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全木质房民宿改造(老房子就没价值乡村民宿改造,让闲置农宅瞬间成为绝美民宿)

  • 作者: 祈燕绥
  • 发布时间:2023-10-08


想要把农村房子改成民宿,这个需要经过审批吗

小区公寓能开民宿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民宿只能开设商用住宅,小区住宅如果要从事商业活动,必须先改变住宅性质,必须到规划局和住宅管理局申请“居住费”,必须征得其他业主的签名同意,才能申请营业执照,然后申请特殊行业许可证。目前武汉市尚未在小区住宅开设民宿,发放营业执照。

市住宅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小区住宅不允许开设民宿或家庭酒店。住宅管理局将由共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执法,整顿非法民宿,杜绝安全风险。”市公安局相关人士表示,民宿不允许在小区开设。要想从事商业用途,首先要进行“住宅改编”,改变计划的性质,然后向消防部门申报消防建审和住宅安全检查,到所在地派出所进行审议,并得到公安分局的批准。

民宿应该注册什么类型的公司?小编的建议是,可以注册“民宿文化”或“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建议可以增加酒店管理、住房租赁。看到这个,你会说:“为什么不直接用住宿呢?”你可以问。“民宿等经营范围需要事先批准,所以什么是事先批准?~部分行业的经营范围需要取得相关许可资格,必须先获得相关许可才能进行工商登记,还可以增加副业范围。“住宿”等经营范围需要事先消防和仁平的批准才能追加。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如果按照传统旅馆业的消防标准批准,99%的民宿都过不去。就财产权的性质来看,大部分民宿都被限制在门槛外。

民宿选择环境和景观比较好的地方,农家乐相对来说在旅游区旁边或已经成为相当气候的旅游区。但是,选择用地后,必须决定土地和住宅的合法性,还必须决定房子的使用可能性。合法性包括土地是否为基本农田、住宅是否属于一户人家、土地及住宅是否与他人有纠纷等。房子能不能改造,还是要拆除重建。这里有一点很重要。要知道,如果房子要倒塌重建,那房子必须是一户人家,批准后最多不能超过140平方的落地面积。在此过程中,要详细了解村庄、土地和住宅的归属问题和性质。

规划和设计获得的土地和住宅需要重点考虑供水、下水道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如果设有厨房,还要考虑排烟问题。计划设计完成后,必须提交村庄批准,无论是改造还是重建,都必须得到邑内建设事务所的批准手续。

老房子就没价值乡村民宿改造,让闲置农宅瞬间成为绝美民宿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盘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闲置农宅开发民宿,必须要以正确的改造方式为指导,对旧民居建筑进行优化设计,融合本土的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古朴建筑和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通过三个案例,解析如何将闲置农宅变身人气民宿。

一、凤凰居:古老建筑肌理的新灵魂

老房子是不是一定要拆建?乡土味的东西就没有一点价值?其实,恰恰是这些被人遗弃的老房子代表了独具中国传统色彩的乡村建筑文化,它们跟自然的关系远远要比现代的钢筋混泥土建筑来得和谐、永生。

坐落在莫干山上的凤凰居,原建筑结构老旧,已被废弃多年。经过向当地农民学习与土地相处的伦理以及以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改造,将本土的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古朴建筑和现代生活相融合。

项目改造前

项目改造后

门前有石阶,是用有纹理天然石块的削成。种一些野花草在石阶缝隙内。取带有苔藓痕迹未经斧凿的石块砌成围墙,这样便有了山谷间的风味。

相较于“室”的隐秘性而言,”客厅“是对外敞开的部分,位于建筑前部,是用来宴请宾客、朋友聚会的场所。

山中居室适宜明亮干净,不可太宽敞。明亮干净则令人心旷神怡,过于宽敞则费人目力。为了复原山中原始风味,让居住体验更加的神清气爽,后室的墙全部改成了全景玻璃,让后山的景色一览无余。透过玻璃,室内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的阳光、风雨、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

亭子下是SPA冲浪池,花池中种满了罗勒和香料,方便烹饪时新鲜采摘。

开放的大厨房有些夸张,为了瞒足众多客人可以同时参与料理,共享度假欢乐的时光。顶面天窗采光的设计让室内更具室外感。

吧台后面隐藏着顶级的BOSS音响设备和TV设备,可以移门推开却又不经意被发现,为了不同客人需求而设计。

柔软舒适的多功能榻榻米床。为满足度假时而超出人数而准备,能满足2-4人同时入住,也具备儿童在此同时玩耍沟通的场所。

精心挑选制作的橘色旧瓶灯,让房间更加温馨,床品按照5星级酒店的标准配置。

房间的浴缸将是推开度假时间后续的故事......

