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北农村自建房(2022年农村建房限高多少米)
- 作者: 向永善
- 发布时间:2023-08-16
农村自建房政策2022
一、农村自建房政策有哪些
1、农村自建房政策如下:
(1)想要建房,必须向向村委会报备,村委会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等上面批了之后方可开始动工建房;
(2)在农村,每一户农户家的宅基地面积都是有规定的,农户在修建房屋之前必须按照自家的宅基地面积进行建房;
(3)农村建房需要经过统一规划,一般不能超过两层。
2、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农村自建房申请条件有哪些
农村自建房申请条件如下:
1、申请人的年龄必须在18周岁到65周岁之间,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申请人的自建房经过了本地乡政府的审批,属于合法的建筑房屋;
3、申请人要有支付首付的能力,并且有自留资金;
4、申请人有稳定的收入,有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5、申请人在银行没有不良的信用记录或者征信逾期的情况。
2022年农村建房的规定有哪些2021农村自建房最新政策介绍
农村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不是随便都可以盖房子的,必须得到审批之后才可以建房,那2022年农村建房的规定有哪些?一般是对建房的面积、安全标准和建房高度等作出了规定,我们将介绍2021农村自建房最新政策,一起来了解下吧!
1、建房户型达到安全标准
由于农村建房的工人建房技术以及所用建筑材料与国家规定的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国家特别强调建房必须达到抗震标准,工人在建房也必须要有安全意识。所以建房时,一定要购买达到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在雇佣工人时也要提醒工人具备安全意识。设计户型时,也一定要将安全问题考虑进去,要时刻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执行。
2、严格规定建房面积
国家严格落实“一宅一户”政策,对于宅基地的面积也有严格要求,农村建房面积原则上不能超过宅基地面积,若是超过了,则会对超出部分进行征税。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资源,避免因为建房而占用农业用地或者林地,所以你在建房前一定要提前获得宅基地的审批。从理论上来说,建房主要是为了满足居住条件,所以只要面积足够家庭成员居住就可以了,房子没有必要建得很大。
3、严格限制建房高度
近几年有些农村的房子越建越高,然而农村建房技术不高,所用建筑材料也不够好,所以这会导致房屋的安全问题。基于房屋高度问题,国家规定农村房屋不能超过三层。其实在农村,两层的房屋已经足够居住了,有些农民建了三层,可能最后第三层也只是被用来当作储物楼层了。
2022年农村建房的规定有哪些?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2021农村自建房最新政策,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不同地区的农村建房政策有所区别,严格按照规定建房也是为了更高效的利用农村的土地。更多农村建房知识可以继续关注这里了解。
2022年农村建房限高多少米
农村建房对于非农业生产的农户允许搭建4到5层,并且要求其住宅的高度必须在2.6米到3米之间,不得超出3.3米。而对于搭建住宅是用于农业生产商的,原则上不能超过3层。推出限高政策是因为大部分农村自建房都是按自己规划的模板来搭建,没有安全保证。
农村建房允许两种布局方式:
①一种是用于农户的庭院农业的生产,原则上不可以超过3层;
②另外一种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户允许建4~5层,住宅高度在2.6m~3m为宜,层高不得超过3.3米。
农村建房五项规定:
一、农村自建房屋也要遵守“一户一宅”
以前在农村,男子到成年结婚的时候,村集体就会在一个合适的地点,批一块地皮来自己建房,以备结婚的时候用,这是一种对于成年人的一种权利。
现在想要在农村建房,除了需要同样的手续之外,还附加了一条,那就是必须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进行。也就是每一个住户只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农村住房。
过去宅基地的审批权在村集体,管理比较松散,很多人利用这一点,出现了一户多宅的情况。这样的规定也是因为现在的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很多的房屋成为闲置的房屋,无人居住。为了便于管理,不造成土地的浪费,农村全面落实“一户一宅”。
二、农村自建房屋不能占用耕地面积
随着我国对农村建设的重视,耕地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任何建筑,任何人都不能占用耕地面积。这是一种保护耕地的方式,也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自从国家实施对耕地面积的严格保护制度以来,关于耕地的使用成为深入人心的一项政策。
在农村自建房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土地的性质,国家的政策是严禁占用耕地这种宝贵的资源。如果发现利用耕地面积建造房屋,不管是何种房屋,不管是任何人的房屋,一律拆除。在自建房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手续进行,以保证自建房屋的合法性。
三、在农村建房一定要注意手续完备,不能未批先建
很多人认为农村的土地随处可见,只要符合政策,可以先盖着新房,手续慢慢地审批,这种想法不能有。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在没有完备手续的情况下建设新房,一经发现是要第一时间严惩的,这绝不是儿戏,是有严格制度的。
时代不同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不管那种自建的房屋都要符合法律的要求。
四、在农村自建房屋也有楼层的标准,不能超标准建设
