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屋顶瓦片安装(古代的屋顶都是瓦片搭起来的,这样设计不怕漏雨吗)
- 作者: 楚彩锋
- 发布时间:2023-11-26
古代的屋顶都是瓦片搭起来的,这样设计不怕漏雨吗
瓦片的设计经过古代的实践检验是不会漏水的。瓦片搭的房子虽然比不上现在的高楼大厦一般防水性能一级,但是在古代,瓦片房是非常流行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瓦片的防水性能还是很优秀的。瓦片的设计是采用的一片瓦跟另一片瓦相叠的做法,瓦本身的形状是凹陷的形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排水,当瓦用来遮盖房屋的时候,工人们便会将瓦片一片一片叠起来,每一片瓦的末端都跟另一片瓦相连,这样就可以防止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室内。
因为瓦片的摆放是一片叠一片,而房顶的设计又是倾斜的,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便会顺着瓦片流下来,而不会漏水。当然不会漏水的前提是房屋上的瓦片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在古代算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一般古人的房子都需要经常翻瓦,进行排查,才能够保证房子不会漏水。瓦片的设计虽然非常的新颖实用,但是因为瓦片用久了,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逐渐的干裂,所以排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上古代因为树林众多,古人的房子一般也是依山傍水,所以屋顶上的瓦经常会被风吹开,留下缝隙。这时候,为了防止雨天的时候,家中会漏雨,古人们就不得不上房揭瓦了。但是上房揭瓦这项工作还是需要一些年轻的劳动力来做,毕竟房子还是很高的,一不小心就容易闪到腰或者是从高处摔下来。
因此对于家中没有青壮年的家庭,翻新瓦片还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碰上风大,就很容易漏雨。这时候古人就会在家中漏水的地方摆上一个木盆,防止漏下的水漫延到家中的其它地方。
为什么古代的屋顶都是用瓦片,瓦片之间都有间隙岂不是漏雨
不会漏雨的,因为瓦的作用就是防水。不漏雨的关键是铺瓦,铺瓦不止一层,重重叠叠摞在一起,上一块衔接在下一块7/10处的位置,再用板瓦与板瓦相衔接,最后还用瓦泥覆盖在了板瓦上,望板、泥背、瓦,每一层都能起到防水保温的作用。
扩展资料:
古代房屋防水防潮:
1、外墙:使用不怕水浸,永久性强的砖墙建筑,并在砖外刷白石灰。这样既能防潮防虫又能与水系地域绿色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淡雅的美,就是大家看到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
2、房屋结构:多采用“四水归堂”式。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为了利于通风。
3、排水通道:充分利用河网密布的特点,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比如,同里古镇,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古镇周庄水道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片(建筑材料)
农村屋顶瓦片安装方法
当我们看见古代的宫殿,常常脑海中会蹦出富丽堂皇这个词来,而我们会想到这个词的原因,大概是屋顶的琉璃瓦给人的感觉吧。琉璃瓦屋顶强度高、平整度好、颜色鲜艳不退色,正是这个原因,现在有很多建筑设计师非常喜爱琉璃瓦屋顶,我们常常看见国内知名的现代建筑是琉璃瓦屋顶。下面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琉璃瓦屋顶安装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屋面防水
安装琉璃瓦首先做好屋面防水,为加强防水层与砂浆垫层结合防止瓦件滑坡,可在防水层的表面粘上粗砂或小石砾,不适宜小砂砾的要钉防滑条。垫层应采取必要的瓦面防滑措施,在垫层上铺设金属网与预埋的钢筋头焊在一起,顺屋面横向位置,在垫层表面放几道钢筋,与预埋的钢筋头焊在一起,铺瓦时可将部份板瓦及垌瓦用铜线捆在钢筋上。
铺瓦方法
铺瓦一般使用湿浆铺贴,以保证板瓦、垌瓦与屋面的粘合面大及更牢固。屋面坡度45o以下的铺贴瓦,檐口到屋脊距离5米以内屋面檐口的滴水、勾头用铜线捆牢即可,5米以上的屋面可在瓦面的中部适当用铜线捆牢部份底瓦及垌瓦,垌瓦在安装时每2至3米长度以及脊瓦每隔5至10米须预留一条5至8mm宽膨胀缝,以防受热膨胀而挤压损坏。
叠式安装方法
苏州瓦安装方法与琉璃瓦大致相同,因盖瓦是叠式安装,所以不用留膨胀缝。佛山市建丰陶瓷有限公司安装苏州瓦注意事项1、底瓦的铺贴:从檐口开坑,底瓦每块间隔约260mm宽,瓦底铺水泥砂浆,叠瓦釉面见光100-120mm,从檐口往脊顶方向排列。盖瓦的铺贴:从檐口两坑底瓦的顶部第一块先铺花边,并用铜丝挂牢钉在水泥中固定,花边的后部往脊顶方向铺贴盖瓦,每块间隔约100-120mm,底铺水泥砂浆。底瓦、盖瓦铺贴到脊顶时,垂直面用盾瓦收口。
1、混凝板基层清理、1:1水泥细砂掺界面剂甩毛处理。
2、斜屋面顶板25mm厚1:3水泥砂浆抹灰找平层,包括顶部100mm*100mm压顶。
3、刷素水泥浆一道,铺设30mm厚1:3水泥砂浆粘结层。
4、琉璃瓦铺贴,每片底瓦使用25cm长0.9mm直径细铜丝绑扎于钢钉上,底瓦顶部收口填缝。
5、屋脊下部原压顶部分油漆三遍。清理验收。
国家现在鼓励农村发展,现在很多农村盖起来了一栋栋别墅,一栋栋琉璃瓦白墙的别墅矗立于原野之中,就好像是一幅油画,非常的漂亮。不只是在农村,在城市中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琉璃瓦屋顶,这种屋顶在高楼建筑群中显得非常有特色,而且琉璃瓦光滑、平整、不易褪色,在多雨的江南地区,不容易积水。烟雨蒙蒙的江南,雨水琉璃瓦缓缓流下,宛如画卷。
古人的房子为什么都是瓦片屋顶
瓦片的设计经过古代的实践检验是不会漏水的。瓦片搭的房子虽然比不上现在的高楼大厦一般防水性能一级,但是在古代,瓦片房是非常流行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瓦片的防水性能还是很优秀的。瓦片的设计是采用的一片瓦跟另一片瓦相叠的做法,瓦本身的形状是凹陷的形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排水,当瓦用来遮盖房屋的时候,工人们便会将瓦片一片一片叠起来,每一片瓦的末端都跟另一片瓦相连,这样就可以防止雨水通过缝隙流入室内。
因为瓦片的摆放是一片叠一片,而房顶的设计又是倾斜的,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便会顺着瓦片流下来,而不会漏水。当然不会漏水的前提是房屋上的瓦片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在古代算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一般古人的房子都需要经常翻瓦,进行排查,才能够保证房子不会漏水。瓦片的设计虽然非常的新颖实用,但是因为瓦片用久了,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逐渐的干裂,所以排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上古代因为树林众多,古人的房子一般也是依山傍水,所以屋顶上的瓦经常会被风吹开,留下缝隙。这时候,为了防止雨天的时候,家中会漏雨,古人们就不得不上房揭瓦了。但是上房揭瓦这项工作还是需要一些年轻的劳动力来做,毕竟房子还是很高的,一不小心就容易闪到腰或者是从高处摔下来。
因此对于家中没有青壮年的家庭,翻新瓦片还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碰上风大,就很容易漏雨。这时候古人就会在家中漏水的地方摆上一个木盆,防止漏下的水漫延到家中的其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