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家先生和宅翻新区别(灵媒师和阴阳师的区别)

  • 作者: 彭夕媛
  • 发布时间:2023-10-17


鲁迅先生的名言

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你从中发现风格,自己想吧。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名言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名言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名言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改革,第一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到诞生的机运。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评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了。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做人处世的法子,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即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好诗。

"不耻最后"。即使慢,驶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目标。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艰辛。

轻敌,最容易失败。

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

感情正烈的时候,容易封杀美。

月缺花残,潸然泪下。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中国人格外凶。

《集外集拾遗补编.寸铁》

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到这样,他们这才安心了。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虽有善于暴露社会黑暗面的文学家,恐怕也难有做到这么简明深切的了。“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则竟包括了许多革命者的传记和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

《三闲集.太平歌诀》

我想,恋爱成功的时候,一个爱人死掉了,只能给生存的那一个以悲哀。然而革命成功的时候,革命家死掉了,却能每年给生存的大家以热闹,甚而至于欢欣鼓舞。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近来我悟到凡带一点改革性的主张,倘于社会无涉,才可以作为“废话”而存留,万一见效,提倡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杀身之祸。古今中外,其揆〔揆(kui)〕准则,道理。一也。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

这是明亡后的事情。

凡活着的,有些出于心服,多数是被压服的。但活得最舒服横恣的是汉奸;而活得最清高,被人尊敬的,是痛骂汉奸的逸民。后来自己寿终林下,儿子已不妨应试去了,而且各有一个好父亲。至于默默抗战的烈士,却很少能有一个遗孤。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

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散胙(zuo)〕旧时祭祀以后,散发祭祀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时所供的肉这一件事了。

《热风.即小见大》

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两地书.二二》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坟.娜拉走后怎样》

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还是革命以前的种种事情刺激的结果)……

《两地书.八》

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语见《世说新语.简傲》,是三国时魏文学家嵇康对来访的钟会表示简慢的话,然而又心怀不满,骂他的莫名其妙的对象曰“妈的”!……伟人等等之名之被尊视或鄙弃,大抵总只是做唾沫的替代品而已。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

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还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

《三闲集.铲共大观》

人类是欢喜看看戏的,文学家自己来做戏给人家看,或是绑出去砍头,或是在最近墙脚下枪毙,都可以热闹一下子。且如上海巡捕用棒打人,大家围着去看,他们自己虽然不愿意挨打,但看见人家挨打,倒觉得颇有趣的。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接着便将被人们忘却。久受压制的人们,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对于中国一部分人们的相貌,我也逐渐感到一种不满,就是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呐喊.自序》

关于奴隶与奴才

……不但穷人,奴隶也是要爬的,有了爬得上的机会,连奴隶也会觉得自己是神仙,天下自然太平了。

虽然爬得上的很少,然而个个以为这正是他自己。这样自然都安分的去耕田,种地,拣大粪或是坐冷板凳,克勤克俭,背着苦恼的命运,和自然奋斗着,拼命的爬,爬,爬。可是爬的人那么多,而路只有一条,十分拥挤。老实的照着章程规规矩矩的爬,大都是爬不上去的。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爬上去了。大多数人却还只是爬,认定自己的冤家并不在上面,而只在旁边——是那些一同在爬的人。他们大都忍耐着一切,两脚两手都着地,一步步的挨上去又挤下来,挤下来又挨上去,没有休止的。

然而爬的人太多,爬得上的太少,失望也会渐渐的侵蚀善良的人心,至少,也会发生跪着的革命。于是爬之外,又发明了撞。

这是明知道你太辛苦了,想从地上站起来,所以在你的背后猛然的叫一声:撞罢。一个个发麻腿还在抖着,就撞过去。这比爬要轻松得多,手也不必用力,膝盖也不必移动,只要横着身子,晃一晃,就撞过去。撞得好就是五十万元大洋,妻,财,子,禄都有了。撞不好,至多不过跌一交,倒在地下。那又算得什么呢,——他原来是伏在地上的,他仍旧可以爬。

……

爬得上的机会越少,愿意撞的人就越多,那些早已爬在上面的人们,就天天替你们制造撞的机会,叫你们化些小本钱,而豫约着你们名利双收的神仙生活。所以撞得好的机会,虽然比爬得上的还要少得多,而大家都愿意来试试的。这样,爬了来撞,撞不着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准风月谈.爬和撞》

初看见血,心里是不舒服的,不过久住在杀人的名胜之区,则即使见了挂着的头颅,也不怎么诧异。这就是因为能够习惯的缘故。由此看来,人们……要从自由人变成奴隶,怕也未必怎么烦难罢。无论什么,都会惯起来的。

《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

在北京常看见各样好地名……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这很使我失望;否则,我将鼓吹改奴隶二字为“弩理”,或是“努礼”,使大家可以永远放心打盹儿,不必再愁什么了。

《华盖集.咬文嚼字(二)》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且介亭杂文.隔膜》

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

自家相杀和为异族所杀当然有些不同。譬如一个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气和,被别人打了,就非常气忿。但一个人而至于乏到自己打嘴巴,也就很难免为别人所打,如果世界上“打”的事实还没有消除。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

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南腔北调集.漫与》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孙皓〔孙皓(242—283)〕三国时吴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时骄横暴戾,降晋后却甘受戏弄是特等的暴君,但降晋之后,简直像一个帮闲;宋徽宗〔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皇帝。在位时横暴凶残,骄奢淫逸;为金兵所俘后,虽备受侮辱,仍不断向“金主”称臣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南腔北调集.谚语》

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这是堕民以外的自由人所万想不到的罢。

《准风月谈.我谈“堕民”》

……倘使连这一点反抗心都没有,岂不就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

国民性批判

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大概人生现实底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而中国人不大喜欢麻烦和烦闷,现在倘在小说里叙了人生底缺陷,便要使读者感着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

