平台佣金等营外收入,高周转率和销售量是很重要的考核指标。

便利店面积小商品少,自身又是以服务为核心逻辑,想要大量贩卖是不可能的,没有位置放个几十箱同一单品促销,事实上这也没价值最终也会赔钱。因此创造更高坪效才是便利店关心的,同时高毛利也是必然的。

这样就能理解为何罗森等便利店卖得商品有些贵,为何很多便利店更像餐饮店有那么多非标品,差异化原创商品为何成为便利店终极追求了,而这些都是围绕高坪效运作的。同样是50元的客单价,超市毛利率也许是12%,便利店可能就会达到20%。

正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超市的营销就会通过超低价和视觉陈列促进销售,从而尽量提高客单价和连带购买。便利店多是推荐新开发商品,而在收银台由店员做加一元多一件等营销动作。另外便利店连接属性更强大,异业联盟、私域社群和社区团购等模式更得心应手。

六、其他与总结

超市和便利店的区别本质是定位和功能的差别,这也是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的改变导致的不同,便利店是在超市演进到一定阶段才能发展的业态。一个售卖商品由服务来推进,一个售卖服务而商品是服务的一部分,未来的商业都将进入售卖服务的范畴。

两者的差别不仅限于以上这些,在具体运营中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流程模式也有很大区别,但这些都是内在能力的领域了。但先了解了这些外在差异,最少对超市和便利店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认知。

至于便利店是否需要连锁化,还能不能做的问题是这样的。便利店能够连锁化才具备话语权和竞争力,不过个人也是可以开的,虽然无法和连锁品牌竞争,但巨头的数字化赋能也能让个体店有一定的转型契机。

便利店侧重于在外消费的商品比较多,比如外出游玩的水啊,零食啊,以及即食食品比较多,而超市偏重于家庭消费比较多一点,大部分去超市买的都是家庭采购的;便利店购物偏向于个人少量零售,超市偏向于大批量家庭采购。

区别在于超市比便利店大,品种可以更多选择,价格也会相对优惠。便利店加盟一般都要20万起步。如果自己没有3年以上的零售行业经验,千万别碰。要么就加盟。但是加盟的话,有利有弊。利就是,一条龙配送,一条龙开店,但费用过高。弊就是,店里的商品价格不能随便调,要由加盟系统自己调,自己也不可以另外找货源回来买。

便利店和超市还是有大不同的。

便利店的核心是什么?是便利。试想,正在做饭,没有了酱油,你会选择去超市、商场买么?便利店购物往往冲动型消费,大卖场往往属于计划型消费。虽然卖的东西有很多相似,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业态。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广泛存在于各个街道、社区等场所,一般情况下,步行便可到达。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很长,甚至24小时和全年无休。

同时,便利店还有很多便民服务,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代收代寄快递、复印、代缴水电煤费、充值话费等等。

便利店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核心就是便利,可以自营也可以连锁经营。

一.经营选址

一般情况下便利店的经营面积比较小,便利店的选址一般为繁华的小区门口或者人流密集的闹市区的街边,还有高档的写字楼底下;而超市呢一般根据经营定位的不同分为购物中心或者生活超市,所以超市一般选址会在繁华的购物中心内(精品超市,比如BHG,盒马等)或者在十字路口(比如家乐福),或者在密集的社区中心(比如永辉等);

二.经营面积

便利店一般情况下经营面积较小,有大一点200多平米的,比如7-11,也有小一点的50多的;超市一般根据经营面积大小不同定位不同;

三.经营品类

便利店的经营品类主要根据所处的位置而决定其方向,比如处于高档写字楼下的7-11,大约50%的经营面积为鲜食商品;常规便利店更多的则是以休闲食品和饮料烟酒为主,生鲜便利店更多地以一日生活所需的商品为主(蔬果蛋品大肉米面粮油调味品等)。

超市一般在经营的时候也有侧重点,有些是以生鲜加强型为主的超市,有些是以综合性的经营为主的,但是整体上都能满足顾客的日常所需,经营类别比较齐全,能满足顾客一站式的购物需求;

四.消费群体

便利店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顾客所急需的商品需求,便利店的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要略高于超市并且因为其选址所在,因此便利店的顾客主要是以年轻顾客及上班族为主;

超市根据其定位不同,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有所区别;比如精品超市其主要的客群为80后90后及00后,而大卖场或者生活超市基本上就是全客群覆盖。

