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装修费用核算视频(装修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 作者: 沈语忆
  • 发布时间:2023-11-07


单位支付装修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1、如果金额很大的话,则要在未来到期内摊销,进账时,进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以后年度摊销了,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

贷:银行存款

2、分摊长期待摊费用

借:管理费用-装修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

3、如果已经计入了在建工程,结转一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

贷:在建工程

扩展资料

长期待摊费用是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会计与税法对变更摊销年限时处理不同。会计上对变更摊销年限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对摊销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当期及以后期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前期报告结果;而税法则明确摊销年限具体变更时所得税申报时的扣除原则及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待摊费用

装饰装修公司的会计账务怎么做

1.材料采购:

借:库存+2000

现金贷款:

2.项目材料:

借款:工程建设——XXX项目——主要材料

借用:工程建设——XXX项目——辅助材料2000年

借款:工程建设——XXX项目——运输杂费500

贷款:库存+2000

贷款:500美元现金

3.工程竣工时的结转费用

借款:主营业务成本:+2000+500

贷款:工程建设——XXX项目+2000+500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会计分录又称会计公式,简称为“入口”。它根据复式簿记的原则要求,为每笔交易列出双方相应的账户和金额记录。

在注册账户之前,通过会计凭证编制账户分录,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的分类,有利于确保账户记录正确,事后便于核对。

每个分录主要包括一个会计符号、一个相关的账户名、一个摘要和一个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条目也称为单条目,一个账户的借方对应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分录,复合条目也被称为多重条目。

它是指与一个账户的借项和几个账户的贷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或一个账户的贷项和几个账户的借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易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把握一笔贷款或一笔贷款多贷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贷多贷。

装修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1、简单的装修,可以计入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装修费

贷:银行存款

2、较大支出的装修,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

贷:银行存款

完工后分期摊销

借:管理费用---装修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

3、新建筑物的配套装修,装修费用那个如果金额较大的应属于固定资产,在建造期间,做分录: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投入使用,做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扩展资料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费用。《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的财税处理差异:

会计上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但是应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长期待摊费用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待摊费用

办公室装修费用会计该怎么做账,计入什么科目

需要根据装修费金额大小,办公室预计使用的时间,分两种情况处理:

1、如果装修金额较小,装修办公室预计使用在一年内的,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2、如果是装修金额较大,办公室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预计使用时间内摊销。会计处理如下:

实际发生装修费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每月进行费用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是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扩展资料

办公室装修费用(即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般数额较大,受益期较长,而且使用固定资产的性能、质量等都有较大的改进。企业为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

1、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

2、使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提高。

3、使产品质量提高。

4、使生产成本降低。

5、使产品品种、性能、规格等发生良好的变化。

6、使企业经营环境或条件改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待摊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