《坟.论睁了眼看》

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你自以为是‘人’,我却以为非也。我是畜类,现在我就叫你爹爹。你既然是畜类的爹爹,当然也就是畜类了。”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这兽性的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的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

中国,自从杀掉蚩尤以后,兴高采烈的自以为制服异族的时候也不少了,不知道能否在平定什么方略等等之外,寻出一篇这样为弱民族主张正义的文章来。

《译文序跋集.〈现代小说译丛〉〈医生〉译者附记》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

……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很慰安。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爱国之士又说,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但我殊不解既爱和平,何以国内连年打仗?或者这话应该修正:中国人对外国人是爱和平的。

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

我不以为自承无力,是比自夸爱和平更其耻辱。

《华盖集.补白》

中国开一个运动会,却每每因为决赛而至于打架;日子早过去了,两面还仇恨着。在社会上,也大抵无端的互相仇视,什么南北,什么省道府县,弄得无可开交,个个满脸苦相。我因此对于中国人爱和平这句话,很有些怀疑,很觉得恐怖。

《译文序跋集.〈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士兵们相斗争……

……

然而人民一任他们玩把戏,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的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无破坏即无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卢梭,斯谛纳尔,尼采,托尔斯泰,伊孛生等辈,……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中国很少这一类人,即使有之,也会被大众的唾沫淹死。

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外寇来了,暂一震动,终于请他作主子,在他的刀斧下修补老例;内寇来了,也暂一震动,终于请他做主子,或者别拜一个主子,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凡这一种寇盗式的破坏,结果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但其毁坏的原因,则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扫除,也非如寇盗的志在掠夺或单是破坏,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

这是一种奴才式的破坏,结果也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我们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我们应该知道他和寇盗奴才的分别;应该留心自己堕入后两种。这区别并不烦难,只要观人,省己,凡言动中,思想中,会有借此据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盗,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无论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样鲜明好看的旗子。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张献忠)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了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的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己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

……自己是完了,但要这样的达到一同灭亡的末路。我们对于别人的或公共的东西,不是也不很爱惜的么?

所以张献忠的举动,一看虽然似乎古怪,其实是极平常的。

《准风月谈.晨凉漫记》

休宁话的词汇和正字

一、普通话中存在的词

1、天文(9个)

太阳——日头、太阳月亮——月光

小雨——细雨小雪——细雪

小风——细风结冰——冻冰

下雪——落雪下露——打露水

下雨(了)——落雨

2、地理(4个)

小路——细路温水——温暾水

鹅卵石——河螺扁

开水(煮沸的水)——滚水

3、时令时间(24个)

白天——日间先前——先头

去年——旧年明年——明年

昨天——昨日星期天——礼拜日

后天——后日大后天——大后日

前天——前日大前天——大前日

每天——每日前几天——前几日

后来——后头中午——当昼

明天——明日十几天——十几日

每天晚上——每日夜间

往年(以往的年头)——前几年

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天光

黄昏(日落以后星出之前)——挨夜边

夜晚(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夜间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三十夜

清晨——晨光早

4、农业(2个)

井绳——井索垃圾——垃圾(lε sε)

5、植物(16个)

浮萍——薸芫荽——洋须菜

扁豆——扁荚小米儿——细米

山芋——红苕凤仙花——指甲花

玉米——苞萝向日葵——丝瓜莲

茄子——落苏马铃薯——马铃芋

荞麦——乌麦四季豆——四月荚

小白菜——细白菜黄瓜——生瓜

杜鹃花——映山红

6、动物(19个)

公鸡——鸡公母鸡——鸡母

鸡蛋——鸡子鸭蛋——鸭子

鱼卵——鱼子黄鳝——蛇鱼

蚯蚓——河恨蜘蛛——蛛蛛

蝎子——酸蝎蚊子——蚊虫

青蛙——蛤蟆癞蛤蟆——癞宝个

牛犊——细牛羊羔——细羊

翅膀——竹翼猴子——猴狲

兔子——毛兔儿蝴蝶——布翼儿

蝙蝠——拉叭布翼萤火虫——点灯星

7、房舍(13个)

楼上——阁上楼下——阁下

楼板——阁板窗子——槛窗

钥匙——锁匙厨房——灶下

客厅——堂前厕所——屎缸

牛圈——牛栏猪圈——猪栏

楼梯——阁楼梯

门坎儿——门舌儿

门后(门扇的后面)——门后腋

8、器具用品(11个)

桌子——桌洗脸水——洗面水

绳子——索脸盆架——面盆架

耳挖子——耳朵环

簸箕——畚出糨糊——面糊

钉锤——狼头脸盆——面盆

东西——物事

9、称谓(7个)

男孩儿——(男)囡家跛子——折脚

女孩儿——妮家铁匠——打铁个

补锅的——补锅个

吝啬鬼——小毛鬼

小孩子——囡儿、伲家

10、亲属(20个)

曾祖母——老太小舅子——插米舅

祖父——老朝祖母——婄

外祖父——公外祖母——姥姥

伯父——伯爷伯母——伯娘

舅父——舅爷姐姐——姊

哥哥——大郎嫂子——嫂

弟弟——弟郎弟媳——弟妇

妹妹——令妹妹夫——令妹夫

儿子——囡儿儿媳妇——新妇

女儿——妮儿女婿——妮婿

11、身体(18个)

脸——面嘴大腿——大髈

头——头脑壳颈——头下颈

肩膀——肩膊口水——嘴涎水

左手——反手小指——小指指儿

右手——顺手手指——指指头儿

屁股——屎窟肛门——屎窟眼

眼泪——眼泪水掉头发——跌头发

鼻孔——鼻孔眼胳肢窝——胳落荚

鼻涕(液体)——鼻孔水

鼻子(五官之一)——鼻孔

12、疾病医疗(3个)