这种不破坏原有建筑外观的改造型乡村度假小屋被称为“超五星”,因为星级酒店所有的空间都是公用的,从公用区域跨到私用的房间,不会有诸如院子、客厅这样的过渡空间,但改造类的乡村老屋不同,它通常私密性非常好,有很大的院子,独立的客厅,视野开阔的露台,加上创意十足的配饰,柔软的床垫,绿色无污染的食材……,从内心的享受来说这些其实已经超过了五星级。

二、霸王岭雨林酒店:建筑与自然交融

霸王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昌江县境内,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林区,也是规划纲要首批17个重点景区之一。雨林老屋酒店位于霸王岭山脚下,原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石结构职工旧住房、旧厂房,通过设计改造后,打造成了一家集黎苗风情、森工文化为一体的森林旅游度假酒店。

设计充分体现节能、环保。酒店拥有24栋青砖灰瓦的墅式院落,每套房都配有独立庭院、温泉泡池等设施。融和“霸之林、王之木、奇之石、温之泉”同时也拉开了霸王岭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的一个序幕。

项目改造前

原始状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石结构职工旧住房和旧厂房,宿舍联排单间,庭院、围墙。

项目改造后

雨林老屋的24栋小院依地势而建,分列三排,第三排位于最高处,第一排位于最低处,项目组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改造。

雨林老屋酒店改造按照修旧如旧的规划改造思路,通过修复、加固、重建、保留手工痕迹,营造农家院原生态的建筑风格。

房舍分为三排,最边侧是一条直接通向前厅的石板小道,两旁是葱郁的绿色植物,还有翠竹;一套一个院落,进入院子都是打开半人高木门。

夜晚的林荫小道,这是中间一排的房舍,有起高的阳台,都是独门独户的小别墅构造。

院落各有不同,有石板铺的小道,散落各处的鹅卵石,石桌、竹子,设计中充满意境。进入小院内,有树有石凳,到了晚上还有射灯,让人感觉到非常宁静。

这是带有桑拿室和温泉的院子,院中石阶上下有起伏,充满层次感。整个风格既乡村又现代。

室内装修豪华,房间分为一室一厅一卫,布局得当,动线合理;装修采用部分文化石点缀,肌理感很强,卫生间采用大量石灰石和鹅卵石,积极乡村气息。让人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但房间内的设施却是非常现代化的,而且配备齐全。

到处是充满设计感的景观,大多是生活常见的物品,稍作加工便成了艺术品,石头、木头构成了景观的主元素。

风格独特的围墙设计,细高的塔楼、茅草门楼和文化石块堆砌构成了围墙,数十米之外就能看到木牌上刻着的雨林老屋四个字。

纯木结构的酒店大厅,木梁、木柱的错落,整个大厅通透宽敞,船木桌椅、红灯笼、木质窗棂构成了独特、质朴的民宿风格。进入雨林老屋酒店,会感觉一阵雨林气息迎面而来,不仅因为它的整个基调很让人放松,外观上给人感觉既时尚又古朴。

三、沿坑岭头村:艺术点亮民宿产业

浙江省松阳县的沿坑岭头村,有近400年历史,距县城较远,历史上交通极不便利。如今的沿坑岭头村已入选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内黄泥墙、小青瓦的传统民居随处可见,成片上百年的古金枣柿树更是村里的一大景观。

沿坑岭头村局部鸟瞰

2012年5月,浙江省丽水市技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李跃亮老师被下派到松阳县枫坪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兼枫坪乡党委副书记。画家出身的他闲暇之余常走村进户寻找可以写生的地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沿坑岭头村——一个在当地下山脱贫政策鼓励下即将被废弃的村庄。

