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层后一层中式农村合院(农村宅基地15x15米,想建带小院的二层楼,该如何设计)
- 作者: 周泽湘
- 发布时间:2023-11-03
农村宅基地15x15米,想建带小院的二层楼,该如何设计
农村宅基地15x15米,相对而言占地面积比较大了,建个中式别墅,带一个小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分享一套中式户型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喜欢。
中式别墅信息:
房屋用地尺寸:15x15米
房屋层数:2层
房屋总面积:264平方米
房屋主体结构:框架结构
房屋主体毛坯造价:30-40万
室内:4室3厅
外观效果图:
鸟瞰图
房屋采用中式风格,白墙灰瓦,三合院布局。
主楼两层格局,辅楼一层,前低后高,层次错落丰富。
入口处效果
独立院门入户,白色外墙漆搭配木色门窗,整体配色沉稳庄重,有书香门第的气息。
院门
侧面
简洁的外形,节省房屋整体造价。
内院
围合的内院,铺地为主,绿植点缀,以居家实用性为主。
平面图:
一层平面
房屋一层东南侧院门入户,入户是对景影壁。房屋整体是三合院布局,主楼两层,东西厢房各一层。东厢房用作厨房与餐厅,与主楼分开布置,避免了油烟的干扰。西厢房主要是用作娱乐用房,布置娱乐室与休息厅。主楼靠北侧,入户是客厅空间,南北通透,通风采光效果不错。东西两侧布置两个套房带独立卫生间。
二层平面
二层布置两个套房,一个家庭起居室,南侧有活动阳台。
合院整体呈对称式布局,平面布局工整合理,功能分区合理,外观简洁大方,在农村施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呈现不错的效果,施工难度低,建造方便,在农村是比较合适的户型,经济适用。
中式别墅相比较于现在常见欧式别墅,更加耐看,有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里面,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希望农村的中式别墅越来越多,打造美丽新农村。今天的户型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喜欢。
中式建筑特色与进展
中式建筑大都采用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方便便宜,且制作方便,抗震性能好。中式建筑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多为院落式的组合,一般大型、重要、等级高的建筑布置在建筑群中心线的主要位置上,次要建筑布置在两侧,或布置在主体建筑的对面,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也有的在主要纵轴线的一侧或两侧再安排次要纵轴线或横向轴线布置次要建筑,形成多层次的院落式建筑组合空间多采用围合式布置,既利于防盗和养生,又符合我国传统的阴阳平衡思想。中式建筑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这是中式建筑木构架的重要特征,木构架的主要结构方式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所构成的柱网与现代的框架结构一样,屋顶及上层楼面的荷载传递到梁柱,除硬山搁檩构架外,墙体不是承重墙只起围护结构作用,所以门窗、隔断以及内、外墙壁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中式建筑着重建筑意境的创造,从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到每座单体建筑的体量与造型,从台基到屋顶各种构件的功能与细部装饰,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传统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巧妙的结合,使中式建筑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中式建筑特色与进展研讨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中式建筑在构件的表面和端部进行雕刻处理,部分还要画上彩绘,使这些构件成为艺术品,真正做到使建筑成为最大的艺术品、最特殊的艺术品;很多木结构除作承重构件外,还兼作装饰功能,如斗拱是中式建筑木构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构件,是屋顶与柱子连接的过渡部分,起到屋顶荷载向下传递的结构功能作用,由于木结构的不断发展演变,斗拱的功能逐渐成为主要起装饰性作用的构件,斗拱层数即出彩的多少标志着建筑的等级;如意挂枋既有木桁架承重构件作用,也有美观装饰作用。中式建筑的造型虽然多种多样,但一座单体建筑一般可分为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不同等级、规格的建筑,其屋顶、屋身、台基的规制、尺度、材料以及许多细部做法都有详细的严格规定。在外观形式上,传统建筑的三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它是传统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有将中式建筑说成是“大屋顶建筑”,从屋顶的形式就能分出建筑的等级,如庑殿建筑是中式建筑中的最高形制。中式建筑形成一定的标准构件和建造形制,利于大量的推广应用。因此几千年来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中式建筑有很多优点,因此在过去几千年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发展。但是它有致命的缺陷,使现代推广和发展受到影响。中式建筑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式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用料,木结构使用的木材种类繁多,各种木材强度差距很大,即使同种木材也会由于大小、树龄不同强度出入也很大,过去多以建造人的经验确定,因此不利于建筑物的强度和抗震计算控制。中式建筑由于木结构的使用受木材的限制,无法任意确定房间的大小,特别是无法建造大空间的房间,不能满足人们对房间尺寸的要求。3)中式建筑由于木结构的使用受木材的限制,无法建造高层建筑,不能满足城市发展人口密集需集中解决的高层住宅问题。中式建筑由于使用木结构,而木材防水抗潮性能差,木楼板上无法做卫生间,满足不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卫生水平要求。