小病——细病罗锅儿——驼子

肚子疼——肚里痛

13、衣服穿戴(2个)

尿布——屎片手绢儿——洋幅儿

14、饮食(10个)

饼——馃油条——丝瓜菩

早饭——天光白酒——烧酒

午饭——当头米汤——米羹水

晚饭——晏饭、夜饭江米酒——酒酿

蛋羹(加水调匀蒸的)——鸡子糕

煮鸡子儿(连壳煮的鸡蛋)——萝卜鸡子

15、红白大事(4个)

嫁闺女——嫁妮生孩子——生囡

新郎——新郎倌新娘——新人

16、日常生活(16个)

盛饭——舀饭吃早饭——吃天光

喝酒——吃酒吃午饭——吃当头

抽烟——吃烟吃晚饭——吃夜饭

洗脸——洗面吃零食——吃零碎

洗澡——洗浴逛街——荡马路

睡觉——困睡不着——困不着

做早活——打早朝

小便(动词)——拉尿

大便(动词)——拉屎

(衣服等)洗一次——(衣服等)洗一水

17、讼事(1个)

斩首——砍头

18、交际(2个)

丢人——跌股拉近乎——套关系

19、商业交通(6个)

零钱——零碎钞票

三分钱——三分洋

四角钱——四角洋

五块钱——五块洋

自行车——脚踏车

20、文化教育(2个)

学校——学堂教室——课室

21、文体活动(2个)

玩——嬉捉迷藏——躲羊

22、动作(5个)

遇见——碰着捡起来——跋出来

知道——晓得不知道——不晓得

聊天——说鳖

23、位置(8个)

上面——上头下面——下头

里面——里头外面——外头

右边——顺边手里——手里头

左边——反边心里——心里头

24、代词等(12个)

我——(吾)我侬我们——(吾)我人

你——尔(侬)你们——尔人

他(她)——渠(侬)他们——渠人

我的——个你的——你个

他的——(吾)我个什么——得物

你们俩——尔人两个

他们俩——渠人两个

25、形容词(2个)

凉快——凉修修安静——冰冷修静

26、副词、介词等(5个)

和(这个~那个一样个)——跟

向(~渠打听一下)——跟

问(~渠借一本书)——跟

给(~大家办事)——递(~大家办事)

给我(虚用,加重语气。如:尔~吃干净这碗饭!)——递我

二、休宁方言中存在,而普通话中并不存在的词

在休宁方言中,有的词汇是休宁方言中特有的,但这些词汇的分布范围并不相同,有些只是分布在屯溪区的部分地区。

植物类中——苞萝:玉米。薸:浮萍。

房舍类中——槛窗:窗子。堂前:客厅。灶下:厨房。

器具用品类中——洗面:洗脸。

亲属类中——朝:祖父。新妇:儿媳妇。

饮食类中——馃:徽州方言区非常常见的一种圆饼形的面食。

日常生活类中——洗浴:洗澡。

交际类中——跌股:丢脸、丢人。

文体活动类中——嬉:玩。

形容词类中——鬎[le33]:物细长。气魄量:形容男子漂亮。

老老大:非常大。浪浪浅:水很浅。

拱:凸。急拉拉:焦急。

得人憎:令人讨厌的家伙。

附加成分中——个:结构助词“的”。

添:动词的后置性成分,相当于“再”。

还有一些休宁方言特有的词在结构上或构词方式上不一定都是普通话中现成的词,它可以是短语或固定搭配,甚至有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记音符号,如:“一世夫妻三年半”指旧时徽商夫妻相聚时间很短,“清家白说”指聊天。这些固定结构是对屯溪作为历史古城的特定历史文化现象的反映,在其他方言及普通话中往往比较少见,可以说,它们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词。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休宁方言中不少方言词富有修辞色彩,有趣地反映了休宁人的形象思维。

如:时令时间类中的“挨夜边”,在普通话中即指黄昏,是“日落以后星出之前的时候”,而在休宁方言中称“黄昏”为“挨夜边”,取“挨着夜的旁边”意,从字面即可理解其含义。

动物类中的“蛇鱼”,在普通话中指“黄鳝”,《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黄鳝”为“鱼,身体象蛇而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也叫鳝鱼”,就是这样一种似鱼非蛇的动物,在休宁方言中被称为“蛇鱼”,充分体现了黄鳝的特点,也反映了休宁人起名的智慧所在。

休宁属徽州府,徽州古民宅多为平房,青砖石瓦。徽商外出归来翻新修盖,无法扩大房屋的占地面积,则在空间上下功夫,在高高的平房上又架起一层较矮小的楼,雕梁画栋。直至今日,休宁方言依旧称“楼上”为“阁上”,称“楼下”为“阁下”,称“楼板”为“阁板”。这就与古徽州民俗“未出阁的及笄少女不得下楼”联系上了。(见房舍类)

此外,像称“右边”为“顺边”、“左边”为“反边”则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相关联,吃饭、写字多用右手,用右手干活“顺手”,用左手则“不顺手”,因此将“顺手”的“右边”称为“顺边”,将“不顺手”的“左边”称为“反边”颇有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味道。而把“中间”称作“中间心”,缘于古人认为“心”是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而古徽州风俗中,祖宗画像是置于堂前正中的,由此可见“中间”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将同样都很重要的“中间”与“心”相关联,则更显休宁人对堂前正中的重视程度,表明了休宁人尊崇先长的优良传统。(见位置类)

休宁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如:将整间房子视作一个人。房子本是毫无生气的,门是门,窗是窗,但在休宁人眼中,门槛犹如一个人的嘴里的舌头,故称门槛为“门舌儿”。又把一扇门看作人的胳膊,那“门背后”自然被称作“门后腋”了。(见房舍类)

