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一层小院带东西厢房(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
- 作者: 向永善
- 发布时间:2023-10-14
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
古代的房子在战乱时期都是自己盖,如陕西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又能及时逃走并且减少损失,就己挖窑洞。
宋朝成套住宅售价从500贯到贯不等,500贯到1000贯是中等收入人家的住宅,一贯的币值换算成人民币,是以米价来折算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米价,宋朝的一贯钱大约合人民币300——600元的购买力,取其中为450元合一贯钱。那么宋朝的一所成套住宅售价就在22.5万元——45万元之间,上五千贯的都属于豪宅,最贵的是一万贯。南宋通货膨胀,一贯核算到了七、八百人民币,一万贯就合七、八百万人民币。唐、宋时期的官员薪水都很高,宋朝官员还有退休金。知府年薪是300贯,做到高官(二品以上)年收入都在八千至一万贯左右。(不要以为宋朝的房子很贵,宋的经济没的说)
一个十口之家,一年的消费在100贯钱左右,过得非常好,北宋一贯钱可以买一头生猪,600文铜钱可以买一石米,一石米合66公斤。到南宋最贵的时候一头生猪才2—3贯钱,一石米两贯钱。北宋中等人家的资产最低在1000贯以上,南宋在3000贯以上,
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为急等钱用,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房屋转让合同写的是:这套房子按面积计价,每尺价值小麦两硕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家具陈设也随房子一起出让,总共价值小麦二十九硕五斗六升有余。“硕”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跟“石”通用。唐朝时期一石约有90斤,按当时麦价每斤8角折合下来的话,那么每平方米的房价能卖到1555元。而当时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会超过两石小麦,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由此可见,平民老百姓不可能买得起住房。看来房价之高古已有之,如今房价高,也算是对传统的继承。
不过就算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当官儿的总得有一个像样的住处吧。其实这也未必,要看是什么时候。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房屋买卖、租赁的现象,说明那个时候就有住房交易了。不过因为商周时代人口稀少,经济又以自给自足的模式为主,所以在唐代之前,住房交易不算活跃,房价也不算高得离谱,朝廷也能为官员提供免费的官宅。但是唐代经济发展后,房价相应大幅攀升。而官吏也逐渐增多了起来,政府也在高房价与多官吏的压力下,渐渐无力再为官员提供免费的官宅了。
而到了宋朝时期,那些无力自购住房的官员,都是向管理官府房产的行政部门租房。据《宋史》记载,屡从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将刘福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
看来,当上官也不意味着全家人从此不愁住房问题了。而且唐宋时期“休官”的实际含义,并不只是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和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能继续居住在官邸里,这些休官之人不得不为住房问题而奔波。如宋仁宗时的宰相杜衍,因为为官清廉,不置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都没有,只能长期借居在南京车院,直到去世。苏辙退居许州后,看到李方叔的新居,羡慕不已地说:“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苏辙也为自己盖了所房子,不过他心愿虽然满足了,一生的积蓄也花光了,真可叹他到了这把年纪还做房奴。
其实做房奴的又何止苏辙一人。宋朝时期有个叫张仲文的人写了一本书名叫《白獭髓》的书,这本书里就提到了“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意思就是存款和借来的钱都花费在房子上了,现在只能背负债务节衣缩食过日子,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向别人租来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就自己盖,盖不起就借钱盖,等以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反映了这种情况:“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
其实在古代,不仅有房奴,还有蜗居。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这样描绘老百姓的住房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意思就是说房子太小,只能在房子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来让孩子们睡。
贷款买房其实在清代才出现,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国时代才有的。
而买房子的时候,其实古代人也跟现代人一样,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第一就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苏氏兄弟,远离首都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买的房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房经历更有意思,当时他的官职是“校书郎”,每月1600钱。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东郊租了4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2个保姆,这样一来每月开销是7500钱,剩下8500钱存起来。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在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这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在城里租房上班。
然后就是要考虑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否满意。古人很重视居住环境,反映这种状况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了。
赏点啊!!
