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十大医药电商上市公司有哪些(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医药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 作者: 楚婉婧
  • 发布时间:2023-11-04


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医药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这类平台目前比较早些的就是金利达、快易捷,

中期的就是医药终端网、药师帮等,

新出现的平台就是时时采药,等等

平台主要就是为医药生产企业分销,为下游药店、医院提供平台采购,各个平台的业务模式也不同,具体的还不太清楚。

现在医药电商的网站有哪些

医药电商网站也有一些了!比较出名的有中国医药网、818药房网、商康医药网、京东好药师等。天猫也推出了医药馆。

有些药品是预防类的,有些疾病是长期性的,所以药品在网上零售也是有市场的!不要认为一定要生病才能买药的!最主要的是网上买药比线下药店要便宜!所以值得等!

盈利方式也是各有不同,有卖药,有招商,有广告,都可以盈利的!而像商康医药网主要就是做批发的,当然,像零售,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这些也都有做!这些是各个网站都不会放过的盈利点。

相比其他行业,医药电商明显滞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原标题: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带来发展机遇

医药电商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新医改、互联网+、医药新零售等因素正深入影响医药电商行业,近年来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开始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是医药电商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多种形式的创新将有利于医药电商发展,或将为行业创造发展的良机。可以说,医药电商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医药电商的本质

其实医药电商与普通的电商并无本质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医药领域:一是受到严格的监管;二是对于服务的要求比其他领域的电商要求更高。近年来,就像其他大多数朝阳产业的行业一样,医药电商发展极为迅速。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家2014年颁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松绑了医药电商的限制。

医药电商呈现四大关键词分析

历经多年的发展沉淀后,医药电商发展不论是从政策鼓励、行业热捧、终端需求,还是从整体医药产业链来说,万亿级规模的医药电商迎来了最佳的发展窗口。我们不难发现,医药电商开始呈现以下四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合规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药电商的监管政策与监管趋势每年都有变化。如2016年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2017年取消“B、C”两证审批,更是改变了医药电商的运营基础与准入门槛。而医药分开、互联网+医疗、医药新零售等政策及新趋势让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二:流量

药品是特殊商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电商销售的增长空间。从医药电商诞生之初起,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谋求通过业务创新,以最低的运营成本获取最高效的用户流量,促进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早期医药电商的运营模式与引流途径,主要是在第三方平台上开展价格战、促销战,以低价吸引用户,做大规模。然而随着行业逐步走向成熟,不少商家已经认识到价格战并不能培养忠诚用户。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的结束,及阿里健康、京东的转变经营模式,都促使医药电商企业开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运营模式与流量渠道。

随着行业监管环境的改变,如医药电商行政许可事项的取消,亦有更多第三方企业,如普天药械网、360健康等,为医药电商提供业务创新机会与流量帮助。

关键词三:专业

虽然医药电商的出现时间不短,但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其只是实现了渠道的开拓与价格的透明,未能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专业服务。

随着近几年来零售药店回归专业化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要让医药电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必须展现医药电商的真正价值,才能创造自身的蓝海市场。在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借助技术的力量,包括全维度信息化系统、大数据、远程视频诊疗等技术,让医药电商从过往的药品销售升级到专业服务,亦成为可能。

关键词四:模式

在全球电子商务中,B2B模式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普天药械网作为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不断挖掘客户真实需求,研发最新技术系统,夯实运营服务能力,创建了颇具普天特色的运营模式,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得到了诸如鱼跃医疗、康达医疗、西门子等众多大牌供应商和医疗集团客户的高度认可,更得到软银资本、新希望基金等风投机构的高度青睐。2017年更是以总交易额50亿元的好成绩华丽收官,迅速跻身全国医药电商第一阵营。难怪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会说,下一代的BAT会将B2B领域里产生。

未来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

面对“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药品流通企业以及行业外的互联网企业均表现出极大的信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与投资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已达476亿元,同比增长32.5%。截止至2017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增长至736亿元,同比增长20.3%。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达到了85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7%左右。不过,在监管政策的影响下,行业发展增速持续放缓。