解决中式建筑缺点的方案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这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小到一层大到几十层建筑,从城市到农村,从外国到中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取代木结构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其原因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大、抗震性能好、能方便做成任意尺寸和形状,正好弥补了木结构的不足。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西式建筑的核心技术。而一直以来有部分中国学者反对这种西式建筑取代中式建筑的趋势,也一直有中国学者呼吁要保护中式建筑。但现有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保护越来越困难,新建房屋时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民,人们越来越喜欢采用西式建筑。这是因为先进的事物取代落后的事物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中式建筑如何才能传承和发扬下去,是我们当代建筑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以前有学者主张必须全盘采用古建筑的做法,反对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结合,或者反对以西式建筑为主中式建筑为辅的观念,其实是阻碍了中式建筑的发展。另外有一些学者尝试以西式建筑作为主体,引入一些中式建筑符号,但由于引入的中式建筑符号比较抽象,中式建筑特色不明显,多数人都看不懂,因此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要彻底解决中式建筑的发展问题,首先是要放弃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谁为主谁为辅的争执,然后认真分析中式建筑的优缺点,才能找到中式建筑的正确发展方向。
我认为中式建筑有两大优点现在依然受到广大中国人的推崇。合院式建筑,如北京三合院、北京四合院、山西穿心院、闽南六间张、江南骑楼、云南一棵印、云南三访一照壁、云南四合五天井、云南六合同春等都是合院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中式建筑木结构的外装饰部分,如斗拱、挂枋、如意、群板、雀替、挂落、垂花柱、青砖、灰瓦等装饰构件。彩绘、木雕、砖雕等装饰工艺。而中式建筑的主要缺点是木结构不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和变化的生活需要。这样如果我们将中式建筑中的木结构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解决房间尺寸可任意变化和强度问题,而其他部分尽量保留中式建筑形式、特色和元素,这样融入了西式建筑元素、中式建筑特点明显、中式味道很浓的建筑我们称之为现代中式建筑。在我负责规划建设的云南楚雄“彝人古镇”项目中已充分的应用了这些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用户的认可。由于中式建筑一般只有一二层,以此现代中式建筑适用于高档别墅住宅区、大型商业旅游区、公园园林区。对于高层建筑,目前采用的依然是在西式建筑上加入少量中式建筑装饰元素,这样的建筑西式味道很浓,中式味道不足,因此不能称为现代中式建筑。
总之现代中式建筑是在不断推广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必须既满足现代中式建筑的特点,又要符合市场的需要,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经济性才能健康的发展。在我负责组织规划设计并已建成的云南楚雄“彝人古镇”项目就是按照现代中式建筑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目前在我负责组织规划设计的河北滦县“滦州古城”项目,云南孟连“娜允古镇”项目,江苏金湖“尧帝古城”项目,山东肥城“春秋古城”项目中均是按现代中式建筑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这说明现代中式建筑还是有活动推广和发展空间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农村房子四各合院好吗
您好!四合院好。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北京的四合院住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广亮大门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
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或为屏门,或为垂花门)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
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