村落所在地自然环境非常好,整体山势如同一把金交椅,很是特别,村落周围植被繁茂,有良田美竹散落其间,传统民居高低错落的成片分布于各个小山坳中,两片集中成片的金枣柿树群可金秋时节可谓美不胜收。“画家村”的想法应运而生。

沿坑岭头村“金交椅”格局之座面部分

金枣柿树群局部(已落叶的前景树)

经过第一代住宿、第二代住宿的开发,促进了沿坑岭头村的旅游发展,村子的名气也随之大增。

沿坑岭头村错落有致的民居

第一代民宿(习称1.0版本),主要接待前来写生画画的学生,条件相对比较简陋,仅仅满足了基本的住宿需求。

一代民宿“得造花香”天井院

“得造花香”客房床铺

“得造花香”餐厅

二代民宿摈弃了高低床,以标准间为主。在一代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了适当的装修,屋内相对整洁干净,房内采用明瓦,窗户加大,满足通风和采光的需求。每个房间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也出现了公共空间,布置了茶几、沙发等现代生活的元素。这样的民宿,以“速写小院”为代表。

二代民宿“速写小院”入口

“速写小院”标准间两张

二代民宿简单舒适,却满足不了画家创作的灵感。需要一个集住宿、茶歇、创作间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三代民宿(3.0版),已成为“画家村”发展到此时能否有所突破的一个瓶颈。“柿子红了”便慢慢的生根发芽。

三代民宿选址根据房屋的位置及周边环境,民居的可塑性,以及主人的态度等,最终选择了现在“柿子红了”所在的这一栋民居。

民居位置不错,坐北朝南,刚好在路边,门前有开阔的山谷和层层叠叠的远山,且离村口近,交通比较方便。除去房子本身比较破旧之外,其他条件都很不错。民居建于1976年,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院落面积80平方米。主体两层加附属用房,坡屋顶,可以有较多的空间利用,也可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民居为木构结构,梁架结构完整且较为稳固,仅需局部进行结构加固,无需进行大的调整。夯土墙体,同时二层窗户本身较大,较好的规避了夯土墙开窗困难的问题。

“柿子红了”对面的山田景观

县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由政府作示范、打头阵,以向村民租赁20年,并出资改造。原主人住在一楼的大房间,民宿的日常经营也由原主人打理。

整个房屋的改造主要由李跃亮老师和知秋画廊的吴小芳完成。李老师负责是建筑改造和硬装部分,主要包括结构的加固、屋顶的改造、门窗的替换、楼梯的设置、室内墙面的设计与处理、室内的地板处理、以及院落的设计和铺装。改造主要以安全性、舒适性、多样性与本土性为原则。

“柿子红了”一楼接待厅

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民居结构的加固、屋顶的防水(防漏)处理。沿坑岭头的降雨量较大,当地的屋顶做法是在檩条上铺设望板,望板上直接搁瓦,屋面没有做防水处理,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漏水、雨水腐蚀梁架结构的现象,需要经常对屋顶进行检修。这里解决办法是檩条上放木板,木板上做防水层,防水层之上才是望板,上面再搁瓦。檩条上的木板一是给室内一个比较平整舒适的屋顶界面,再则可以避免人直接看见防水材料。

改造民居所在地自然风光极好,南向可见远山、山谷、林木,阴雨天的云雾景观又是这里不可多得的自然之美。通透不仅在于“通”,更要“透”!将四时美景收于眼底,最重要是便是——窗,把原有窗户增大。因夯土墙体结构特征导致开窗面积不宜太大,因此窗户主要在纵向方向增高,并增加木过梁。一层原有的楼梯间十分暗,没有窗户。为了增加通透感,在楼梯间的墙上开了四个小窗,增加采光的同时,又创造了画框一样的效果。

这里还出现过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当地流传着一种在堂屋后面(正中间)开窗会漏财的说法,于是主人极不同意开窗。游说村民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四小窗避开中轴线来开,是不是就不算正中开窗了呢!增加了四个小窗之后原有的墙体“透气”了,屋外的绿色也被画框收入屋内。在二层的客房中,都增添了“天窗”采光,也为客房营造了温馨浪漫的氛围,白昼的阳光,夜晚的星空,只要你抬头,它们一直都在。