南北方古代府邸房屋格局一样么
从远古到汉代的木结构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仍在探索中。从半坡遗址到商代盘龙城遗址、西周周原建筑遗址、汉代礼制建筑、石阙等,虽已有复原研究,但还都未能得出系统的结论,只能看出一些脉络:①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要作用。②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用,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③自西周开始已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拱)的复杂构造形式。
现在知道最早的关于具体的结构形式的记录,是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根据现存实例,可以推断这三种结构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应用。它们的特点如下所述。
殿堂结构: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平坐)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即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和分心斗底槽。
厅堂结构:用横向的垂直屋架。每个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柱梁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每两个屋架间用椽、襻间等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间数不受限制,屋架只要椽数、相应步架的椽平长相等,各屋架所用梁柱数量、组合方式可以不同,因此不必规定平面形式。厅堂结构施工较殿堂结构简便,但不宜建造多层房屋。用厅堂结构建造小规模房屋,不用铺作,称为"柱梁作",应用普遍。现存实例中,还有一种综合殿堂和厅堂结构的形式,如奉国寺大殿,用纵、横、竖三个方向的柱、梁、铺作等构件,互相交错,组成一个整体,施工繁难,辽金以后未见再用。
簇角梁结构:用于正圆或正多边形平面的建筑,每个柱头上的角梁与中心的枨杆(雷公柱)相交,组成圆或方锥形屋顶。
宋式簇角梁构架示意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称为"大木小式"。而簇角梁,则称为"攒尖",多用于小型亭榭。
此外,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习惯用穿斗式构架。它与厅堂结构同属横向垂直的屋架,但厅堂结构由逐层抬高而减短的梁承受檩和屋顶的重量,故称抬梁式构架。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檩,不用梁,柱间穿枋仅是连系构件。
构件种类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宋代抬梁式构架
根据《营造法式》作如下介绍:
①形制。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上为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即为贯通整个房屋进深方向,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幢房屋进深方向的大梁,在柱间使用较短的梁叠架起来。
②柱。大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带有生起和侧脚。
③梁。露明的梁称为明伏,被天花遮住的梁称为草伏,明伏有的加工成月梁形式。按每根梁长度和位置的不同称谓,如檐伏、乳伏、平梁、搭牵等。梁的长度以椽架来衡量,一椽架即指一条架在两伏之上的椽子的水平长度,一般梁的长度为几个椽架的长度即称几椽檐伏,但两椽架长的梁在构架最上一层的称为平梁,在内外柱之间的称为乳伏,处于乳伏之上一椽架长的梁称为搭牵。
④铺作。在梁柱交点的斗拱形成铺作层,它既能加强构架的整体性,又能巧妙地吸收、传递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是抬梁式构架中起结构作用的重要部分。
清代抬梁式构架
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作如下介绍:
清七檩硬山大木小式构架
①形制。清官式建筑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多数则近似宋式厅堂构架。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用材较为粗壮。小式建筑规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较节省。但无论大式或小式建筑均无明伏、草伏的区别。
②柱。抬梁式构架中的柱子按位置定名。位于前、后檐最外一列柱子称为檐柱,位于山墙正中的柱子称为山柱,在建筑的纵中线上的内柱称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内柱,均称金柱。从故宫现存建筑看,明代建筑柱子尚保留了侧脚、生起的作法,清代则很不明显。
③梁。每榀梁架中主要的梁,按本身所承托的檩数定称谓,例如上承九檩者称为九架梁,依次有八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梁的长度以步架(即檩间水平距离)来计,九架梁者长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六架梁者长五步架等。此外,还有几种次要的短梁,如檐柱与金柱间的梁,长仅一步架,在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这时往往上面还有一道一步架长的短梁,称单步梁。各种类型的梁,截面高宽比,多近于6:5,或5:4,截面近于方形。
④斗拱。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拱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拱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拱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⑤其他。梁架中的叉手、托脚被取消,纵向的联系构件减少,襻间、串等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称"一檩三件"。
抬梁式构架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示意图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的阑额;纤子用在内柱之间。斗枋、纤子往往兼作房屋阁楼的龙骨。
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此法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鉴于柱子过密影响房屋使用,有时将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而这些承柱穿枋的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有时以垫瓦或加大瓦的叠压长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柱径一般为20~30厘米;穿枋断面不过6×12至10×20平方厘米;檩距一般在100厘米以内;椽的用料也较细。椽上直接铺瓦,不加望板、望砖。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井干式结构
