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装修结算中的陷阱(装修结算有哪些“陷阱”)

  • 作者: 向宏忠
  • 发布时间:2023-10-03


装修报价常见陷阱你知道不

买房就已经花了很大一笔钱,接下来的装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装修时很多装修公司因为我们是装修小白在我们的预算中设计很多陷阱,害的我们花不少冤枉钱,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能不防啊!那到底我们在做预算时如何识破这些陷阱呢?只有先识破了才能更好的避免不是。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装修报价常见陷阱,希望能够帮到正走往装修路上的朋友。

一、报价总体折扣

20万的装修费用,12万就给你成交啦!千万不要高兴的太早,需要慎重思量一番,如此大的折扣,如果装修公司跟你家不亲戚,不是在做慈善,不是想贿赂你,那其中肯定有猫腻,你一定要再三考虑再做决定。

二、价格高低起伏大

装修预算材料的价格,正常的话应该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价格范围内浮动,不能超过最高价,也不能低于最低价。如果超了,那肯定存在欺骗水分,如果低了,要不是材料质量不过关,要不就是诱惑你签约的一种手段,签了之后再在其它的项目上给找回来。所以在做材料费用预算时一定要当心。

三、笼统报价

有时候会看到装修公司给的报价单,就以一个总数的方式展现给你,看似笼统其实隐藏的很深,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报价方法,一个项目就直接给你报一个总价,明细价格不体现,让你无法知道其中的人工费、材料费等的比重。这种方式可能对于那些急脾气、喜欢速战速决、不拖泥带水的业主来说很受用,这种方式可能是装修方真的想偷懒省点事,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业主私下拿价格去比拼的方法之一。

四、模糊报价

这种报价方式缺乏详细的文字介绍,就单纯的给几个报价,对于其中的施工工艺、材料设备型号、品牌等没有明确介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纠纷,吃亏的还是业主。

五、缺项报价

这种方式就是在完整的报价清单中故意漏报、少报一些项目,这样可以让总体价格得到合理的下滑,而你却不能发现其中的漏洞。等到装修进行时或者完工时告诉你这个需要增加那个需要增加,那是你就是最被动的一方,只好乖乖的再掏钱。

六、过于详细的报价

这个详细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看似合乎情理,其实不然。比如某个项目,分成了好多细项来进行分报,让你觉得很专业,背后是在想法增加单价进去罢了。甚至有些没有出现的工种,也会在里面体现出来。

七、隐蔽工程的隐瞒

隐蔽工程,本身就比较特殊,施工中的作业监管是业主很难发现的,为此很多隐蔽项目隐藏其中。最好需要在报价里注明施工工艺,施工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装修公司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看公司的设计案例

具备强大设计能力的公司,一般都会有大量的成功案例,甚至可能会有样板间,作为业主可以要求去参观公司的样板间,充分检查公司的真实性。

但是也不要过于轻信样板间了,毕竟再好的设计也是要施工落地的,可以看看工地,那里从材料、半成品、公司的管理、工人的素质一览无遗。

不要轻信折扣

一般好的装修公司明码标价,在价格上决不会轻易调整或大幅下调。讨价还价要把握好分寸,一分钱一分货。

在选择报价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性价比,不是便宜的就是较好的,同时也可能有偷工减料的问题。条件允许的话找装修监理陪同是最好的。

看家装公司的管理

好的家装公司管理规范,从咨询,签定合同到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范标准。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你敢放心把自己家交给他们?

就算找好了装修公司,也不能百分之百防止被忽悠了,装修关系到日后几十年的生活,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不要轻信熟人介绍

大家筹备装修的时候应该也会经常听到,“我大爷是搞装修的,做很多年,有经验,哪里不好他直接就能帮你改了,设计都不用了”。

不要轻信熟人介绍,毕竟生活中还是存在着不少杀熟的情况。要是真能找到靠谱的施工队,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不管是否熟人介绍,一定要记得签订正规的装修合同,不然装修出现问题,没有合同维权就更加困难了。

不要轻信广告

任何公司做广告,都要有所投入,如果广告做得不好看,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广告也就失去它的意义了。

所以一般广告都做的很好,广告的意义只是让我们知道有一个多的选择,至于到底选哪个,还是要多方面考察。

弄清名词很重要

想要成为半个专家,首先你要懂装修行业常用的一些名词,比如说下面这些。

全包: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装修公司负责,业主只参与设计方案与预算的审核确定与最后的工程验收。

半包:业主负责选购主材,设计、辅料则由装修公司或施工队提供。

清包:你买材料,工人干活。清包省钱,不过连一个螺丝钉你都要自己买,装完这套房也去了半条命。

主材:主材一般都是成品,包括木门、橱柜、瓷砖、吊顶、地板、油漆涂料、壁纸、石材、马桶、卫浴五金、灯具等等。

辅材:主要包括水电材料、腻子、胶水、水泥、防水涂料、石膏板、其他五金小件等等。

隐蔽工程:主要包括水电改造、吊顶、防水等项目,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如果质量不合格更是会影响业主的后期居住。