在公共区二层的咖啡吧有一处很有创造性的改造,原有南面墙体上有一处局部倒塌后残留的墙洞,改造成了顶部倾斜的大面积条形窗,在传统的老房子里又增加了几分现代的时尚感。

左:原有楼梯间墙面,比较封闭

右:在此墙面上增设了四个小窗

左:南部墙体原有的墙洞

右:墙洞改造后的效果

“柿子红了”与一般的民宿或农家乐的重要区别在于空间使用的多样性,这里既有针对不同使用需求的单间和套房,又有可供创作或交流的公共空间。从建筑平面上看,“柿子红了”在常规三开间正房的东侧有一个不规则平面的两层的结构。

主体部分的一层正中是原堂屋改成的接待厅,东西两侧分别为西侧原主人的居住空间和东侧两间独立客房;客房之间的过道可通往东侧的公共区域;二层正中是一个疏朗的公共空间,西侧有两间独立客房,东侧则是一个集茶饮、创作、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套房。

主体建筑的东侧被改造为整个民宿非常重要的公共区域,分上下两层,以楼梯相连,一层通过西侧过道可达接待厅;一、二层均为的可提供咖啡、茶饮的交流空间,吧台设在一层。这样的公共空间即适用于熟人的小聚会,又为陌生人的相识、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场所。

左:茶室改造前;右:茶室改造后的效果(一)

茶室改造后的效果(二)

在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多样性之外,“柿子红了”在材料的处理和使用上非常注重本土性。改造中多采用当地传统的青砖、保留夯土墙、木隔断、红黑瓦顶,延续了浙南民居特色;室内地板和天花板尽量采用当地的旧材料,尽管旧材料在使用存在着重新拼接的难度,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但保留了原始古朴之感,这是新材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屋面瓦的使用也上,也保留了当地传统的红瓦和小青瓦;公共空间和室内的墙面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夯土墙或木隔墙,夯土墙仅做了简单的处理,保持原有的肌理与色彩;客房部分为了满足使用者对干净整洁的需求进行了风格适宜的室内粉刷。

经过改造,“柿子红了”已经拥有了一个多样的、流动的、有历史记忆的空间本体,更进一步功能与品质的提升就要依赖于室内的软装来表现了。

二楼楼梯尽端的陈设

“热爱自然,回归简单生活,追求小而微的生活,以及这样的乡村生活所带来的心灵修复和成长。”是室内设计师在体验了沿坑岭头村生活之后对“柿子红了”的定位。希望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对居住使用者的尊重与体恤,落实到“柿子红了”的一器一物。在独立客房的设计上,分别采用“幽兰生前庭”、“野竹自成径”、“采菊东篱下”、“为梅且拆屋”、“陌上缓缓行”五个主题,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也富有乡村野趣。大部分的家具采用木质等自然材质。房间的装饰大部分是来自这个村子,如盛花的土陶、采摘的果子、野花,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经过设计师仔细思考和精心挑选的。

左上:“幽兰生前庭”主题房间墙面

右上:“幽兰生前庭”房间内茶具

下:“幽兰生前庭”房间内灯具与摆件

左:“野竹自成径”主题房间改造后效果

右:“采菊东篱下”主题房间改造后效果

左:“为梅且拆屋”主题房间改造后效果

右上:“陌上缓缓行”房间内摆件

右下:“陌上缓缓行”房间内茶具

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也是“柿子红了”出彩之处。二层低矮木梁结构的保留为咖啡吧创造了独特的空间感受。同时,咖啡吧的设计聚集了乡村、工业化、自然和7080怀旧等各类元素。桌子是利用收集来的旧木料由村民亲手制作,天蓝色的旧墙壁是原来留下的,并保留了剥落的状态,没有刻意重新粉刷,这块墙壁成为了留言墙,让充满历史记忆的老墙得以续写新的历史。