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汉墓仍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淮南子》中有"延楼栈道,鸡栖井干"的记载。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它有平房和二层楼,平面都是长方形,面阔两间,上覆悬山屋顶。屋顶做法是左右侧壁顶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檩,椽子搭在脊檩和前后檐墙顶的井干木上,房屋进深只有二椽。
怎么把窑洞跟现代建筑结合
首先你要了解窑洞的特点,以及它和建筑结合的可能性。
窑洞第一和地形结合紧密,和土质关系很大;第二温度冬暖夏凉,以及各种环保生态,还有结构方面的内容。。。等等
因此现代建筑结合的话,
1)结合山地地形,因地制宜。平地是不可能造窑洞的,哪怕造了也没有利用其精髓。
2)处理好通风、日照等内容,传统窑洞的通风采光往往会有一定问题,但是温度很好。所以建筑中环保材料、通风井、采光的玻璃和日照角度要经过设计。
3)窑洞在门窗、整体结构(内部椭圆形)上的形态可以借鉴用于建造现代建筑。
我国东西方民居为什么会有较大差异
1中国南北建筑概述
1.1北方建筑
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建筑材料相对单一,多是土木之类的材料,人文和民风也比较纯朴、憨厚和粗犷。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我国北方各地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在群体布局上,则呈现出总体整齐、方正的格局。
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两大区域,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又有所不同。
1.1.1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7省、市的境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其建筑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中庭和边角一般会留出尺寸不大、供通风采光用的天井。建筑布局一般呈离散型,各栋单体建筑相对独立。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建筑材料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多数装修比较简单。
四合院是华北平原民宅中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其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但用法极为灵活。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数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隔墙。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1.1.2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黄土高原建筑院落的封闭性很强,屋身低矮,屋顶坡度低缓,还有相当多的建筑使用平顶。建筑材料方面,很少使用砖瓦,多用土坯或夯土墙,装修简单。黄土高原之上还常建有窑洞建筑,总体风格是质朴、敦厚。但在回族聚居地,还建有许多清真寺,它们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与一般民间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1.2南方建筑
与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用地狭窄,丘陵、平原相间,建筑材料丰富多样,民居建筑的总体风格是清新、通透。
南方地区可以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岭南地区两大区域,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又有所不同。
1.2.1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由于一直以来,本地区地少人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建筑组群比较密集,庭院狭窄。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丽,雕刻彩绘很多。长江中下游平原传统建筑的总体风格是秀丽、灵巧。
1.2.2岭南地区
岭南,是指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平面比较规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门窗狭窄。屋顶坡度陡峻,翼角起翘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民居更大。城镇村落中建筑密集,封闭性很强。房屋装修、雕刻、彩绘同样富丽、繁复,手法精细。岭南地区建筑的总体风格是轻盈、细腻。
2南北建筑的历史演变
2.1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古代人们,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创造出不同结构方式和不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
早在一百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安徽、重庆、陕西、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洞穴。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华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上者为巢,下者营窟”(《孟子·滕文公下》)的记载。
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中国民居建筑形式得到了较为完备的发展。西周时已经出现高大宫室和四合院布局,并开始使用砖瓦。春秋战国时期,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拱上均有装饰,墙壁上则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
隋唐时期则是中国建筑艺术得到飞速发展时期,木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台基、砖石结构、屋顶样式等建筑要素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最后的大发展时期,南北已有的建筑形式基本发展成熟,在类型和特点等方面基本形成定制。与此同时,随着各地乃至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新式的民居也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方式,合理运用建筑比例、尺度、节奏、均衡、层次等艺术手段,其总体风格是古朴、典雅和静谧,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美学倾向。
2.2古代南北代表性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本文选取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南北建筑的代表,来分析其特点。
2.2.1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堡村,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乔家大院不但是山西民居的典型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建筑的典型形式。