2015-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预测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1020亿元,2022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6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95%。

2019-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难点亟待解决

——药品管控及处方药网售政策的限制

一方面,我国药品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的采购中占比在70%以上,药品的消费主要通过患者到医院就医拿药实现。药品管控的行政垄断,限制了药品市场化水平。

另一方面,201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经营者为药品生产、批发企业的,不得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经营者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等,由于处方药占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8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电商的销售规模。

2、医保支付受限

医保支付制度的不完善,线上消费不能使用医保支付,医保统筹账不能用于零售端支付等限制了医药电商的发展。由于受到药品医保严格监管的限制,网上购药无法使用医保支付,尽管目前我国医保覆盖率已提升到95%以上,但是医保结算仅授权于线下实体药店,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不利于提升消费者线上购物体验,阻碍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目前沈阳和杭州等城市在网上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开放方面进行试点,尽管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的开放,促使医药电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医药电商的大幅发展,还需要将线上药品消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消费者对网购药品存在质疑

近年来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毒奶粉、假疫苗、假化妆品事件频发,消费者对于网上购物慎之又慎。消费者对网购药品最大的担忧就是药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有网上购药经历的消费者由于自己无法辨识药品的真伪,会使其对所购药物的真假、品质产生质疑。

一些网店在平台上打着卖保健品的幌子卖假药,也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消费权益造成侵害,让消费者对网上药店产生不信任心理。消费者对网上药店药品质量的不信任,再加上线下药店在政策上有很多的利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网上购药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消费者选择去医院和社会药房购药代替网上购药,限制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4、医药电商供应链有待创新发展

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的最主要途径在于紧密结合互联网,以信息化为主要推动,高度整合各类医用资源,促进多要素集成创新,实现医药供应链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医药电商发展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供应链模式虽多种多样,但依然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促进形成医药电商发展的利好政策、强化互联网药品质量和价格双重监管、鼓励医药电商有效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加快构建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等创新发展思路,指导医药电商供应链模式创新、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利好持续推动

2017年初,国务院公布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B证、C证的审批;2017年9月,国务院又公布了新一批取消行政许可的事项,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医药电商A证)审批,医药电商门槛进一步降低。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释放了一系列利好互联网医疗的政策。与医药电商最直接相关的是在“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节里提到要“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发展”,给医药电商发展“互联网+医疗”处方药配送业务带来了契机。

2018年9月,卫健委连续印发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政策,其中落实了以实体医院为主体开展线上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复诊,并进一步说明了处方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或者医疗的医药电商,医药电商与互联网医疗的边界的逐渐模糊、联系的逐渐加强,或将利好医药电商的发展。

2、政策市场双重驱动,向市场上游发力

第一,“两票制”带来药品流通管控严格,企业将注意力转向暂不受流通管控的零售端;而医院药占比规定压缩药企院内市场,迫使企业寻找院外零售药店或医药电商市场。第二,分级诊疗政策下,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房众多,分散企业营销落点,增加传统营销推广,药企投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第三,电子处方的成熟与处方外流趋势促进DTP药房快速发展,为医药电商从O2O角度切入处方药市场提供了良好机会。

3、医药电商O2O模式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医药行业O2O(onlineto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移动APP客户端、微商城的发展等,已经成为各大医药电商的未来。当前,医药电商还不能解决消费者购买药品的及时性问题,尤其当发生较为紧急情况急需用药或医药器械时,网上药店就无法解决问题。

但O2O模式的出现,使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享受商品和服务成为现实,将药学服务落到实处,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及时、便捷和人性化的全新服务,满足顾客对于用药健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尽管B2B、B2C是当前主流的医药电商模式,但医药电商O2O的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传统医药电商行业将向现代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4、信息化与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电商模式。当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时,大多数人会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获得治疗建议,人们对互联网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依赖性。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药品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医药电商发展的关键。未来,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化以及大数据实现网络视频会诊,达到网上看病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储存大量就医、购药信息及患者健康信息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患者的购药特点及需求,以便提供针对性的药学服务。