主体建筑二层正中的公共空间被用作了茶空间,命名为“茶余云起”,没有多余的装饰。中式茶几、简易的家具和通透的落地窗,既可以品茶聊天,又能观云。在家具的使用设计师也逃离了固有的模式,将柱间横梁作为茶几、鼓当凳子。灯具的选择上则与当地编织手工艺相结合,保留了当地的传统元素。

咖啡厅一层改造前

咖啡厅一层改造后

咖啡厅二层改造后的布置及陈设

“柿子红了”民宿改造总共用了40万元,硬装30万,软装10万,于2014年10月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之所以叫“柿子红了”正是源于那村中180多棵的古金枣柿树,而“柿子红了”庭院内已为金枣柿预留下了树池,也是希望沿坑岭头的标志景观可以在这院子中得以延续。

“柿子”红了之后,画家村的名声更响了,游客多了,柿子也卖疯了,还有人远道而来就为体验一下“柿子红了”……

从计划整村搬迁到如今的画家村,沿坑岭头有了历史的转折。一间民宿的成名挽救了整个村子,这是我们从“柿子红了”中看到的最直观也是最好的结局。

“柿子红了”

乡村民宿设计主要是以旧民居建筑为载体,在实际设计改造过程中,需要以建筑本身为基础,实现物与景、人与物的完美融合。乡村老房子承载着时光的印记、记录着乡村的厚重历史,通过对其进行改造设计,将老房子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是老房子获得新的生命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注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国内特色民宿(利用原有建筑改建篇)

一、迷途?后隆(改建自悬崖洞穴)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麂岛后隆渔村

简介:迷途?后隆是国内少有的悬崖洞穴酒店,位于温州的南麂岛。南麂岛,又别名海山、“南己山”,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由于受到海浪和潮汐的侵蚀冲击,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形成岩滩、港湾、岬角、砾石等五百多种景观。现有大沙岙、三盘尾、竹屿等五大景区。

其利用原有的防空洞空间,经过艺术化的仿生处理,融合希腊圣托里尼风情,形成了22间玲珑凹凸、均是180°视野以上的洞穴海景房,另配有超大海景露台。它依山而建,临海而居,日月为友,山海作伴。岛上建筑以低矮的石头房为主,高低错落,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大岩洞,大地色的岩石空间,走进去有种非常强烈异域感受。房价2580-2880元/间天。

二、水舍酒店(改建自30年代上海老厂房,过去曾是日本武装总部)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毛家园路1-3号

简介:水舍(The WaterHouse at South Bund)坐落在上海南外滩老码头新规划区内,是一座仅有19间客房的四层精品酒店。建筑本身是由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三层楼高的日本武装总部改建而成,是一栋揉合当代与仿旧风格的南外滩精品旅馆,于2010年5月起对外开放。

在翻新的过程中,设计团队保留了老厂房的原始建筑结构,将新与旧元素巧妙融合,创造出奇幻空间体验。一扇只有一人宽的门,就是酒店的入口。大堂的地面保留着青砖铺就的样子,四周的墙壁斑驳又破败,墙上坑坑洼洼的地方得以保留。水舍内部空间不仅保留原本厂房的样貌,许多部分更是刻意仿旧。在水舍近乎裸露的、颓圮的空间中,选用的家具和灯具都是系出名门。而其仅有的19间客房,则被赋予各自不同的内部设计,客房内的活动空间极为宽敞。

四、 Hugo虚谷酒店(改造自上世纪60年代的老厂房—31间)

五、隐庐

1、隐庐同里别院(改建自民国实业家庞元润家宅)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三元街66号

简介:隐庐同里别院在原民国20年建造的同里庞宅基础上进行修缮,保留江南古宅建筑之余,搭配了中式的复古和日式的禅意,餐厅、茶室、院子、房间给予了足够充分的理由让人呆在酒店享受慢生活。隐庐同里别院改造的旧居,也是同里古镇的文化保护建筑。整个同里别院只有五间客房,庭院却可称得上“惊鸿一瞥”。走进别院,移步换景,日式枯山水透着清冷的禅味。每一处景致,看似随意,却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摆放,每一处的相互对应也极为讲究,只有静心细品,方能解其味,知其心。

2、隐庐别院?晴澜堂(改建自同里古建筑废墟)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东溪街113号