怎样识别装修合同陷阱我们要注意什么

好不容易顺利交房准备装修了,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我们在装修开始之前必须先和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这里面的学问繁多,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不然出了问题不但不能成为维权依据,还有可能给自己惹上官司等不必要的麻烦。一些装修公司欺负部分业主是外行,不懂装修,往往在装修合同里设下陷阱,让业主很被动。我们一起看看,一般都会有哪些陷阱。 1.“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家装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在合同文字上设圈套。这种“相同材料”可有多种解释,是同质量的同品牌的还是同价格的,条款均没有写明,弄假空间非常大。2.“修改了3、4回的报价单,不会有问题了。”正式签订合同前报价单要修改很多次,最后对方会给业主一个最后确定的样本。这时一定要注意核实,一些装修公司或工头可能会在工艺说明或面积上做手脚。3.我们都是专业采购、统一配送。”号称专业采购,实际上一些不正规的装饰公司,实力不够而无法达到统一采购和配送。街边采购,价格既低廉又能拿到回扣。4.“逛建材市场,我认识几家信誉好的。”有些包工头十分“认真负责”地陪业主逛材料市场后,不是说这家质量不好,就是说那家价格有诈。业主精疲力竭时,就会不失时机地推荐几家“信誉较好”的商家。5.材料进场时等级相当明确。”用什么材质、什么规格、什么等级的产品,工头最清楚不过了。如果业主不细心、不关心,那劣质材料就这样偷偷进场了。6.“您看装修中期款什么时候能先付了?”刚开工没几天,工头总会说要进材料,而且中期工程已经到了,催着业主付中期款。签合同的时候最好把什么环节、什么标准、交什么钱规定好,免得再生事端。7.放心,这样安装安全得很!”有些装饰公司为了省钱省时,往往直接拉电线,这样一来,如果电线发生意外被烧毁,重装电线时就得先破坏掉整个墙面,结果可想而知。 8.“单项面积已经算得很清楚了。”一般业主也是关注单项的价格,至于实际的面积一般是估算,而这一块是装修公司或工头做手脚的地方,如果每项面积都稍微增加一些,那么少则几百,多则几千。9.“装修工头的水电工是全能工。”一些装修公司的水工和电工都是同一人,他们既没有上岗证,更算不上专业。水电这种隐蔽工程,一旦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10.我买的好建材都去哪里了?”工人可能把拉回现场质量好、大品牌的乳胶漆用假冒伪劣产品替换,再把那些优质漆偷卖或转移到别处使用。我们在装修的时候,一定要对目前的装饰建材市场有个大致的了解。那种材料合适我们的房屋,这些材料的零售价等等,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不容易被装修公司的合同陷阱所欺骗。好了,以上是关于装修合同一般会出现的陷阱,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装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细。祝你装修愉快!

装修结算有哪些“陷阱”

摘要:住宅装修结算是指在装修施工完以后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根据具体花费的材料、人工费等进行核算,秉承多退少补的原则。那装修结算应当如何进行呢?本期小编就和你聊一聊,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装修结算有哪些“陷阱”装修结算4大注意事项

住宅装修结算是指在装修施工完以后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根据具体花费的材料、人工费等进行核算,秉承多退少补的原则。那装修结算应当如何进行呢?本期小编就和你聊一聊,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1、首先对原预算书中项目的确定。这个主要是进行原则上的确定,防止日后产生纠纷。因为在装修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实际工程量的缩减或增添、材料市场价格的浮动等都会使原定预算出现变化,因此在整个装修工程完毕后最好由双方共同协商,对这些增减项目在决算书中予以最后的确定。

2、然后要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引起的变更要加以确定。在实际施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诸如现场停电停水、抢工程抢时间、清运垃圾等情况,这些费用实际由哪方承担都不合适,因此最好将其列入决算,通过双方共同协商加以解决。

3、还有要认真仔细的对装修材料质量的认定。在装修过程中,常有主要材料由其他材料代替、材料数量发生变动等情况,这些也都应纳入工程决算中,以便对费用进行调整。

4、最后在装修完成时对工程量的确定。在装修过程中,工程设计变更是常有的事,业主很有可能会出于某些想法而增减装修的项目,这必然也会引起费用上的变更,因此在决算中要对实际工程量进行确认。

以上便是在装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装修过程中按以上步骤一步一步的仔细认真的实行。不仅避免浪费,又可妥善解决双方分歧,平息争议与矛盾。此外,在装修决算中还应注意一些装修施工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忽视施工中的原始记录,由于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最好当时就详细记录下其中原因,以备结算时分清责任,避免争议。再如施工中的模糊认识,双方最好能在认识上达成统一,不要各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