五.货架选型

由于便利店店面面积较小,一般为了凸显卖场的通透性,在货架选择上以1.4米为主,而超市由于经营面积比较大,商品经营的品类齐全,经营单品数多。因此在货架选择上精品超市则更多的使用1.6米+2.2米为主,一些常规的大卖场则以1.8米+2.2米为主;

六.装修设计

前两年由于很多便利店的定位决定了其在装修上面的档次要高于超市,但是近两年由于顾客的购物体验越来越重要,超市在装修设计方面都在做调整,尤其在近两年,国内的超市很多都在装修这块投入很大,卖场的用了更多的吊顶射灯VICI等,增强了顾客的购物舒适度。

七.营业时间

超市一般情况下的经营时间夏季一般长一点(8:00--10:00)秋冬季一般短一点(8:30--21:00)各个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便利店很多都在做的是24小时营业模式,这方便了一下下班比较晚或者加班的顾客的需求。

八.顾客服务

便利店由于其选址的问题,有些顾客为了方便,因此会有一些固定的客群,因此在服务灵活度上要好于超市;(比如收发快递等)

超市的顾客服务项目要多于便利店,但在主动性方面还是要稍微弱一些。

现在国民对于超市和便利店的区分还是有点分不清楚,首先便利店一般针对面积较小的店面,常见的:711,雅堂小超,红旗,美佳宜等。超市常见的为:家乐福,沃尔玛,永辉等,超市覆盖商品远比便利店多的多,便利店只是进行一些常用品,生活日用品为主的销售。

便利店顾名思义强调便利,一般店开在小区、车站、等人口密集、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店铺面积较小,品种以食品日用品为主。超市按面积大小不同可覆盖半径1~5公里的区域,超市内商品更多、覆盖生活方方面面。便利店选择好的品牌加盟,在进货选择、店铺装修、品牌效应上比自己开个小店好的多。

请问开个超市铺货要多少钱

当今在全民创业的激情鼓舞下,许多人也想开一家小超市或便利店,觉得做这个传统的行业技术简单,而且店铺卖的食品、日用品是刚需,肯定旱涝保收。但其实开超市或便利店虽然看似简单,经营管理也不复杂,但其实成本并不少。那么开一家小超市、便利店到底有哪些成本呢,总共需要投资多少钱?第一,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烟酒销售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件费用。另外就是有装修费用,主要有招牌、地板、墙面、中央空调等,一般以简洁明亮为主,一平方块正常一般是几百到一千多。第二,转让费。所谓的转让费,指的是店主承接一间店铺需要的费用,由新店主支付给老店主,因地段、面积而异,少的要几万元,多的要几十乃至上百万元。一般来说,面积越大、越繁华、越抢手的店铺转让费越高,而有一些很偏僻的地段甚至不用转让费。第三,店租。一般来说,店铺租金因不同面积、位置而不同。第四,装修费。便利店的装米的装修费是800-1000元,如一个80平方米的店铺,装修费大约是六七万。第五,硬件设备+软件系统费用。设备主要有冰箱、冰柜等,这个一般是几万到几十万元之间,如果用二手的,价格可以低很多。

在小区附近开个小超市,一年收入能挣多少钱

在小区附近开个小超市,一年收入能挣多少钱?首先开小超市铺位选址非常重要,小超市的食品饮料和香烟的销量都是非常大的,次之便是日化用品。假如开在客流量还不错的位置,一般的日营业额能可达2~3千左右,要注意的是,小超市经营难免会有遇上淡季,不可能保证每天都可以高收入,再加上经常还会弄一下让利促销活动来招揽顾客,能拿到手的净利润就更少了。那么综合分析,一家普通的小超市,年均收入在15~30万上下。如果是连锁店加盟,或者开在重要商圈,年均收入可以可达30~50万。

怎样管理中小型超市

我在网上找的,个人认为比较好,供你参考要做好超市的生意,关键是要了解超市的经营特点,并能找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总结了超市的八大特点和超市经营管理的二十四条对策。

特点1:价格是超市渠道的敏感话题,消费者来这里期望能低价购物,超市之间的竞争焦点也是价格。

超市经营管理对策:

(1)产品尽可能多、尽可能醒目的明码标价;

(2)特价促销;

(3)加强陈列效果,规划传播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使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4)合理降低经营费用,强化成本优势。

特点2:自选式购物,场地大、陈列面大。

对策:

(1)许多消费者是冲动性消费,因此生动化(陈列、店头广宣)是业务要点;

(2)尽可能大、尽可能多、尽可能美观而且风格一致做堆头、端架、货架陈列;

(3)陈列模范店;

(4)生动化比赛(业务员之间、超市之间)。

特点3:超市管理正规,仓储、财务、店面营运、产品定价均为分部门、分权执行。且绝大多数超市对供应商实行月结政策,大卖场霸气十足,随时可找个理由(如节日、店庆等)要求供应商赞助。

对策:

(1)仓储经理、营业经理、财务经理、柜组长、库管、财务出纳是超市运作的关键人物,跑超市的业务代表应具备相当的公关、人际协调能力,受过专门业务知识训练,技能良好;

(2)多与超市搞联合SP,增进双方合作关系(促销应注意考虑双方利益);

(3)在连锁超市评选销量最大或销量超额率最高的冠军店,给予该店经理及员工奖励;

(4)特殊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为超市提供带本公司标志的圣诞树、灯塔、拱门等饰物;

(5)消费者在该超市购物满′′元送本公司礼品一份;

(6)超市庆典(如店庆)提供特价、免费产品等;

(7)尽供应商本分,做好售后服务;

(8)合同签订要专业、严谨;

(9)吸纳超市运作的专业人才,进行现有业务人员专题培训;

(10)教育并要求超市业务人员(包括理货员、促销员、业代)工作过程中须考虑超市的利益,避免给店方制造麻烦,如:A、促销、理货人员须统一着装、注意仪表、规范行为举止;B、产品、促销品码放整齐有序、手绘POP整洁美观;C、较大量的生动化任务(如打堆头)避免在超市高峰期进行,如有需要可执行夜间生动化工作。

(1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店方员工做力所能及的事。

特点4:超市多有相对较大的库存面积,存货品种多、数量大,容易混乱,超市送货接货的时效性很强,入库手续较正规、较复杂。

对策:

(1)与库管、仓储经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自己的产品摆在仓库最外边——最容易拿到的地方,请仓储人员多加关照;

(2)高频率回访、做库存管理,防止断货,促成超市仓储人员对本公司产品库存量投入更多关注;

(3)与柜组长保持良好关系,促使他们及时向超市总配部门调货并上货,保证货架的安全库存;

(4)了解、掌握超市的收货习惯,如有需要,提供夜间送货服务。

特点5:到超市购物时消费者90%以上是准备买回去作家庭消费(或店外;未来消费),多为定期采购生活用品。

对策:

(1)既然是家庭消费——我们就要力推大包装,方便消费者全家共享;

(2)既然是计划性定期购买——我们就要力推多支产品包装(如:半打包装、三联包、捆扎销售、礼品包等),以方便他们携带,又可以促成他们的扩张性消费(家里放的产品越多,就消费得越多);

(3)制订多包装的促销价——鼓励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多一点。

特点6:采购者多以女性、主妇、家属为主。

对策:

POP、告知牌的宣传风格应和这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相符(如卡通式POP、生动有趣的摇摇牌、醒目抢眼的促销价与原价的对比等)。

特点7:超市对产品期望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对店内客流量的带动,以及本超市低价形象的树立。超市周末人流量是平时的1.7—2.5倍,周五—周日是超市的“促销期”。

对策:

与超市谈判的利器——本厂在贵店的促销活动排期表。

促销主题与促销费用控制

(1)、新品推广——作为广告、市场费用的一种投入方式,A&P比在15%—30%之间;

(2)、成熟品牌推广——依据预估销量列支促销费用(以5%—15%为界)。

(3)、例:预估在′′超市作促销期间可销售1000箱饮料(每箱45元)。

特点8:每个超市都有他自己或多或少的特点。

对策:

对重点超市投入更多关注,设立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内容如下:

(1)配送体制:根据该超市的仓储、流速、收货习惯等决定该超市的个案配送方式,如:一周三次、夜间送货;让经销商送货(经销商与该超市采购经里有良好关系,无帐款风险)

(2)设备计划:根据该超市具体情况决定设备投入计划。如:某超市地处大学区,且店内快餐区较大,则应重点投入立式展柜、现调机等设备。

(3)产品与包装计划:如:某超市地处闹市,60%以上的购买者是步行的,我们供的包装就应该方便他们步行携带。

(4)其他:包括定价、促销品、广宣品投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