简介:隐庐别院·晴澜堂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小园林,共有13间客房,整个院落围绕三棵古树而建。虽是在古建筑废墟上重新设计的,用了焕然简约的中式设计,但恰当地留存了古风。厅阁众多,室内是整齐的原木色系老式家具,庭院里桌几旁的雅致造景,石砾、苔藓、枝桠,翠青山水,恬然诗意,极简主义与中式江南庭院意外地相当搭调。隐庐别院·晴澜堂将中国文人和诗意和江南园林的风韵推向了极致。以粉墙黛瓦,厅堂陪弄的风格营造园林,叠山理水、诗画意境,如同一位淡泊明志的文人般,一如既往的过着恬静而优雅的生活。

3、半山隐庐(改建自“半山公社”)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湔氐镇双流路81号

简介:半山隐庐位于龙门山脉九顶山系南麓,在我国地势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线上,是“千里沃野”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距成都仅60公里。半山隐庐是创始人苏承松在所创建的“半山公社”玻璃建筑基础上改装的酒店。它坐拥西北边陲至美山景,域中茂林修竹,瀑布龙潭。隐庐采用全玻璃的构造,连脚下也是玻璃,无形之中仿佛扩大了空间,也有全新的体验。房间设计和用材结合了大自然的元素,采用了原木桌、藤编床、实木墙壁让人从感官到使用全部融入到大自然之中。

半山隐庐目前有4栋别墅共23间客房,廊桥式的房屋,让每一间都各不相同,别墅里有公共的客厅、开放式厨房。房间内没有过多华丽的设计和装饰,而是用开阔的山景来衬托,简约的原木线条,藤编的床架、蒲团坐垫、木质的茶几,以及粗布棉的沙发都相得益彰,原生态的气息扑鼻而入,所有的卫浴洁具用品,都是五星级酒店的标准配置。

民宿改造丨700个日夜,一群设计师在苍山洱海筑起一座乌托邦家园

这世界上,大多数项目是先有了想法,再有了钱,然后有了人,但是大理无舍精品民宿却不同。它,是先有了人,然后有了想法,于是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股东是一群自称Ibbser的设计师,来自全国各地,掌柜老K,来自南京;INNO,无花果咖啡的老板陈耿,来自上海;度假酒店设计名师琚宾,来自深圳;“戴爷”戴晓龙来自广州;“蓝古”席行千来自苏州;“坏宝”张伟,来自杭州;人称“四哥”的余微微,来自武汉……

天地无边,景舍无界,洱海近在咫尺,天际就在眼前。天南海北的伙伴们,从紧张忙碌的生活、工作快节奏中抽离,再以同一个理由,聚在大理建立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民宿。

大约2012年,老K与INNO在一次环洱海骑行之中,萌生了开无舍的想法。当时双廊已经很热闹了,他们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于是就去了洱海西边的马久邑。

马久邑是位于洱海西岸中段濒湖的一个白族村庄。出大理古城洱海门往洱海方向,走环海西路,约7公里不到,洱海豁然开朗之地,便是马久邑!

-现状概述-

洱海湖岸线往西折了一些,圈出了一个敞亮的湾,海景面东折向北,成就了此地最开阔的湖景。从这里到正对岸的双廊,直线距离达30公里——那就是洱海“海”的感觉。

不同于大理其他地方,这里沿岸有很多海景房,一眼就能看到洱海,景色很美,并且生活气息浓厚,很少被商业化。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周边还是一片民房,无舍的前身是一栋三层的小楼,它位于村落的边缘。房子的一端和其它住户相连,另外一端则较为开阔。

很巧的是,房东的一个“苛刻”条件是租客需要推倒重建,这正好符合他们的想法。于是一群来自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广州的设计师朋友,开始了无舍这个民宿项目。

-方案设计-

老K在自己创建的室内设计师网ibbs上网罗了一大群才华横溢、心怀乌托邦的设计师,他们纷纷为洱海边这块不算大的土地贡献了五花八门的设计方案。

一楼院景房是席行千的杰作,套房方案是由琚宾的平面设计修改而来,刘国海对公共区和水池的设定起了关键性作用,专业而细心的灯光设计师柏万军贡献了灯光设计方案,赵冰娜为软装设计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方振鹏设计了所有的花器、茶杯、茶壶。