很多人看到农村的房屋建设,会觉得这是个人的自建房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盖几层就盖几层,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在农村建房子,房子的高度要符合当地的要求,如果当地要求最高是三层,那在三层之内可以随意,但是坚决不能超过三层。一旦超过三层,就是违规,需要立即拆除,情节严重的还要接受处罚。
五、在农村建房也有面积的要求,不能超过标准面积
农村的房屋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在自己批准的地面上,想要盖多大的房子,就能盖多大的房子。农村建房在审批中也是有面积要求的,这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一旦建设的房子超出申请宅基地的面积,就会马上被叫停,这会影响建设房屋的进度。
法律依据:
《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政策(试行)》
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做好住房空间、平面布局
(1)为满足村民的不同需求,可用垂直和水平分户两种布局方案:垂直分户(2-3层),较适用于从事农业和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水平分户(4-5层较适用于部分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户。
(2)优化农村住房平面布局。住房平面布局要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农民生活水平对住房的要求;要按照农民生活习惯,科学组织起居、睡眠、学习、_餐饮、存放工具等基本功能空间,在间划分上基本做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净污分离;北方宜突破传统-明两暗、单进深布局,采取双进深平面布局,厨房、储藏等辅助用房布置于北向,构成防寒空间;南方地区卧室、起居室(堂屋等应有室外空气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地区设户内卫生间,适应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卫生需求;鼓励集中饲养禽畜。
(3)提高住房的适应性。室内空间组织宜具有一定灵活性,可分可合,适应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变化,避免频繁拆改。住房层高一般宜在2.6~ 3.0米之间,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3米。
(4)合理布置庭院与辅助用房。住房设计应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为农民提供适当的室外庭院空间。院落应根据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发展庭院经济的需要,合理安排凉台、棚架、储藏、蔬果木种植、畜禽养殖等功能区。院落各功能场地的布局应符合环境整洁、使用方便的要求,原则上须人畜分离,畜禽栅圈不应设在生活区的上风向位置和院落出入口位置。依据生产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如农机具房、农作物储藏间等,应与主房适当分离,可结合庭院灵活布置,要在满足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有利生产。
2022年农村自建房要求
要求如下:
1、农村居民年龄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且符合分家条件。
2、农村居民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村镇建设规划。
3、农村居民建房限额标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限额面积为180平方米,使用农用地的限额面积为140平方米。
4、农村居民建房必须“一户一基”。
5、农村村民在出租,出卖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jpg)
6、严禁非农户和其他人员在本村购买宅基地。
一、农村自建房申请宅基地审批手续
1、农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
2、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15个工作日以上);
3、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
4、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报市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5、宅基地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书两证”)。
6、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7、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农村村民未经审批在农用地上建住宅,将面临两个后果:一是住宅本身属于违建,遇征收时原则上不予补偿;二是建设行为本身涉嫌非法占地,当地国土部门有权依据《土地管理法》第77条、第83条之规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新建的房屋。逾期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国土部门有权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即房屋最终可能面临被司法强拆的厄运。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土地管理法》第77条
第七十七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八十三条依照本法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