这是一座结构精巧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整个院落位于一个方形的围墙之内,四周是全封闭的,墙面内由砖砌筑,高10多米,上层是女儿墙形式的垛口。由外面还能看到一个个的更楼、眺阁,就像是城墙上的敌楼一样,很有气势。整体看来,在坚实的墙体掩护下,乔家大院就如一座稳固的城堡。乔家大院平面布局呈双喜字,共有六个大院、一十个小院,相互穿插、交错,共313间房屋。如此复杂的布局,组成了一格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虽然现在看来,乔家大院内的建筑是一个整体,其实六个院落建筑有先有后,并非营造于同一时期。乔家大院中最大的院落是一号院和二号院。它们的布局形式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具体地说,也就是里院的正房、东西厢房都为五开间,外院的东西厢房都是三开间,里外院之间有穿心厅相连。而除了厢房外,倒座房、过厅、正房都是二层楼房。在整体的构成上,乔家大院的房顶非常有韵律。房顶由高到低,起伏变化,抑扬顿挫,在反复、连接、交错、间歇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2.2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
由于南方人口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青树木较多,因此,园林景致细腻、精美、曲折、幽深,与北方格局宏大的宫殿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3造成南北建筑差异的原因分析
建筑的形制与发展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的地域辽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传统建筑的形式姿态万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1气候因素
中国北方地区多处于中温带,气候比较寒冷,民居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宅院的内部构成也多为离散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用地就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相反,南方气候炎热,民居建筑的墙体和屋顶都可以做得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自由地伸缩、凹凸,方便地展延、通透。
3.2地形、地貌因素
中国北方平原与高原分布广泛,人口密度比较稀疏,因此,聚落与建筑选址经常设在平坦的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北方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基础。因此,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十分统一。
3.3人文因素
南北建筑风格样式的差异还缘于南北居民的文化习俗、喜好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显得繁杂自由,北方表现在规整、简单、一致,由于人文传统的不同,还导致二者在建筑装饰上出现许多差异,南方的装饰比较写实,而北方大多数传统民居的装饰比较抽象。这就是所谓的“南繁北简”和“南奢北朴”的装饰特征。
4现代南北建筑的面貌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地域空间的拓展和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也从世代依存的封闭环境中解放出来,传统的时空意义的地区概念不断被打破。现代南北建筑的差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因素以及习俗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现代的南北建筑无论从布局、建筑风格,还是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上来说,也都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4.1建筑空间和门窗设计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在冬季取暖期间,要尽量使建筑物大厅空间内暖气热力能均匀到达大厅的各个角落,如果热力不够,不仅耗费了能源,而且使居住者受冻。因此,北方民居建筑的大厅空间设计一般比较小一些,方正一些,建筑的半室外空间也比较少。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大厅和半室外空间。
北方的建筑物通常设双层窗户,冬季来临,就要封窗;进入春季,就要开窗。因此,在门窗设计上只要求符合一般自然采光要求,注重实用,大型带状窗比较少见。南方建筑物设单层窗户,除了讲究实用外,还要注重美观大方,多为大面积的带状窗。
4.2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受传统人文因素的影响,北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比较强调厚重、朴实,用材上,则尽量选择一些以砖、石为主的材料。而南方强调的是清新通透,立面多为浅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用得多是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钢结构等。
4.3阁楼与地下室
因为气候相对干燥,土质坚硬,日照时间比南方短,所以,北方现代建筑多建有地下室和阁楼,可以利用更多的空间,并且具备冬暖夏凉的优点。而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日照强烈,因此,阁楼的作用主要是为阁楼下面那层的空间提供隔热,很少实际使用。同时,由于防潮的成本非常高,南方现代建筑的地下室也比较少见。
5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
通过前文对中国南北建筑的分析,我们对其存在、发展和延续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对待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对待。既不能全部肯定,直接拿来使用,这样只会建造一些仿古建筑,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一味返古,就不会有创新。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设计现代建筑的根源。
因此,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与民族传统,实现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尤其是应该借鉴传统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造型语汇、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因素,追求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通过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材料、技术和构造方法,来构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又有中国文化气息的优秀建筑。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