从功能布局一应俱全的大酒店到注重景观细节营造的小民宿,他们画的都是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家园。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他们做的第一个不用考虑甲方需求的设计方案。

从2012年4月开始,折腾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两年多的时间,基本上从选址、设计、施工等一并包干,既是甲方,又是乙方。自由开放的环境,为设计带来了许多新鲜元素和意想不到的原生态效果。

-精彩呈现-

改造后的无舍,占地约850平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米,虽占据洱海最佳地带,却以质朴的木质结构紧紧包裹起来,外人不会轻易发现,在这个台阶之上,其实是一座旅人的家。

建筑的门前被设计成宽阔的下沉式水池,水面直接和洱海连成一片。水面如镜,蓝天白云尽收眼底,站在上面就像在水做的镜面上一样,心里会升起一种奇妙的平静感。

这宛若露天泳池一样的布局,不着痕迹地把苍山的蓝天云彩,洱海的湖光倒影和设计者的建筑作品巧妙融入,随意挥洒的创意元素,令人有步步惊艳之感。

水池在视线上与前方湖面齐平,在空旷的洱海边上给人一片赏心悦目的清凉意境。水池镂空处还设置了围坐的沙发,空间简洁用色和谐,窝进去不会让人有丝毫压迫感。

前院的建筑是现代简洁的,黑色的钢结构和木色的窗套,冷暖相对刚柔相济,整体简约而时尚。建筑围绕水池而设,水有安抚人心的作用,更将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后院,则可见有着鹅卵石铺底的小水池,鱼儿畅游其中,不见烦忧。露天石墙外,间隔适当地呈现着当地的居民建筑,浅灰色屋顶和白色砖墙安静久远地向大理古老的文化致意。

出于社交功能的目的,无舍的公共区域面积很大。位于一楼的大堂将前后院连为一体,几套优质桌椅,一排舒适的沙发,随心摆放的花草,营造出毫无距离感的休闲空间。

大堂的通透感让人很容易就想坐下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或冥想、或呆坐。来者身处其中,可喝茶聚谈,可端书独处,视线透过挑高的玻璃门望出去,时间都有了质感。

无舍的室外到室内过渡十分顺畅,一切都是经过设计的安排,但却看不见设计,你立马感觉到设计师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成熟的审美情趣,直至体验者流连而甘心忘返。

移步上楼才渐入高潮,二楼玄关,一幕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洱海的湖景定格起来,近处两株自然生长的树木,远处就是洱海全景。走过去,停下来,人在画里。

此外,民宿每一层都有特意加高,希望旅客都能领略到完美的景致。处在底层院落及每层露台外望,是苍山和洱海的动人美景,而蓝色天空下的无舍民宿,也晚若一幅画儿。

设计师深谙客人的渴望,几乎所有海景房,都能轻易看见洱海全貌,并且室内特意把浴缸安置在窗口,就对着那片让你目不转睛的水面。

这里的套间面积都很大,阳台、浴缸、天窗、智能卫生设备、书桌、会客区样样齐全。特别是那无敌大露台,将大理深蓝透彻的星空拉到眼前,那种壮阔之感是很不错的体验。

房间里也是干净到没有任何装饰画,因为窗户已经是很好的画面了。大部分的房间都是朝北正向洱海,躺在床上望出去,怎么样也看不厌的云和海,确实能让人很自然地慢下来。

一切的考量都是以不影响人安静发呆为出发点,虽然民宿在细节上还有不少的问题,可是在这样的气氛里面,大多数人有的只是感性和柔软的内心,这就是旅行中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奇妙感觉。

-结束语-

在大理旅行,每个人的体验或许不尽相同,但那种宁静与高远,壮丽与安详,甚至接近修行的身体上的历练都会在人心里烙下印记。

大理无舍,便是这样一个思考、冥想的理想空间。它占据洱海边最佳观湖位置,却更像是一件温和的艺术品,简约而大气。

对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敬畏,让无舍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旅人别处的家。流连其中,自有一种不一样的大理魅力散发,也成为人们记忆中珍贵的大理故事延伸。