外地人到屯溪,最大感觉是屯溪人讲话语速快、办事速度快,风风火火。的确,屯溪人性子急,雷厉风行,犹如烧开了的沸水,而那些性格不爽快的人,则被冠以“温暾”一词。“温暾水”指“温水”,在屯溪方言中,以不冷不热的水为喻,形容一个人性格不爽快。举例说:你这个温暾象,如何办得大事!其实,“温暾“一词并非休宁人原创,《广韵》中:“暾,徒浑切。”《说文解字》中:“温,从水昷声。”在唐人王建《宫词》第四十八:“新晴草色暖温暾。”白居易也有诗:“池水暖温暾”、“温暾冻肌活”。)这些词句中均以“温暾”形容水温。而屯溪方言中以水喻人,更显屯溪人思维的灵活生动。(见地理类)

除上文略举的几例表明了休宁方言词汇的形象性特点外,具体地,休宁方言词汇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休宁方言词汇不仅富有修辞特点,而且有些还保存有古词,甚至延用古义。

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古代除土生土长的“山越人”外,在隋末、唐末、南宋初有过中原世家大族和百姓向徽州山区的人口大迁移。古徽州人大多依姓构筑聚落,但语言经细细考察,仍可发现诸多历史遗存。现举几例如下:

1、先

《广韵·下平声·卷二》中:“先,苏前切。”《史记·晁错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徐广曰:“先即先生。”《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而在休宁方言中,“先”也作“先生”的省称,通常在前面冠以姓或名,称为“某先”。如休宁方言中:“王先,尔今朝下午冇得课吧?”(“王先生,尔今天下午没得课吧?”)在这里,“先”字就是延用了古义。

2、吃(酒)(见日常生活类)

在休宁方言中,“吃”不仅用于一般食物的咀嚼吞咽,如“吃饭”、“吃肉”,而且用于吞下流体的各种饮料,喝茶可以叫“吃茶”,喝酒通常称“吃酒”。一般在酒席上,主人劝菜劝酒通用一个“吃”字,不分是“吃菜”还是“吃酒”。也就是说,“吃”字在休宁方言中兼有古汉语的“食”与“饮”以及现代汉语的“吃”和“喝”的双重意义。

“食”与“饮”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法有分工,如《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在现代汉语中,“吃”与“喝”的分工更是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中:“吃,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喝,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

其实,“吃”和“喫”同。“喫”可训“食”,“食”又可训“饮”。《说文解字》:“喫,食也”,《正韵》:“食,饮也”。可见,“吃”可以兼有饮、食两种用法。唐代大诗人杜甫《送李校书》诗:“对酒不能吃”中“吃”便是指“饮”。至于元人杂剧及明清小说中,把饮酒叫作“吃酒”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如《警世通言》:“捕人也吃了几遍水酒,全无影响”,《儒林外史》:“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水浒传》:“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

“吃”既是“食”,那么,“吃酒”当然也可以叫做“食酒”。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阛阓子作日记册云:“某日买烧酒四两食之。”人遂传为笑柄,而不知亦未可非也。《于定国传》曰:“定国食酒数石不乱。”柳子厚《序饮》亦云:“吾病痞,不能食酒”。则酒之言食,其来有自这则随笔中涉及到的有于定国,汉代丞相,郯人;柳子厚,唐代人,河东人。这则随笔告诉我们,早在汉、唐时期,“食酒”一词通用于郯地及河东(即今山东、山西一带)的诗文语汇之中,只是到了清代,“食酒”一词渐为“吃酒”、“饮酒”代替,人们少见多怪,反而嘲笑阛阓子,这正表明他们不了解历史,暴露了他们自己才是无知之徒。

把“饮”、“食”或“吃”、“喝”予以明确的分工,这是我们汉语语言进步的一种表现,现代汉语中不再说“食酒”而是说“饮酒”,普通话里也常用“喝酒”而不说“吃酒”了。

唐代有“吃酒”,也有“吃茶”。诗人卢仝的《走马谢孟拣议寄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休宁方言中,与“茶”搭配的也往往是“吃”而非“喝”与“饮”。

3、凉修修(见形容词类)

在休宁方言中,形容天气凉爽有风,常用的是一个“ABB”形式的形容词:“凉修修”,如:今朝夜间凉修修的,特别舒服(今天晚上天气凉爽有风,特别舒服)。

《广韵·下平声·卷二》:“凉,薄也,亦寒冷也,吕阳切”。“修,息流切”。唐代韩愈在他的诗《赴江陵途中》云:“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白居易的《舟中雨夜诗》中也有句:“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凉修修”也读作“凉飔飔”。《广韵·上平声·卷一》:“飔,风也,楚持切,又侧持切。”《广雅释诂四》:“飔,风也。”《文选·吴都赋》:“飔,疾也。”《说文新附》:“凉风也。从风思声。”陆游《七月二十四日作诗》有:“凉飔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

由此可见,以“凉修修”喻天气凉爽有风是古已有之。

4、利市

休宁方言中,遇事有个好的开头,常说“发利市”。“利市”初见于《易经》:“为近‘利市’三倍”。本指做买卖发了财、赚了钱。后人引申为交到好运气,出现好兆头。我国古代民间各地多有乞求“利市”的风俗,如广东一带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市井迎神赛会,挨家挨户去乞求“利市”(见《乾淳岁时记》);明人小说中也记载“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即财神),谓之烧‘利市’”(见《警世通言》)。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代风俗“娶妇至儿家门,从人及家乞见利市财物。”休宁方言把这叫做“讨发利市”。现在人们改为向新娘讨喜糖,表示祝贺喜庆,已不再单纯是“乞讨利市”、“讨发利市”的含义。

5、造化

休宁方言把幸运叫作“造化”。“造化”本为创造化育的意思。《淮南子》说:“怀万物而友造化”,注解“造化”为“天地”。古人以为人的命运由天决定,所以俗称幸运的事为“造化”,有“天幸”的意思。

