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危房拆迁(上海危房改造政策)
- 作者: 楚秀松
- 发布时间:2023-10-04
上海危房改造政策
1、上海农村危房改造有政策补贴的,农村的危房进行改造的时候,是可以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的。
2、凡列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其居住的房屋,必须是按照上海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为C级或D级危房;
3、确定无房户为上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必须是经济上困难的农户,即属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或其他贫困户。
4、在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过程中,应优先将自筹资金能力弱的贫困农户确定为上海危房改造补助对象
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引导,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农房建设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水冲式厕所入室,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经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上海应如何申请危房改造补偿?
1、申请程序;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上海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符合条件的农户可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无锡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分类补助标准为;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其他贫困家庭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上海超过30年的房子会拆吗
上海超过30年的房子会拆吗
1、上海超过30年的房子会拆吗?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楼房多少年后必须拆除。但是一般房子的使用寿命是在30年左右,过了30年房子的质量就会日渐下降,房子的外面也会破烂不堪,影响市容。
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在楼盘达到30年以后就会拆除,有的甚至不到30年也会被拆除,超过50年的房子就是危房。一般政府会对这些危房进行拆迁,拆迁以后会对居民进行补偿。
2、房屋拆除看的是政府规划不是看房龄,就算是新建没多久的房子,政府说这片儿要拆迁,那就只能拆除了,政府不说那就肯定不要拆除。一般情况下,纯住宅是70年的使用年限,写字楼和商铺是50年的使用年限。
或有质量问题的房子会马上拆除,但是有的70年到了也不会拆,而且这个70年和50年是土地的使用权限不是房子的,一般没有具体的拆除时间,主要看政府和房屋本身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老房子拆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上海危房改成群租房找那个部门投诉
可向房管部门举报或者拨打进行举报。
在一线大城市,群租房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尤其在上海这座城市。因为上海的房价实在太贵了,很多人都选择租房子,又想节约租金,所以有些人选择群租房.虽然给租客提供了方便,但是却给邻居带来了不便与安全隐患,所以上海政府对于群租房违法的行为,正在进行严厉的打击,并且对群租房也作出了一些规定。市民发现有违规出租的行为,可以向一些部门打电话举报。一、举报的方式有四种:
1、拨打上海市举报电话,目前这个电话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使用。
2、可以直接拨打110,会安排民警过来检查。
3、找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或者是居委会、社区街道办处理。
4、向有关媒体反映,进行曝光。
上海拆迁补偿标准2022
上海拆迁补偿标准2022如下:
1、征地补偿,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6、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楼房每平方米补偿3300元;捣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2800元;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平房每平方米补偿1900元。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jpg)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