在互联网、大数据、医药电商的融合发展与支持下,企业通过日常药品交易以及消费者的浏览信息,根据当前的需求导向,定期更新药品种类和信息,甚至进一步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实现智慧化生产等均有望成为未来医药电商发展的契机,改变现有医药互联网交易模式。

医药电商动了谁的“奶酪”

从2015-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数据可以看出,受利好政策的影响及疫情的催化下,2020年医药电商逆袭增长7.4%,达到了1778亿,逼近2000亿。其中B2B电商1003亿,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6.4%,接下来我们主要谈一谈医药电商B2B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医药B2B,大B链接小B,大B指的是上游的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公司,小B指的是下游的终端,药店、诊所、私立医院、卫生室。通过一个具备国A药品交易资格的平台或者APP链接起来,实现上下游的药品、非药、器械等产品的买卖。医药B2B萌芽于2014年左右,拿到国A证书的平台可以进行这项商业活动,彼时国A证书不超过20张。通过大量的上游招商政策,快速地入驻了一批小型的医药公司,四川、广东、湖北的医药公司相对活跃,再通过地推铁军开始到药店、诊所安装平台APP,平台通过前期高额补贴快速拉单,逐渐开始产生了大量的上下游的交易,2016年-2021年期间,各大医药电商平台开始了疯狂的资本融资道路,头部的医药电商平台已经到了D+轮,甚至,还有冲击纳斯达克上市成功的医药电商企业。经过长达7年的发展,现在全国大部分的单体药店、私人诊所基本上都人手几个医药电商APP,当然,江湖故事还在继续,这只是开篇

医药电商的强势崛起究竟冲击了谁的利益?

1、制药工业:影响较小。

大部分制药工业销售额80%以上是在医院体系的,拼了老命的要进入集采目录,一旦纳入就是14亿人口的必备用药,所以主要能保住在国谈品种中有一席之地,销售额基本不愁。OTC市场份额很小,仅仅是作为补充而已,并不是非常重要的阵地。但是随着医药分家、处方外流、双通道的落地,终端为王的时代逐渐到来,院外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

2、医药公司:影响较大。有人欢喜有人愁

具备物流快递成本优势的医药大省,例如广东、湖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医药公司,加入医药电商B2B的快车道,将是商业板块扩张的重要战略,一仓即可发全国终端,订单暴涨是常有的事。加上大省医药资源好,采购渠道优,不断地挤压小地方的小三批公司,不出三年,市场上的中小医药公司将会消失。这也符合十四五的商务部规划,到2025年培养1-3家超五千亿、5-10家超千亿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这简直是为医药电商量身定做。

3、医药代表:影响最大。

传统的OTC控销团队影响最大,随着医药电商全国一盘棋的发展,“串货”已经是不感冒的名词了,还想通过操作纯控销品或者黄金单品来躺赢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如何严格控销的产品,在医药电商这头猛兽面前,都不堪一击。OTC业务团队面临转型是必然事件,或加入医药电商销售团队,转型学术培训,转型医美等屡见不鲜。

4、药店诊所:最为利好。

单体药店、私人诊所最为利好,医药电商B2B平台的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药店查漏补缺的问题,还经常能得到平台及商家的大额优惠券,特价产品等等,一站式满足采购计划,一键入库,简单方便快捷,服务应有尽有,帮助药店转型医药O2O等,通过平台丰富了产品线的同时,压低进货成本,从而获得比传统渠道更优的毛利空间。

正确认识医药B2B平台非常重要,时代的趋势不可逆,年轻消费者人群已经在天猫、京东、美团等平台形成购药习惯,挡是挡不住的。例如制药工业的朋友,可以选择加入合适自己游戏规则的医药电商平台的“首推品种”,甚至为医药电商平台定制产品规格,直接上升到战略层面的合作。再比如控销团队还可以加入“聚宝盆”、“摇钱树”这类项目,医药电商自营仓提供全套服务,拉单、开户、出库、发货、货票同行等一应俱全,我们掌握好上游货源,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找到更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