在元人杂剧里,“造化”这个词常见到,如说运气不好,“今日造化低,惹场大是非”(《黑旋风》);说运气好,“他如今不来寻你,就是你的造化了”(《燕青博鱼》)。《红楼梦》里有“我们也没有这么大造化”,意思是在说福气。

在休宁方言中,“造化”一词还常用于某些侥幸避免意外事故的时候,如说“好造化,我将走过,那堵墙就倒下来着”,这和现代普通话的用法是有一定差别的。

6、物事

“物事”一词在吴语中很常见,也是休宁方言中最常见的词之一,“物”,读若“木”,“物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东西”。它是“事物”一词的倒装,也是具体的“事”与“物”的总称,可以指代许多具体的对象。例如用休宁方言说:“我上街买物事。”(我上街买东西)中“物事”指代物;说“尔侬做何物物事?”(尔做得物事情?)中“物事”就是指代事。

“物事”一词本来分指“物”和“事”。指“物”,如《古今注》:“农家呼粟麦可食之物,以为物事”;指“事”,如《隋书》:“张衡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见《辞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来历很早。

明清时,“物事”一词在口语中很普遍,如《警世通言》:“这神道上个作怪的物事,栾太守来看,故不敢出来”。又:“娘问:这物事哪里来的?”《聊斋志异》:“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这里的“物事”则指那种芜杂冗长粗鄙不能卒读的文章。而在《红楼梦新补》中也有一句:“分给各房的物事,你可仔细挑选,值多少大小不一般哩!”这句话中也沿用了清代当时“物事”这一土语。

“物事”一词在现代的书面语言中多写作“事物”,只有方言中还保留着它,在休宁方言里有,吴语中也经常看到及听到。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将长期地广泛使用,不会那么快被其它词汇淘汰。

二、休宁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词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词汇

现略举几例:

1、担

“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释义:“用肩膀挑”和“担负;承当”,而在休宁方言中,“担”却是“拿”或“拿取”的意义。

如:尔担本书来递我看看(你拿本书来给我看看)。

我叫尔马上就担来(我叫你马上就拿来)。

2、是

“是”在普通话中是表示认同的判断动词,但在休宁方言中,“是”有时表示“在”义,有确定语气。

如:妈妈是屋里困(妈妈在屋里睡觉)。

令妹是体育场,尔到那寻(妹妹在体育场,你到那找她)。

3、标致

“标致”在休宁方言中是“美丽”、“漂亮”的同义词。

“标致”在古代原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显示,如《魏书》有“自晋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标致”也可指文采风度,虞集文有“尚标致,则多清谈”的话。休宁方言引申作姿质美丽,如说某人貌美,就说某人“标致”,用于女性,也用于男性。

“标致”一词在别的地方方言中也有,常见于前人作品中。如杂剧《鸳鸯梦》:“闻知他有个小姐,生得十分标致”,《红楼梦》:“(香菱)给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得标致了”,《警世通言》:“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了怜爱之心”。现代作品里也有时见到,如鲁迅《藤野先生》里讽刺那些“留学生”:“也有些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实在标致极了”。

在休宁方言中,“标致”不仅用于形容人的美,而且可以形容许多事物,如形容色彩、花朵、服等,都可以用“标致”,较其它地方方言用途更为广泛一些。

4、将就

对于某些不尽如意的事物,勉强接受下来,休宁方言叫做“将就”,有姑且如此的意味,比如说:“这件旧衣服,你将就穿一下吧!”

“将就”见于《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意思是说,将勉强依顺它,还恐怕分离,合不到一切。后人把“将”与“就”合成“将就”一词。

“将就”在各地方言都有,古人作品中例句也不乏少数。如元杂剧《窦娥冤》:“我是你亲爷,将就的你”,又:“这也还少些儿,将就他罢”。“将就”后带宾语,都用作动词,这和休宁方言的用法有些区别。

5、记认

在休宁方言中,“记认”有“记号”、“暗号”、“标志”的意思。叫做“记认”,是作个“记”号便于辨“认”,是名词。

某些物品大家都有,为了避免搞错,或遗失后便于认领,在自己的物品上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做个暗号,叫“做个记认”。有的婴儿胎里带来身上某处有个黑痣或疤块一类的印记,家人就把它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志。例如说:“我家囡耳朵背后有个记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常有由于天灾人祸,孩子从小散失,长大以后,凭着身体上的特征——“记认”,和家人重新同居的悲喜剧。

“记认”一词,较早见于古籍。如唐人笔记《王氏见闻》,记一个蜀汉故事:“使人细问之,其男身有何记验,曰:‘我儿脚心上,有一黑子,余不记之’”。这里的“记验”,是“记认”的近音词。另外,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李渔《连城壁》:“巴子多了,各有记认。这是小的用熟的,难道不认得?”这里的:“记认”的词句都是在物品上做暗号的好例子。

6、翳[ie42]

《现代汉语词典》中:“翳,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在休宁方言中,“翳”指瓜果病了不长,也指人幼年有病不发育。如:“那个小丝瓜翳塌了,好可惜!”又:“对面老张家囡都十五岁了,是恁只这点个子?怕是哪里翳着了吧?”

《广韵·上平声·卷一》:“翳,蔽也,于计切。”《说文通训定声》:“翳,假借为殪。”《诗·大雅·皇矣》:“具畜其翳,修之平之。”《毛传》:“立死曰菑,自毙为翳。”陆德明《释文》:“翳,韩诗作殪。”《孔子家语六本》:“殪而不避。”

由此可见,“翳”字在休宁方言中是沿用了古义,且与普通话词义很不相同。

灵媒师和阴阳师的区别

所谓灵媒在古代男的称为觋(wizard),女的称为巫(witch)。

宗教学上称禁厌师(sorcerer)、医巫(medicine man)、术士(magician)。西伯利亚和北亚洲以及阿拉斯加等地?则称为萨满(shamans)。是指一些能够通神、通灵、通鬼的人。他们能够差遣某些鬼神来驱除另一些鬼神;或者是请示某一些鬼神来协助求助的人们?指导人们如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及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欲望。所以,他们和人类的心理、生理上的弱点有著与生俱来的供需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他们活动的踪迹。

高级的灵媒被称为祭师、先知、天使或圣者,而成为一般宗教徒信仰的中心。

一般的灵媒没有公是公非,故在基督教教势扩张之后的欧洲,便对异教的巫、觋赶尽杀绝。

在中国,巫觋往往也成为妖言惑众的祸源,所以,孔子主张不语怪力乱神。为何称灵媒为怪力乱神?因为他们的灵力来得没有理由,那些神鬼世界也没有一定的秩序和道德准绳;通常是会教人为善,但一旦和这些巫觋本身的权益、冲突、矛盾时,就会散布谣言、颠倒是非、惑乱人心。故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宗教的灵媒信仰虽然起起灭灭,但都未能郤入大雅之堂。

从佛教立场看,修善积缒是以持戒、布施而得人天缒报。以因果的观点来说?教化大众、种善因、得善报;种恶因、受苦报。如果遭受到灾难、贫病等情事,最好的方法是忏悔、积德、存善心、说好话、做好事。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这是由於自修善法而得到护法神的惠助,以及诸佛菩萨的庇佑。不需要通过灵媒的关玒来以善鬼赶恶鬼、以正神驱邪神。

灵媒确实有其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帮助,不过是挖肉补疮式的临时救济。无法真的解决问题。其后必须继续地挖肉、补疮?伤口永远在起灭交替著。求助於灵媒粗看问题仿佛已经解决了,实质上是问题在连锁著,越陷越深;类似吸食鸦片、注射吗啡,越醉越沈。但是一般民众很难有此自觉。就像海里的章鱼,找不到食物时,可用它自己的触角充饥,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长此以往,就只有死路一条。因其违背了因果原则,也违背了自然律的秩序。

虽然通过灵媒的帮助,有时也真的能够得到一时的意外之缒;但是,那只是一种假相的告贷,是一种幻觉的满足而已。所以,学佛的人,不许说神弄鬼地自作灵媒,也不得亲近灵媒,应该依据佛法的指导,自求多缒,努力开创明日的前途。

灵媒的力量既然来自鬼神的灵力,而且因为鬼神来去无踪、飘忽不定,所以任何一个灵媒都可轮番接受到许多不同的灵体附身。一旦灵体离身,做灵媒的人可能变成比常人还要软弱无能的人。如果经常为人赶鬼、治病、禳灾、锥厄。当灵体离身之后,灵媒自己本身就会遭受到恶报的惩罚。因此,凡是灵媒,经常都会恐惧灵体离身而失去灵力。故需常设法请鬼、迎鬼、供鬼、养鬼?保持与鬼灵接触?以达役使鬼神且保护灵媒本身的目的。

一、阴阳师的起源

阴阳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简单而言,可以说是占卜师,或是幻术师。他们不但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

阴阳师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组织称为“阴阳道”。日本的“阴阳道”起源于中国百家争鸣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在蒙昧的科学洪荒时代,为了避免灾厄,人们总是希望能预先得知天地变迁的异动,“阴阳五行说”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传至今的《易经》!

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在日本登陆后,又渗透了一些当地文化,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不过当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在日本史料上时,已经是十世纪的事了。此时的阴阳道已有别于早期的中国阴阳思想,它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历法等等应用,上至国运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运用之来解释。推古皇朝的圣德太子就是运用这门知识的佼佼者。笃信佛教的他在制定“冠位十二阶”及服装颜色时都曾考虑到阴阳五行的配合,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从此阴阳师成为热门“职业”,转入全面兴盛时期。

二、平安时代——阴阳师的兴盛

十里大道,枯槁荻草,黑雾笼罩,腥风热尘扑打在朱色城楼上,沙沙作响。袅袅熏香、桧扇轻摇,贵族们极尽所能行风雅之道。但红梅挂衣、光鲜织锦却掩不住森森枯骨的悲叹,鬼神、妖魔、怨魂,存在于世上,驻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平安时代,一个曾与盛唐帝国隔海相对的时代。它孕育了令后世赞叹不已、无比华丽的灿烂文化,却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所知的黑暗。从公元794年日本京都由长罔迁至平安开始,垂天下以治四百余年的平安时代缓缓拉开序幕。但京城平安都却不是乐土,魔影纵横、怨灵交错——妖魔鬼怪不呆在水远山遥的森林或深山中,而是屏气敛息地与人类同居于京城,甚至是同一个屋檐下。平安京被妖异蚕食着,成为魑魅魍魉的巢穴,也成为阴阳师活跃的舞台。

为了消除天、地、人、鬼间的矛盾,“阴阳师”们大显身手。他们借包罗万象的卦卜和神秘莫测的咒语,驱邪除魔、斩妖灭怪,成为上至皇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的有力庇护者!不过阴阳师的饭碗可不是好捧的,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他们必须熟稔一切风雅事,和歌、汉诗、琵琶、笛,还有香道或者茶道,样样都要涉猎。此外,还必须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泄密的职业道德。所以能成为阴阳师的,俱是当时一等一的俊彦之才。

奈良时期,天皇决定以阴阳道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之一,将其相关的技术与人才收编国家管理,并近距离监视其发展。一般百姓严禁拥有《河图》、《洛书》、《太乙》等阴阳道的专门典籍,阴阳道成为国家的独占工具。阴阳师开始以国家专属的占术师身份出现,在整个平安时代,他们达到了发展的巅峰。

天武天皇时期,阴阳师所隶属的官方机构“阴阳寮”正式成立。阴阳寮设长官“阴阳头”一人,阴阳博士、天文博士、历法博士各一人,漏刻博士两人及阴阳师六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天文、历法的制订,并判断祥瑞灾异,勘定地相、风水,举行祭仪等,可支配人员计有89名。阴阳道至此成为律法制度的一部分,谁控制了“阴阳寮”就等于握有诠释一切的能力。阴阳道成了天皇的御用之学。

阴阳寮构成:寮头一人寮助一人允官一人大属职一人小属职一人阴阳师六人阴阳博士二人阴阳生十人阴阳士一人皇历博士一人皇历生十人天文博士一人天文生十人漏刻博士二人守辰丁二十人使部二十人值丁二人.工作内容:1阴阳道:判断土地凶吉的相地堪舆与占筮. 2历道:制定日历,决定日子凶吉. 3天文道:观测天体,卜筮,思考慧星侧隐. 4漏刻:掌管控制时间.

三、东方魔鬼终结者——安倍晴明

阴阳师们虽然官阶并不高,但却多受权臣贵族的仰仗,其地位远远凌驾于一般官员和武士之上。而当时位居阴阳师第一把交椅的贺茂忠行,更在世人讶异的目光下,收了一个面目清秀的年幼童子为徒。这名俊雅的灵犀少年,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阴阳道一代宗师——安倍晴明。

出身

安倍晴明(西元921年——西元1005年)

安倍晴明的传奇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论长相,他貌似潘安;论才智,他文武双全。他是民众眼中的英雄、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偶像,诸多文艺作品、电视节目以及各类野史异说中都浮现着他的身影。常用于降妖伏魔的“五芒星”符号(又称晴明桔梗印),即为安倍晴明所发明。

安倍晴明生于平安朝中期的延喜21年(公元921年),卒于宽弘2年(公元1005年),安倍晴明是著名的遣唐使安倍仲麻吕的第八世孙,据《尊卑分脉》、《安培系图》等史书记载,他是右大臣安培家第九代大膳大夫益材的子嗣。师从贺茂忠行,是平安时代极富盛名的阴阳师。

乍现於鬼怪横行的平安王朝中期,连出生都围绕著迷雾的这名男子,替诡美的平安京划上一笔最为神秘的历史,他最为人所知的出生传说,是人狐相恋的异种婚嫁。据《簠簋抄》记载,晴明的父亲——大膳大夫安倍益材,自恶右卫门手中救出一只白狐,这白狐是和泉国(今大阪)信太森林中修行多年的狐仙“葛叶”。她幻化为人,来到益材身边,之后两人渐渐情愫暗生,葛叶以身相许后产下了晴明。晴明五岁时,意外地见到母亲狐狸的原形,分离的时刻於是到来。葛叶抛下哭泣不已的幼子回到森林中。“如果思念的话,就来寻找吧……和泉最深处信太森林,葛之叶……”反覆覆颂的歌谣,那是母亲送给孩子的最后话语,晴明日后依循此歌的指示,得以再至森林隐秘处见母亲一面,并继承强大的灵力。晴明天生就能够看到恶鬼或怨灵。并以准确预言花山天皇的让位而名声大噪,这也是忠行后来将阴阳道的深奥道理倾囊相授给晴明的原因之一。

少年时期的晴明就已显出不凡的才华。夜里,侍奉著师傅座车前进时,就以未修行之身发现被视为禁忌的百鬼夜行,并立刻通知师傅贺茂忠行,让一行人安然度过此次灾难,优秀的咒术师能力使得幼小的他能看见鬼物的存在,这也使得忠行后来将阴阳道的深奥道理倾囊相授地传授给晴明。

据《今昔物语集》记载,在天德4年(公元960年),安培晴明作为“天文得业生”的时候就以利用节刀占卜诸事而崭露头角,之后曾担任天文博士、谷仓别当。长保3年(公元1001年),被封从四位,次年被封为大膳大夫。宽泓元年成为左京权大夫。在《土御门家记录》中记载安培晴明死于宽泓2年9月26日,这天也成为了安培晴明神社的祭日.

除妖

在古代,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威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水患、旱灾等不断地发生,不少人在灾害中死去。由于情况过于凄惨,人们便认为那些不幸的死者,会流连于世,徘徊不去。人们敬畏着他们,并给其冠上了“妖魔”、“怨灵”之名。深谙其中奥秘的阴阳师借由秘仪秘法,操控着暗之力量,于妖魔世界与现实世界间往来,除了执行规定的任务外,他们还常需奉行天皇或贵族们除灵、占卜或是施行咒术的要求。著名的权臣藤原道长就相当重视安倍晴明,屡次拜托他解决棘手事件。

晴明不但拥有收妖伏魔的能力,还能听懂鸟语,召唤式神为自己做事。螣蛇、朱雀、六合、勾陈、青龙、贵人、天后、大阴、玄武、白虎、大裳、天空,皆为晴明召唤的十二神将,它们完全服从并保护其主人。但因相传晴明的妻子害怕鬼神的形貌,晴明遂将这些式神隐藏在宅第附近的一条戾桥之下,现今仍坐落於京都一隅的这座小桥。当时人们相信是分离人类生与死两界的边陲地带,而现世欲望所丧命的怨灵与鬼魂,若是闯不过戾桥的分野到达冥界,就只好继续在世上徘徊……

有关晴明除妖的事迹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九尾狐与杀生石的故事。九尾狐是专门幻化成绝世美女迷惑君王的妖怪。她在夏桀时化身为妹喜、在商纣王时化身成妲己。当商朝灭亡时她被姜子牙追杀,被迫来到日本,自称“玉藻前”,赢得了鸟羽天皇的宠爱与信任。后来天皇得了怪病倒卧床榻,大臣们开始怀疑她,请安倍晴明暗中对她进行调查,终于将“玉藻前”的真面目曝光。御体康复的天皇恼羞成怒,下令追杀“玉藻前”。最后她被晴明擒杀,但其野心和执念仍以“杀生石”(会喷出毒液攻击鸟类及昆虫,令动物无法近身的石头)的形态保留在那须野,时时刻刻等待着报复时机的到来。

四、《阴阳师》旋风

安倍晴明的生平事迹,在平安时代后期就已在《大镜》、《今昔物语》中被广为传述;镰仓时代于《宇治拾遗物语》、《古今着闻集》、《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中又多次出现。至江户时代,更有《晴明物语》、《芦屋道满大内鉴》等书记载他的轶闻。到了现代,以日本著名奇幻小说大师梦枕貘所著的《阴阳师》系列小说为代表,将阴阳师和安倍晴明的传奇推上了时尚流行的尖峰。由此所演化出的阴阳师旋风在电影、漫画、游戏、歌舞伎、落语等艺术形式上全面铺开,使得日本人看待安倍晴明就像我们看待姜子牙、诸葛亮或是刘伯温一样,既敬且畏。

小说

《阴阳师》系列小说,是以日本民间传说为基础的神怪小说,取材自《今昔物语集》,以安倍晴明(阴阳师)、源博雅(武士)这两个主角为中心,展开一段段神奇的故事。梦枕貘以神秘古典又不失闲适的文笔构筑了当时独特的文化景象,更把安倍晴明塑造得有血有肉。梦枕貘虽写鬼神灵异之事,却用一种超脱的心态思索咒术、阴阳术与人生的哲学问题,并深入到人性面,寓意深远,因此成为影视、动漫改编不可或缺的生鲜素材。

电影

《阴阳师》能在日本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电影功不可没。在完美的银幕影像世界里,阴阳师迎来了它成功的顶点。

作为文学作品的影像呈现,电影《阴阳师》系列以一连贯富含情感支线的故事为主要叙述内容,将安倍晴明加以具象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安倍晴明活灵活现地跃入银幕,顽童似的又略带悲悯情怀,轻而易举地使观众跌入《阴阳师》所塑造的玄幻世界以及平安时代绚丽繁华的胜景中,难以自拔,其主演野村万斋(安倍晴明役)更是因此片大热,其电影分《阴阳师Ⅰ》与《阴阳师Ⅱ》,深刻地刻画出平安时代的阶级矛盾。《阴阳师Ⅰ》在当年创下票房第3的好成绩。

漫画

《阴阳师》的漫画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冈野玲子的《阴阳师》和岩崎阳子的《王都妖奇谭》。

冈野玲子的漫画《阴阳师》多取材自小说原著中的短篇,叙事简洁、画风典雅,人物极尽风致,在服装和建筑方面也颇为考究,其格调为时下一般漫画所少有。

漫画中晴明以冷峻的形象登场,他对万物多情、对权贵无视。举止风流、飘逸出尘,斩妖除魔的英雄式人物被重新造型。在冈野玲子的笔下,妖魔鬼怪也和普通人一样具有爱恨怨憎,这些改变受到女性读者的大力追捧,在日本掀起阵阵波澜,至今依旧“高烧”不退。冈野玲子更凭此获得日本漫画界最高奖--“手冢治虫文化奖”!

抚摸过冈野玲子的画集,岩崎阳子的《王都妖奇谭》又摇曳着绮丽的舞姿来到奇幻漫画迷的眼前。《王都妖奇谭》共七本:自1988年《邪天降魔行》一直到2002年番外篇《冥姬》,以最终BOSS橘影连之死为结束,开辟了阴阳师漫画的新潮流。

它的主线情节是安倍晴明对抗师兄橘影连的京都保卫战。前者为保卫京都而与魑魅魍魉作战;后者为报灭门之恨发誓要毁灭京城。在此期间,安倍晴明遇见了右大臣的少子、当今皇上宠妃的兄弟——藤原将之,从相互嫌弃到结下深厚友谊,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紧张有趣的故事。再辅以各种日本传统鬼怪故事之翻新版——樱花、蜘蛛、狐狸、画皮、地缚灵、瘟神……真可称得上脍炙人口的奇幻漫画经典。

附录:

关于梦枕貘

日本畅销奇幻文学作家梦枕貘(YUMEMAKURA Baku),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日本文学系。1977年于《奇想天外》杂志上发表《青蛙之死》而初出文坛。现为日本SF作家俱乐部会员、日本文艺家协会会员。除了广受读者好评的《阴阳师》、《狩猎魔兽》、《饿狼传》等各系列作品外,他更在冒险小说、诡异小说、幻想小说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据其自述,最初使用“梦枕貘”这个笔名,始自于高中时写同人志的作品。而“貘”这个字,在日本传说中是一种会将人的恶梦吃掉的吉祥动物。梦枕先生因为“要想出梦一般的故事”,而取了这个笔名。

战国时代的阴阳师

日本战国时代,皇权没落,武士阶级治世,阴阳师逐渐从历史舞台消失。不过,各地大名身边军师的前身大部分仍是阴阳师。战国大名们都很在意占卦,武将手中的军扇,就是咒术的一种。军扇两面各画有日、月,万一碰到不得不出战的凶日,便在白天把军扇的月亮面显现在表面,让日夜颠倒,以便将凶日化为吉日。

阴阳道的现代面貌

安倍晴明的后裔是土御门家,江户时代因受到德川幕府的庇护,成立“土御门神道”,一直掌握着阴阳师集团的实权。明治维新后,新政府不但剥夺了土御门家制作“历”的垄断权,更废除了阴阳道。幸好有不少旁支以土御门家为首,暗地结成了“土御门神道同门会”。1952年,根据麦克阿瑟将军所拟订的信教自由宪法草案,土御门神道才得以成为正式宗教法人,以“家学”名目存续着阴阳道遗产直至今日。

安倍晴明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阴阳师,在日本家喻户晓,就像中国的姜子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